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812623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113 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1416 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2 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 1 分,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共 32 分)1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A7.2m=7.2100=720cm B7.2m=7.2m100=720cmC7.2m=7.2100cm=720cm D7.2m=7.2m100cm=720cm2如图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3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2、,12.36cm,12.38cm,12.37cm,则这本书宽度应记作 A12.38cm B12.3725cm C12.36cm D12.37cm4.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月亮躲进云里 B.太阳从东方升起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5一辆汽车在 30min 内行驶的路程为 40km,某同学根据这两个数据做出了判断,正确的是A该汽车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B该汽车在这 30min 内的平均速度为 80km/hC在这 30min 内,该汽车上的速度表的指针始终指在 80km/h 的刻度上D该汽车在 1h 内行驶的路程一定为 80km6.根据匀速直

3、线运动公式=/,可知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7.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到铃声。A、 B、 C、 D、8植树时,要想判断每行树栽的直不直,采用的办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的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现象 C光的折射现象 D光的漫反射现象

4、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折了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在扬州瘦西湖的水中可看到白塔的倒影10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 B射向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11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212、在太阳下我们能看到红色花是因为A 花发出的光是红色的 B 花通过的光是红色的C 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D 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13如图

5、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14.一束光入射到上下表面平整且平行的玻璃砖上,其光路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图中各角的关系正确的是A.2 一定等于1 B.3 一定小于1C.5 可能小于3 D.5 一定等于115.如图,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虚像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缩短筒长,烛焰的像变大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16下列例子中,属于利用声音

6、传递信息的有A蝙蝠夜晚觅食 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海深C利用 B 超查体 D。利用声波清洗钟表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某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前一段时间速度为 6m/s,后一段时间速度为 8 m/s,全程用了 10 s,那么该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 m/s。2.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之比是 2 :1, 它们通过路程之比是 2 :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是_ 3.如图可知,60km 的含义_,80 的含义_。4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用

7、大小相同的力弹奏钢琴的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原因是物体振动的 不同。5. 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能 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 6.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 4s 收到回声,海水的传声速度是 1500m/s,该处海的深度是 km。7.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威海 60km803AB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现象;“疑水浅”是光的 现象,该现象是光从_中进入_中所形成的。8.在检查视力时,被查者观察对面镜中的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

8、人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 像(实/虚) ,若要测某同学 5m 的视力,他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2m,则他离实际的视力表为_m,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9古籍淮南万毕术记有这样一段文字:“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光的_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它类似于_这一装置。三、作图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1.画出图 1 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 2 中 AB 的像3.光源 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有一条经过点 P ,请在图 3 中找出这条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如图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图 A 尺子的分度值是 ,铅笔的长度是 2如图,在

9、“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在桌面上竖一块玻璃板而不用镜子,其好处是 ;然后前后各放一个大小相同的棋子 A、B,这是为了探究像和物体的 _关系。移动棋子 B,使它与 A 的像重合,这样就可用 B 替代 A 的像。这种研究方法叫_。如果移开棋子 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 B 的位置,在纸上_(能、不能)出现棋子 A 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_像。 3.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发现(1)力度相同,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 越快,发出声音的_越高;力度相同,比较尺子伸出长短不同的发声,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力越大,振动 越大 ,发出声音的 越大。这是在探究 和 的

10、关系。4.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1)三次改变入射光的入射角度,观察反射光的方向,通过这一实验发现_角等于_角。这一过程中做三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_。(2)把纸板右半面向后折去,发现_,这说明_。纸板在这的作用是_.五、计算题(第 1 题 2 分,第 2 题 4 分,第 3 题 3 分,第 4 题 3 分,共 12 分)图 2图 1图 310cm 11121314图 A41.李伟同学百米赛跑的最好成绩是 12s,如果他前 6s 的平均速度是 8m/s,那么他在后 6s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小数点后保留一位)2.一列火车以 10ms 的速度通过 1.6km 的大桥用 3min,求车长?这一过程

11、中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多少 s?3.蝙蝠水平飞行速度为 20m/s 现在它向正前方的一铁丝飞去。它发出的超声波经过 1 秒收到信号。超声波的速度为 340m/s.蝙蝠收到信号时距离铁丝有多远?4.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开着特快列车 T31,表中所列是这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列车从济南到杭州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T31车次北京杭州特快自北京起公里站名15:500北京20:2129490济南1:1624979蚌埠5:45531458上海西6:291550杭州T31车次北京杭州特快自北京起公里站名15:500北京20:2129490济南1:1624979蚌埠5:45531458上海西6

12、:291550杭州5初三物理一、选择题(113 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1416 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 1 分,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共 32 分)1.C 2.B 3.D 4.B 5.B 6.C 7.B 8.A 9.D 10.B 11.D 12.C 13.A 14.ABD 15.AD 16.ABC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10 2.1:3 3. 此地到威海的路程是 60km 汽车的速度不可超过 80km/h 4.空气 音色 音调 频率 5.传递信息 响度6.3 7.反射 折射 水 空气 8.虚 1m 节约空间 9.反射 潜望镜

13、 三、作图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每有一处错误扣 1 分,扣完为止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1mm 3.60cm 2.确定像的位置 大小 等效替代 不能 虚 3.(1)频率 音调 控制变量法 (2)振幅 响度 响度 振幅 4.(1)反射 入射 避免偶然性 (2)找不到反射光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显示光路五、计算题(第 1 题 2 分,第 2 题 4 分,第 3 题 3 分,第 4 题 3 分,共 12 分)1.8.7m/s2.200m 140s 3.160m 4.106km/hT31车次北京杭州特快自北京起公里站名15:500北京20:2129490济南1:1624979蚌埠5:45531458上海西6:291550杭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