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说课)-陈裕彬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81258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陈裕彬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陈裕彬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陈裕彬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陈裕彬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陈裕彬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陈裕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的基本性质(说课)-陈裕彬(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的基本性质,设计者:丹灶中心小学 陈裕彬,一、说研究,1、说教材联系,2、说学习目标,3、说学情分析,4、说教学重、难点,一、说研究,1、说教学联系,比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比和比的应用”第2课时。它是在学生理解掌握了比的意义,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这一内容也为化简比打下基础,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部分,因此,在比和比例这章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不但能加深对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也为以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知识,正、反比例打好基础。,2、说学

2、习目标,一、说研究,知识目标: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能力目标:运用比的基本性质,通过尝试来化简并探讨出不同类型比的多种化简方法,从而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感受比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一、说研究,3、说学情分析,在认知经验中,学生已经理解了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且理解了比的意义。有了这些知识的储备,学生只要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比就可以自主探究出比的基本性质。,一、说研究,4、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

3、质。通过同学们自主探究,突出重点。难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通过师生交流互动突破难点。,二、说教学,1、说教材处理,2、说新知教学的创新点,3、说练习处理,4、说教学评价,二、说教学,1、说教材处理,(1)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究 原教材联系比和除法、分数关系,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然后概括比的基本性质。我认为这样的编排是一种纯数理之间的推理,是符号之间的运算,欠缺生活气息,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为此,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激发探究欲望,不着痕迹地完成了“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二、说教学,1、说教材处理,(2)例1的教学例题由两道题组成

4、。第(1)题采用“神州五号”的题材。此素材有利于渗透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且蕴含了相似变换的数学思想,是非常好的编排。第(2)题给出的两个比,我认为过于单调,且没能涵盖比的各种呈现形式,为体现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我采用了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第(1)题的基础上自主举例练习化简整数与分数、分数与分数、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小数、分数与小数等各种比。,二、说教学,2、说教学的创新点,在教学例1的第(1)题时,先让学生阅读例题,说说图片中的事件,并按要求列出两个比,然后尝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两个比化成两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师生点评后提出问题:两面旗的长、宽不一样,但化成最简单整数比后是一

5、样的,你发现了什么?谈话:以上我们学习了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知识,但比的呈现形式有很多,你能不能自己举例出不同的比,并进行化简呢?,二、说教学,2、说教学的创新点,(1)要求: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每小组分别举出整数与分数、分数与分数、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小数、分数与小数的一个例,并在小组内完成探究练习。(2)小组汇报探究成果。(3)简单小结各种比的化简办法。(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教学资源多元化,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学习能力,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二、说教学,3、说练习处理,:,(1)书本46页“做一做”。(2)填表。,(3)讨论

6、分析:书本48页第6题。(层次性训练中,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个性。第1、2题是基础性练习,让学生巩固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并加深对求比值和化简比的理解。第3题使用讨论形式,通过全班的辩论,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说教学,4、说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还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同时也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在谈收获时,学生也能够正确地对组内成员进行评价,合作意识得以凸显。尤其课堂检测题中,我设计了学生自评,组内成员互评,教师评价。这种多元化评价的设计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又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改善。,课堂检测,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课堂检测题姓名 自评

7、( ),小组互评( ),老师评( )(评价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差)1、填一填 (1)16:12(16):(12)4:3 (2) 5分米: 1米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3)六(1)班有45名同学,共买了225本练习本。练习本的总数与人数的比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2、选择(1)1千米20千米( )A、120 B、100020 C 、51(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A 、2021 B、2120 C、710,课堂检测,比的基本性质,3、化简下面各比 13:26 : 0.375:0.25 : 4、汽车每小时行驶72千米,火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写出汽车速度与火车速度的比,并化简。 *5、某班学生人数在40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2.5,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