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新闻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812279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之新闻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之新闻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之新闻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之新闻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之新闻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之新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之新闻(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之新闻一: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广义的新闻是指消息、通迅、访谈、调查报告等报刊常 用文体,因为这些文体都具有新闻的特性。狭义狭义的新闻指消息。(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体。) 二:新闻的特性A.必须完全真实,有真实性。B.新闻要新,有时效性。C.新闻一定要准确,即有准确性。D.新闻要简洁生动,有简明性。E.新闻在价值上是大家关心和需要的,有针对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准确是新闻的灵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准确是新闻的灵魂。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或事实的最近变动的报道或事实的最近变动的报道 。真实性 准确性 时效性 简明性三:文体的特点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

2、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基本结构:a.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b.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c.结语有时可省略。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特点: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引题(引标):作用: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一: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二:副题(副标)往往是次要事实,结果的提要。主要作用:主要作用:对正标题补充说明、解释,解释,点明意义。副标题位于副标题位于正标题之后。题之后。标题:a.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 一自然段)以凝练简明的语言b.概述新闻的主

3、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 的中心c.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 式、结论式式、结论式主体:a.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b.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 按事 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导语:背景是指新闻事实的历史状况,周边环境,与 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及内外联系。 背景材料的作用:如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 、补充、烘托。与新闻事实形成对比;使新闻事实充实丰满、解答了读者的疑问并 揭示了事物的意义,突出、升华新闻主题;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内涵, 有助于读者读懂新闻,大大增加了新闻的厚度,使 其更加具有可读

4、性。背景材料的 分量要适宜说明性 对比性 注释性背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 了,就不需要结尾。1.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2.阐明新闻事实的意义;3.升华主题;4.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5.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揭示事件发展的趋势;6.可提出值深思的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结论:7000余人连续40多小时 全力搜救武警福州某部遭受山洪袭击失踪人员 找到50遇难者遗体 仍有36人下落不明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 在解放军总部机关、武警总部工 作组和福建省有关领导的现场组织指挥下,经7000多官兵、公 安民警和当地干部群众连续40多个小时的全力搜救,截至4日17 时,

5、共找到遇难者遗体50具,还有36人下落不明。目前,搜救工 作仍在紧张进行。受19号台风影响,福州地区突降特大暴雨,2日傍晚造成山 洪爆发,武警福州指挥学校训练基地突然受到山洪袭击,部队驻 用的两幢民房被冲毁,部分学员被山洪冲走。广州日报2005年10月5日 引标题正标题电头主体背景通讯的阅读要点: (一)从描写中分析形象常见的描写方式: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等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 环境描写(二)从抒情中体味情感通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在对人 物事件的记述中自然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 情。尤其当写到感人之处,作者还常常情 不自禁地直接抒发感情,用以表达自己的

6、 爱憎,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增加作品的 文学性和思想性。通讯中不仅常用直接抒情法,还常用 间接抒情法,即寓情于事,寓情于景,通 过对人对事物的描写,让感情自然流露出 来。阅读间接描写,要结合语言环境和描 写内容去体味作者的爱憎褒贬。 (三)从议论中把握主旨通讯中的议论,是作者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觉 得有必要把其中的思想意义直接说出来时采用的方法 。其议论一般都很精练、深刻,富有激情且饱含哲理 。这些议论一般出现在叙事写人的高潮地方,作者写 到那里,感情难以抑制,便会站出来对人和事直接发 表评论。阅读通讯中的议论,要熟悉它在文中常出现的位置 和作用,一般地说,在全篇或一段开头的议论,作用 是引

7、导读者更好地掌握全篇的精神实质或一段的主要 意思;在全篇结尾或一段、几段叙述之后的议论,作 用是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或事件的深刻意义。阅读通讯中的议论,可以从中了解作者旗帜鲜明的 态度,认识人物的形象和事件的意义,抓住贯穿全篇 的思想主线,掌握全文的主旨。 1阅读描写式议论,要善于从作者对人物或景 物的描写中体味出蕴含的思想观点。例如敬你一杯酒中,作者评介国家女 排教练袁伟民的性格时,这样写道:人的性格是各种各样的,有的象一盆火,里 外都热。有的似一块冰,里外都冷。而他是一 只热水瓶,外边凉,里面热。他是山岩下的一 道温泉,大地里的一股热火。外表是寂静的, 但泉水正在岩石下喷突奔流,烈火正在地层

8、里 熊熊地燃烧。这段描写文字,实际上是作者对人物性格作 的评论,表现了袁伟民外表温文尔雅,内心激 情洋溢的性格特征。 2阅读抒情式议论,要善于从作者抒发的激情 中理解其思想意图。例如船长一文的结尾:我讲了一个成长的青年的故事,可绝非只为了 青年;我讲了一个海员的故事,可绝非只为了海员;我讲了一个船长的故事,可绝非只为了船长 那么,我是为了谁呢?是你呵,我的祖国!呵, 我的亲爱的,经历了巨大的欢乐和痛苦的祖国!我 是为你而讲的,你听见么?呵,我的祖国,生我养 我的祖国呵这些具有抒情色彩的议论,它能够激起读者 的共鸣,激励读者象作品中的中国海员那样,为 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3阅读直

9、接议论,要善于把握作者的观点,体会作者的感情。例 如陈祖芬祖国高于一切中,写科学工作者王运丰身处逆境, 揭穿了外商以次品赚取我国外汇的骗局,连外商也不得不承认“你 们中国还是有人才的”。叙述至此,作者感慨地发了这样的议论:还是有人才的?仅仅还是?不,我们有的是人才!但是在我 们这块充满着人才的土地上,还延续着一种扼杀人才的习惯,有 些掌握科学而不掌权的,得服从本单位掌权而不掌握科学的;有 些想干且知道怎么干的,得服从不想干且不知道怎么干的。在两 种对立的精神品质的阴差阳错、东拉西扯中,人才还在给消耗着 ,但是人们往往不震惊,不愤怒,因为这一切可笑的和可泣的、 可怜的和可叹的、可鄙的和可赞的、可

10、恶的和可爱的统一起来, 维系着一个伟大而落后的国家。这段议论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慨,深刻而尖锐地抨击了社会 上存在的人才得不到合理使用、甚至遭到扼杀的不良现象,表达 了作者深深的忧虑、愤怒和尽快改变这种现状的强烈愿望。(四)从标题中了解内容 通讯的标题和小标题,大都集中地反映了文章的 基本内容。重视对标题的阅读,有助于理清文章 的线索,把握全篇所反映的主要事实和主题思想 。如:从苦难中崛起的歌唱家记关牧村这篇文章的正副标题,点明了所写人物、人物 身份和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对这一标题的阅读 ,我们就可了解到这是一篇以反映人物“崛起”的 艰辛历程为主要内容的文章。有的通讯还有小标题,小标题对它所属的

11、那一 部分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往往从不同角度和侧面 说明全篇的主题思想,或揭示那部分的要旨、概括 那部分的内容。所以,对小标题认真阅读,也有助 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心。请看陈佳冉的庞薰琹:激 情与理智的探索中的几个小标题: “在我胸膛中,有一颗火热的心” “从哪种土壤里长出芽来的,也只能在哪种土壤里 开花结果”“用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 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养我者中国,我不能离开我的母亲”读了这些小标题,每一部分所写内容就一目了 然了。2.2.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3.3.探索新闻结构的合理性探索新闻结构的合理性4.4.领会新闻材料的详略性领会新闻材料的详略

12、性5.5.体会新闻标题的艺术性体会新闻标题的艺术性6.6.评价新闻技巧的巧妙性评价新闻技巧的巧妙性 7.7.筛选整合新闻的信息要点筛选整合新闻的信息要点8.8.鉴赏新闻构思的独特性鉴赏新闻构思的独特性9.9.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10.10.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题题型型类类解解1.1.分析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分析新闻内容的真实性1.1.把握新闻语言的真实性把握新闻语言的真实性例1:昨天晚上昨天晚上7 7点多钟,记者乘坐采访车赶到南澳镇。此时,一阵紧点多钟,记者乘坐采访车赶到南澳镇。此时,一阵紧 过一阵的狂风裹挟着海水,不断向镇区刮来。尽管天已漆黑,但是

13、大海上过一阵的狂风裹挟着海水,不断向镇区刮来。尽管天已漆黑,但是大海上 滔天的白浪依然清晰可辩。在港湾里避风的渔排随着浪头上下摇晃,随时滔天的白浪依然清晰可辩。在港湾里避风的渔排随着浪头上下摇晃,随时 有倾覆的危险。晚上有倾覆的危险。晚上8 8点一过,风力明显加大。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一停下来点一过,风力明显加大。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一停下来 ,车身就被大风刮得剧烈抖动。海水被接近,车身就被大风刮得剧烈抖动。海水被接近1010级的大风卷集着,疯狂地级的大风卷集着,疯狂地“ 扑扑“上防波堤,形成一阵充斥着咸味的暴风雨。南澳镇门朝大海的店面几上防波堤,形成一阵充斥着咸味的暴风雨。南澳镇门朝大海的店面几 乎

14、全部大量进水,积水没过脚面。晚上乎全部大量进水,积水没过脚面。晚上8 8点点0404分,南澳全镇停电。分,南澳全镇停电。南澳:南澳:“风眼风眼”里经受冲击里经受冲击节节 选选题目: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真实性的?题目: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真实性的? 采访过程采访过程 现场情形现场情形 人称选择人称选择 描写作用描写作用 数据运用数据运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是根据采访经过突出真实性;一是根据采访经过突出真实性;二是根据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反映突出真实性;二是根据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反映突出真实性;三是根据准确的数据突出真实性。三是根据准确的数据突出真实性。2.2.探索新闻结构的准确性探索新闻结构的准确性

15、例例2 2:新新“哥德堡哥德堡”与与“哥德堡哥德堡”一号在形状、结构、大小上基本相一号在形状、结构、大小上基本相 同,但新同,但新“哥德堡哥德堡”的内脏却设置有高科技设备,它完全具备了现代远的内脏却设置有高科技设备,它完全具备了现代远 洋航海安全的要求。瑞典洋航海安全的要求。瑞典“哥德堡哥德堡”号官方网站充满了对号官方网站充满了对“哥德堡哥德堡”号号 的溢美之辞:的溢美之辞:“这一工程是传统造船工艺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继承这一工程是传统造船工艺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继承 了了1818世纪的高超手工工艺。任何人在海上见到了升起全帆航行的世纪的高超手工工艺。任何人在海上见到了升起全帆航行的哥德哥

16、德 堡堡号,都看不出她和历史上的古帆船有任何区别。号,都看不出她和历史上的古帆船有任何区别。”20052005年年1010月,一月,一 艘艘1818世纪的古船再次扬帆远航了。世纪的古船再次扬帆远航了。复活的复活的“歌德堡歌德堡”号到了广州号到了广州 节选节选题目:作者称新题目:作者称新“歌德堡歌德堡”号为号为“复活的歌德堡复活的歌德堡”号,是号,是 否准确?否准确? 从表现形象特点从表现形象特点 从表现形象变化从表现形象变化 从前后内容联系从前后内容联系 从新闻传达感情从新闻传达感情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非常贴切非常贴切。“复活复活”两字使历史与两字使历史与 现实、沉船与新船很自然的勾连起来了现实、沉船与新船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