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试题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804870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试题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试题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试题一、基础知识(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感慨(ki) 铁锹(qio) 叱咤风云(ch) 瞠目结舌(chn)B屏息(png) 稽首(q) 鳞次栉比(zh) 相形见绌(ch)C荣膺(yng) 慰藉(ji) 戛然而止(ji) 丢三落四(l)D炽痛(zh) 黄晕(yn) 吹毛求疵(c) 锲而不舍(q)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紧俏 金壁辉煌 不可名状 B请贴 痛心疾首 眼花撩乱C驽钝 未雨绸缪 新陈带谢 D份额 芳草萋萋 奄奄一息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成都名师论坛”上,名

2、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C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第 21 届运动会即将举行,我萌生了去当志愿者为全效师生服务。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之一。C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D日历一页页撕去,就像落叶的秋天,但留下的风景却依然美丽。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

3、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玉器厂展品室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_。 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 A.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B.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 C. 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D. 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6.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

4、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老爷子小心,别顾着说话看掉下来把屁股摔成两半! A.比喻 反问 排比 比喻 B.夸张 设问 排比 比喻 C.比喻 反问 排比 夸张 D.比喻 反问 夸张 夸张 7. 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 A. 华山 B. 黄山 C. 峨眉山 D. 庐山8.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的一生难免要遭受挫折,所以遭受了挫折就灰心丧气,那他就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B. 因为非典型肺炎来势凶猛,极易传染,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忘我地奋斗在“抗非

5、典”的第一线。 C.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D. 我们学习,不仅要接受前人创造出来的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9.对史记不同体例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B. 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C. 本纪、世家、表、书、列传 D. 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10.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 , 。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6、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A. B. C. D. 二、古诗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11.请君试问东流水,_ 12._, 烟花三月下扬州。13.桃红复含宿雨,_ 14._,隔江犹唱后庭花。15.在夜宿山寺(李白)或者独坐敬亭山(王维)中任选一首,并完整的默写。_ _ _ _三、阅读(1)、文言小故事阅读(4 分)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竿,心颇爱悦之,临别

7、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杜牧惆怅不已,作叹花诗以寄慨。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花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16.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成语,并结合材料解释该成语。_(2)、文言文阅读(10 分)读书佐酒苏子美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

8、,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注释:1.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2.外舅:岳父。 3.率(l):标准。 4.子弟:家中的晚辈。 5.觇(chn):偷看。 6.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7.遽( ju ):突然。 8.始臣起下邳(p),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每空 1 分,共 4 分)A. 好饮酒 好_ B. 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闻_C. 遽抚掌曰 抚_ D. 此天以授陛下 授_18.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每题 3 分,共 4 分)A.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_B. 君臣相遇

9、,其难如此! _19. 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_(3)现代文阅读(18 分)蹬布 刘心武那天放学进家,响莲先是高兴,后是惊讶。高兴的是爸爸难得在家,惊讶的是爸爸脖子上吊着绷带托着左胳膊。因为爸爸意外工伤,响莲那天没有挨着枕头就入睡。她听见爸爸妈妈在低声商量事儿。妈妈说:“欠人家两个月车钱了,这下更艰难了。”爸爸说:“再艰难,也得保证响莲。”在这个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里,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那天老师宣布,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三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闺女才上四

10、年级。妈妈问响莲:“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响莲说老师还没教。妈妈就说,家长们都知道,一上五年级,有的功课就得在电脑上完成,“未雨绸缪”就是不等老师教,一搜就懂。他们家住的地方,离响莲上的那学校挺远,家长们几乎没有让孩子自己乘公交车去的。 若自己家没有车,就跟别的家拼车。响莲就跟另外四个孩子拼车,每月 450 元。但是,两个月前,妈妈被超市辞退了。爸爸晚上回到家,妈妈总叨唠,说那小超市老板娘不地道,爸爸淡淡地劝:“如今到她那地方加油的车少了。她也有难处。你就再找份别的工吧。”妈妈觉得失去那份工可惜,以前每天下班回家正好接响莲,而且,还可以平价甚至大折扣从那超市买回袋奶方便面什么的。本来

11、妈妈那份工资除了日常费用,还可应付响莲每月的拼车费午餐费,现在可就困难了。爸爸再出事故,虽说是对方负全责,医药费不愁,但只剩基本工资,困难就变成艰难了。第二天响莲起床后,不见爸爸,就跟妈妈说:“今天我不搭小车了,我去坐公交。”妈妈大声回应:“你老老实实坐上去!”车在她家门外按喇叭,妈妈对师傅说:“响莲她爸一早就蹬布去了,人家同意先预支他 1500 块,明天我就连这个月总共 1350 块给你。”车子往城里开,马路边有排专卖建材的商店,有家店最近专营再生布。再生布就是用回收的废旧衣服等纺织品,捣烂了再热压成型,那家店从厂里进大批的货,一卷一卷的,宽度从两米到八米,长度从十米到二十米,那些搞大棚养殖

12、的,棚顶上要苫这种东西,他们的大棚往往长达一百米,那就需要把成卷的再生布先在地面上铺展开,再将其用手提缝纫机缝合成指定的长度,缝完了,再整体卷起,装车运走。在操作过程中,有个环节,就是蹬布。缝合前,每卷布要搁到地上,用脚蹬展开,那还不算太难,缝合后,如果是八米宽的缝成了一百米长,再用脚将其蹬卷起来,那就不仅需要旺健的脚力,更需要平衡的技巧。这个活儿很累人,但是又不可能给高工钱,因此都是些最没办法的人,才一早来干临时工,四个小时,管一顿粗茶淡饭,给五十元。响莲从车窗老远就望见了爸爸的背影。爸爸虽然一只胳膊伤了,两腿却仍雄健有力,只见他两腿轮流蹬布,那布卷越蹬越厚,爸爸再蹬,就有点儿跳动的意味了车开过去了,蹬布的爸爸从后视镜里消失了。响莲微微咬着嘴唇,心里发誓,一定要报答父母。那天晚上,她从网络上查到了“未雨绸缪”的解释,她心中浮现出许多的方案。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 年第 12 期 有删改)20 小说主要写了两天的故事,请简要概括。(4 分)那 天: _第二天:_21 小说两处提到“未雨绸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