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种子识别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780374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坪种子识别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草坪种子识别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草坪种子识别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草坪种子识别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草坪种子识别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坪种子识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坪种子识别(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禾本科草种的形态特征 禾本科草种实际上是一果实颖果;其果皮与种皮相粘 着不易分离。 胚位于颖果基部向外稃的一面,呈圆形或卵形凹陷。 狐茅亚科的草种(冷季型)的胚长度常小于颖果长的l2。 黍亚科草种(暖季型)的胚长度常大于颖果长的12。 禾本科草种的脐呈圆点状或线形,位于与胚相对称的一面 ,即向内稃的一面,称基盘。 和本科草胚占颖果的比例一、禾本科草种的形态特征紧包着颖果的苞片叫做稃片,与颖果紧贴 的一片为内稃,对着的一片为外稃。 外稃顶端或背面可具一芒,系中脉延伸而 成。 芒通常直或弯曲,有些种芒膝曲,形成芒 柱和芒针两部分。 芒柱常螺旋状扭转,有的作两次膝曲,芒 柱或芒针上有时被羽状毛,

2、如针茅属的草 种。一、禾本科草种的形态特征 剪股颖属的某些种、看麦娘属、早熟禾属等牧草 种子外稃 上的芒极为退化。 每小穗仅含一小花或含一枚可孕小花(常为上位小 花)和一枚不孕小花(常为下位小花)。 含一小花的内外稃外面的苞片为颖片,颖片常为 两枚,常称之为内颖(或第二颖)和外颖(或第一颖) 。 外颖较短,有的种外颖退化,只存内颖,如雀稗 属、唐属、狼尾草属等牧草的种子。禾本科草的小穗及种子二、豆科草种的形态特征 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 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胡枝子二、豆科草种的形态特征豆科草种属双子叶无胚乳种子。

3、种子的形状、大小、种皮的颜色及种脐与合点位置因不同种变化很大。 豆科草种有明显的种脐、种孔、种脊和种瘤。 部分种子种脐中间有条细长的沟,叫脐沟。 种脐的位置和形状、种脐长与种子周长的比率、种瘤与种脐及种瘤与种脊的 相对位置、胚根与子叶的关系、脐沟的有无和颜色等特征都是豆科牧草种子 比较稳定的特征,在种子鉴定中是非常重要的。 如用胚根长与子叶长之比可将紫花苜蓿与白花木樨和黄花木草樨分开,紫花 苜蓿种子的胚根长为子叶长的12或略短,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种子的 胚根长为子叶长的2/3 3/4或更长。二、豆科草种的形态特征 豆科草种成熟后: 有些种荚果常沿背腹缝线开裂后种子落地,如百脉 根属、羽扇豆

4、属、锦鸡儿属的草种子,常随成熟 荚果炸裂。 有些种种子成熟时荚果并不开裂,必须通过加工 果皮才易剥落,如苜蓿属、紫穗槐等牧草的种子 。 还有一些种类的荚果含一粒种子,果皮既不易开 裂,也不易破碎。这类牧草的种子单位就是一个 完整的荚果,如二色胡枝子、红豆草、黄花草木 樨等。第三节 花序和花(小花)的形态 花在花序轴上排列的方式为花序。 豆科、菊科的花序以花为单位,而禾本科 牧草的花序以小穗为单位, 内含一到若干小花。一、花序的类型 (一)总状花序 花序轴不分枝而较长,花多数有近等长 的梗,随开花而花序轴不断伸长,顶生或 腋生。如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紫穗槐(Amorph

5、a fruticosa)、沙打旺( Astragalus adsurgens)、扭黄茅( Heteropogon contortus)等牧草的花序。(二)穗状花序 与总状花序相似,但花无梗或极短,顶生 。如车前(Plantago asiatica)。禾本科和 莎草科中,常由无梗小穗复又组成复穗状 花序,如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布 顿大麦(Hordeum bogdanii)、多年生黑 麦草(Lolium perenne)、新麦草 hyrostahys junce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等牧草的花序。(三)圆锥花序 花序轴上形成总状分枝的花序梗,花

6、在 花序梗上再组成总状花序,即复生的总状 花序。圆锥花序有开放型、辅散型、缢缩 型。如雀麦属(Bromus)、早熟禾属(Poa)、 剪股颖属(Agrostis)、黍属(Panicum)、野古 草属(Arundinella)等牧草的花序。(四)头状花序花无梗或近无梗,多数花集生于一短而宽 ,平坦或隆起的花序轴顶端上,形成一头 状体,外具形状、大小、质地各式的总苞 。如白三叶(T .repens)、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牧草的 花序。(五)伞型花序花梗近等长,花梗集

7、生于花序轴的顶端,状如张 开的伞,花由周围向中心依次开放,如蒙古葱 (Allium mongolicum)、多根葱(Apolyrhizum)等 葱属的野生牧草。如果在花序轴上每个花序梗再 形成一个伞形花序,叫复伞形花序,如伞形科野 生牧草狭叶柴葫(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硬阿魏(Ferula bungeana)、田昔蒿(Carum buriaticum)的花序。复伞形花序的第二回花序叫 小伞形花序,小伞形花序的总花梗叫伞梗或伞辐 。二、花或小花多数牧草的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但由于牧草 的种类不同,花的结构存在很大差 异。(二)、禾本科草的小花 禾

8、本科草的小花由内稃和外稃包被着雄蕊 、雌蕊和浆片构成。 禾本科牧草的小花常含3枚雄蕊、1枚雌 蕊。柱头2(3)枚,呈羽毛状。(一)主要禾本科草种的特征 1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小穗轴节间矩形,两侧扁,具微毛;外稃宽披 针形,长46mm,宽1.3-1.8mm,淡黄色或黄色 ,顶部膜质透明,具5脉,中脉延伸成细弱芒,芒 长5mm,直或稍向后弯曲;内稃与外稃等长,边 缘内折,脊上具细纤丰,内稃与颖果相贴,但易 分离;颖果倒卵形或矩圆形,长2.5-3.4,宽1- 1.2mm,褐色至棕色,顶部钝圆,具毛茸;脐不 明显;腹面凹陷,中央具沟,胚卵形至圆形,长 约占颖果的15 -

9、 14,色同于颖果。多花黑麦草2 多年生黑麦草(L.perenne)小穗轴节间近多面体形或矩圆形,两侧扁,无 毛,不与内稃紧贴,外稃宽披针形, 长57mm,宽1.2-1.4mm,淡黄色或黄色, 无芒或具短芒;内稃与外稃等长,脊上具短 纤毛,内外稃与颖果相贴,不易分离;颖果 矩圆形,长2834 mm,宽11 13mm。棕褐色至深褐色,顶端具毛茸;脐 不明显;腹面凹;胚卵形,长约占颖果的 1/514,色同于颖果。多年生黑麦草3小糠草(Agrostis alba)小穗柄长12mm,先端膨大;外稃长1 820mm,膜质,透明,先端稍呈细齿 状,具不明显5脉,无芒,基盘两侧具短毛 ;内稃短于外稃,薄膜质

10、,极透明,具2脉 ,顶端平截或微凹;内外稃疏松包围颖果 ,颖果长椭圆形,长度1.1-1.5mm,宽0.4- 0.6mm,褐黄色,脐圆形,稍突起;腹面具沟 ;胚卵形,长约占颖果的1413。小糠草4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小穗含l花,稀为2花,两侧扁,无柄,长 2.025mm,灰绿色或带紫色。颖具一 中脉形成背脊,两侧膜质,长1. 22.0mm ,等长或第一颖稍长。外稃革质,与小穗 等长,具3脉,中脉成脊,脊上具短毛,背 脊拱起为二面体,侧面为近半圆形;内稃 约与外稃等长,具2脊。颖果矩圆形,长0.9 1.0mm,淡棕色或褐色;顶端具宿存在 ,紫黑色;胚矩圆形,凸起,长约占颖果

11、 的1312。狗牙根5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小穗轴节间圆柱形,先端膨大,平截或微凹, 具短刺毛。外稃矩圆状披针形,长6.5-8.0mm, 顶部膜质,具5脉,脉上及脉的两边向基部均粗糙 。颖果与内外稃贴生,不易分离,颖果矩圆形, 长3442 mm,宽1215 mm,深灰色 或棕褐色;顶端平截。具白色或淡黄色毛茸;脐 不明显;腹面具沟;胚卵圆形或广卵形,长约占 颖果的l4,色稍浅于颖果。高羊茅高羊茅6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小穗轴节间较短,但长短不一, 先端稍膨大,具 柔毛。外稃卵圆状披针形,长2.3-3.0mm,宽0.6- 0.8mm,草黄色或带紫色,

12、纸质,先端膜质,脊 及边脉下部具柔毛;基盘具稠密而长的白色绵毛 ;内稃稍短于外稃或等长,脊上粗糙或具短纤毛 。颖果纺锤形,具三棱,长1115 m,宽约 0.6mm,红棕色,无光泽;顶端具毛茸;脐不明 显;腹面具沟,成小舟形;胚椭圆形或圆形,突 起,长约占颖果的1/5,色浅于颖果。草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7结缕草(Zoysia japonica)小穗含1两性小花,卵形,长3035 mm,紫褐色;小穗柄弯曲,长达4mm。第 一颖退化,第二颖革质,无芒或仅具1 mm 的尖头,两侧边缘在基部连合,全部包于 膜质外稃,具一脉成脊;内稃通常退化。 颖果近矩圆形,两边扁,长1.0-1.2mm,深 黄褐色,稍透明

13、,顶端具宿存花柱;脐明 显,色深于颖果;腹面不具沟;胚位于一 侧的角上,中间突起,长约占颖果的12 35,色较颖果深。结缕草结 缕 草8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种子倒三角形、倒卵形或宽椭圆形。两侧扁,长 1.5-2.5mm,宽1.0-2.0mm,厚0.7-1.3mm, 胚 根尖突出呈鼻状,尖与子叶明显地分开,构成30- 45度角,长为子叶长的1/2。表面多为上部紫色或 淡绿色。下部黄色或黄绿色、少为纯一色者。即 呈黄色、暗紫色或黄褐色,表面光滑,有光泽。 种脐在种子长的1/2以下。圆形,直径0.23mm。 呈白色小环,环心褐色;晕轮浅褐色。种瘤在种 子基部偏向具种脐的一边,呈小突逗、浅褐色, 距种脐0.5-0.7mm。胚乳很薄。红三叶9. 白三叶(T.repens)种子多为心脏形,少为三角形,两侧扁,长10 一l .5mm。宽08-1.3mm,厚0.4-0.9mm。胚根 粗,突出,与子叶等长或近等长,两者明显地分 开,其之形成一明显小沟;也有胚根短于子叶的 ,约为子叶长的2/3。表面黄色、黄褐色,近光滑 ,具微颗粒,有光泽。种脐位于种子基部,圆形 ,直径 0.12 mm,呈小白圈,圈心呈褐色小点; 具褐色晕环。种瘤在种子基部,浅褐色,距种脐 0.12mm;种脊明显。胚乳很薄。白三叶种子的萌发成苗全过程分蘖双子叶植物发芽双子叶植物发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