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世纪港穗课程革新方向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778674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9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廿一世纪港穗课程革新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廿一世纪港穗课程革新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廿一世纪港穗课程革新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廿一世纪港穗课程革新方向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廿一世纪港穗课程革新方向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廿一世纪港穗课程革新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廿一世纪港穗课程革新方向(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廿一世紀港穗課程革新方向 袁月梅 引言 港、穗兩地由於地理位置相近,交通頻繁,特別是在貿易上,香港是廣州對 外經貿的橋頭堡,而廣州則是香港對內經貿的橋頭堡(周維平、丘杉,1996),港、 穗兩地的經濟合作更能帶動整個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增長(李永杰,1996)。香港成 為中國特別行政區後,首份施政報告(1997)特別強調要加強中、港之間的合作, 而第三份施政報告(1999)更特別提及香港與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如廣州、深圳等 的關係。一九九九年的施政報告書建議增設協調中港商貿的聯委會,進一步確認 兩地互惠的經貿關係。踏入新世紀,人力資源的開發是中港兩地視為發展經濟和科技的主要政策之一。為了實踐香港和珠

2、江三角洲協同發展的政策(施政報告, 1999,第 48 段),港穗兩地的教育發展將有更密切的關係,兩地的青年人交往亦 因而會更頻密,他們更需要學習如何彼此相交,互相接納及幫助,為彼此之間的 資源分配作好準備。故此,教育在各方面也需要重新思考、改革。 港穗課程發展 廿一世紀的香港特區教育與中國大陸相連。近年來兩地教育工作者已不斷加 強彼此間之學術交流。不少研究對兩地課程之合作與發展以及面對新時代之需要 作出的探討(Bremner,1997; Yuen,1995 及 Postiglione,1991)。單從科目上的改變看,九七年回歸之前,香港學校的課程如社會科、政府及公共事務科以及中 國歷史科等都

3、加強了學生對中國大陸的政制、史地的認識(Morris,1992)。九七年 後,本港學校的課程內容也增強了學生態度及技能方面的培訓,使學生更能在新 的時代中發揮貢獻。在九七年施政報告中的教育部份第 102 段提出香港學校課程 理應切合新社會的需要 , 加強學生在科學及數學方面的知識 。 又於 103 段提出 協 助香港青年人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為主要的培訓目標(施政報告,1997),而九 九年施政報告中的教育部份第 53 段更指出要改革香港的教育制度,使其與時並 進,創造以知識為本的經濟。 另一方面,近年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廣東的密集式勞動產業 面臨轉形改造,為製作大量新科技發展技術知

4、識形的高值產品,這樣才能提高其 市場競爭力,故此有人提出了智力興技的教育取向(梁英,1991,頁 38-39)。 廣州是廣東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為配合廣州社經的發展,有學者指出,廣 州青年的思想教育應朝向自主和社會分析的方向,培養他們的開放態度和判斷1力,以迎接新社會 (譚建光,1998)。廣州政府也特別著重高中教育的結構改革與 調整,並為企業開發人力資源,著重培訓學生的實用技能(葉世雄,1994)。根據 一項針對港穗青年就業比較的研究指出,雖然雙方均以專業技術人員為首選,但 廣州青年明顯比香港青年更熱切於專業技術的追求(杜淑冰、謝惠娟,1998)。 本文作者曾就香港特區教育如何培養廿一世

5、紀能幹青年人,而對課程作出建 議(Yuen,1995),指出能幹的青年人應具備以下素質:獨立思考能力和明辨是非; 公民意識及應變能力;兼有一技之長。而一項由港穗澳青少年研究所(1997)在廣 州所作的調查發現,廣州青年最迫切的社會需要分別是增加收入 、 改善生活 條件 、 治安良好、 環境污染改善 、 愛和被尊重等。價值觀方面,他們則 選取了人品 、 健康和知識為人生追求的目標(頁 11- 12)。要在新世紀 為學生提供適合的課程,使課堂內容和日常生活掛 ,中港兩地課程工作者和參 與者必須進一步了解兩地學生的學習素求,設立渠道聆聽他們的意見。另外,教 育工作者(特別是南中國城市的教育工作者)也

6、得緊密合作,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如能對兩地的教育問題作進一步交流,則更有利於改進兩地之教育(盧、蕭, 1988)。為此,本比較研究旨在從港穗青少年的角度,探討他們對廿一世紀挑戰 的看法,和他們對現時學校課程所提出的意見及建議。 課程發展理念 在本港,課程發展一直都以應試為主導,較偏向注重泰勒(Tyler, 1949)的目 標導向課程範式,著重技術興趣 (technical interest),即透過規則行為,對環 境、學習者的興趣及老師的教學作出控制的一種教學過程,過程中著重目標、教 學效率、與及知識和技能的傳遞和掌握,少談學生的感受和參與,學生基本上受著教材和老師的控制(單丁,1998,頁

7、235)。課程原則上以選定的出版社課本內 容為主,很少調適,更少革新。要在課程實施上產生效果,施瓦布(Schubert, 1986) 卻提出實踐興趣(practical interest)的概念,並認為學生與老師同樣是課程的 創造者和主體。任何水平、年齡的學生都可提出下列問題:什麼是值得我學習和 體驗的?我怎樣才能邁向這個方向?讓學生與老師共同參與課程發展,其實可以 改善學生的行為,也會使其更為成熟,這與傳統的目標為本的課程範式很不同(單 丁,1998,頁 237)。這課程發展取向其實與教育基本原則 - 學生為本 - 極為 相符,與今天我們鼓勵的獨立和自主的學習互相吻合。 早在半世紀前,杜威(

8、Dewey,1968)已經提出以學生為教育的主體,課程內 容應以他們的親身經驗為基礎。後來 Fullan (1996)亦指出,學生是課程最終的消 費者,而課程革新最終是為了使學生能更有效地學習,學生對課程革新的參與故 此亦顯然是必要的。Behar-Horenstein 等課程論學者(1999)則強調要使學校課程發 展更專業化,教育工作者便要首先釐清課程目標,並要給與學生參與課程發展的2討論,讓他們藉著了解、認識和參與等把學習理論轉化為個人化的知識,並具體 地應用於生活中(頁 5-6)。多位學者都以課程的實用性和適切性為最基本的發展 取向。 這樣,由加強學生對學習現象的了解開始,引導他們去發掘有

9、關問題,再啟 發他們尋求探究問題的原因,不但可以使他們投入學習,更有助他們積極思考。 有學者更指出,如果教育最終是為了適切學生的需要而制訂,以減低他們對課程 的抗拒感和其不恰當的行為,讓他們參與課程設計便十分重要了(Gilbert and Robbins, 1998)。可惜的是,學校教育的現實卻不常與這教育理想吻合。學生雖 然是課程受用者,但鼓勵或容許他們參予課程發展的情況並不普遍,無論是在西 方或東方社會,教育決策者往往都只是以自己的角度去發展和制定課程,而學生 則只能扮演一個被動的角色。一個有關於學生在學校中的角色的調查報告顯示, 越高年級的中學生越感到教師不明白他們的想法,亦不會徵詢他們

10、對課程內容的 意見,七成被訪者對學校更產生疏離感,認為學校祇是一所幫助他們學習謀生之道的機構而已(Fullan,1996)。 課程學者認為在為學生設計合適的課程之前,應先瞭解學生對未來社會的觀 感和認識,並從他們的角度去了解他們對學習內容的意見,讓他們體驗課程設計 的過程,這些對課程目標的訂定都很重要的(Skilbeck,1984; Lawton,1978; 1975)。近年來,本港常有人提倡課程發展和革新方向應以學校為本位,並加強 學校老師對課程設計、實施、管理和評估的專業培訓。校本課程模式(Skilbeck, 1984)更應賦予教師和學生參與發展課程內容、學習範疇以及課業剪裁的空間。 這種

11、注重師生參與和互動的課程發展模式和趨勢,不但挑戰傳統由上而下的硬性 課程決策做法,更能體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精神,有效地回應了對現今港穗兩地應試教育的批評。 在校本課程模式中,學生的親身經驗被視為具有豐富的教育潛力,適當的運 用它能使課程更為適切學生的需要,特別是照顧了教師和學生之間在經驗、社會 地位、智能、動力、學習形式和興趣等方面的差異。故此,在面向廿一世紀的今 天,校本課程的推廣實在應該成為港穗兩地的課程革新的方向,讓學校體驗由下 而上的校本精神。雖然兩地的決策者常會忽視教育界在這方面的需要,但筆者認 為學生的參與在廿一世紀港穗課程革新中將會是重要的議題之一。基於這大前 提,本研究旨在從

12、學生本身的角度出發,探討他們對各學科知識的需求和對未來 社會的期望等,並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至九八年三月分別於港、穗兩地進行資料 搜集,再經筆者分析、比較和整理。 3研究設計 本研究從瞭解本港的中四至中七與及內地高一至高三學生對課程、個人出路 和社會期望為出發點,目的在於搜集有關資料,協助兩地課程政策者訂定和革新 下一世紀的課程,期望教育界藉此為青少年提供教育,讓他們獲得適切的知識和 技能,並能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以迎接廿一世紀的挑戰。本調查研究首先採用 問卷調查,搜集了港穗兩地的高中學生對現時課程的意見和建議,並作出比較分 析。此外,為了使本研究的資料內容更為豐富,進一步錄取個別學生對問卷內容

13、, 特別是其中的發揮性題目和一些個人關心的問題和意見,筆者更於兩地進行了數 個訪談,加入問卷調查的結果作較全面的分析。 研究樣本 本研究是以問卷調查方式,分別於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在香港和廣州進行。調查對象為香港中四至中七和廣州高一至高三的主流學生,共發放了 3300 份問卷,其中廣州中學佔 1500 份,香港中學佔 1800 份。收回的問卷共 2292 份, 其中香港佔 1338 份,廣州佔 954 份。 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結果分別透過問卷調查及訪談而搜集。本文為量化分析部分。問卷 共設十八題,內容分為多個部份: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觀感和評估(1-3 題);預計 在將來社會遇到的挑戰和應付能力

14、(4-5 題);最想擁有的知識和對能幹青年人的 素質看法(6-8 題);廿一世紀挑戰和個人裝備(9-10 題);能幹青年人的條件(11 題);改善課程的意見(12 題);個人工作和理想等資料(13-18 題)。有五題是發揮性題 目,其餘是非發揮性的。題目的次序、用詞和整體內容排列均曾在預試後被修正。 研究方法 研究員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至一九九八年三月透過港穗兩地的朋友,接觸了 一些在職教師,並在徵得他們的同意和協助下,先後向穗港兩地的中學發出了問 卷合共 3300 份(廣州 1500 份,香港 1800 份)。 先導研究 為了檢視問卷設題內容及研究方法之可信度,筆者先於廣州與三位老師作了 訪談

15、,繼而進行問卷切題,數天後再於廣州中學派發 150 份先導問卷作為預試。 預試結果顯示發揮性問題過多,某些用詞和題問內容需要重新修訂,問卷經修改4後成為了現今的版本。 研究結果 收回的問卷共 2292 份,其中廣州佔 954 份,香港則佔 1338 份。被訪對象來 自六間廣州中學,約廿五間香港中學。由於此研究是以便利抽樣方法進行,問卷 多是從中介收回後交予筆者,祗有三間香港中學直接把完成的問卷寄回,故此, 較難提供一個準確的學校數目。被訪者中,有 1083 位男生和 1176 位女生,33 人 沒有提供性別資料。問卷調查期間,被訪學生雖然忙於準備校內考試,但此次收 回率仍達百分之六十三(穗)及

16、百分七十三(港),效果尚屬滿意。 樣本分佈情況 由於廣州中學等級制度與香港中學的五等級不盡相同 (內地多以省一級重 點學校為一等如此類推,香港中學則以五等 Band 1 至 Band 5 排名),筆者是根據 該學校教師、學生或中介所提供的等級資料而把它們分類。下表為 2292 名被訪 生所就讀的學校等級分佈情況: 表一 研究樣本 學校等級人數 一等 (980) Band 1 二等 (792) Band 2 三等 (143) Band 3 四等 (0) Band 4 五等 (371) Band 5 穗 港 穗 港 穗 港 穗 港 穗 港 學生人數 478 502 198 594 0 143 0 0 278 93 表一顯示,被訪穗生中,有 478 人就讀於一等、198 人及 278 人分別就讀於二等 及五等學校。另一方面,港生中,絕大部分學生(1096 人)就讀於一、二等學校, 143 人及 93 人就讀於三等及五等學校 。 這次調查研究的對象中過半數就讀於本港 一、二等級和內地重點學校的學生(68.9%),故此研究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