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作业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775678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作业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作业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作业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作业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作业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作业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作业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1717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湘潭高三摸底)20 世纪 60 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解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 。这表明当时( )A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B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C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解析:20 世纪 6070 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级化趋势,法国退出北约以及“新东方

2、政策”实施,说明西欧出现离心倾向,这一举动冲击了两极格局的态势,故 B 项正确;此时,西欧仍然在冷战控制范围内,故 A 项错误;法德力量当时难以抗衡美国,故 C 项错误;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故 D 项错误。答案:B2(2018泉州高三联考)1963 年 1 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的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既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 ”戴高乐总统谈话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B欧洲的现状对美国有

3、利C希望欧洲联合,以摆脱战后的美国控制D欧洲要脱离北大西洋组织,建立自己的防务解析:由题干中的“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 “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 “必须要有一个既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等信息可以看出,戴高乐认为欧洲各国之间出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对于战后的美国有利,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欧洲的联合,故选 C。答案:C3(2018本溪高三联考)有学者写道:“很多人相信,随着欧元区和美国经济的停滞,金砖国家正在获得更多的财富、专业技术、消费能力和政治影响力,并且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重新安排世界制度。在美国滞留不去的经

4、济危机也被看作是美国霸权终结的开始和新强国2出现的信号。 ”据此,该学者认为( )A美国霸权世界的野心在逐渐消退B金砖国家推动新的区域经济集团崛起C多极化趋势有效抵制了霸权主义D多元化经济实体促进多极化趋势增强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金砖国家的兴起对美国的冲击,并未说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消退,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金砖国家兴起,并未说明形成新的区域集团,故 B 项错误;C 项说法太绝对;材料中金砖国家的兴起及“有利于自己的方式重新安排世界制度”对美国造成了一定的制约,说明经济实体的多元化有助于促进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 D 项正确。答案:D4(2018临汾高三质监)西方学者指出:“许

5、多人认为,如果民族国家的发展为欧洲带来如此多的灾难,或许放弃发展民族国家,实行欧洲统一对欧洲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此外,战争带来的破坏如此之大,许多欧洲人认为只有在合作、不竞争的氛围中,欧洲才可能会复苏。 ”对以上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欧洲联合的发展趋势B否定民族国家在欧洲历史中的作用C促成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D主张以国家干预经济取代自由竞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国家的联合,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或许放弃发展民族国家,实行欧洲统一对欧洲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 “只有在合作、不竞争的氛围中,欧洲才可能会复苏”可知反映的是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趋势,符合题意的是 A项,B、C

6、、D 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5(2018阜新高三调考)“第三世界”大约出现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60 年代以来大为流行,中国使用这一概念,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的崛起( )A标志着亚非拉民族国家的兴起B冲击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C使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D表明和平共处成为国际共识解析: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有力的冲击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选项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第三世界和亚非拉民族国家不完全一样,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三世界毕竟是第三世界,还不会使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3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

7、;材料不涉及和平共处方面的信息,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答案:B6(2018南昌高三诊断)1964 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1973 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解析:材料中的“1964 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

8、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 ,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1973 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 ,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霸权主义,故答案为 C 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A、B、D 项。答案:C7(2018广州高三模拟)有学者认为“21 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该学者认为( )A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

9、经形成B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C国际格局的发展完全由大国操控D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在加大解析:依据题意可知该学者认为 21 世纪全球将出现多个中心国家和地区,向多元多体方向发展,故 B 项正确。A 项错误,多极化仍然是一个趋势;C 项错误,说法绝对;D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世界各地发展不均衡的相关表述。答案:B8(2018肇庆高三摸底)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明确指出:“美国的责任是帮助每一个国家获得最基本的发展,而不是只帮助与美国结盟的国家。所以现在该是转向印度这样的不结盟国家的时候了” “如果我们只是将与欠发达国家的友谊建立在军事联盟和投西方一票上,那只会使那些国家更加靠近极权主

10、义,并会增加地区战争的可能性” 。材料表明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出于美苏“冷战”对抗的需要4B帮助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经济C帮助发展中国家打击基地组织D拉拢印度与中国展开对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印度这样的不结盟国家” “军事联盟” “使那些国家更加靠近极权主义” “增加地区战争的可能性”这些关键信息可见,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故 A 项正确;美国不可能帮助“所有国家” ,故 B 项错误;帮助发展中国家打击基地组织是在 2001 年 911 事件之后,而冷战早在 1991 年就结束了,故 C 项错误;材料与中国无关,故 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A。答案:A9(201

11、8晋城高三模拟)美国二战后的一份报告曾指出:“从全面的战略观点来看,日本是世界四大工业地带之一,如果被共产党阵营所利用,将引起世界力量平衡的重大变化。”材料实际上说明( )A日本为保存工业基础追随美国B多极化是美国战略转移的结果C美国力图削弱日本的战略考虑D冷战成为日本发展的历史机遇解析:从材料中的“如果被共产党阵营所利用,将引起世界力量平衡的重大变化”来看,美国是基于冷战角度给日本定位,从而导致美国对日政策由削弱转为扶植,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 D 项。A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从材料来看,美国将改变对日本削弱的政策,排除 C 项。答案:D10(2018淮

12、北高三段考)2017 年 12 月 22 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谴责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提案,这是长期推行霸权主义的美国的一次重大外交失败。“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 )A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世界权力均衡”等字眼意在强调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是

13、在不断加强的,即选项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而非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未放弃霸权政策,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单极世界未形成,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5答案:D11(2018自贡高三联考)美国日裔学者福山在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一书中指出:1992 年时,人类历史的前进与意识形态之争正走向终结“自由民主”与资本主义定于一尊,取得最后胜利。 “历史终结论”出台的主要依据是(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B市场经济模式得到各国认可C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重大变动解析:据材料“1992 年” “历史

14、的前进与意识形态之争正走向终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这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出现重大变动,故 D 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问题,故 A 选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意识形态之争的结果,不是说明市场经济模式得到各国认可,故 B 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故 C 选项错误。故选 D。答案:D12(2018三门峡高三统测)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已形成了多个国际合作机制,代表性的有:“金砖国家”机制、中俄印三方会晤机制、 “85”中的五国会晤机制、气候谈判中的“基础四国”机制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A国际政治格局已转入发展中

15、国家广泛参与的合作机制B世界多极化促进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D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化和多极化的方向前进解析:根据题干中合作机制国家的组成反映了新兴市场国家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其合作使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化和多极化的方向演进,D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大国具有重要话语权,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排除。B 项错误,经济多极化推动政治多极化,排除。C 项错在发展中国家“占据主动” ,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D。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8 分,第 14 题 24 分,共 52 分)13(2

16、018沈阳高三诊断性考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德国外长皮洛夫 1899 年 12 月在议会的演说材料二:作为一个务实的政治家,阿登纳很注重从历史出发来研究及处理法德两国的关6系。从近代以来,法德两国一直为争夺欧陆霸主地位而厮杀不休,结下了深深的仇怨。二战以后,目睹德国战败的惨状,阿登纳深深地感觉到,法德之间的关系必须改善,必须走出冤冤相报的怪圈。他认为,法德和解是欧洲和平与稳定的关键,是联邦德国走出外交困境,获取主权和实现经济复兴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是推动西欧联合的核心力量。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阿登纳审时度势,纵横捭阖,终于使法德两国消除了历史积怨,两国关系也从“破冰解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