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5758950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9 3 1 2 3 l上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论文题目: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张颖指导教师:张桂春学科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年级:2 0 0 3 级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关于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张颖指导教师:张桂春学科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中文摘要:2 4 年6 月教育部出台的将高职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的政策( 后文简称“三改二”) 引起高职业内人士的强烈反响。赞成与反对者各成一派,各抒己见。笔者认为,商职学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积极适应各种需求的变化,实行学制的多样性选择。全文围

2、绕“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这一中心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理论分析一章,本文首先对高职学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建构和分析,接着从 0 借鉴经济学中生产函数的概念,将O t 视为教育产出,其与教育投入L 、K 的关系用柯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描述为:Q = 4 + r K 8 + Q o( 2 1 )式中a ,B 是常数,且a ) o ,B 0 ,a + B 一1 。不同的培养单位,a ,B 值可能不同。a + B = l 表示教育投入的增加速度等于教育产出的增加速度。 变换式( 2 1 ) 可以得到: t :垒銎( 2 2 ) 一f 。七卢当t 为学制( 培养年限) T 时,式

3、( 2 2 ) 变为r ,冬凳( 2 3 ) 彳,f o 盘芦、。根据经验,可知高职生在学期间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变化情况为:初始阶段缓慢上升:一段时间后由于高职生对学习实习环境更加熟悉,学习能力逐步增强,师生之间也更加了解,各方面关系更为融洽,他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会迅速q关于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宴践研究上升;此后,由于对环境过分熟悉,可能会产生怠惰心理,并受到人认知能力的限制,此时他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上升速度会下降:到学习年限的最后阶段,他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上升速度逐步趋近于0 。在式( 2 1 ) 中,A I = ( x 1 x 2 ,x 。;t ) 是反映这一变化过程的参数

4、。这一过程用曲线表示,则如图l 所示。在图l中,0 s 是学位标准即获得高职专科水平所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或职业资格证书等级,Q 。是在该种条件下能够实现的培养质量的最犬值。由于受到人的认知能力的限制,教育对人的能力的开发程度是有上限的,因此培养质量不会随着劳动、资金和时间的投入无限提高。对不同的受教育者,在同等培养条件下,这一上限是不同的。某一受教育者,在不问的培养条件下,这一上限是不同的。但这一上限始终不会超过一个受教育者在最好的培养条件下所能开发的最大潜能。圈2 培养质量随时问变化经验曲线图( 壹料来灏:赵忠升硕士生学制改革:种理论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 0 0 5 ( 5 ) )可

5、见,高职生培养年限是由培养质量要求( 即培养定位) 0 t 、生源质量O 。、培养条件A t 、劳动投入强度z 和资金投入力度I 等因素综合确定的。这是确定单个高职生培养年限的方法。全体高职生的培养年限可由单个高职生的培养年限按相同培养年限高职生人数占全体高职生人数的比例加权平均得到。不难发现,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学位制度,对高职生的学位要求,有国家同一标准,因此,根据式( 2 _ 3 ) ,极端地讲,每个高职生的学制都可能是不一样的。当然,由于0 t 、O 。、A t 、,和女等因素是有一定的取值范围的,所以T 也将分布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段里。为了便于日常管理,各个高职生培养单位可以对水平接

6、近的高职生申请学位事宜进行批处理,从而对他们实施相同名义的学制( 按我国现行做法是2 年,3 年,4 年,5 年) 。形式上,高职生学制T 是由o l ( Q t Q s ) 、Q 0 、A t 、f 和k 确定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Q s 代表政府对高职生教育的要求,是政府根据国家人才发展需要对达1 0关于高职学制多斛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到高职专科学位标准提出的最低要求,政府的要求实际上代表的是国家人才需求;不同培养单位、专业也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在国家学位标准之上制定自己的Q t ,并籍此迸一步谋求自身的更大发展;z 代表培养高职生所付出的劳动,这些劳动包括培养单位和高职生培养相关的老

7、师员工的劳动包括高职生本人的劳动,也包括政府管理部门与高职生培养相关人员的劳动,甚至还包括社会上为培养高职生所付出的劳动:女代表政府、培养单位、高职生本人投入教育的资金。高职生教育的各相关方都会主张在高职生教育过程中的权益,因此高职生学制实质上由人才市场需求、政府要求、培养单位需求、专业需求、高职生需求、培养条件等因素综合决定的,是高职生教育各相关方利益需求相互博弈的结果”“。因此,本文认为,高职学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培养单位宜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在认真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专业需求、高职生自身发展需求等方面入手,在保障各有关方面的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合理的、可行的、

8、多样化的学制类型。二、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依据( 一)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高职的界定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结构中的熏要组成部分。属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高等教育第一阶段的5 B 类教育。它是第三级教育中“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并更加体现职业特殊性:( m o I ep m c t i c a l l yo f i c n t c d do c c u p a a l l ys p e c i 丘c ) 的一种特定类型。它“比5 A 的课程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并更加体现职业特殊性,而且不直接通向高等研究课程”,其学制特征一般比5 A 短些,但也并不排斥较长的学程。人才的培养规格是由教育的层次

9、、课程规划和学制所决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I ,N B s c 0 ) 最新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I s c E D ) 对初版中的三级教育分类系统做了较大调整,新版I s C E D 将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从学前教育到博士研究教育7 个层次,既l s c E D 旷_ l S C E D 6 ,又把从初中阶段教育到高等教育划分了不同教育类型。它将属于高等教育的第5 层次区分出了A 、B 两类。所谓5 A类课程计划是“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并提供合格的资格证书使之能进入高等研究课程和高级技术要求的专门职业”。而5 B 类课程计划实质上是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主要设计成获

10、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对学习与培训完全合格者通常授予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有关资格证书”。与5 A 类课程相比较。5 B 层次的课程通常“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并更体现职业特殊性,而不是通向高等研究课程”。这一新的分类方法表明。目前国际上已普遍将高等教育层次中的职业技术教育看作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世界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新分类法也充分考虑并反映r 目前各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关于高职学制多辩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渗透和衔接。职业教育已不再被视为精英教育的补充,也不再是普通经验的分流渠道,只吸收被普通教育淘汰的学生。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

11、都是提高劳动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发展职业教育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不应被看作权宣之计1 1 6 l 。I s c E D 这样一个得到国际公认的教育分类标准引入我国教育界,并作为教育分类的依据是十分必要的。这是确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有地位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凋整的迫切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更广泛接轨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进行国际交流的基础。总之,该分类标准应该并且能够影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规划的宏观决策I l ”。参照新版I s c E D 中有关5 B 的说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教育对象I

12、s c E D 5 B 的生源,是完成I s c E D 3 B 或I s c E D 4 A 课程者。所以进入商等职业教育者,其理论基础并不一定要求达到完全高中毕业,但其高中阶段的课程应侧重职业导向,强调专门学科;纯为就业做准备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要升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则可通过补习过渡课程实现。因此,商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应考虑文化理论基础与职业实践基础两方面的要求。当然,高等职业教育的招收对象面可以扩大到整个高中阶段( 第3 层次教育) 的各类不同学校的毕业生,但重要的是必须首先切实抓好各类不同生源各自的补习阶段( 第4 层次教育) ,缺什么补什么。 培养目标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

13、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 包括技能和知识等) ,为其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路径。由于5 B 的课程计划属于介于普通学科型和直接就业型之间的中间型,其培养目标也就相应地介于学科研究型和直接操作型之间的中间技术型。学习年限5 A 的累计教学持续时间从理论上讲至少相当于全日制3 年,但标准学制是4 年或更长些;而5 B 至少有相当于全日制2 年的持续时间,但通常为2 至3 年。5 B 通常比5 A 短些。但这并不是说5 B 就仅仅局限于较短的学制,事实上5 B 的学习年限也如5 A 一样有5 种需要考虑的学制:2 年和3 年以下;3 年 和4 年以下;4 年和5 年以下;5 年和6 年以下;6 年

14、以上。如实行学分制则需要将时间与强度合计后作出比较。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习年限应视具体专业要求不等而定,虽然强调2 3 年的短周期,但并不仅限于此而也应按专业需要 考虑较长的学程。授予学历新版的l S c E D 的第5 层次将原版中的专科、本科及硕士几个层次合一【l B l 。因此,正如国际教育分类标准对5 B 类教育的学习年限所规定的一样,高等职业教育也应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拥有由低到高不同的层次,在同层次上也应按照实际需求选择多样性的学制。就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为专科层面的现状而言,应该按照高职学制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专业需求、高职生自身发展需求等方面入手,在保

15、障各有关方面的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台】2关于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理的、可行的、多样化的学制类型。此外,按照国际教育分类标准的规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不断走向完善,积极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探索相应的学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教育体系。 ( 二) 高职与社会的发展我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家黄炎培一贯主张要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认为“离社会无教育职业学校的生命在于社会化”。黄炎培先生的“社会化”理论包括6 个方面,即:办学宗旨社会化,培养目标社会化,学制社会化,课程设置与教材社会化,教学方法社会化,教职人员社会化。所谓学制社会化,就是讲职业教育的程度、年限应根据社会需要

16、而定。办职业学校一定要灵活多样,学制上统得过死就不可能有生命力。由此可见,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就对职业教育的学制问题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见解和看法,他提出的“学制社会化”充分表明了他对职业教育应该积极迎合社会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学制模式的推崇和认可。1 高职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就高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而言,最主要的体现在商职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上。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管理方式现代化的产物。( 1 ) 社会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作用经济是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引起一切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同样也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决定因素。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