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进框架桥施工技术

上传人:芳黎 文档编号:45750348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进框架桥施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顶进框架桥施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顶进框架桥施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顶进框架桥施工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顶进框架桥施工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进框架桥施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进框架桥施工技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顶进框架桥施工技术顶进框架桥施工技术内容提要 以荷日线 K432+285.3(2-12.0m)框架桥顶进施工为例,综合第标段大跨度框架桥顶进施工的经验,讲述顶进施工的关键环节,重点阐述加固线路的吊轨纵横梁法。关键词 大跨度框架桥 支架梁 横梁 纵梁 吊轨束 线路加固 检算 顶进 1 1 概述概述 荷日线第标段汇集了 1-11m、1-16m、2-12m 顶进大跨度框架桥的施工,顶进施工安全和技术的可控度较难。施工中,均采用了吊轨纵横梁法对行车线路进行加固,采用简支检算确定支架梁、横梁、纵梁、吊轨束的材料和结构布置,从箱体预制到线路加固到顶进到端翼墙砌筑都较为成功。现以 2-12m 框架桥为例,

2、着重谈论顶进大跨度框架桥中最关键的线路加固施工。2 2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以 2011 年 1 月完工的 K432+285.3(2-12.0m)顶进框架桥的线路加固方案为例,概述加固线路的吊轨纵横梁法施工。2.12.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K432+285.3 (2-12.0m)框架桥为下跨立交,净高 5.3m,边墙厚0.8m,中墙厚 0.7m,整个箱体沿线路方向总宽 27m。桥顶至轨底20.78m。开挖深度 7.38m,道床下粘土厚 5.2m,粘土下为风化石灰岩。桥上线路为 60Kg/m 轨,线路坡度为 0.2。2.22.2 线路加固线路加固 在两线间距下穿线路中心 7.0m 处,设置间距为 4

3、.5m 的一排挖孔桩,孔径 1.0m ,共 10 根。挖孔桩上架设由 2 根 450mm 工字钢组成的工字钢束,作为支架梁,用来支承横梁的一端。线路采用吊轨纵横梁法进行加固。吊轨采用 43Kg/m 钢轨,组合方式 3-7-3,吊轨束总长 50m。用 U 型螺栓、扣板把吊轨束与木枕固定。安装吊轨前,把 50m 吊轨范围内的砼枕全部抽换成木枕,共 89根木枕。横梁采用由 2 根长 12.0m 的 320mm 工字钢组成的工字钢束,横梁间距为 0.75m,在 27m 箱体范围内均布 37 根横梁,箱体外两侧再各设 3 根横梁。横梁一端担于挖孔桩上的支架梁上,另一端担于框架桥顶上。横梁穿于木枕下,横梁

4、和木枕也用 U 型螺栓、扣板连接。横梁上的吊轨束外侧各架设 2 道纵梁,纵梁由 2 根 320mm 工字钢组成,长 36.0m。用 U 型螺栓把纵梁和横梁连接在一起。在纵梁、箱体靠线路的端部、行车线的两根钢轨处的横梁下加设小枕木垛。每根纵梁两端下均设大枕木垛。两相临的挖孔桩间各设一个大枕木垛,支承挖孔桩上的支架梁。3在线路的箱体侧设 4 道钢索拉住线路,另一侧打一排间距为1.5m 的木桩顶住木枕,用以防止线路横移。附线路加固平面布置示意图(图 1) 。2.32.3 线路加固检算线路加固检算 把纵梁、横梁、吊轨束、轨枕下的支承均考虑为简支,荷载主要作用于横梁上。附弯矩和剪力图(图 2) 。以下检

5、算公式出自结构力学 ,力学模量查自材料力学 ,并参考了肆桥 8030 标准图 。2.3.12.3.1 工字钢横梁检算横梁主要承受吊轨梁及纵梁传递的活载。活载为现行机车最大轴重,并考虑冲击力作用,以及横梁的不均匀工作等,取综合系数B=1.5,故检算荷载为 1.5P(考虑机车的轴重作用在二根横梁上P=220/2=110KN) 。取横梁的计算跨度为 4m(实际施工中均能控制在3m 左右) ,按简支梁检算横梁的强度。4I32工字钢截面模量 W=760cm3 惯性矩 I=12167cm4 弹性模量 E=2105MPa 材料容许应力=170 MPa =100 MPa I:S=26.77cm b=d=13.

6、5mm=0.0135m1.5P/21.5P/2弯矩图剪力图L=4.0m1.25m1.5m1.25m图2日照菏泽27m横梁纵梁纵梁 3-7-3吊轨束7.0m3 1.0m1.0m30.75m36框架桥挖孔桩支架梁图15(1)强度条件检算M=1.5P/21.25=1.51101.25/2=103.1KN.MMmax=2 WX = 217010676010-6=258.4 KN.mM 故满足强度要求(2)剪切应力检算Q=1.5P/2=1.5110/2=82.5KNmax=22.8106N/m2=22.8MPaM 故满足强度要6求Ymax= = 5qL4 384EI=0.0011mM 故满足强度要求Ym

7、ax= = 5ql4 3 384EI= 5 406 103 1.54 3 384 2.06 105 106 1489 10 - 80.003mM 故满足强度要求(2)挠度条件检算Ymax= = 5qL4 2 384EI=0.0038mL/405 92 103 4.54 2 384 2 105 106 32240 10 - 80=4.5/400=0.011m 故挠度条件满足2.3.52.3.5 挖孔桩检算挖孔桩的桩径为 1.0m,桩身采用 150#混凝土。 容许压应力=13MPa。 桩顶荷载 P=924.5=414KN 桩身截面积 A=3.14(1/2)2=0.785m2压应力 =P/A=414

8、/0.785=527.4KN/m2=0.53MPa=13MPa 故满足强度要求82.42.4 施工效果施工效果2010 年 12 月 14 日线路加固完,12 月 15 日试顶,顶进非常顺利,线路加固很稳定,12 月 28 日顶进就位。中线偏移 4cm,高程误差 2cm。2011 年 1 月 15 日砌筑完端翼墙,1 月 17 日全部竣工,竣工后验收优良率 100%。3 3 施工重点施工重点3.13.1 从顶进出发审核图纸尤为重要,主要控制桥顶标高,如果桥顶在路基面下,顶进箱体就位后回填土的施工难,且箱体顶部的路基易形成水害,如果桥顶过高,则给线路加固带来困难。一般应把框架桥顶至轨底的高差控制

9、在 60cm 左右,既便于线路加固又易于桥顶回填土施工。如设计图纸的桥顶标高不利于顶进施工,应向设计单位要求变更桥顶标高。3.23.2 一般设计图纸所给的桥身预制位置离行车线偏远,顶程较大。预制时应向行车线适当靠近些,以减小顶程。但预制位置不应离行车线过近,以勉箱体就位后箱尾不能脱离工作坑底板。3.33.3 后背梁、后背、后背压土应满足首次启动顶镐时的最大顶力要求,否则将拉裂工作坑底板,最常见的拉裂位置为桥涵尾和后背梁间。93.43.4 工作坑底板表面平整度要力求最佳,上喷涂石蜡润滑层,再上铺油毡或塑料布隔离层,润滑层和隔离层应标准,否则箱底砼与工作坑底板粘连,难以启动且极易拉裂工作坑底板。

10、3.53.5 预制桥身时,顶进前方箱体底板下部应预留长 50cm 高 5cm 船头坡,以防止顶进中扎头。3.63.6 钢刃脚的安装视地质情况而定,可只安装土层部分。3.73.7 线路加固吊轨纵横梁法加固线路,组合方式一般为 3-7-3 或 3-5-3,根据沿线路的开挖长度选用组合方式和钢轨型号,常用 43kg/m 钢轨或50kg/m 钢轨进行组合。纵横梁一般选用 12m 长的工字钢或工字钢束。横梁的范围和分布视选用的材料及地质情况而定。纵梁一般为吊轨束外各一根,但开挖跨度过大须改为 2 根甚至 3 根,以增加线路加固的牢固性。吊轨组合方式、纵横梁工字钢的型号和间距应根据受力检算确定。箱体范围内

11、的全部横梁一端担于涵顶上,另一端用木枕垛支承,应保证开挖过程中横梁的悬空长度不大于 4m,最好控制在 3m 内。箱体外线路加固的最小长度为 3m,普通采用 5m,如土质易塌方则应向 5m 外延长。10两线并行地段,如设计为分侧预制、分侧顶进,可于两线间增设一排挖孔桩支墩,以防止一侧开挖引起另一线的路基塌方,也便于在支墩上架设支架梁,以支架梁做为横梁的支点。支墩间距、支墩上部支架梁的选材均应通过受力检算而定。 3.83.8 工字钢束一般由两根工字钢用卡子或拉筋组成,卡子或拉筋处的两工字钢间夹设短方木。工字钢束的接茬应进行加固处理,使其达到受力要求。3.93.9 线路加固要求。检算的内容:横梁的强

12、度、剪切应力、挠度,纵梁、吊轨束、支架梁的强度、挠度,支墩的强度。3.103.10 顶进前,把吊轨范围内的砼枕全部抽换为木枕,顶进过程中随时注意上部线路的变化,发现线路位移和凸起,立即停止顶进,养护线路。3.113.11 顶进过程中, 当列车经过时,有枕木空隔的地方必须在钢轨下设临时木支墩。3.123.12 顶进开挖过程中,掌子面视土质情况要留一定坡度。每顶程的开挖进尺控制在 0.5m 以内(特别是枕下范围),整平夯实基底。石质部分可垂直开挖,为防止基底软硬不匀,基底以下需超挖 0.2m,以碎石填平夯实。3.133.13 顶进中开挖部分的三个面,掌子面两侧的路基边坡较易塌方,11一出现塌方立即

13、用草袋装土堆码,用方木、木板等支撑,严重的塌方则应加强线路加固。3.143.14 顶进中严格控制中线和标高,防止偏心和扎头、抬头,对出现的偏心和扎头、抬头现象应在下镐中及时纠正。偏心通过调整顶镐即可纠正;扎头可于船头坡下加方木、钢板、开挖面基础打相应坡度的速凝砼面、石质基础两侧找面等调整,如扎头严重,不应过急,应分几次找平;抬头的处理则应下挖基础分次调整。3.153.15 箱体顶过股道后,顶进基本上渡过了危险期,此时就应把顶进前方箱体两侧的路基塌方列为防护重点。3.163.16 箱体就位后,立即抢筑八字墙,线路加固最好于八字墙完工后再拆除,严格按标准养护恢复线路。4 4 施工中的几点体会施工中

14、的几点体会 4.14.1 设计桥顶至轨底标高的最有利高差为 55cm65cm。4.24.2 线路加固是顶进桥的最关键环节,军便梁的制作、运输、安拆较难,费用也高,吊轨纵横梁法加固线路较经济、方便。4.34.3 应注意挖孔桩桩底的处理,如果桩底座不到基岩上,则桩身易发生倾斜而危及行车。4.44.4 最常用的单根工字钢横梁为 320mm 和 360mm 工字钢,工字钢束横梁为 300mm 和 320mm 工字钢两根组成一束。最有利的横梁间距为:12单根工字钢 55mm70mm,工字钢束 75mm95mm。选用单根工字钢做纵梁时,其型号须比横梁工字钢型号大,普遍用 360mm 或 450mm 工字钢。4.54.5 线路加固的检算,用超静定检算较准确但很麻烦,普遍采用简支进行检算,经过现场观察发现,如果简支检算的结果刚好满足要求,列车经过时整个线路加固相当稳定,可见简支检算不太精确但相当保守。4.64.6 框架桥的箱体顶进应在新线铺轨前就位,否则将影响铺轨、架梁、大机养道、单机压道,站场内的框架桥顶进将影响道岔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利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