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学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739106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规划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区域规划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区域规划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区域规划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区域规划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规划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规划学(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区域工业布局交通工程教研室 陈大鹏第一节 区域工业布局的任务与内容 工业的重要性:工业革命、农业国工业 化、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工人 老大哥。 工业布局决定了人口与城镇的分布,同 时也决定了财富的分布。因此,合理地 进行工业布局是至关重要的任务。 一、工业布局的任务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计划, 把各个工业建设项目的布局要求与各个 地区的具体建设条件,提出总体效果最 优的布局方案。 二、工业布局的类型 1、地点布局 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工业项目 的区域选址。二汽选址的例子。 2、厂址布局 在工业地点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工业项目 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地区的具体条件

2、,综合考 虑厂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用地面积、水源、 能源保障、对外交通、企业间协作,与现有城 镇居民点的位置的关系,基建工程量、投资大 小,环境影响等,选择总体效果最优的建厂地 址。第二节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一、原料因素 1、原料是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工业生产的加工对象和物质前提。 2、原料的质量决定了工业产品的质量, 原料的数量或来源决定了工业生产的规 模。 3、工业生产接近原料基地,可大大减少 原料的运输距离与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 二、动力因素(包括燃料) 1、工业生产离不开动力。 2、工业应靠近动力进行布局。 三、市场因素 工业生产应尽可能接近市场,以节约成 本。 四、运

3、输因素 1、这个因素应理解为将原料、燃料运到 生产地、并将成品运到主要消费地区的 总运输成本。 2、工业布局要有良好的交通条件(陕北 煤炭开发) 3、采用运输效率高的运输工具,减少中 转、杜绝迂回运输。 五、劳动力因素 1、数量: 2、技能: 3、成本: 4、社会平衡:主要是性别比例的平衡 六、时间因素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 就是生命) 1、时间因素可以理解为能加速工业企业 投产的各种环境与条件的总和。 2、建设布局上要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相 协调,以节约时间。 3、集中力量支持重点建设项目,使其尽 快建成并发挥带动作用,以争取时间。 综合以上因素,到底要怎样进行工业布 局?比如说原料地、市场地

4、不一致,应 该在哪建厂原料指数 失重原料:原料重量/产品重量1、 选在 原料地 增重原料:原料重量/产品重量1、 选在 市场地 遍在原料:选在市场地第三节 区域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1、集中可产生更高的效率,过度集中导 致区域失衡,和城市区环境恶化 2、分散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过分分散 损失经济效率,造成浪费。 二、尽量使工业生产接近原料、燃料产 地和产品消费地区 三、贯彻专业化生产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1、专业化可提高劳动生产力 2、工业企业的协作,可大大地节约成本 ,包括生产费用,公共设施配套费用。 基本建设投资20%30% 3、专业化生产还能节约用地。20% 四、综合利用

5、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1、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 术政策,也是工业布局的一项重要原则 。 2、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是一个部门技术 水平的重要标志。 3、综合利用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 境。 4、工业布局应重视保护环境原则。 五、工业布局要与区域城镇居民点体系 相结合。 1、工业建设往往形成新的城镇,它既影 响地区的工业布局结构,又影响居民点 体系布局,因此应考虑它对居民点体系 演化的作用。 2、工业区选址尽量靠近城镇,以节约基 础设施建设费用。 3、工业选点与布局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协 调,服从城市发展的大局。 六、国防安全的原则 1、考虑战备的要求和战争破坏的因素。 2、防止自然灾害时的安

6、全隐患。第四节 工业选点与选址的基本要求 一、工业选点的基本要求 1、应明确其任务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选择技 术经济条件最佳的生产地点。 2、应根据产品的原料、市场、能源和技术等 的指向来确定工业企业的地点。 3、应选择建设条件较为优越的地点。 4、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城镇居民点。 5、应考虑城镇或职工生活区与生产区的相对 位置,使两者有良好的关系不影响今后的发展 二、工业选址的基本要求 1、按不同工业的不同工艺,考虑对用地面积 ,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用水、“三废” 处理与排放,供电、供热、运输、协作等方面 的特定要求。 2、厂址应符合国防、安全、卫生、防震、防 火等规范要求。 3、应充分结合

7、自然地理特点,尽可能选择在 能进行大面积绿化的地区,以利于消除污染, 改善环境。 4、配置在同一工业区内或相邻的工业,相互 间不应有妨碍卫生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5、选择应注意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地、 薄 地、少占或不占良田、耕地 第五节 几种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布局 特点 一、煤炭的工业布局 1、煤炭资源的经济评价 (1)煤炭储量与开发条件 储量的大小是评价煤田的主要指标,它直接 影响采矿业的规模。 地质条件(煤层厚度、层数、埋藏深度、煤 层倾角等)是经济评价的主要方面,决定煤炭 的采掘方式,影响开采效率。 地理位置决定煤田开采的先后次序和可能性 (2)煤炭的质量和种类 对煤炭质量影响最大的灰分、

8、硫分、磷分、 挥发分、发热量,粘结性,块度和硬度等化学 物理性质。 根据煤的化学物理性质不同,可将煤分为; 无烟煤、肥煤、瘦煤、褐煤 根据工业用途、可分为:动力用煤、冶金用煤 、化工用煤。 根据煤的不同品种和质量,可确定不同地区煤 炭资源的利用方向,根据市场的不同需要,论 证其开发的次序和经济合理的使用方式 2、采煤、选煤工业布局 (1)采煤工业的布局 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决定着煤炭工业的 总体布局,煤田储量多少,质量高低与 开采条件的优劣,以及煤田的自然地理 和经济地理位置影响着采煤工业的布局 和煤田开发的顺序。 (2)选煤工业布局 选煤就是在原煤加工利用前的一种按经 济要求进行的分类。通过洗

9、选,除掉了 煤炭中的有害物质(硫、磷),提高煤 炭的使用价值。达到工业部门对煤炭质 量的要求,同时还除掉了大量的矸石和 灰分,提高了煤炭的纯度,减少了不必 要的运输。 布局形式 开采选煤加工联合 选煤加工联合 3、煤炭综合利用工业基地的布局 (1)煤炭电力基地 优点:电站靠近燃料地,不受运输条件的限 制 可就地消费不宜于长途运送的低热量劣质煤 、 洗中煤。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跨省区送电,有效解决动力平衡问题。 技术前提:有大型发电机组 有超高压输电线路 应用前提:有水资源条件保障 输煤输电的经济比较 (2)煤炭电力化工基地 几种不同类型的煤炭电力化 工基地 我国煤炭电力化工基地多属 综合经营阶

10、段,大部分是把原煤进行洗 选,用洗中煤发电、洗精煤炼焦,并得 焦化产品(主要制合成氨)。 (3)煤炭钢铁电力化工基 地是一种以煤为中心综合发展水平较高 的大型工业基地。 (4)煤炭电力建材基地 两种类型 建立在沉积矿产资源地带,对煤炭、 石灰石、粘土,陶瓷土资源进行区域综 合经营。如唐山,淄博等地煤炭、水泥 、耐火材料、陶瓷。 以综合利用煤炭资源为中心的煤炭 电力建材基地,它是在采煤和发 电基础上,进一步对选出的煤矸石和发 电粉煤灰进行加工利用,生产矸石砖、 水泥、混凝土制品,大型建筑砌块等。 4、煤炭工业发展与布局的趋势 煤的地下气化生产煤气 煤的液化人造石油 二、石油工业布局 1、采油工业

11、的布局 (1)影响采油工业布局的自然因素 油田的储量和产油量 油田的驱动类型:水压驱动、气压驱动、溶 解气驱动 油田的埋藏条件:理想埋深10003000 米 原油的质量:取决于轻质油和杂质(硫、胶 质、沥青、残碳等)的含量。轻质油含率越高 价值越大; 油田的地理位置 (2)石油资源开发的合理布局条件 同其他燃料动力资源的开发布局相结 合,统一规划,保持适当的比例。 综合考虑石油资源的自然因素、市场 因素和技术因素,决定全国石油资源的 开发主攻方向。 可持续的进行油田开发 每个油田的开发要综合规划采油、加 工、贮运及其它配套项目的配套建设, 尽快形成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投资效益 。 2、石油加工工

12、业的布局 石油加工工业包括:天然石油、天然气 加工和人造石油加工。 石油加工工业布局的特点与要求 (1)分布在石油产品的消费区域 (2)充分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组织企 业协作化、联合化生产 (3)考虑建厂条件的要求 (4)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 3、天然气工业布局 取决于气田的地理分布,管道运输条件 和技术水平。天然气除在资源产地使用 或加工成化工成品外,还可通过管道运 输供消费中心使用或加工成化工产品 4、输油管道的建设布局 管道输油的特点 具有均衡、平稳、连续、安全和易于 自动化管理的特点,运行和维护简单, 需用人员少。 运量大。 投资少,建设也较容易。管道只及铁 路投资的45%左右,对地形、

13、地质条件 的要求也比铁路低。 成本低,输送能耗少。 三、钢铁工业布局 1、钢铁工业生产的特点 (1)钢铁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生产部门: 矿山开采、炼铁、炼钢、轧钢,四个相对独立 的阶段。炼焦 ,耐火材料,化工、电力、建材 等辅助性企业。 (2)钢铁工业需要大量的矿石原料和燃料, 必须伴随着一系列的矿山开发和建设。 (3)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三废”排量大,对 环境的污染严 2、钢铁工业的建设条件的特点 (1)用地面积大 (5)运输量大 (2)用水量大 (6)协作面广 (3)用汽量大 (7)职工人数多 (4)用电量大 3、钢铁工业的布局特点 (1)钢铁工业的规模有越来越向大型化 方向发展的趋向。

14、 (2)钢铁工业基地的位置,如果既接近 铁矿石产地,又接近燃料基地,是很理 想的配置方案。 区位选择分析 有色金属工业布局 重要的战略资源。除了铁、锰、铬、铁合金及各种钢 以外的金属,统称为有色金属。已发现64种。 1、类型 (1)轻有色金属、指比重在4.5克/厘米3以下的有色 金属 (2)重有色金属: (3)贵有色金属:金、银、铂、钌、钯、铱等金属 (4)稀有金属:自然界很少,或没有独立矿床,而呈 分散状态存在的金属。如镓、铟、铊、镧、钪、钇等 。 (5)放射性金属:有镭、钍、铀、钚等 2、生产特点 (1)矿床分散、矿石品位低、资源储量 较少。影响开采规模和年限。 (2)矿石多为复杂的共生矿

15、,含有多种 金属成分。 (3)稀有金属在矿石中含量少或性质相 近,提炼和分离较困难,需要较为复杂 的技术和装备。 (4)有色金属工业具有原料消耗量大、 耗电量大、耗水量大,生产综合性强, 设备复杂,技术要求高,机械化程度高 的特点 3、布局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1)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布局 (2)开展综合利用:在共生矿区,配置 综合冶炼厂,加强对资源的综合利用。 (3)重视环境保护 五、机械制造工业布局 1、主要特点 (1)一般的机械制造业都具有相似的生产工 艺流程:准备毛坯零部件加工部件组 装设备总成检验测试。各阶段可实行 专业化。布局中可分散与集中。(各阶段分散 ,相近产品工艺相对集中,总装集中) (2)是技术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工业部门,受 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经验制约较大,质量、精 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