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导游基础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738728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5.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导游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北京导游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北京导游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北京导游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北京导游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导游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导游基础(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导游基础第二章 北京历史沿革何深2006-12Date1本章介绍l第一节 古代城邑 l第二节 金代中都l第三节 元代大都 l第四节 明代北京 l第五节 清代京师 l第六节 民国北平 Date2第一节 古代城邑 l北京古人进化过程(不同年代、不同文化阶段)的特征 l北京上古传说 l北京城产生的地理条件 l“燕、蓟”古城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受封史实l北京成为北方军事重镇的历史进程 l“大堡台汉墓”的概况和研究意义l北京第一座大型人工水利工程开凿的时间、意义和名称 l潭柘寺建寺时间和名称含义 l唐幽州城位置 l法源寺建寺时间、背景和现状 l“安史之乱”的发难地及“安史之乱”后对唐幽州地区的影响l云

2、居寺概况及云居寺石经的历史 l云居寺石经的数量及对中国宗教石刻的意义 l戒台寺的建造历史和戒台寺的名松 l辽朝兴起的过程、辽五京的位置和辽南京城垣的状况 l高粱河之战、澶渊之盟 l辽南京遗迹大觉寺、天宁寺塔和牛街清真寺的概况返回Date3北京古人进化过程(不同年代、 不同文化阶段)的特征返回Date4北京古人进化过程 返回Date5北京上古传说:幽州l位置:唐代幽州城仍在蓟 城的位置。l四至:东城墙在今宣武门 内大街西侧,即菜 市口烂漫胡同一带 。南城墙在今白纸 坊大街沿线。西城墙在莲花池河 东岸。北城墙在今新文化 大街一线稍南(头 发胡同一带)。 返回Date6北京城产生的地理条件返回Dat

3、e7“燕、蓟”古城产生的时间、 地点和受封史实l周武王灭商(公元前1046)后,为了巩固其 政权,分封诸侯。天府广记中记载:“ 周封召公奭于燕,封尧之后于蓟”。 l西周初年“燕”都的位置在今天北京西南房山 区琉璃河镇的董家林村。l而“蓟”城的位置则在今天北京市区内西南部 的广安门为中心周围20余里的地方。 返回Date8北京成为北方军事重镇的历史进程l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 家。秦始皇采纳廷尉李斯的建议,废封国、改郡县,实现大统 一。为了防范六国旧贵族的反抗,特意在原属六国都城地区设 置郡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广阳郡为今天北京地区,郡的首府 设在蓟城。l西汉时,

4、北京地区或为国,或为郡,但其治所都在蓟城。如: 幽州为13州之一,幽州刺史驻蓟城。l东汉时,幽州成为一级行政区,蓟城是地方行政中心。l三国时,广阳郡归属曹魏管辖,蓟城是其首府。l西晋时,蓟城仍为燕王的封地。秦汉时期,蓟城是北方重要的边城。它既是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军事防 守重地,又是封建王朝管辖塞北少数民族的中心城市。而东汉以后直至 魏晋南北朝时期,蓟城一带基本处于分裂割据势力的控制下。这时的蓟 城不仅成为封建割据势力盘踞的中心,更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据点。 因此秦汉以来,蓟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政治、军事重要性迅速上升,并有控制中国北部和左右全国的因素了。返回Date9“大堡台汉墓”返回

5、Date10“大堡台汉墓”的概况和研究意义l大葆台汉墓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典型的“ 黄肠题凑”古墓葬。地宫墓室规模庞大,结构 特殊。南北长23.2米,东西宽18米,深4.7米 。有封土、墓道、甬道、外回廊、黄肠题凑 、内回廊、便房、梓宫组成,梓宫内放五层 棺椁。汉制规定: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属“ 天子葬制”。l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院中的地宫遗址及车 马遗迹是目前国内唯一在原址保存最完好的 大型汉墓遗址,是研究中华汉文化及北京历 史的最珍贵的实物资料。 返回Date11北京第一座大型人工水利工 程开凿的时间、意义和名称l戾陵堰和车箱渠三国时,曹魏的征北大将军刘靖,率戍边的 军士在永定河上(梁山

6、戾陵旁)修拦河坝, 命名戾陵堰,并开凿车箱渠把永定河和潮白 河连结起来,平日可使沿岸的农田得以灌溉 ,洪涝时又可将水导入潮白河宣泄。戾陵堰和车箱渠北京地区最早的人工水利工 程。 返回Date12潭柘寺建寺时间和名称含义l潭柘寺潭柘寺位于北京门头 沟区,因“寺后龙潭, 寺前柘树”而得名。潭柘寺始建于1600多 年前的西晋,原名为 嘉福寺,是北京地区 现存最早的寺庙,所 以民间就有“先有潭柘 寺,后有北京城”的传 说。返回Date13唐幽州城位置l位置:唐代幽州城仍在蓟 城的位置。l四至:东城墙在今宣武门 内大街西侧,即菜 市口烂漫胡同一带 。南城墙在今白纸 坊大街沿线。西城墙在莲花池河 东岸。北

7、城墙在今新文化 大街一线稍南(头 发胡同一带)。 返回Date14法源寺建寺时间、背景和现状l贞观十九年(645年)建,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建成。清雍正十二年改名法源寺(今宣武区境内),是北京城区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名刹。返回Date15“安史之乱”的发难地及“安史 之乱”后对唐幽州地区的影响l唐代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于755763年在 范阳(治所幽州,今北京)起兵发动叛乱, 持续八年之久,史称“安史之乱”。l唐王朝从此由盛变衰,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 局面。 返回Date16云居寺概况l北京房山区西南石经 山、云居寺是我国的 一座文化宝库,有“ 北京的敦煌”之称。 l云居寺座落于石经山 下,座

8、西朝东,背山 面水,五层院落,六 进殿堂,依山势步步 升高。两侧建有配殿 和历代帝王的行宫、 僧房等。寺的南北还 有两座佛塔对峙,气 势壮观。 返回Date17云居寺石经l隋炀帝时,幽州智泉寺的僧人静琬(一说智菀 )为了“以备法灭”,立志继承师傅(惠思大师 )的遗愿,发愿刻经于石,藏于名山石室,以 便永久留存。静琬刻经长达30多年,一直到他 去世。他的弟子徒孙则世代相续,从隋开始, 经唐、辽、金、元、明六朝,刻经千载。 返回Date18云居寺石经的数量及对 中国宗教石刻的意义l经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整理共得石经 14278块,其中包括佛教的经书1000多部, 3452卷,约1700万字,这些

9、石经分别收藏在 石经山九个山洞和云居寺旁藏经塔下的藏经 穴中。l石经山上的石经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完好的 石刻佛经,是“国之重宝”,成为研究我国古 代佛教、经济、书法、石刻艺术的珍贵文物 资料。返回Date19戒台寺的建造历史l戒台寺又名戒坛寺,因 拥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 台而久负盛名l寺庙位于门头沟区马鞍 山,坐西朝东,依山势 高低而建。始建于唐代 武德五年(622年)称慧 聚寺l辽代法均高僧在此建坛 传戒l明代正统十三年(1448 年)重修,并改名万寿 寺l清代多次扩建,现在寺 庙建筑多为清代遗物 返回Date20戒台寺的名松l自在松,枝条舒展,洒脱飘逸。l卧龙松,宛若仙子游闲,酷似巨龙翘望苍

10、穹 。l九龙松,九条硕大的枝干,尤如蛟龙腾空l抱塔松,颇似巨龙探首,将金刚伽蓝佛师塔 抱于怀中。l活动松,“牵动一枝动万枝”,真是风姿绰绰 ,仪态万千。 古诗云:“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一树具一 态,巧与万物争。”Date21辽五京的位置和辽南京城垣的状况返回Date22高粱河之战l北宋初年对辽的战役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使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失 去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进攻的天然屏障,故 979年,宋太宗借灭北汉之际想乘胜伐辽收 回失地。宋军经河北、渡易水,直抵南京城 下,城中大震。辽以全力来援,战于高粱河 (今北京外城一带),辽将耶律休哥与耶律 斜轸左右夹击,耶律学古也开城接应。而宋 军因长途行军作

11、战极其疲惫,军需物资也转 运困难,故大败溃退。辽帅耶律休哥因受伤 不能骑马,轻车追到涿州而返。 返回Date23澶渊之盟l北宋与辽订立盟约的事件 高粱河大战后7年,宋又曾发动五路大军30万人马伐 辽,又败。从此北宋再也无力北伐,只能在河北平 原上挖防御塘与辽对峙。宋辽之间多次军事冲突, 互有胜负。宋景德元年(1004年)辽肖太后与圣宗 亲率大军南下,攻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 逃,后因宰相寇准的坚持勉强至澶州(今河南濮阳 )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 打了胜仗,射死辽大将肖挞凛。辽恐腹背受敌,提 出议和,北宋妥协,与其签订了和约。宋以每年向 辽交纳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

12、双方以白沟为界等 条件换取了辽军北撤。因澶州也称澶渊郡,故史称“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和平近百年,南京城的地位得以 巩固。辽国还在南京城郊建立望京馆,做为南北往来的使臣宿息 饯饮之所,这也是今天东直门外“望京”地名的由来。 返回Date24辽南京遗迹-大觉寺 大觉寺:位于西郊阳台 山麓。原名清 水院。院内有 辽代石碑一通 ,是北京地区 最早的辽代碑 刻。返回Date25辽南京遗迹-天宁寺塔l天宁寺塔:位于广安 门外。高十三层578 米,为密檐式塔。 返回Date26辽南京遗迹-牛街清寺牛街清真寺:位于宣武区牛街。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 最悠久的清真寺。 返回Date27

13、第二节 金代中都 l金朝的兴起过程l金中都城概况l金中都遗迹卢沟桥l银山塔林l辽金城垣遗址博物馆 返回Date28金朝的兴起过程返回Date29金中都城概况l位置在辽南京城的基础 上,依北宋汴梁的 规制,改造、扩建 (外城东、南、西 三面各扩建3里) 而成。l 四至(外城)东南角 今永定门 火车站西的四路通 ;东北角 宣武门内 翠花街;西北角 军博南皇 亭子;西南角 凤凰嘴村 。返回 Date30金中都城概况返回Date31金中都遗迹卢沟桥返回Date32金中都遗迹卢沟桥概况 l时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开始修建 ,明昌三年(1192年)竣工。l名称:广利桥l桥况:长265米,宽8米。

14、柱头上有大小石狮 485只。l评价: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赞誉 它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返回Date33金中都遗迹银山塔林 l位于昌平区东北银山南麓古延圣寺遗址上。l银山得名于冬季“冰雪层积,色白如银”,又 因“麓有石崖,皆成黑色”象“铁壁”,故合称 “铁壁银山”。 返回Date34辽金城垣遗址博物馆l辽金城垣博物馆位于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 区,是一处遗址类专题性博物馆,修建在距 今800多年前的金中都南城城垣的水关遗址 上。l水关遗址于1990年发现,被评为当年全国十 大考古发现之一。1995年建馆保护并正式对 外开放。 返回Date35第三节 元代大都l元蒙古族的兴起和元

15、朝建立的过程l元朝迁大都城的原因l元大都城的规模与布局l大都城内市场的分布l元大都的水利建设的重要工程及意义l元朝著名的历史人物l元大都城内妙应寺、万松老人塔、文天祥 祠等重要遗迹l元大都土城城垣遗址的位置 返回Date36元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建立的过程l忽必烈迁都 l迁都经过: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 下诏以燕京为中都,作为陪都。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 定国号为大元。至元九年(1272年),忽必烈改中都为大都 ,并从上都迁都于大都。l迁都意义: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开封等 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的政治中心。北京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即 从此时开始。 返回Date

16、37元朝迁大都城的原因l鉴于金中都城池在战乱中的严重受损,莲花 池水系已远远供不应求,金代在漕运问题上 屡屡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元统治者决定从莲 花池水系迁移到水源充足的高粱河水系,在 金中都城的东北郊外另择新址,营建大都城 。返回Date38元大都城的规模l城池以琼华岛为设计中心l1267年建,1276年初具规模,1285年全部完 成l大都城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还是当时最 大的商业中心,属于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市 ,人口达到四、五十万返回Date39元大都城的布局l元大都由三 道城垣组成 宫城(大内 )皇城大都城返回Date40元大都城图l元代确定京城子午线 ,作为城市中轴线, 南起丽正门,穿过皇 城的棂星门,宫城的 崇天门、后载门,经 万宁桥(又称海子桥 ,今地安门桥)直达 中心阁。大都城的中 轴线奠定了明清北京 城市中轴线的基础, 形成北京城市构架中 的脊梁。 返回Date41大都城内市场的分布l全城主要市场有三处。l一为斜街市(积水潭北岸),因靠近漕运码 头,故商业荟萃,是全城商业最繁华的地点 。l二为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