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旅游地理概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73867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篇 旅游地理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上篇 旅游地理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上篇 旅游地理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上篇 旅游地理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上篇 旅游地理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篇 旅游地理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篇 旅游地理概论(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地理学1燕山大学旅游系副教授王 佳13933674161(四)2022教学思路上篇 旅游地理概论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旅游资源第三章 旅游开发与规划中篇 中国旅游地理总论第一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第二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下篇 中国区域旅游地理3上篇 旅游地理概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概述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述略4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概述一、旅游与地理的关系1、从旅游内涵看第一,旅游是以旅游者在地理环境中的空间 流动为基础。旅游是旅游者空间的位移。第二,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空间流动性,是 其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的最根本特征,亦由 此决定了旅游与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2、从旅游系统看从地理学的

2、观点看,旅游系统由三个主要成 分组成: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联系两 者的旅游通道。53、从旅游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看第一,旅游主体(旅游者)的产出、流向、 规模、行为特征,都有其深刻的地理背景。第二,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的形成、价值 、开发条件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制约。第三,旅游媒介(旅游业)的发展程度,不 仅受旅游资源的影响,还受本地经济地理条 件等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旅游几乎没有哪个方面与地 理无关,地理也几乎没有哪个部门无助于研 究旅游现象。”(马特勒)6二、旅游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古代马可波罗游记是世界旅游地理著作的 雏形。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堪称最早的中国 旅游经济地理记述专著。徐霞客游

3、记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区域旅游 地理著作。、近代近代旅游诞生的标志是旅游业的出现。旅行社 的出现,标志旅游作为一个产业诞生了。我国 于年月,成立了“中国旅行社”。73、现代现代旅游地理学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和 发展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 McMurry.K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 用的关系,被世界公认为旅游地理学 的开世之作。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3届国 际地理学大会上,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学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确立下来。8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现象与地理环境和社 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1、旅游客源的研究2、旅游资源的研究3、旅游区划

4、的研究4、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5、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研究6、旅游信息系统与旅游地图的制定9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述略一、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进展1、1978年,陈传康先生提出,地理学 主要有环境地理学、灾害地理学、旅游 地理学。2、1979年底,中科院地理所组建了以 郭来喜为学术带头人的旅游地理学科组 。3、中青年学者:周进步、戴淞年、刘 振礼、卢云亭、孙文昌、保继刚等。10二、中国旅游地理特征1、幅员辽阔,物华天宝2、自然景观类型齐全,且瑰丽奇特3、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且价值大4、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5、我国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 迅速11三、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中国旅游地理是研究中

5、国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 的时空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的学科。1、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的研究2、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旅游区旅游地理 特征的研究3、旅游地理环境与旅游活动关系的研究4、中国旅游地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12第二章 旅游资源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第二节 中国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 前提和基础,没有旅游资源要发 展旅游业,就等于是“无米之炊 ”。13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一、旅游资源的内涵1、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 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 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与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142、对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对游客的旅游吸引

6、力是旅游资源实用 价值的主要体现。旅游资源既包括已被开发利用的,也 包括未被开发利用的内容。旅游资源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 ;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旅游资源的范围在不断扩大。15二、旅游资源的分类根据旅游资源的性质和成因特征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 水域风光类 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 休闲求知健身类 购物类161、自然旅游资源:是最基本的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由自然环境中的主体要素 地貌、气候、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 引性的部分构成。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旅游价值表现为三 方面:提供观赏性审美对象提供休养度假的自然环境提供娱乐与探险活动的天然

7、场所和条 件172、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经过 开发达到引起旅游者兴趣和滞留愿望的 一切人文事物。其性质:历史文化性民族性与地方性人为性与依附性创造性与时代性18三、旅游资源的特征1、审美性与文化性192021222、地域性与广域性3、季节性与节律性4、组合性与整体性(举例说明)5、永续性与易损性6、萌变性与创新性23四、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加强对旅游资源环保的监督与管理 力度。2、加强对旅游资源环保的立法与执法 工作。3、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4、合理控制环境容量,有计划地分散 旅游客流。5、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6、建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机制。24第二节 中国旅游

8、资源一、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一)自然背景1、广袤的国土与多样的自然地带南北向的自然地带东西向的自然地带辽阔的国土与多样的自然地带是影响我 国旅游资源形成与分布最基本的地理背 景。252、复杂的自然结构与突出的地貌差异5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特殊地貌类型齐备。总之,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类 型,独特的自然演变历史以及种类繁多 的生物资源,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各 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同时,由于自然地 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的影响,自然旅游资 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26(二)历史、文化背景(三)多民族背景(四)社会改革背景27二、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一)文化内涵深邃,生命力旺盛旅游资源是自

9、然美景与文化意韵交叉融 合在一起,赋予各景点更多的内涵,真 是景中有文,以文衬景。(二)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1、自然旅游资源2、人文旅游资源(三)旅游资源空间组合不同,地域特 色显著28(四)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1、我国东部地区旅游资源分布密度大,主 要分布在三个地带: (1)黄河流域 (2)长江流域 (3)沿海地区 2、西部广袤土地上,旅游资源相对分散, 但在类型、特色和知名度、垄断性方面, 则更具有独特性。 3、最偏东的旅游资源是黑龙江镜泊湖自然 保护区;最偏西的是新疆喀什;南端的是 天涯海角;北部的是小兴安岭的狩猎场、 五大连池火山博物馆。 29三、中国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

10、势 分析(一)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内涵深邃 的旅游资源特点,使我国旅游开发具 有良好的先天条件(二)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的空间特点,对资源开发有利有弊30(三)我国距欧美主要国际客源市场较远 ;形象定位不准,宣传推荐不足;高层次 旅游开发明显不足;深层次服务和管理水 平不高我国国际客源市场结构1、以美国、西欧为主的远程客源市场。2、以俄、东欧、澳大利亚为主的中程客源 市场。3、以日、韩为主的东亚、太平洋短程客源 市场。(四)旅游资源开发中,缺乏统一长远的 整体性规划,短期行为较多31第三章 旅游开发与规划第一节 旅游开发第二节 旅游规划32第一节 旅游开发一、旅游开发的历史发展状况1、一

11、战时期:开发“温泉、海岸、山 岳”休养地2、二战后:大规模旅游开发各种类型 的旅游地3、中国:最早开发的是北戴河避暑疗 养地33二、旅游开发的概念(一)定义旅游开发:是利用旅游资源,建设各种 便利设施,提供各种服务,以期尽量满 足人们各种旅游需要,从而获得最佳经 济、社会与环境效益。34(二)开发的类型(根据旅游资源的丰 优程度和类型划分)1、充分开发自然景观型2、充分开发人文景观型3、充分利用交通旅游地型4、充分利用知名度开发型5、旅游对象创造型35三、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条件(一)旅游资源条件1、美感度2、愉悦感3、古悠度与保存度4、奇特性5、规模及容量6、组合度7、知名度36(二)旅游客源地

12、条件1、与主要客源地的实际距离2、与主要客源地的交通条件盘山天津北京 150km120km373、区内人口及出游水平人均国民收入及生活水平闲暇时间城市化水平38(三)与相邻旅游地的关系(待开发旅 游地与邻近旅游地间的关系)1、异质互补协作以有为好,以多为好,以近为好2、同质替代竞争以无为好,以少为好,以远为好(举例说明、分析)附加:对旅游经营者来讲,认识两者 间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39(四)旅游地经济、社会与环境条件1、经济条件内外投资劳动力 物产和物资供应基础设施及建设用地现有服务设施402、社会文化条件领导层和经济决策部门对旅游开发的 重视程度南京镇江 常州 无锡苏州上海41地方开

13、放程度和对外交流传统 卫生健康状况 治安状况423、生态环境条件生态环境承载力现状生态环境的稳定性43四、我国旅游开发的现状(一)开发现状1、具体形势国内旅游方兴未艾,入境旅游快速发 展,出境旅游稳步发展。资源大国亚洲旅游大国世界旅游 强国442、旅游区(点)的开发建设方面古都城游览区风景名胜区独特的自然风景游览区新型工程项目度假区(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主题年45(二)建议1、开展区域联合开发无锡苏州杭州绍兴沧州 孟村太极拳吴桥杂技邢台董氏太极拳邯郸永年杨氏太极拳江南水乡游 武术游 462、推行“绿色开发”3、实行旅游可持续开发战略实现从资源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跨越。47第二节 旅游规划旅

14、游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 人们对未来旅游发展状况的构想和安排 ,以追求最佳的三效益。一、旅游规划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2、完整性原则484950513、主题性原则4、环境保护性原则5、层次阶段性原则6、实践可操作性原则52二、旅游规划的程序(一)立题准备阶段1、立题工作2、成员准备工作3、资料准备工作(二)调查评价阶段1、旅游资源调查2、环境质量调查3、市场条件调查4、评价工作53(三)拟定规划大纲阶段(四)编制总体规划阶段(五)审定决策阶段(六)监管实施阶段(七)跟踪服务阶段54三、旅游规划的层次和类型(一)从规划的时间长短分:1、旅游短期规划(1-2年)2、旅游中期规划(3-6年)3、旅游长期规划(10-25年)(二)按规划范围分:1、国际旅游规划2、国家旅游规划3、区域旅游规划4、旅游开发区规划55(三)按性质与目标划分:1、旅游发展规划2、旅游开发规划旅游地(区)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旅游项目规划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