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西西楼楼漫漫议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738079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4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浪西西楼楼漫漫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浪西西楼楼漫漫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浪西西楼楼漫漫议(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责编:舒小梅电话:2356773? ? ? 2018年1月16日星期二 百花台浪浪西西楼楼漫漫议议? 新年伊始, 到广州女儿家小 住。 女儿供职的杂志,常向远在北 京的郭启宏兄约稿,他们有热线联 系。 人一离开潮州在外,就会想起 外出的乡亲朋友。 记得上次去北 京,就决定拜访林克欢、郭启宏二 位。 见到克欢时,他告知启宏不在 北京,未能一见,不觉已过去一年 有余。 这次就想通过女儿送去问 候。 但元旦已过,光送问候有点过 时,想到启宏兄对古典诗词素有研 究、功力深厚。 而我一直对潮州是 否有座贾岛诗中出现的浪西楼存 疑,正好作为引意请教启宏兄。 于 是,让女儿转发微信: 启宏兄: 你好! 贾岛

2、 寄韩 潮州愈诗后两句: 一夕瘴烟风 卷尽, 月明初上浪西楼。 向来都 说浪西楼在潮州, 遗址无考。 我 一直觉得怪怪。 没来过潮州的贾 岛若都闻名的楼台, 潮人哪会不 知。 此楼名若为潮人所起, 更是怪怪, 他不怕别人呼为浪屎楼 么? 再则,此两句说瘴烟散尽,明 月照亮楼台,既不见人,也乏味。 所以, 我一直以为浪字是动词, 意为放纵、纵情,西楼只是泛指。 他对韩愈说: 一旦瘴烟尽散,明 月初升, 你就可登上西楼, 纵情 一番。 哈哈, 今天从潮州来女儿 家,闲着没事,你诗读得多,特向 你讨教,本意更在问安。 李英群 一月四日 次日,收到启宏兄回的微信: 英群兄:今日才发现小李转来 的大札,

3、迟复为歉。 贾岛的这二句 诗,我学浅,没读过,或因少壮读诗 有偏颇,喜天才阔达,鄙苦吟一派。 手头无贾氏原诗, 只好凭虚胡诌。 愚以为西楼恐系泛指, 就方位言, 东西南北楼都用得,且多有,所谓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后主词 也。 未必唐时潮州真有浪西别业?兄之推论诚有道理,且浪作动词也 解得。 自然,浪屎云者,俚俗语也, 韩文公未必识得,贾氏浪仙谑 曰浪之仙乎? 未涉岭表,更无由 “ 推 敲”。 我忽疑版本,浪或为朗之讹, 朗,上声,养部,烟瘴散尽,月光朗 照,怕也有仕途重光的寄意吧? 其 然乎? 启宏顿首 微信只是微言漫议,但启宏兄 从 “ 浪”到 “ 朗”的说法,却大有启 发。 韩愈

4、贬潮,一路风霜雨雪,历尽 坎坷,行经秦岭那首 左迁至蓝关 示侄孙湘的诗,把他的消极情绪 暴露无遗,那一句 “ 好收吾骨瘴江 边”读之令人扼腕。 这诗传到京师, 贾岛读后, 即赋 寄韩潮州愈以 赠: “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 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 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 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 初上浪西楼。 ”全诗表达了与韩愈的友情,深切的眷念,字字句句,肝 胆相照。 诗中所有地名、环境,都是实 打实的:驿路、泷流、潮水头、海浸 城根、 瘴气弥漫等等都是实在存 在的物象,那么,一处楼台当然也 可能存在。 说实在, 当日的潮州 城,不可能有名动京华的名楼,那

5、么像启宏兄所推断, 以方位称之 为西楼或北楼也在情理之中。 问 题在于一个 “ 浪”字,设若用作名 字而得浪西楼,那就极具体了。 这 一来, 就令代代潮州文史家们寻 之无踪又欲罢不能。 看来无妨换个角度思考,放开 一点,像把 “ 浪”字拆开作动词看, 或从律诗的平仄上疑心版本有讹, 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我是个散惰之人,读书不求甚 解,茶余清谈一番,找点趣味配茶。 从西楼、浪西楼到朗西楼说了这些 外行话,见笑了!工夫茶话 北山 读树 汪翔?北山是我家乡北面的山脉,这 里是树的世界。放眼望去,所见皆树。 参天的杉树屹立在峰岭; 椿萱伸展 着苍劲的枝干; 大樟树撑起绿荫大 伞,上面有千百只鸟雀飞跃

6、、歌唱。微 风吹来,火红的枫叶的从树 丫上飞下, 就像片片红雪从空中飘 落, 银杏树的叶子犹如一把把小扇 子挂在树枝上,沙沙作响,好像风铃 般清脆。 我常常一个人独处北山深林, 聆听松涛,聆听树的絮语;读树,读 树的朴素、沧桑、沉静、安详、雄伟、 奉献以及博大深邃。 树是植物之灵, 是生命的象 征。 一棵树就是一面旗帜,一座丰 碑。 无论是挺拔的钻天杨、四季常 青的冬青,还是枝干弥天的榕树、 盘根错节的老槐, 无论是杨柳晚 樱,还是灌木棘丛,都生机勃勃,枝 繁叶茂,站成一树风景。 崖缝的古 松老柏,形若展翅,势欲凌云,体现 了树的雄奇。 涧边的野杏樱桃,相 间丛生,红绿交错,平添了树的清 秀。

7、 深谷的疏梅幽兰,冰清玉洁, 无为无争,昭示了树的境界。 山坜 的檀树山茶,漫山遍野,各放异彩, 展示了树的气质。 每一年春风催开新芽,树就伸 展出生命之色。 树像一支笔,画青 了山,描绿了水,呼出纯氧,为行人 遮一片阴凉。 有些树,历经风雨的 洗礼,即便落尽了叶子,也要绽放 出冰清玉洁的情怀。 有些树,繁华 过去,即便是一片枯黄,也要钢筋 铁骨一样地挺立。 有些树,枝干瘦 小,没有玉树临风,但有一片淡然 和宁静。 有些树,没有色彩,苍凉 沉郁,并不等于没有风景。有些树, 冰天雪地遮掩不住生命的那份顽 强,寒风凛冽剥夺不掉个性中的那 份飘逸。 树为什么能长得那么高那么 壮? 树有两个天空:一个

8、是枝叶迎 迓的蓝天, 一个是根须伸展的地 下。 树让信念扎入地下,让理想升 向蓝天,天地合一,树具备了某种 无限,成就沉静雄伟与博大深邃。 树的生长只有一个方向,就是 向上,向阳生长,终其一生,决不改 变。 每一棵树,都努力地把自己的 躯干向天空伸展。 风雨雷电只能 改变树生长的细节,不能改变树生 长的方向。 树拒绝人世间的一切 道路,往东往西,往南往北,那只是 人的方向,而不是树的方向。 向上的方向,是阻力最大的方向,是最 靠近太阳的方向,也是内力最强的 方向。 一棵树只有不停延伸自己 的高度,才能达到光辉的巅峰。 要 想成为大树,就不要和草去比。 短 期来看, 草的生长速度明显比树 快,但

9、是几年过后,草换了几拨,而 树依旧是树。 所以世界上只有古 树、大树,却没有古草、大草。 树是大地之子,落地生根,一 生抓住根下的泥土不放。 树抓住 了根下的泥土,也就抓住了整个大 地,整个大地就成了树的依托,成 了树的生命之源、力量之源。 树要 长得高,根就要扎得深,树越长越 高,根也越扎越深,愈是深深地扎 下,愈是高高地伸展,愈是同泥土 为伍,愈是有云彩作伴,根须牵着 枝梢,枝梢挽着根须,于是有了粗 壮的树干,美丽的树冠,长出了累 累果实,具有泥土的芳香,像云霞 一样,色彩斑斓。 树是勇士的化身, 凌厉的风 雨,北方来的寒流,在其周围呐喊 徘徊,树屹立不倒,以历尽沧桑却 越发优雅的姿态诠释

10、着生命的内 涵。 白竹崖绝壁上有一株古树,树 根几乎全部裸露出来,像老人手背 上的青筋,牢牢地抓住整个崖壁, 遍体鳞伤,树冠依然伸向高空,给 人一种巨大的震撼力。 梨树坪上 有一棵树,扭曲的树干百孔千疮, 遒劲的枝条向四面伸展,树冠向后 倾斜,仿佛一个在痛苦中挣扎的人 头发纷披,挥舞看臂膀,仰天长啸。 树不怕砍,不惧伐,伤痕累累,愈合 弥坚,抽新枝,复元气,这是树的天 性。 我观察到,树木会在受伤的地 方长得更加结实。 甚至有些果树 只有在经过伤害之后,它的果子才 会更加的饱满,它的生命力才会更 加的旺盛。 我领悟到,珍珠生于伤 痕,凤凰生于火。不在苦痛中煎熬, 就不会拥有坚实的翅膀。 树的年

11、轮就是树的心灵史,忠 实地记录着沧桑岁月和自己的生 命轨迹。 树的年轮决不会沿着任何 一条人为的道路奔驰,它一生都只 围绕着自己的心灵旋转,而且永远 不会出轨。 一圈圈,是太阳朝出夕 落的循环轨迹。 一圈圈,是春夏秋 冬留驻的轨迹。 一圈圈,是与风霜 雨雪搏斗的轨迹。 一圈圈,是充实 与深刻的人生轨迹。 有些树只有叶子没有果实。 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饱受了风刀霜 剑的摧残,却没有结出果实,就像 一个毕生努力追求而最终没有获 得成功的人一样,同样应该受到尊 敬和赞美,因为结果虽然有缺憾, 但过程是完美的。 世事我曾抗争, 成败不必在我。 天空中没有了鸟 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每一棵树,都是一本书,

12、一部历 史,一首雄壮的歌。 如果你是一个有 心人,就会听懂一棵树的箴言。浅白才是文字的使命 卢海娟? 一文友说, 她最看不得那些 平凡的文字, 那些由大白话写成 的文章。 不由得想起当年的我。 那时,我是那么执着地爱着华 丽的辞藻,如痴如狂。笔下的文字, 如果没有蹀躞、没有缱绻、没有觊 觎、没有踅音、没有如磐的重负、没 有踽踽独行甚至于自己臆造 的词如悒郁、厌郁之类,就觉得这 文章写得太过淡泊无味, 太不精 彩,太不夺人眼球。 就像今天的美 文,必定要妖娆,必定要凉薄,必定 要清寂,必定要讲到三生的韶光, 必定要引出指尖上的流年 习惯了流光溢彩的文字,习惯 了华丽的堆砌与铺排。 提起笔,搜 肠

13、刮肚找到的都是富丽堂皇的意 象,一如漫天花海,光怪陆离才好。 灵感起处,文字倾巢而来,纸上便 是三千浮华洇染了一地苍白,缤纷 俏丽的文字一朵一朵地绽放,花枝 招展,柳绿桃红,一个个搔首弄姿 在我的文章里安营扎寨。 “ 语不惊人死不休。”不错的, 每一篇文章的缘起, 大概都是因 为爱极了某一组文字。 每一个动 人的春夜, 我都会小心翼翼打开 那个珍藏着文字的箱子, 我爱的 文字,它们睡在不同的角落,我轻 声呼唤,带它们走进我的笔下,它 们舞姿婆娑,有声。倘若文字 不美,在我,就决不肯当成一篇文 章或是一首诗歌呈现给别人。 我 总是反复思量,斟酌比对,直到所 有抑扬顿挫、笔画姣好、寓意深刻 的文字

14、在我的心尖上一一划过, 织成一篇锦绣文章。 看着那些好 看的文字,我心满意足,像看着阳 光下四处疯跑的我的孩子。 然而太过矫情的文字总是喧 宾夺主, 就好像一件靓丽的衣裳 遮住了来自灵魂的眸光。 文字恰如衣裳。 每一个女孩 都曾梦想过一件最美的衣裳:以 蕾丝为点缀, 用宝石来镶嵌,有 花朵若隐若现。可是,女孩忘了,衣裳太过美丽,就会让人记不起 那张被遮掩的曼妙的身材和青 春的脸庞。 况且,一件美丽的衣裳,当初 爱得辗转反侧,爱得视若珍宝,转 眼间, 还会有更时尚更妖娆的新 衣走进我们的生活再华丽的 衣裳,总有一天会时过境迁,会被 遗忘,被丢弃。 美艳的文字就像一波又一波 的新衣裳,那么精心地搭

15、配,那么 爱意柔柔地穿好, 镜子前翻来覆 去地打量它们曾装点了谁的 青春?又被谁无情地脱掉?当初爱 得痴狂, 丢弃时全然记不起最初 的执着。 而那个曾经被包裹过的 胴体, 以及那一颗精致温柔的心 却要做一次又一次的逃离。 做为 生命的衍生物, 一种华美终究要 被另一种华美所掩盖, 被时光永 远埋葬。 曾经自以为绝美的文章,回 首时却再也读不懂当初的情感, 当初的思想每一天都要绫罗 绸缎, 时时刻刻都要明艳照人, “ 乱花渐欲迷人眼”, 这种端起来 的美艳、 绷起来的俊秀一步步把 灵魂掏空, 空荡荡的美衣华服下 只有美丽的文字纷纷坠地的声 音,让生命变得空洞而忙碌,让那 些华丽的文章全失了最初的

16、模 样,在时光里灰暗地老去。 一餐美食, 曾经追逐的是色 香味的艳压群芳,经年之后,才发 现食物的本色多么重要, 减掉所 有的调料,减去所有的搭配,只有 在最简单时, 才能品尝到食物的 真味。 一袭布衣, 清素之中自有别 样的风韵。一篇文章,只有避开那 些华丽的辞藻, 绕开那些辗转缠 绵故意做作的曲折, 才可以直奔 人生的主题, 才可以拥有足够的 时间和空间去思索生命的真谛。 所以,用最浅近最俚俗最平凡 的文字写出最诗意最富有哲理的 话,这才是文字的最终使命。中国 “ 鸡”地名 甘建华?我大学时代读的是地理系,尤 其钟情旅游地理的文学描写,因而 对各地的地名比较关注。 丁酉鸡年 已经倒计时, 且再谈一谈中国的 “ 鸡”地名。 记忆中以鸡名山的,河南信阳 鸡公山 “ 青分豫楚,襟扼三江”,海 内最为知名。 它是全国四大避暑胜 地之一,佛光、云海、雾凇、雨淞、霞 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 泉,被列为八大自然景观。 也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山上有 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