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计算机系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73171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单元设计--计算机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主题单元设计--计算机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主题单元设计--计算机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主题单元设计--计算机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主题单元设计--计算机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单元设计--计算机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单元设计--计算机系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来源: 华师大版高中信息科技(统一模块)教材华师大版高中信息科技(统一模块)教学参考资料案例来源: 三林中学,孙琴主题或单元标题计算机系统学科领域 ((在 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音乐 化学信息技术语文美术 生物 劳动与技术数学外语历史科学体育 物理 地理社会实践社区服务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 高一所需时间 10 课时主题学习概述 (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计算机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中经常用的工具,了解计算机系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灵活地应用计算机。本单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理论、相关的实践活动和研究性活动。主题学习

2、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关键部件和技术指标。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及其分类。理解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支撑软件的基本概念。能根据需求正确选择和安装计算机软件。能正确识别微型计算机内的电子部件和外部设备。能制定一份微型计算机的配置方案。能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正确的下载和安装,并能掌握相应软件的基本操作。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对实物和图片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通过实践操作、观察记录、合作交流,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主动关注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发展中

3、的新动态和新趋势,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联系生活实际的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日常信息活动中养成分类、整理、存放信息的习惯。能在日常信息活动中注明信息的来源,养成主动遵守知识产权的意识。主题单元问题设计基本问题: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的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单元问题:计算机硬件 5 大逻辑部件是什么?硬件 DIY 配置时应考虑那些方面的内容?计算机软件的组成是什么?计算机软件的选用原则是什么?专题 1:“他”的奥秘专题 2: DIY 一个“他”专题 3:“他”的“武功”专题划分(学习活动过程)专题

4、4:“他”的“百宝箱”活动专题 1 “他”的奥秘所需课时 1 课时活动专题 1 概述 (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本专题将通过老师的讲授、学生自主的探究,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等。既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本专题学习成果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成果)学生完成对计算机硬件的自主探究,并在 Moodle 课程平台发布相关的调查结果。学生完成一份网络试卷。对应课标(本专题所达到的课程标准)能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关键部件和技术指标。能学会计算机外部设备的连接。本专题的问题设计内容问题:计算机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5、?计算机为什么要存储数据呢?计算机有哪些类型的输入和输出?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关于“计算机硬件”主题资源,相关的电脑硬件网站常规资源 可展示的电脑实物、教材、教师教学 PPT教学支撑环境 电脑教室、多媒体设备、Moodle 课程教学平台其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1、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计算机使用哪些部件来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的引入,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兴趣。2、配以实物和幻灯片演示,老师向学生讲授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硬件系统。3、学

6、生上网搜寻各硬件相关知识,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动态,并为下一专题的顺利开展做适当的铺垫。4、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后形成调查结果,发布在学校的 Moodle 课程平台上进行公开交流,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5、教师进行总结学生介绍的知识点并补充学生未提及的内容。6、学生在 Moodle 课程平台上完成关于硬件系统的网上测试,教师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价。教学评价评价学生是否掌握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评价学生是否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外部设备的连接活动专题 2 DIY 一个“他”所需课时 4 课时活动专题 2 概述 (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在学生对计算机有所了

7、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电脑 DIY 配置”的研究性活动,让学生对配置一台计算机有更深入地了解,了解信息技术工具的性能特点、性能价格和选用原则。学生分组合作,老师给每组虚拟币 5000 元,请每组学生进行计算机电脑虚拟配置。要求小组说明配置的计算机的用途、总价,简要介绍计算机硬件配置,并说明原因。本专题学习成果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成果)分小组完成一份计算机“电脑 DIY 配置”方案。各组完成小组交流与评价。对应课标(本专题所达到的课程标准)能根据活动的主题、目的和限制条件,分析关键环节,并制订处理对策。能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对实施情况作出正确评估,并随时调整实施方案,提高实施效率。能对

8、活动的实施结果进行优化处理,努力争取最佳结果。能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提出有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合作者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协作完成。能通过活动的实施,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提高能力。能主动关注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发展中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本专题的问题设计内容问题:小组配置的电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你们小组配置电脑的性能特点、价格和选用原则是什么?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关于“计算机硬件”主题资源,相关的电脑硬件网站常规资源 教师教学 PPT教学支撑环境 电脑教室,信息科技过程评价平台其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

9、活动形式及过程)1、课前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事先分组,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电脑硬件目前市场情况。2、引入。让小组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 3、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主题学习资源,推荐电脑硬件的网站,并布置任务:学生以 4-5人为一组,老师给每组虚拟币 5000 元,请每组学生进行计算机电脑虚拟配置为学生接下来的活动准备好知识基础。4、通过网络搜索、小组讨论完成电脑虚拟配置,并上传到过程评价平台。5、老师提供交流展示的评价标准,小组展示交流,按照活动要求交流,要求小组说明配置的计算机的用途、总价,简要介绍性能特点,并说明原因。6、学生在过程评价平台上进行自评、互评,并写好活动感想。教学评价评价学生对计算机

10、五大部件性能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对信息技术工具的性能特点、性能价格和选用原则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活动参与的情况。活动专题 3 “他”的“武功”所需课时 2 课时活动专题 3 概述 (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本专题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来加强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掌握。通过投票、分组讨论加深对软件分类的理解,掌握两大类软件的区分;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问题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软件的安装。本专题学习成果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成果)学生完成关于软件分类的投票。学生体验软件的安装过程。学生完成软件安装过程中产生问题和解决方案的交流。对应课标(本专题所达到的课程标准)能理解计

11、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选用原则和版权处理。能学会软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能根据需要独立进行工具软件操作方法的探索,并加以应用本专题的问题设计内容问题:什么是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是什么?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安装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关于“计算机软件”的主题资源 常规资源 教师教学 PPT、教材配套光盘教学支撑环境 电脑教室、Moodle 课程教学平台其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1、 引入。2、 教师讲授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软件系统的分类和区别。3、 教师提供不同种类的

12、软件。让学生在 Moodle 课程平台中进行投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大类软件。4、 学生分组讨论,将所知的其他软件上传到 Moodle 平台讨论区。5、 教师总结评价学生讨论学习情况。6、 教师播放教材配套光盘中的 window xp 安装视频,让学生初步接触软件安装。并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软件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7、 教师在 Moodle 教学平台提供 3-4 个软件,供学生下载安装。8、 学生分组进行软件安装,对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上传到 Moodle 平台讨论区,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或者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描述,给其他小组提供帮助。9、 教师总结。对小组间解决的问题,进行评价;对未解决的问

13、题,进行补充解答。教学评价评价学生是否掌握软件的分类和区别。评价学生是否能完成软件的安装。评价学生是否知道选用正版软件。活动专题 4 “他”的“百宝箱”所需课时 4 课时活动专题 2 概述 (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在掌握计算机软件分类与安装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创建个人、小组的“软件工具箱” ,最终完成“班级软件工具箱”的创建。让学生在巩固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通过本专题的活动,形成高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评价解决效果,感受问题解决后的快乐。本专题学习成果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成果)完成活动中所有表格的填写,如活动准

14、备表、小组分工表、评价表等。撰写软件简介(100 字左右)和软件使用指南(1000 字左右) 。将研究的软件和研究成果上传到 Moodle 教学平台对应课标(本专题所达到的课程标准)能根据活动的主题、目的和限制条件,分析关键环节,并制订处理对策。能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对实施情况作出正确评估,并随时调整实施方案,提高实施效率。能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提出有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合作者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协作完成。能主动关注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发展中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本专题的问题设计内容问题:你介绍的是什么软件?你们介绍的是什么软件在本次活动中,你的收获是什么?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

15、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关于“计算机硬件”主题资源,相关的电脑硬件网站常规资源 教师教学 PPT教学支撑环境 电脑教室,信息科技过程评价平台其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1、准备阶段。教师布置任务:学生 4-5 人分组进行软件研究学习,创建个人、小组“软件工具箱” ,进而形成班级“软件工具箱” 。2、下发本专题相关电子文档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主题学习资源。3、每个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对 1-2 个感兴趣的软件进行研究,形成个人“软件工具箱” 。学生完成“自评”4、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小组“软件工具箱” 。学生完成组内互评。5、老师提供交流展示的评价标准,小组展示交流,按照活动要求交流,要求小组说明各软件的特点,简要介绍各软件的使用方法。学生完成组间互评。6、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研究活动总体情况。教学评价评价学生活动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对软件的特点、选用原则的掌握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