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缴款对居民消费产生了_挤出效应_吗_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730968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险缴款对居民消费产生了_挤出效应_吗_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保险缴款对居民消费产生了_挤出效应_吗_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保险缴款对居民消费产生了_挤出效应_吗_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保险缴款对居民消费产生了_挤出效应_吗_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保险缴款对居民消费产生了_挤出效应_吗_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保险缴款对居民消费产生了_挤出效应_吗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险缴款对居民消费产生了_挤出效应_吗_(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保险缴款对居民消费 产生了“挤出效应” 吗?*席卫群内容提要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发现, 我国社会保险缴款对居民消费确实产生了“挤出效应” , 存在 “社会保险缴款和实际费率越高, 居民消费越低” 悖论。因此, 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险缴费水平, 减轻企业和职工负担,对提高就业、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从而促进消费有着积极意义。关 键 词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居民消费挤出效应引言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渠道中, 企业和职 工的专项缴费是主要来源。企业和职工的缴费金 额通常是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的, 一般 情况下, 企业缴费率为 30% , 个人缴费率为 11% , 综合费率41% 。在这样的缴费标准下,

2、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不 抵支问题日益严重。为此, 不少学者建议提高企业以及个人缴费的比例。刘钧( 2004) 提出能够 承受的社会保险统筹缴费标准, 企业最高为 30% , 职 工 个 人 最 高 为 20 1%。孙 雅 娜 等 ( 2009) 通过贴现因子和劳动增长率差异分析得出: 现行个人账户缴费率与实现福利最大化的最 优个人账户缴费率相比偏低, 因此应适当提高个人账户缴费率。郝勇、 周敏( 2011) 通过因果关 系分析, 认为个人缴费率偏低, 企业负担偏重, 他 们通过测算认为职工个人社会保险缴费承受限度 达25%。但是, 这些观点遭到其他学者的反对,

3、张璐琴( 2010) 指出, 目前我国职工工资水平较 低, 劳动报酬比重不断降低, 通过提高缴费率来提 高基金收入的政策应谨慎对待。白重恩( 2010) 认为我国社会保险缴费和其他国家相比已经偏 高, 劳动者报酬中相当一部分成为社保缴费, 变成 了无法支配的收入, 影响了居民消费。因此政府 应当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降低企业和职工缴 纳比例。政府对社保增加的投入, 应当通过增加 国有企业分红来补充。郑秉文( 2011) 也表示, 我国社保基金已经连续很多年收入大于支出, 存 在降低费率的可能性。全国工商联( 2011) 在全83*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建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税收政

4、策研究” ( 项目号: 11BJY126) 和江西财经大学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发展研究创新团队” 项目的成果。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交议案, 指出我国社 保费用中企业缴费比例过高, 影响企业发展和工 资增长, 建议增加政府投入、 降低企业费率。综上所述, 目前大多数学者对社会保障缴款 的讨论主要是从资金筹集、 企业负担角度分析, 而 白重恩也只是根据我国现行缴费标准与其他发达 国家比较认为我国缴费水平偏高, 影响了居民消 费, 并没有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论证社保缴费对居 民消费的影响程度。为此, 本文试图运用实证方 法从扩大内需角度来对现行社会保障缴费制度的 合理性进行探讨。社会保险缴款与居民消

5、费的关系由于我国目前统计年鉴关于城镇职工保险的 数据相对齐全, 并且在社会保险中占据最重要的 地位, 因此, 本文仅分析城镇职工保险与居民消费 的关系, 而对其他社会保险不进行分析。根据 2011 年中国统计年鉴 、 2010 年劳动与社会保障年鉴 、 2010 年中国财政年鉴 , 整理得到 1989 年到 2010 年有关数据,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表 1社会保险缴款等指标情况年份社会保险 缴款收入 ( 亿元)工资总额 ( 亿元)实际费率 ( %)年末职工 人数 ( 万人)年末新增 职工人数 ( 万人)年末基本 养老参保 职工人数 ( 万人)年末新增 基本养老 参保职工 人数 ( 万人

6、)年末城镇 登记失业 人数 ( 万人)在岗职工 年平均 工资 ( 元/人)城镇居民 人均年消 费支出 ( 元/人)城镇居民 人均年可 支配收入 ( 元/人)平均消费 倾向 ( %)198915362618 5587137424816937791935121113748814199018682951 163314059317520073838383 22140127915108468199122503323 96771450844956537453352 22340145417018549199237743939 29581479228477747212363 92711167220278249

7、199352614916 210701484957800822335420 13371211125778190199474206656 411151484908494148594764453828513496815519951006 08100 012421490859873782437519 6550035384283826019961252 49080 01379148456387584206552 8621039204839810019971458 29405 315501466817786709875576 8647041855160811119981518599296 5163412

8、337233184758195 1571 0747943325425798419991854759875 51878117735649501810265750834646165854788520002138441065622007112595141044759456595093714998628079592001250736118309211910792467108019354468101183153096860774020023183 41316112419105582341112883269770 01242262307703782820033817 7147435258910492661

9、164655177800 0140406511847276852004456267169002270010575983 91225036038827 01602471829422762320055520771978992790108503274 41312048701839 01836479431049375702006695423265 929 89111606310 314130910105847021001869711760739520078485235 28244 030 04114270266 4151832105238300249329998137867252200810603 9

10、4 33713 831 451151548841658751404388602922911243157817124200938492011823 8308 417743011555921 0327361226517175714120101940231659390803714713471191097050注: 目前我国有关统计年鉴并无社会保障缴款收入指标, 本文是按( 城镇社会保障基金收入财政补贴收入利息收入) 得出。统计口径的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包括单位和个人征缴金额、 财政补贴和利息收入。实际费率包括单位和个人承担部分。不过, 由于统计年鉴有些年份缺少财政补贴收入和利息收入数据, 因此, 199

11、8 2006 年社会保障缴款包括财政补贴收入, 1989 1997 年社会保障缴款是全国所有社会保障收入, 包括财政补贴、 利息收入、 转移收入等其他收入。实际费率 = 社会保障缴款收入 工资总额平均消费倾向 = 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表示数据缺失。9320122( 一) 社会保险缴款直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首先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居民 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回归结果表明: 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1 元时, 将 有 0. 708253 元用于消费, 即边际消费倾向为 0. 708253。因变量:

12、X 方法:最小二乘法 样本:19892008 包含的观测值: 20 变量系数标准差t 统计概率 C402 745471 29725564882100000S07082530 009378755229200000可决系数( R2)0996854应变量均值4964 000 调整的可决系数0996679应变量标准差2940 544回归标准差169 4500赤池信息准则值1319763残差平方和516839 3施瓦茨准则值1329721对数似然值129 9763汉纳 奎因值1321707 F 统计量5703 711杜宾 瓦森值0 562836概率( F 统计量)0000000注: s 指居民可支配收入

13、, x 指居民消费水平。 消费函数表达为: C =402 7454 +0 708253 Y。因此,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将会促进居民的消费; 反之, 则抑制消费水平。这意味着居民可支 配收入对理解和研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具有重要 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缴款对居民消费产生什么 影响呢?根据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 实际费率与 平均消费倾向呈明显的负相关, 负相关系数达 0. 963, 这意味着社会保障缴款已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当然, 由于平均消费倾向取 决于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 人均年可支配收 入两个指标, 如果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变, 人均消 费支出下降也会影响平均消费倾向。为此, 进一

14、 步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 发现: 平均消费倾向与城 镇居民年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都负相 关, 但前者为 0 964, 后者为 0 961, 说明人均 可支配收入是导致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的主因, 社 保缴款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因 此, 如果想改变我国平均消费倾向逐年下降趋势 ( 见表 1) , 提高居民收入是关键。根据白重恩、 钱震杰( 2009) 分析, 1996 年到 2005 年期间, 我国居民部门收入占比从 66 83%下降到 54 12% , 而同期企业部门的收入占比从17 80% 上升到 24 13% , 政府部门的收入占比从 15 36% 上升到 21 75%。

15、对于绝大多数城镇居民而言, 工资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虽然目前 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 工薪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由 1990 年的 75 83% 下降到 2009 年的 65 66% , 但是, 工资收入对绝大多数城镇居民而言, 仍是最主 要的收入来源( 见图 1) , 因此, 工薪收入的提高对 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见图 1) 。图 1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构成 ( 二) 社会保险缴款间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于社会保险缴款大部分是由企业承担 的瑏瑡, 因此, 社会保险缴款在直接影响居民消费的同时也影响着企业, 而它对企业的影响又反过来 影响居民消费。根据双变量相关分析, 平均消费 倾向与年末职工人数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716; 年末城镇失业登记人数与社会保险缴款和实际费 率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79 和 0 985; 社会 保险缴款与年末职工人数负相关, 负相关系数为 0 654。这意味着企业吸纳的就业越多, 对居民消费的提高帮助越大, 而目前社会保险缴款却在很 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发挥, 社会 保险缴款和实际费率越高, 年末城镇失业登记人 数也越高, 吸纳的职工人数越少。根据统计年鉴 显示,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由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