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平等教育课程设计VS特殊教育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72398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性别平等教育课程设计VS特殊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性别平等教育课程设计VS特殊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性别平等教育课程设计VS特殊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性别平等教育课程设计VS特殊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性别平等教育课程设计VS特殊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性别平等教育课程设计VS特殊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别平等教育课程设计VS特殊教育(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設計V.S特殊教育報告人:范素惠 時間:98.08.14一、前言一、日常生活中(含家庭)根據您的觀察,您 覺得是否性別平等?請舉具體子。二、社會生活中,根據您觀察老師及同學, 您覺得是否性別平等?請舉具體子三、從學生生活經驗引導父親贊成母親回娘家照顧生病的外祖父 ,如果你是那位父親你會如何處?大綱l性別關係的意義與形成 l校園中性別平等教育的困境 l特殊教育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現況 l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教師應具之能力 l l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能力指標與解讀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能力指標與解讀 l l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領域課程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領域課程 l相關網站 l l結語結語課程的意義

2、課程是指學生在學校安排與教師指導之下的一切 活動與經驗。它包括課內教學、課外活動、家庭作 業與社會經驗。林本、李祖壽,引自司琦, 1989廣義的課程: 1.內容:科目、領域或教材。 2.運作: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與教學環境。 3.產品:指學生在實施課程後所表現的各項學習行 為。盧台華,民87課程設計的內涵與演變一、學習領域的範圍、目標與分段能力指標的訂定 二、教材的編制與教學媒體的設計 三、教學方法與策略的選擇以及環境的規 四、評量系統的發展。特殊教育課程設計理念的演變僅有普通教育課程平行式課程調整型課程 多層次課程為不同需求的人分層設計全方位 課 程為所有人分層設計課程與學科專家集體創作 設

3、計,而非單打獨鬥。邱上真,民94有利於特殊需求學生成功學習普通課程的要件 Beckman,2001;引自邱上真一、態度與信念系統清楚學生IEP的目標、普通班教師要關心學生的優勢與需 求、對學生學習表現上的期待不是建立在分類系統上、理解 有效的教學需建立在服務方式、學習活動、期待及評量方式 上的多樣性、要將績效的檢核,視為挑戰而非威脅。 二、家長參與 三、師資培育與教師在職進修 四、獲得地方教育行政機構的支持 五、跨機構與單位或相關專業合作麼是性別平等?l 性別除一般社會大眾對人體生結構差 的認知外(如:男性、性的性別特徵同), 還包括性傾向同者(如:同性者)和社會生 活及文化層面上約定俗成的性

4、別概(如: 主內、男主外男兒有輕彈等)。 l 平等即是一種足點上的公平對待,其因 性別同而有所差,對性取向同者(如:男 同性者、同性者等)也應給予相當的尊重 ,而在性別平等上,性應積極地追求相互尊重 、包容差,消極地避免性別歧視或偏。性別關係的意義與形成 l 性別知識不只包含生理層面的性差異,也包含社會文化建構的性別差 異,如下所述(王敏如,2004):(一)生理層面的性差異 林秀如於1992年提出九0年代人類對性的關切主題包括:性與社會(歷史和泛文化的研究、社會政策與教育)、性的生物學與健康(身體和反應、性的態度和行為、兩性取向)、 人際關係(建立親密的性關係、性、愛、婚姻和家庭)、生殖(生

5、育控制、未婚懷孕和嬰兒的出生)、性與生命週期(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的性、成年期和老年期的性)和其他(性衛生學、性虐待和性暴力、兩性角色)。(二)社會文化建構的性別差異然而社會建構是造成性別表現與發展的最大差異(張玨,1996)社會建構下的性別概念更是性別知識所強調的重點,而落實性別平等教育首要工作即在破除性別刻板印 象,而其根本之道就是教導對性別角色 的瞭解與探討(王敏如,2004)。 性別平等教育在改革中融入課程綱要,其所具有的 意義包含:高志芳(2004)整理多位研究者(吳佳倩,2000;周麗玉, 1999;莊明貞,1999)的意見,指出 1.樹立性別平等教育在正式教育體制中系統化教學的里程碑

6、性別平等教育如能成為學校教育的正式課程,各學習領域內容中必須融入性別平等教育的相關內容,期望每位學齡兒童都可望在完整課程規劃下,培養應有的性別平等素養。2.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在國民教育階段的合法化地位由教育部公佈之國民教育階段課程綱要,係課程實施的最高指導原則,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其綱要之中,才能使性別平等教育在法令上得到實際的保障與地位、應有的資源與實質的公權力。3.保障性別平等教育的持續發展與水準 綱要中規定課程評鑑應由中央、地方政府和學校分工合作 ,其結果除提供改進課程、編選教學方案之外,並作為提 升學習的成效以及進行評鑑後的檢討依據。4.展現我國的現代化與人權觀 婦女人權已是世界的潮流,一

7、個國家是否現代化與其是否 落實婦女人權的保障緊密相關。我國在全民的基礎教育內 容加入婦女人權教育並落實之,不但可以向全世界展現我 國現代化的程度,也足以表我國具國際水準的人權觀,對 國家的形像具有正面的意義與影響。就特殊兒童而言,在今回歸主流與融合的趨勢下, 特殊兒童的課程也必須依循九年一貫課程的架構,尤其在資 源班接受教育的特殊兒童,更是如此,故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也必須融入特殊兒童的學習需求中,不能偏廢。 校園中性別平等教育的困境一、教師性別平等教育知能普遍不足 二、女教師與男教師人數比例懸殊的校園生態 三、中小學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特質未受到重視 四、性別教育課程教材的迷思性別平等教育,尤其

8、在性侵害防治部分,常只注意弱勢者受到侵害的中 小學預防,而忽略積極面之輔導,例如:許多手冊教導女生如何預防或 處理性侵害,但卻少見教導男生如何尊重別人身體,了解女生,協助同 學。有關兩性交往的教材,大都以女生故事為主,且常以女主角情感受 挫為主軸。事實上,國高中生許多感情的問題,要輔導的對象常是男生 而非女生。 五、課程安排的窘境l升學主義的思維 l家長不重視 l學校不必教 l學生不用學 l複製、強化性別教育的不利環境校園性別平等教育處境校園性別平等教育處境特殊教育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現況l 目前國內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設計與相關研究,大多以一般 學生為教學對象,除僅有少數研究針對特殊學生性別課程 需

9、求進行調查外,對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研發仍然不足。l 就身心障礙班級教師的教學需求及身心障礙學生的學習需 要來看,相關學術單位若能從國小、國中、高中職等就學 階段,提供一套完整而有系統的十二年一貫性別平等教育 課程,將是教師之福,學生之幸;部分特教學者專家、實 務工作教師亦認為,這個教學議題,有必要向下延伸,自 學前階段就開始培養特殊幼兒一些基本概念。特殊教育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現況l有老師提出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內容應該 如何設計,較能適合學生的學習呢? l什麼樣的教學主題對於身心障礙學生來 說,是必須而且是重要的? l學前、國小、國中、高中職各階段教學 重點順序,該採取什麼樣的課程設計模式 最為適當

10、?等問題。 黃榮真民95認為可以從三個大方向著手:一、可參考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兩性教育議題的 架構。2004年已將兩性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可擬 以兩性的成長與發展、兩性的關係與互動、性別 角色的學習與突破、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平等與 兩性權益相關議題等為五大核心主軸領域,作為性別平 等教育課程內容設計的藍本,以進一步發展一系列適合其身 心發展需求,且適用於學前至高中職階段性別平等的完整課 程。百年課程綱要已做些調整1.兩性的成長與發展領域中,兩類教育均提及生理發展 、身體部位構造名稱(生殖器官)、生命的來源、青春期 、生殖、遺傳、性行為(自慰、觸摸)、性健康(生殖器 官保健、身體清潔、性

11、傳染病預防)、避孕、懷孕、正向 自我概念(個性、長處、喜好、情緒)、身體形象、休閒 活動、生涯規畫、兩性異同(兩性在生理、心理、行為上 的差異)、如廁(辨識公共場所男女區分的標誌及禮儀) 、兩性共同成長的終身學習活動等的教學內容。 在相異處方面,國內外普通教育會談及墮胎的議題,而國內 外特殊教育則重視特殊學生的裝扮整潔(注意自己外貌和服 裝的清潔和整齊)的教學重點。二、黃榮真、盧台華教授民93年彙整歷年來國 內、國外有關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性別教育課程文 獻共同與相異的課程主題。 2.在兩性的關係與互動領域中,兩類教育 皆論述兩性互動、朋友關係、溝通、約會、婚姻、 做決定、家庭功能與角色、教養照

12、顧子女、情緒管 理、異性相處、兩性分工與合作、家庭計畫(優生 保健)、人際關係等內容。有關相異之處,國內外特殊教育都談到特殊學生的 社交禮儀為教學內涵。3.從性別角色的學習與突破領域中,看出兩類 教育文獻對於性別認同、性取向、性別角色、破 除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分享兩性的成長經驗等內 容,列為教學內容。就兩者相異角度來看,會發現,國內普通教育會進 行批判傳播媒體中的性別偏見與歧視內容,反觀特 殊教育則是加強基礎層面的認識自己的性別、性別 差異的議題。4.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平等領域觀之,則得 知兩類教育皆關注兩性平等、多元文化的兩性互 動的模式、團隊中不同性別的貢獻等三項議題。就兩者相異點而言,

13、國內外普通教育均談到不同文 化中的性,而國內普通教育也另外提及兩性在家庭 和職場中的角色、檢視性別不平等所造成的歧視; 其中,檢視性別不平等所造成的歧視一項,國內外 特殊教育也共同提出此一內容。5.兩性權益相關議題領域中,兩類教育皆提出 身體自主權、性侵害、尋求協助、性騷擾、性虐 待及性暴力、保護自己、隱私權、社會服務網絡 及資源、性侵害防治(應變方式),以及堅定態 度(學習說不)等內容。就兩者相異內容來說,國內外特殊教育重視特殊學 生分辨危險關係(認識適當的身體接觸)等技能。6.國內外文獻均提及法律的課題,但在兩類教育所 關注的內容難易層次有極大的不同,其中普通教 育重視法律中兩性權益的分配

14、,而特殊教育則是 強調性侵害的法律常識,兩者法律內容明顯有深 淺的差別。三、從教學現場的若干實務層面著眼1.考量身心障礙學生的障礙類型與程度,進行課程內容的彈 性調整,例如,認知功能較弱的學生就必須規畫適合其能 夠漸次學習理解的教學內容;若認知發展在一般範圍水準 內,學生本身為視障、聽障、肢障、學障等情形,則課程 內容設計也必須因其障礙狀況而有部分內容的調整。2.依身心障礙學生的年齡與就學階段而有不同層次內涵的設 計重點,例如,國小階段正是個人形成身體意象、性別認 同的時期,課程重點以建立身心障礙學生正向的性別平等 認知概念為主;而國、高中(職)階段正是建立性別分化 的重要時期,課程重點主要是

15、讓學生了解青春期的身心改 變,學習尊重性別間的差異,建立正確的生活態度與價值 觀。3.課程實施的方式可融入特教班級相關的課程,譬如,生活 教育、社會適應、實用語文、職業教育等。4.課程設計的類型可以多元化,包括教學示範、生活故事、 角色扮演、團體討論、小組經驗分享、宣導短片、照片、 圖片、做中學的遊戲活動(例如另類的大富翁遊戲等 )、學習單的情境問題討論等多元方式,並且配合學生學 習主題的各單元內容,設計分組與個人學習單,以建立學 生健全的性別平等觀,亦即依學生的障礙情形不同,提供 適性化的學習內涵與教學活動設計的類型。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教師應具之能力1.建正確性別觀。 2.關心校園安全問題。

16、3.關心性別議題。 4.有能力檢視教材中符性別平等之內容 5.具課程設計之能力。 6.能以融入式教學進行性別教育。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目標(1)瞭解性別角色發展的多樣化與差異性。(2)瞭解自己的成長與生涯規劃,可以突破不同性別 的社會期待與限制。(3)表現積極自我觀念,追求個人的興趣與長處。(4)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尊重社會多元化現象。(5)主動尋求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建構性別平等 之社會。(6)建構不同性別和諧、尊重、平等的互動模式。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核心能力l性別的自我瞭解:瞭解性別在自我發展中的角色。 l性別的人我關係:探討性別發展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係。 l性別的自我突破:建立和諧、尊重、平等的性別關係。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能力指標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能力指標 架構圖概念結構表架構圖概念結構表主題軸主要概次要概 性別的 自我解身心發展身心發展差身體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