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技巧(讲座)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71973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交往技巧(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际交往技巧(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际交往技巧(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际交往技巧(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际交往技巧(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交往技巧(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交往技巧(讲座)(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际交往技 巧 肖新燕主要内容 一 人际交往的意义 二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三 人际交往的模式 四 人际交往的角色 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一 人际交往的意义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有各种错综复杂的 人际关系组成的网络。 美国心理学家K。W巴克说:“人离不 开其他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帮助 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 一起。”可见,个人的生活、成长和发展离 不开人际交往。美国学者卡耐基指出:“在 现代社会,人们事业能否取得成功只有 15%靠自身的能力,而85%则取决于人际 关系。”因而,我们谁都不能漠视人际交往 能力的培养。一 人际交往的意义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 人之间的

2、心理关系。它所反映的是人 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德国学者斯普兰格说:“在人的一 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 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没 有任何人像青年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 ,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 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一 人际交往的意义 总之,人际交往的意义在于: (一)交往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曾经 作过这样 一个实 验)。 (二)交往塑造人的思想与人格,自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 甚至在你出生之前,你与他人的关系就构成了你身份的基础 。你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你,主要是人际关系的结果,各种 不同的人际关系塑造着你的思想和人格。 (三)交往影响你的健康,著名医

3、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 类心理病态, 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美国西北 大学黄维仁博士指出:“新的实证研究表明-不抽烟,不喝 酒,多运动,好饮食,多睡眠等所有因素加起来抵不上爱的 关系对健康的影响。低社会支持的人比高社会支持的人感冒的几率多4倍。” (四)交往成就你的事业,哈拂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指出七种广谱智能,其中 人际关系技能是多元智能中的重要一种,包括领导能力、发 展人际关系及保持友情的能力、化解冲突的能力、善于分析 社会关系的能力。而在近年流行的情商理论中更是提出:在个人一生成就的事业里,8

4、5%的因素取决于你与别人相处的 能力。二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 接近性 :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则 往往容易引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更是如 此。 2 相似性,在个人特性方面,双方若能意识到彼 此的相似性,则容易产生相互吸引。3 互补性,当双方的需要与期望正好成为互补关 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4 能力和特长,个人在能力与特长方面如果比较 突出,与众不同,其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使他人 对之产生钦佩并欣赏其才能,愿意与他接近。5 仪表,社会交往时间越长,仪表因素的作用越小 ,吸引力会从外表逐渐转入内在的道德品质. 三 人际交往的模式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利克.伯奈 依据对自己和他

5、人所采取的基本 生活态度,提出了四种人际交往 心理模式: (一)我不好-你好 (二)我不好-你也不好 (三)我好-你不好 (四)我好-你也好 四 人际交往的角色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每个人 的自我里都隐藏着三种状态 : 第一种是家长(P) 第二种是成人(A) 第三种是儿童(C)。 四 人际交往的角色 P (家长) 包括所有约束着我们日常生活的规条, 当我们处于 这种状态,我们的思想及言行都充满着“应该”“必须”“不准”等意识,在交往过程中 以权威和优势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好教训人、指 责人,当然也好关心人,给人一安抚。 C(儿童) 包括一切感受、冲动以及即兴的行为。一 种是勇于表达本身的感受,肯开

6、放自己,很容易吸 引别人对他表示好感。另一种是通过刻意的表现来 赢取别人的赞许。 A (成人) 是一种很理性、成熟的状态,既不会感情 用事,又不会以长者的身份审视、评价别人。他会 根据现实决定自己的立场,客观地收集信息,运用 理智、商谈来解决问题。 四 人际交往的角色不同的人PAC在自我中所占的比重不同。一个 成功的沟通者应该对自己性格中的PAC分布形态 有清楚的了解,这将促进个体更好地与人交往。在交往中,较配合的交流形态是对等的平行型 交往(如A对A的交流)和匹配的互补型交往(如 P与C之间的交流),而另一些则是不协调的交叉 型交流(如P与A的交流)。当出现不协调的交叉交流时,容易发生误解和

7、 矛盾,这时正确而高明的做法是运用人际沟通的技巧,调整自己或对方的PAC状态,使双方之间能 够相对等或匹配,使交流得以顺畅进行。 四 人际交往的角色 对于个体来说,尽管每个人 的PAC分布不同,但比较均衡交 好。它说明一个人的性格比较融 洽,能够适宜与不同特点的人打 交道。 必须记住:均衡丰富才好! 不要稀里糊涂地做个“固定的家长 ”“永久的成人”或“终生的孩童”。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 (一) 积极的心态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假如我们要从以下三个侯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全 世界,你会选择哪一位? 侯选人A:笃信巫医和占仆家;有两个情妇;有多 年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 候选人B:曾经两次被赶

8、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 才肯起床;读大学时曾经吸食鸦片;每天都要喝一夸 脱的白兰地. 后选人C:曾经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着素食习惯; 从不吸烟,只是偶尔来点啤酒. 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D.罗斯福 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 候选人C是阿道夫.希特勒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2 互利互惠,学会与人合 作与分享 天堂与地狱的故事 李嘉诚的儿子的故事 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 (二) 自信与信任 故事 “众口难调” 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与人交往中 ,如果我们按照自己的本来意愿作出反应,可能会 惹得对方不高兴,因此我们害怕这样做但是,如 果我们采取另一种方式取悦于对方,又会使自己感

9、到不愉快如果一个人有了这种体验,影响到自己 的生活,就有必要接受自信训练 如人际交往自我肯定练习 情境模拟 克服羞 怯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三)学会欣赏与赞美 我们周围的人不可能具备一切能使我 们的生活方便舒适的品质,因此我们 要学会理解和欣赏人们本来的样子 欣赏每一个人是一种视角和胸怀,也 是一种能力学会欣赏,并且不要吝 啬表达你的赞美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四)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如果你不会体谅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 人着想,那么你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将 是非常困难的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 上想问题,善于了解他人,体恤他人,这样 做可以激发你对他人的爱 同情和理解,而 这些情感是形成每一种重要的

10、人际关系的核 心 善解人意,学会移情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 (五)有效沟通 故事:50年相敬如宾 注意:语言的技巧与非语言的技巧 游戏-沟通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六) 冲突处理 以成熟的心态面对争执(故 事分享:鞋匠之子) 运用合适的场合和时机建设 性地表达不满。 学会自爱,才会爱人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 (七)激发热情的火花 在每一次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都在 不断地传递着情感讯息,影响着周 围的人,同时也在不断接受他人的情 感信息。表达情绪讯息,一般有两种 形式: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 如何提高自己的热情: 1、与人交往时,以“为他人服务”的立场来 考虑。 2、时常给自己鼓劲,树立起一种

11、“我要满 怀热情地生活”这一信念。 3、尽力去了解每一件你所负责的工作,并 弄清楚它的前因后果。 4、制定目标,并耐心地完成它。 5、与热情的人交朋友。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性格迷人、深受 欢迎的社交高手,无一不是情感协调 的高手,他能源源不断地把热诚、快 乐传递给别人,使别人乐于与之亲近 ,仿佛他们是一块巨大的磁体,把别 人紧密地吸引在他们身边。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 (八) 学会微笑 荣格对微笑意义做了这样的分析:“我 们如果对他人微笑,对方也会汇报以友好的 笑脸,但在这回应式的微笑背后有一层更深 的意义,那便是对方想用微笑告诉你,你让 他体会到了幸福。由于我们的微笑,使对方

12、感到自己是一个值得他人表示好感的人,从 而有一种被肯定的幸福感。所以他也会快乐 地对你微笑,这便是为什么微笑那么感染人。”五 人际交往的技巧 如何才能产生动人的具有感染力的笑容呢? 每天清晨洗脸的时候,顺便对着镜子练 习。多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或令你有成就感 的事情,并学会把这种感情表现在脸上。收 紧下巴,抬头向前,走出家门,深深地呼吸 ,以便吸入太阳光,碰到朋友时,以笑脸相 迎,握手时要用力。 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对于传递具有影响 力的情感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提高你的人际情商,从今天开始,咧开你的嘴-微笑 ,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结束语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写道: 无知的人,也就一无所爱; 无所能的人,也就一无所悟; 无所悟的人,也就是酒囊饭袋。 然而,一个有所悟的人, 也就有所爱,有所思,有所见 知识越深厚,爱也就越充溢。人际关系就越和谐 越融洽,你的生活就会幸福 美满(不要等待)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