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特点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71853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0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特点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特点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特点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特点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特点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特点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特点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 0 1 4年第 2 4卷第 8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i n e a n d i n al c o , 2 0 1 4, V o 1 2 4, N o 8 6 9 9 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一 骨盆矢状位特点 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王 辉 , 马 雷 , 丁文元 , 申 勇 , 张 迪 , 王林峰 , 杨 大龙 , 杨 思 东 ( 河北医科 大学 第三 医院脊柱 外科 河北省骨科生物 力学重点实验室 0 5 0 0 5 1石家庄市 ) 【 摘要 】目的 : 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一 骨盆矢状位平衡情况及各矢状位参数之间的相

2、关性 。方法 : 选取 8 6例退变性脊 柱侧 凸患者 以侧 凸角度 的均数作 为分组依据 , 分 为轻度侧 凸组 ( C o b b角 O 0 5 ) ; ( 3 ) 重度侧 凸组 和轻度侧凸组 S V A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 ( 4 ) 重度侧 凸组 大 于轻度侧 凸组和对照组 , 轻度侧凸组大于对照组 ( P 0 0 5 ) ;( 3 ) S V A i n s e v e r e s c o l i o s i s g r o u p a n d mi l d s c o l i o s i s g r o u p w a s b i g g e r t h a n t

3、 h a t i n c o n t r o l gro u p f P 0 O 5 ) ;( 4 ) P r i n s e v e r e s c o l i o s i s g r o u p wa s b i g g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mi l d s c o l i o s i s g r o u p , L L i n mi l d s c o l i o s i s g r o u p wa s b i g g e r t h a n 第一作者简介 : 男 ( 1 9 8 7 一 ) , 住院医师 , 医学 硕士 , 研究 方向 : 脊柱畸形 电话

4、: ( 0 3 1 1 ) 8 8 6 0 2 0 1 7 E - ma i l : w a n g j i a n i n g O 1 2 5 1 2 6 c o rn 通讯作者 : 丁文元E ma i l : d i n g w e n y u a n 2 0 1 2 1 2 6 c o rn 7 0 0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 0 1 4年第 2 4卷第 8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印 i n e a n d i n a l C o r d , 2 0 1 4 , V a1 2 4 , No 8 t h a t i n c o n t r o l g

5、 r o u p( 尸 l 5 c m。骨盆矢状位参 数 : ( 1 ) 骨 盆 指 数 ( p e l v i c i n c i d e n c e , P I ) : S 1上 终 板 中 点与双侧股骨头 中点连线与 S l 上终板垂线所构 成 的角 ; ( 2 ) 骶 骨倾 斜 角( s a c r u m s l o p , S S ) : S 1上 终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 ( 3 ) 骨盆倾斜角( p e l v i c t i l t , P T) : S 1 上 终板 中点与 双侧 股骨 头 中点连 线与 铅 垂线 之 间的夹 角 ( 图 1 ) 。 1 3 统计 学分 析

6、 应用 S P S S 1 3 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 , 三 组之间脊柱一 骨盆矢状位参数 的比较采用单因素 方 差 分 析 和 两 两 比较 的 S t u d e n t N e w m a n K e u l s ( S N K) 检验 , 脊柱一 骨盆矢状位参数问的相关性采 用 P e a r s o n相 关性 检 验 , P 5 c m为矢状位失平 衡 的标准评定 , 重 度 侧 凸 组 矢 状 位 失 平 衡 的 发 生 率 为 4 0 5 ( 1 7 4 2 ) , 高于轻度侧凸组的 3 1 8 ( 1 4 4 4 ) 。 P I 与 、 S S 、 L L之 间 , S S

7、与 L L之 间 , 以及 L L 与 T K之间的相关性被多位学者所证实_ l 2 。 上述 相关性在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 中存在 ,与文献报 道相吻合 。 值得注意的是 , 相关性检验显示轻度侧 凸组及重度侧 凸组 中 L L与 S VA、 C o b b角呈负性 相关 ,但 未发 现 S V A 与侧 凸 C o b b角 之 间存 在直 接的相关性 ,因此不能认为侧凸角度的增大必然 会增加矢状位失平衡发生 的风险 。通常而言 , P I 值越大 腰椎前凸的度数相应增加 1 5 。 S c h w a b等【 l 3 推算出正常个体理想的腰椎前凸角( L L ) = P I + 9 。 。

8、 尽管我们未发现 P I 与 S V A之 间存在显著性相关 关 系 , 但 在 对 照组 、 轻度 侧 凸组 及 重度 侧 凸组 中 , L L与 P I 的相关性均存在 , 提示 P I 值较小患者 的 腰椎前凸角亦较小。腰椎前凸在脊柱一 骨盆的矢 状位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且与腰痛及神经源 性 跛行 等 临床症 状 密切 相关 ,手 术矫 形 时恢 复腰 椎正常的生理曲度 对于改善症状及维持脊柱的 长期稳 定 具有 重要 的 意义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人选 的退变性侧凸病 例数较少 , 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 。 此 外 , 退变性脊柱侧凸以女性多见 , 由于人选的病例 数

9、有限,未能深入分析性别 因素对于矢状位平衡 的影 响 有 待 于今后 大 样本 的病 例观 察 。 4 参 考文 献 1 Mu r a t a Y,Ta k a h a s h i K,Ha n a o ka E,e t a1Ch a n g e s i n s c o l i o t i e c u r v a t u r e a n d l o r d o t i c a n g l e d u rin g t h e e a r l y p h a s e o f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l u m b a r s c o l i o s i s J S p i

10、n e , 2 0 0 2 , 2 7 ( 2 O ) : 22 68 2 2 7 3 2 Vi a l l e R,Le v a s s o r N,Ri l l a r d o n L ,e t a1Ra d i o g r a p h i c a n aly - s i s o f t h e s a g i t t a l a l i g n me n t a n d b ala n c e o f t he s p i n e i n a s y m p t o ma t i e s u b j e e t s J 】 J B o n e J o i n t S u r g A m,

11、2 0 0 5 ,8 7 ( 2 ) : 26 0 2 6 7 3 Ma c - T h i o n g J M,Ro u s s o u l y P,B e r t h o n n a u d E,e t a1S a g i t t a l pa r a me t e r s o f g l o b a l s p i n a l h a l a nc e : n o r ma t i v e v a l u e s f r o m a pr o s p e c t i v e c o h o r t o f s e v e n h u n d r e d n i n e C a u c a

12、 s i a n a s y m p t o m a t i c a d u l t s J S p i n e ,2 0 1 0 ,3 5 ( 2 2 ) :E1 1 9 3 一 E1 1 9 8 4 La b e l l e H, Ro u s s o u l y P, Be rth o n n a u d E, e t a1 S p o n d y l o l i s - t h e s i s p e l v i c i n c i d e n c e a n d s p i n o - p e l v i c b a l a n c e :a c o r r e l a t i o

13、n s t u d y J S p i n e ,2 0 0 4 ,2 9 ( 1 8 ) : 2 049 2 0 5 4 5 王华 锋,沈建雄,邱贵兴,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 凸矫形 手 术对矢状位 脊柱曲线与骨盆 相关性 的影 响 J I中国脊柱脊 髓 杂 志,2 0 0 9 ,1 9 ( 8 ) :5 6 4 - 5 6 8 6 李 危石 陈仲强。K i r k h a m B Wo o d 成 人特发性脊 柱侧 凸患 者 脊柱一 骨盆矢 状位平衡 分析 J 】 中 国脊 柱脊髓 杂志,2 0 1 1 , 21 r 3 、 :2 0 7 2 1 1 7 李危石,陈仲强郭昭庆,等胸椎及 胸腰

14、段角状后凸畸形对 骨 盆矢状位 形态 及序列 的影 响阴中华外 科杂 志,2 0 1 1 ,4 9 ( 2 ) :1 3 5 1 3 9 8 李危石,孙 卓然,陈 仲强正常脊柱一 骨盆矢 状位参数 的影像 学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 0 1 3 ,3 3 ( 5 ) : 4 4 7 - 4 5 3 9 赵耀 李淳德,孙浩林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影像学参数及分 型 的研究进展f J 中国脊柱脊髓 杂志,2 0 1 2 ,2 2 ( 7 ) : 6 5 1 6 5 5 1 0 Ma c Th i o n g J M,Be rth o n n a u d E,Di ma r J R,e t a 1 Sa g

15、i t t a l a l i g n me n t o f t h e s p i n e a n d p e l v i s d u ri n g g r o wt h阴 S p i n e , 2 0 04 ,2 9 f 5 ) :1 6 4 2 -1 6 4 7 1 1 Be rth o n n a u d E,Di mn e t J , Ro u s s o u l y P,e t a 1 An aly s i s o f t h e s a g i t t al b a l a n c e o f t h e s p i n e a n d p e l v i s u s i n g s h a pe a n d o ri e n t a t i o n p a r a me t e r s J J J S p i n a l D i s o r d , 2 0 0 5 , 1 8( 1 ) : 4 0 - 4 7 1 2 L e g a y e J ,Du v a l Be a u p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