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714128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考生须知:考生须知: 1 本试题共 4 页,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试题由基本题( 100 分)和附加题( 20 分)组成。基本 题为每个学生必答题,附加题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2 在答题前请同学们务必在答题卡上填上你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3 请同学们在答题卡上做答,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越只有一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越只有一 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个选项正确

2、,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分,有选错或不选的 得得 0 分。分。 ) 1 某同学操控的遥控车沿着两个半径均为 R 的半圆形路线由 A 经 B 到达 C ,如图 1 。关于这一 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遥控车的路程等于 4R B 遥控车的路程等于 2R C 遥控车的位移大小等于 4R ,方向由 A 指向 C D 遥控车的位移大小等于 2R ,方向由 A 指向 C 图 l 2 将一初速为零的煤块放到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白色传送带上,煤块在传送带上划出一段黑色痕迹, 若以传送带为参考系,则煤块在传送带上划痕

3、的过程可描述为 A 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B 向左做匀加速运动 C 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D 向左做匀减速运动 3 有关拔河比赛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参赛双方的拉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拔河胜负取决于运动员的鞋底与地面之间摩擦因数的大小 C 运动员拉绳的力与绳的夹角应尽量小,最好与绳平行 D 参赛运动员的体重越大,对拔河越有利 4 如图 2 所示,在铁架台上用弹簧测力计挂住一个铁球,在圆盘测力计的托板上放一烧杯水,先分别 读出两测力计的示数,再把小球浸没在水中,这时图 2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 B 圆盘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 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水对铁球的浮力 D 圆盘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烧

4、杯和水的总重力 5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大的惯性大 B 推动静止的物体比推动正在运动的物体费力,说明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C 不受外力作用物体才有惯性 D 在同样大小的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的物体,其惯性一定越大 6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 有摩擦力时必定存在弹力 C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D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7 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小球,一人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用手抓住其中一个小球,另一小球自然下垂, 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 t 。

5、如果站在更高的四层楼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 球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8 一种测定风作用力的仪器原理如图 3 所示,它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悬点 O ,另一端悬挂着一 个质量为 m 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 一定角度 0 ,风力越大,偏角越大。下列关于风力 F 与偏角 小球质量 m 之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郝 双制作图 3A . F = mgsin B . F = mgcos C . F = mgtan D . F = mgcot 9 对于站在电梯里的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6、 A 电梯向下加速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B 电梯减速下降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C 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在电梯上升时总比下降时大 D 人对电梯的压力在电梯下降时总比上升时大 10 质量为 0 . 3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图 4 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 力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 4 A 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速度图像可能是 a B 物体不受水平拉力时的速度图像一定是 b C 水平拉力一定等于 0 . 1ND 物体的摩擦力一定等于 0 . 2N 二填空与作图题(本题共二填空与作图题(本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20 分。分。 ) 11 . (

7、4 分)如图 5 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 F 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 甲、乙间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_个。图 5 图 6 12 . ( 4 分)如图 6 所示,跳伞运动员打开伞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在空中保持匀速降落。已知运动员和他 身上装备的总重力为 G1 ,圆顶形降落伞的重力为 G2,有 8 条相同的重量不计的拉线,均匀分布在伞面 边缘上(图中未画出全部拉线) ,每根拉线与竖直方向都成 30角。若人与装备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 不计,那么每根拉线上的张力大小为。 13 . ( 6 分)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究胡克定律所测的几组数据:弹簧的弹力 F/N0.51.

8、01.52.02.5弹簧的伸长量 x/cm2.05.07.89.812.4图 7( l )请你在图 7 的坐标纸上作出 F x 图象; ( 2 )由此可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 N / m ; 这位同学探究结论的数学表达式是_。 14 . ( 6 分)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沿斜面滑下,图 8 是打 出的一段纸带,已知打点频率为 50Hz , 测得 AB 5 . 12 , BC= 5 . 74 , CD = 6 . 41 , DE = 7 . 05 , EF = 7 . 68 , FG=8 . 33 , CH = 8 . 95 ,则图 8 ( l )小车下滑

9、的加速度 a = _ ( 2 )欲求小车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 ( 3 )若用上述待测量、加速度 a 计算动摩擦因数,则表达式为_。 三计算题(本题共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小题,共 40 分)分) 15 ( 12 分)法国人劳伦特 菲舍尔在澳大利亚伯斯的冒险世界进行了超高空特技跳水表演,他从 30m 高的塔上跳下准确地落入水池中。已知水对他的阻力(包括浮力)是他所受重力的 3 . 5 倍,他在 空中下落的加速度为 8 m/s2, g 取 m/s2。试问:需要准备一个至少多深的水池? 16 . ( 14 分)一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竖直升空,假设探测器质量恒为

10、1500kg ,发动机推动力 F 为恒力,若探测器升空过程中发动机突然关闭,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 9 所示,图线上 A、 B 、 C 三点对应的时刻分别为 9s 、 25s 和 45s 。已知该星球表面没有空气。试求:图 9 ( l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2 )探测器在该星球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 H 。 17 . ( 14 分)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 A 和 B (中央有孔) , A 、 B 间由 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 10 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 B 球与环中心 O 处于 同一水平面上, A 、 B 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 3

11、0夹角。已知 B 球的质量为 3kg ,求: 郝双制作图 10( l )细绳对 B 球的拉力; ( 2 ) A 球的质量。 ( g 取 10 m/s2) 附加题( 20 分) 如图 11 所示,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水源取水灭火,悬挂着 m=500kg 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 1 = 45 。直升机取水后飞往火场,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稳定在 a=1.5 m/s2时,悬索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 1 = 14。如果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忽略悬索的质量( g 取 10 m/s2 , sinl14 0 . 242 , cos 14= 0 . 970 ) , 试求:( l )空气阻力的大小; ( 2

12、 )水箱中水的质量 M 。图 11陕西高中新课程教学质量检测学段考试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物理参考答案(适用上海科技版教材)一、选择题(本趁包括 lo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选 的得 0 分。 ) 1. BC 2.D 3.ACD 4.A 5. D 6.B 7.B 8.C 9.B 10.AC 二、填空与作图题(本趁共 4 小题,共 20 分) 11 . ( 4 分) 5 个12. ( 4 分)G131213 . (

13、6 分) ( l )见右图(2)20;F=20x(若取 k=0.2N/cm,则 F=0.2x) 14.(6 分) (1)4.0m/s2 (2)斜面倾角 (3)(gsina)/gcos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15 . ( 12 分) 解:当人在空中运动时,由运动学规律有 v2=2a1s1 (3 分) 当人在水中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有 mg3.5mg=ma2 (3 分) v22a2s2 (3 分)郝双制作 联立以上四式,代入数据解得水池的深度至少为 s2=9.6m (3 分) 16 . ( 14 分)解: ( l )图像 AB 段直线的斜率就是星球表面的重力加

14、速度,即 (2 分)g= m/s2=4m/s2 (4 分)vm t264 259(2)探测器在 AB 段减速上升的距离为 H2=m=512m (2 分)vm2 2g6422 4OA 段加速度为 a= m/s2 (2 分)vm t164 9在 OA 段上升距离为 H2=m=288m (2 分)vm2 2a6422 64 9故最大高度为 H=H1+H2=800m (2 分)(若图象与横轴所夹面积数值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即 H=m=800m,也同样给分)64 25217.解(1)对 B 球,受力分析如图 物体 B 处于平衡状态有:Tsin30=mBg (3 分) T=2mBg=2310N=60N (3 分) (2)对 A 球,受力分析如图 物体 A 处于平衡状态有: 在水平方向:Tcos30NAsin30(3 分) 在竖直方向:NAcos30=mAg+Tsin30(3 分) 由上两式得:mA=6kg (2 分) 附加题(20 分) 解:直升机取水,水箱受力平衡:郝双制作 (3 分)11sin0Tf(3 分)11cos0Tmg由以上两式解得: (4 分)1tan5000Nfmg直升机返回,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 分)22sin()TfMm a(3 分)22cos()0TMm g由以上两式解得水箱中水的质量为:M4.5103kg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