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711796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00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新三中心: 概念与历史 美国 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一赵 炬 明【 摘要】 年代以来美国高校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 ) 的本科生教育改革, 这场改革大约涉及 个问题。本研究拟通过篇文章分别讨论这些问题。这是第一篇。本文主要讨论 改革的概念和历史。作者认为 改革有三个核心观点: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以学习效果为中心, 故称为“ 新三中心” 。本文回顾了美国 改革的三个阶段: 学术进步、 社会推动、 高校投入。最后指出, 改革的合理性在于其科学性。作者指出, 美国的 改革有两个教训值得注意, 一是范式意识不足, 很多学校改革缺少整体规划, 结果教学改革和支持系统不匹配, 甚至相互冲

2、突; 二是缺少对教师的系统化培训, 致使改革进展缓慢。文章最后建议中国高校学习美国的 改革, 但要注意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 关 键 词】 本科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改革 美国高等教育【 收稿日期】 年月【 作者简介】 赵炬明,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教育不是要记住各种事实, 而是要训练大脑 如何思考。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如果用昨天的方式教今天的学生, 我们就毁了他们的明天。 约翰杜威训练大脑而非制造水桶, 用科学的方式培养未来的学生, 我认为这两句话反映了以学生为中心( , ) 本科教学改革的基 本精神。 本科教学改革运动始于 年代, 席卷了美国所有高校, 这场运动目

3、前仍在继续。它提出了新的教学范式,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改善了美国的本科教育, 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并使美国成为很多国家本科教育改革的榜样。目前很多中国高校也希望开展类似的本科教学改革, 希望了解美国这场改革的情况。例如, 这场改革是如何产生的、 合理性是什么、 采取了哪些实践措施、 涉及学校工作的哪些方面、 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遇到了什么问题和挑战、取得了什么进步、 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其未来前景如何, 等等。在总结 年来美国这场改革主要方面的基础上, 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为读者提供一份简明的知识地图。称其为“ 简明地图” , 是因为 本科教学改革涉及领域

4、广泛, 以一人之力无法对其做完整综述。但简明地图则不然, 它只是一个指南, 只对主要领域和主要问题做简要说明, 读者可以由此出发做进一步探索。之所以需要这样一个指南, 是因为当前中英文文献中都没有这样的指南。这种缺乏对美国人影响或许不大, 因为他们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对历史和现状有亲身的了解, 故未必需要此类指南。但对希望开展改革的中国高校来说, 这种指南就可能会非常有用。它可以丰富认识, 帮助他们做好计划和改进工作。事实上,这个要求是我过去十年在一些中国高校参与本科教学有关活动时这些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们提出来的。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 我决定尝试这个近乎不可能之使命。由于我是从中国的需求

5、看美国的实践, 因此在选题、 文献、 分析、 结论、 建议等方面都可能与美国学界看法不同。此外, 本研究是实践导向的, 主要关注实践需要, 对所涉及的各种理论和相关学术讨论, 仅做简要说明而不详细讨论, 除非其有重要实践意义。但我将尽可能给出参考文献, 以备读者深入研究。我认为美国 本科教学改革大体涉及 类问题:哲学问题: 什么是正确的本科教学范式;概念问题: 什么是 ?其概念与历史; 科学基础: 为什么要实行 本科教学改革, 其科学基础是什么;实践问题: 美国 改革的实践框架、 基本途径与方法是什么;方法论问题: 的本质, 如何不在方法论纷争中迷航;教学技术: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 改革;教

6、学环境: 建设有效的支撑环境;效果评估: 如何评价和评估促进 改革;学术研究: 大学教学学术研究及其对 运动的意义;教师发展: 建立系统化的教师培训体系; 组织管理: 如何组织、 管 理与领导一所 大学。这些问题大体可分为三类, 前三个属于基础理论, 第四至第八个问题属于教学实践, 最后三个属于支持系统。教学环境和评估问题中也有部分内容与支持系统有关。笔者拟通过七至八篇文章分别讨论这些问题。本文讨论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首先讨论什么是正确的本科教学范式, 然后介绍美国 本科教学改革的历史, 最后讨论现状、 未来与经验。一、新三中心: 什么是正确的本科教学范式这部分讨论两个问题:两种本科教学模式及其

7、哲学, 改革的性质与范围。首先限定范围。美国的 通常指中学毕业后 岁至 岁、 到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各类大学生, 包括攻读四年制学士学位和两年制副学士学位的学生, 这略近于我们的本专科学生, 为表述方便, 本研究用“ 本科生” 指代。这个定义不包括超过 岁但仍在接受本科教育的成人学生, 也不包括研究生, 尽管他们所受教育也都属于高等教育。限制在这个年龄段是因为这个年龄段属于青少年后期或成人早期。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有特定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 从而对本科生教育有重大影响, 需要我们从发展科学和学习科学两个角度思考本科教学问题。这两个领域的进步改变了对传统本科教学的认识, 促成了 改革。 两种教学范式

8、及其哲学。 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出版了一份研 究报告: 人是如何学习的: 大脑、 心理、 经验及学校 。这是首次把脑科学、 心理学、 教学经验、 学校教育四个主题放在一起, 研究“ 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个基本问题。这本书是美国 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但当 年它被翻译成中文出版时, 几乎没有引起注意( 见图) 。当时全国高校都在忙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教学根本就排不上日程, 哪里还管什么 改革。图 在 用“ 以学生为中心” 为主题词检索到的文章数, 来源: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韩占生提供。 年教育部决定开展本科教学评估, 通过 评估促使高校关注教学质量。我参加了十余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在这些

9、评估中我注意到, 境内外专家对什么是教学质量和如何评价教学质量有不同看法, 出现了两种教学质量观。境内专家比较注意教学条件和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性, 而境外专家比较注意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评估中境外专家不约而同地建议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采用 模式。由于教育模式不同, 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不同。例如, 倘若一所学校土地校舍不达标但教学效果好, 应该给这所学校挂黄牌吗?如果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决定, 教案只有教师教法而没有学生学法, 这样的教案符合规范但值得倡导吗?这些问题引起了我对两种教学模式及其合理性的注意。传统教学模式在欧美叫传授范式 ( ) 或 传 授 主 义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育学院院

10、长安德鲁斯以撒米喂鸡喻之: 我有一把米和一群鸡。我每天给鸡撒米, 它们围着我抢食。我只管撒米, 但并不知道每只鸡是不是要吃、 喜不喜欢吃、 实际吃了多少。几个月后给它们秤体重, 决定是否让它们毕业。这种模式在中国叫“ 三中心模式” , 即“ 教材为中心、 教师为中心、 教室为中心” 。相比之下, 中国的三中心模式更易于理解, 因为它点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特征, 即教师在教室里讲教材,基本如此。传授模式是由来已久的老传统。唐代韩愈说,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 传” 与“ 授” 正是传授范式的基本特征。中国的传授法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经学时代。一旦把某些文本规定

11、为“ 经” , 并以经为学, 教师就只能照着讲了。有不同见解的人只好在“ 注” 上下功夫。注的本意是注解经文文本, 是“ 我注六经” ; 但另有想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年第期法者则借注释讲自己的观点, 结果是“ 六经注我” 。但即便是“ 六经注我” , 也不允许改变“ 经” 的根本地位, 仍然要以教材为中心。经和师相比, 经更根本, 师只是传经的工具。因此“ 三中心说” 第一句一定是“ 以教材为中心” , 然后才是“ 以教师为中心” 。高度关注教材和教师是三中心说的基本特征。西方的传授主义也源于他们的“ 经学时代” 。从基督教在欧洲一统天下起, 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做法也和中国类似, 把某些文本规

12、定为经典,以经为学。教就是讲经和释经, 学则是抄经和背经。近代科学革命打破了宗教权威, 否定了古典经文的权威, 可结果是科学取代了宗教成为新权威, 传授模式乃被因袭下来。要想知道这个模式对当代大学教学有多大影响, 只要看看周围有多少教师在用这种模式教学就知道了。传授模式虽然由来已久且势力强大, 但它并非唯一。中西方高等教育史上大概出现过五类高等教育, 各有其独特教学模式。一是上面所说的经学高等教育。其基本教学法是教师讲经与释经, 学生抄经与背经。当某种文本无论以何种原因而被规定为权威经典时, 都会采取这种教学模式。二是技术技能教育。这类高等教育诞生于近代工业革命, 与工业化历程大体同轨。首先出

13、现在英国, 然后是德国, 后传到美国和中国。这类高等教育脱胎于中世纪的行会学徒制。由于行会学徒制不能满足工业化发展的大量人才需求, 于是英国引进学校制度来培养技工, 办法是在保持实训实习等训练环节基础上, 在课程中增加基本文化与科学教育, 这就是今天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基本教育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各类以技术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的人才培养, 它主要用于工程技术类人才培养, 也适用于临床医生、 护理、 音乐、 美术等对技术技能有特别要求的专业领域。技术技能型教育在美国很受欢迎, 实用主义是这类教育的灵魂。 年代, 美国通过 莫雷尔法案 而建立的大量州立大学和农业机械学院都属于这类教育。今日 的 专 门

14、职 业 教 育 ( ) 中很大部分都属于这类教育。由于传统社会等级思想, 近代英国和德国都比较歧视这类教育。最初以缺少学术水平为由把这类教育排斥出高等教育, 如英国的技术学校系统和德国的实科中学系统。直到 年代后才逐渐把这类学校纳入高等教育, 变成各种工程技术学院和应用技术学院。迄今它们在欧洲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学术地位仍然比较低。 改革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和发掘这类教育 并取得可观成就。如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提出了认知学徒制理论就是一例。实践研究部分会看到, 很多新教学法即源于此类教育。三是科学高等教育。这种模式主要是德国创造的。 世纪末科学已经形成其特有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 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越

15、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德国爆发的以钢铁、 化工、 电力为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充分显示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大价值和意义。于是科学知识体系与科学方法开始取代经学传统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科学高等教育应运而生。科学知识方法论有两个支点, 一是实证方法, 即要求以系统观察与实验来确立知识的真理性和普适性, 经过实证检验的知识叫实证知识。二是强调理性和逻辑 ( 数学) , 用逻辑方法在实证命题之间建立联系, 构造知识体系。以实证与逻辑为基本方法的科学教育系统出现在德国大学之中。 世纪德国大学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讲座、 研究与实验, 也包括系统实地考察和调查。德国人认为大学前的基本文化教育应该在高中阶段完成, 与实科中学相对的文科中学就负责这类教育。但 世纪时美国中学系统很差, 不足以承担基础文化教育, 于是这部分教育就进入学院和大学, 成为今日美国大学前两年的通识教育部分。直到今日, 美国大学的“ 基础加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