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县羊午岭古窑址调查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692566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益阳县羊午岭古窑址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益阳县羊午岭古窑址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益阳县羊午岭古窑址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益阳县羊午岭古窑址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益阳县羊午岭古窑址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益阳县羊午岭古窑址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益阳县羊午岭古窑址调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益阳县羊午岭古窑址调查益阳地区文物工作队益阳县文化馆益阳县地处湘中,居资水下游。东北部系洞庭平原,西南面为丘陵 山地,公 路贯穿全境,航运可达长沙及滨湖各地,水陆交通均很方便。1 979年4月,· 县文化馆组织文 物调查时,在本县羊午岭公社发现了古窑遗址线索。7月,笔者两次到该公社对古窑址进行复查,先后 在羊午岭公社所属的早禾、杨 泅、牌楼、高岭等大 队发现 古窑址九处(图一),采 集各种瓷器标本和窑具七百余件,窑址的年代最早为宋代,最 晚到 明初。社清溪大 队及杨 泅、牌楼大队交界处,传说中的 囤瓷口即在此处 河边。因此,羊午岭古瓷窑址的发现,不仅 补充了历史文献的 不足,同时

2、对探讨湘中地区宋元以来瓷业生产情况和研究湖南瓷器的发 展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窑址概况O兰沮劝 板益羊午 岭张欢扩 O卜性镶镶叼/人宁, :脱;瘫 薪了长翼 夕硬家交河该。一、甲望,t图一古窑址位里示愈图(1一7.青瓷、青白瓷窑址,8、9.青花 瓷窑址)关于 益阳烧造瓷器的历史,文献很少记载,仅民国二十一年所编益阳县 志·地理志中提到“十八里羊投岭、二十里 马阿峻等处均产磁土”,并附有一段关于囤瓷口的传说:“囤 瓷口在十八里清溪南团,相传古时候瓦萨仑所出瓷器运此”。通过调查证实羊投岭即今羊午岭,瓦萨仑系羊午岭公社早禾大队瓦萨仑窑址所在地,清溪南团 即羊午岭公羊午岭古窑址位于益 阳县

3、城东南十五公里,南面与石笋公社交界。窑址分布 在羊午岭与石笋两个公社毗邻的丘陵山地。这里树木茂密,盛 产瓷土 和釉料。窑址附近有一条古河道 与洞庭 湖水 系的烂泥湖相连,因长年流砂沉 积,上游靠窑址一带已不能通航,现名清溪。下游通过修浚后经烂泥湖注 人湘 江,改名新 河。沿着这条古河道从囤瓷口溯 河而上,沿河两岸的山坡路边到处散布着残瓷片和烧窑工具。这 些窑址一般位于坡地和小 山岗上,周 围暴露有红烧土堆积。面 积最大的早禾碗盆山窑址南北长32 0、东西宽 约21 0米,面 积六万 七千平方米左右,堆积物厚达1.5一3.,米。面积 最小的高岭大 队笔架山窑址长 8 0、宽4 0米,面积约三千二

4、百平方米,堆积层厚0.5一1.8米。其他窑址面积一般为七 千平方米至 二万八千平方米左右。据当地群众介绍,相传古代外地前来装运瓷器 的帆船自洞庭 湖一直开到窑址附近 的河边,早禾村古有黄氏饭铺,饭铺下首的河边称为上码头。牌楼窑址附近的古渡口至今仍 唤囤 瓷口,据说早禾瓦萨仑窑址曾建有窑神庙,足见当时瓷业之盛。窑址大都保存完好,只有局部因 基建、植树等原 因受到 不同程度的翻动。这次调查时一334.考古在牌楼窑址范围内发现了 两座残窑底,形制和规模基本相同。窑 底依山建 造,东高西低,长75、宽2.4米左右,窑壁 均系耐火泥砖砌成,方向2 90“,坡度11“ ,具有龙窑 的特点。因没有正 式进行

5、发掘,整个窑 底内部状况不明。从采集的标本看,牌楼、高岭、杨 泅各窑址均 以烧造青釉瓷器 为主,兼烧青白瓷(影青)以及黑釉瓷器。早禾 窑址除烧造 上述器物外,在该大 队的龙头嘴和碗盆山窑址左侧山坡上 发现有大量青花瓷堆积。说 明这是 两处晚于其他各窑 而以烧制青花瓷器 为主的 窑址。牌楼、高岭、杨泅各窑址的产 品主要有碗、盘、盅、碟等。高岭窑址中青釉瓷与青 白瓷器物以 菊瓣纹盘、洗、高足杯为普遍,青花瓷窑址中深腹敞口碗和各种壶类占大多数。二、窑具这次 调查采集的 窑具有匣林、匣赫垫、支圈、支圈垫、器托、窑柱、垫饼、轮盘等。匣钵可分二式。I式:漏斗状,直壁平 唇,口沿处有二,1 2)。I T式:

6、锅 底形,敛口直 壁,腹下呈锅底形,外表 无釉(图二,1 0)。匣淋垫口微敛,腹下 收,底内凹。胎呈深灰色,粗泥轮制(图二,l)。支圈覆烧窑具,多数为耐火泥质,部分用瓷土制成。高1.1一1.8厘 米,厚1.2一1.4厘米,直径有大有小。这种 窑具的坯是与瓷坯一同制作焙烧的。因出窑取瓷器时必 须弄断支圈,故难于找到完整的器形(图二,7)。支圈垫一般为敞口,部分为直口,平唇。口径大小与各类支圈完全吻合,有的可以看到 明显的支圈与支圈垫结合的痕迹。均为粗泥轮 制(图二,2)。器托分二 式。氰氰氰氰氰氰氰氰氰氰 ) ) ) ) ) ) ) ) ) ) )之之.。C C C) ) ).。一一钻钻 , ,

7、尸. . . . .口口0 0 0. . . 切切之之 二二二图二窑具1.匣林垫2.支圈垫3.1式器托嗯.匣赫盖5.匣林盖6.1 1式器托7.支圈8.垫饼9.窑柱1 0.锅底形匣钵1 1.轮盘1 2.漏斗状匣林(9、11.1/10,余为1/5)I式:圆饼状,周边稍内收,腰部有二道弦 纹,矮圈 足。一般为棕红色,细泥轮制(图二,3)on式:圆盘状,中间略内凹,腹下收,假圈足,平 底。呈深棕色,细泥轮制(图二,6)。窑柱圆筒状,平底,半截 空心。胎作 深棕色,有的器 表施一层薄酱釉(图二,9)。轮盘上部为盘形,腰部向下 收呈 圆柱状。粗泥手 制,为生产过程中制坯 工具(图二,1 1)o另外还 发现

8、有各种 垫饼和形状不同的匣赫盖等(图二,4、5、8)。从上述窑具及某些器物与支圈粘连 的现象分析,不少 青釉瓷 和青白瓷器物是采用覆第4期图三上支圈与芒口碗烧结在一起的情况 下叠烧器物盈侥时粘连在一起的惰况烧方法 烧成的,支圈与器物大小 一致( 图三,下)。这些器物烧成以后口沿 无釉,俗称芒口瓷器,近口沿处坯较厚。另外有些器物口沿光滑,器里一圈无釉(涩圈),底足露胎,坯近口处较薄,而近圈足处厚重,是采用正烧法烧成的(图三,上)。三、瓷器造型及其装饰从所获标本及各窑堆积断面暴露的器物观察,除早禾大队龙头嘴和碗盆山左侧 山头烧造 青花瓷以外,其他各窑所出器物主要是青釉瓷和青白瓷,间有少量黑褐釉器物

9、。器形有碗、盘、洗、盅、高足杯、碟、壶、罐、盏等。以碗为大宗,盘、洗次之。青釉瓷器胎质坚硬,呈灰白色,以青釉色为主,部分呈青灰色或青中泛淡黄色,少数器物有浅紫色窑变。釉层一般较厚。釉色光润,大部分开冰裂纹。青白瓷胎 白质细,釉 色白里泛青,有的呈浅青绿 色,光亮润泽,少数有开片。黑釉器为黑褐色或棕黑色,器表光亮。青釉瓷器多有印花纹饰。青白瓷大多数无纹饰,少量饰印花阳纹。黑釉器全无纹 饰。青釉瓷与青白瓷花纹都以象征性菊瓣纹为普遍,也有部分莲瓣纹、弦纹和折枝花叶纹等。青花瓷产品主要有碗、壶、罐、瓶等,其中深腹大碗最多。胎分灰 白色和 白色,瓷化程度极强。釉 色有两种:一种底色较深,青 白色中青的成

10、分较多,青花色调也不够鲜明,部分器物有细开片;另一种底色明快,呈卵青色,釉质温润如玉,基本上达到地白花青的效果。花纹装饰均在外表,个别碗盏内壁靠近口沿处绘有一至二道弦纹。纹饰种类有菊花纹、草叶纹、卷草纹等,花纹简练,潦潦几笔画出一、二棵水藻或兰花。部分器物草书“福如东海”、“东海”、“油壶”等字样,显然是工匠们随手绘成的,从字的布局观察,实际上也起了装饰花纹的作用。现将各类 器物分述如下:(一)青釉瓷器碗分敞口与敛口,有深腹和浅腹的 不同,有圈足也有近似平底的(图版柒,7 ;图四,4、5、16)。底足均露胎,部分碗的圈足内壁 向外离分倾斜,胎灰 白色。釉呈青灰色或深灰色,多数釉面光润,纹饰从釉

11、色里反映出来,也有部分光泽较差。除芒口碗里外施满釉,其余器物一般器里一圈无釉,器外施釉不及底。饰 纹以碗外饰菊瓣纹者为多,部分碗内饰莲瓣纹或连枝花叶纹,少数碗心饰梅花点(图四,2、3)。口径16一2 4、高4.6一5.4厘米。盘敞口,分有圈足与无圈足两种。无圈足盘为浅腹,底面翻过来似铜锣状(图四,s )。多为素面,少数器内饰卷草纹图案,器里一 圈无釉,器外施釉不及底,圈足露胎,胎呈灰白色。口径17 .8一2 9、高2.8一4.2厘米(图版捌,2;图四,1、15)o洗宽沿。器里一圈无釉,器外施釉 不及底。开冰裂纹。圈足部露胎,胎骨厚重,呈灰 白色。部分内壁印菊花瓣纹。口径2 6、高6.2厘米(图

12、版捌,6 ;图四,1 7) o高足杯敞口。有的为芒口。实足露33 6·考古每每 一 介异翁不1.印花盘2.连枝花碗3.芒口印花碗1 1.碟1 2.芒口盏1 3.芒口高足杯图四青釉瓷器4.撤口碗5.菊瓣纹敛口碗 14.高足杯1 5.圈足盘6、7.盅8.盘9.敏盖1 0.执壶1 6.敞口碗1 7.印花菊瓣纹洗胎,里外施满釉,有小开片。口径10.8一1 1.6、高6.2一8.9厘米(图版柒,6;图四,13、14)。盅分直口与敞口两种。均为 平 底 实足,器里 施满釉,器外施釉不 及底,底足露胎。口径8.6一1 1.4、高4厘米左右(图版捌,5;图四,6、7)o碟宽沿,实足。器里一 圈无釉,

13、器外施釉 不及底,口径1 2、高2厘米(图四,1 1)。盏发现较少。均 为敞口,圆唇,浅腹,平底,芒口。口径8. 4、高2厘米(图四,12)。罐未发现完整器形,只采集部分罐盖。从罐的口径可 以看出这种 罐系子母口,口径为1 2.8厘米。釉呈豆青色,有细开片(图版柒,8;图四,9)。执 壶小口带盖,平底,短流,矮把,壶身直径最 大处在 腰部,腰部饰两道弦纹,釉呈青色。通高13.6厘米(图四,10)o另外,在 牌楼窑址还发 现部分长颈壶 残片,壶 颈上 留有把的痕迹。(二)黑釉瓷器碗敞口,矮 圈足。器里一圈无釉,器外施 釉不 及底,少数有细 开片,圈足露胎。口径12一18、高3.5一5.8厘米(图

14、五,1)。盘未见完整的 器形,以残标本分析,为敞口,浅腹,圈足外壁下收,内壁呈 弧形 向外倾斜。器里施满釉,胎外施釉不及底。口径8.6、高4.6厘米(图五,2)。高足杯敞口,少数为直口,足柄有凸弦纹一道。底 足露胎,釉 呈灰黑色,缺乏光泽,应是一 种败色。口径1 0.8、高6.7厘米(图五,3)。碟宽沿,平底。器内一圈无釉,器外施第4期嚎夕气蔽匕/2 仁之碗咖鑫乒歹夕5图五黑釉瓷器1.碗2.盅3.高足杯4.碟,.盘釉不 及底,釉色 黑中微泛棕红,部分釉 层已剥落。口径12.2、高2.8厘米(图五,4)o(三)青白瓷碗敞口,有的唇外撇,部分为芒口。有平底实足和圈足(图六,l、2、1 1)。芒口碗

15、里外均施满釉,其余器里一圈无釉,器外施釉不及 底,多数 为素面,部分器外饰菊瓣纹或莲瓣纹(图六,7、12)。口径aZ一15.2、高4一6 .2厘米。盘敞口,浅腹,圈足。器里施满釉,釉色不够光润,器外施釉不 及底,底足露胎。一般为素面,少数盘内壁饰折枝花印纹。口径16.8、高3.4厘 米(图版捌,4;图六,8)。洗发现较 多,大小不一。宽沿 稍内卷,矮圈足。多为素面,少数饰菊瓣纹。器里一圈无釉,器外 施釉不及底,底 足露胎。口径21、高4.斗厘米(图六,5)。高足杯分直口、敞口两种,均 系芒口。实足,有的稍内凹。器里外施满釉,釉 呈 浅青绿色,多数开冰裂纹。口径92一1 12、高5.4一6.4厘

16、米(图六,3、4)。碟敞口,以芒口为多。有实足与 圈足两种。器 里外施全釉,开细冰裂纹,釉色中泛浅绿色。口径1 2一1 4. 4、高3.2厘米左右(图六,9、10)o壶发现较少,只采集到部分口沿、壶颈、圈足和 流的残 片。通过这些标本可看出为 子母口,长颈,把的位置较高,细长流,高圈足(图六,13)。另外还发现有圆顶形和 尖顶形器 盖 以及子母口罐盖等(图六,6)。(四)青花瓷器碗为青 花瓷器中发现最多的器物。胎骨洁白致密。敞口,有的口沿微折。直斜腹壁,略呈 弧状,腹壁一般 很深而 圈足较矮(图版柒,1一七图七,1、2、勺。有的 圈足内壁向外离心倾斜,部分圈足外沿向心切削 (图七,4、5)。器内一圈无釉,底足露胎。花纹装饰有多种形式,有的外壁满饰菊 花水藻 纹图案(图版柒,2、3 ;图七,I),也有的仅装饰又泛歹, 啄写净攀巍f了协 嘛乒7鬼了最断, , , , i v 气只,. 气露羹歹尸又刀-夕,、/ 脸l3 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