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广仁堂医疗机构初探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689768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6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广仁堂医疗机构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天津广仁堂医疗机构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天津广仁堂医疗机构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天津广仁堂医疗机构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天津广仁堂医疗机构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广仁堂医疗机构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广仁堂医疗机构初探(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广仁堂医疗机构初探 张璐 摘 要 至晚到光绪初年,天津几乎没有“施医舍药”功能的慈善组织。不论是官府还是士绅的个人努力都较少介入到公共医疗领域中来。 “丁戊奇荒”之后天津广仁堂医疗机构的开办既是对“丁戊奇荒”灾后疫情的应对措施,也是对天津医疗慈善事业的重要补充。天津广仁堂医疗机构仍有很重的慈善色彩,但是医疗功能大大拓展。这些医疗机构主要靠普通士绅所建立、管理以及维系,但是自从这些机构被提议建立以后,就受到官方经常性的管理和资助,官方色彩浓厚,这可能是天津地方性的表现。 关键词 晚清;天津;慈善;医疗 明清时期,国家公共卫生与医疗策略在东西方呈现相反的趋势。中国在明代以降,官 方医疗体系不断

2、萎缩,到了晚明,国家终止了它为百姓提供健康照顾等福利的传统角色。 而与此同时,明清之际私人组织逐渐代替了国家角色。慈善家的私人努力逐渐介入到公共 卫生中来,并且最终以施药局或者诊所的形式将善举组织化。这种转变最先发生在长江下 游地区1。 梁其姿在研究中认为, 乾隆时期, 医药局这类公共卫生机构就在江南许多镇建立起来, 到了晚清不只在长江下游地区普遍,而是扩展到了全国。2余新忠的研究则认为,江南医药局与善堂有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江南综合性善堂的兴起主要是嘉道以后的特点。同治以 后大量专门救疗疾疫的医药局的迅猛增加和善堂救疗功能扩展一道,共同促成了晚清社会 疫病救疗事业的发展。3 除江南地区以外,

3、目前对其它地区传统医疗救济的研究尚属薄弱。如欲对中国疫病救 疗事业作出全面了解,就需要对全国多个地区进行研究以及进行个案深入分析。而天津作 为京畿之地,晚清又成为开埠港口以及洋务运动的基地,因此具有显著位置。本文对天津 一地的研究试图能够对帝国晚期医疗救济状况作一补充。 据光绪十年(1884)出版的天津风俗志津门杂记载, “津郡素称善地,育婴堂, 恤嫠有会,惠民善政,无不备举,独于施医一事阙如。 ”4可见,至晚至光绪初年,天津几乎没有“施医舍药”功能的慈善组织。5不论是官府还是士绅的个人努力都较少介入到公共医疗领域中来。 而光绪初年是一个转机,光绪三年至五年(18761879),直隶、河南、山

4、东、山西、 陕西等五省遭遇“丁戊奇荒”,6天津、河间等府属也遭遇这场灾荒。广仁堂医疗机构的er 1 Angela Ki Che Leung: Oganized Medicine in Ming-qing China: state and privat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lowyang zi region,Late Imperial China Vol.8.No.1 June 1987, p135 2 Angela Ki Che Leung : Oganized Medicine in Ming-qing China: state and private

5、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lower yang zi region,Late Imperial China Vol.8.No.1 June 1987, p144 3 江南医药局与善堂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有的附设于善堂之中,有的最初就是由善堂筹建,有的还由善堂承办,另外,还有的直接就是旧善堂的继承和延续。余新忠: 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 的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第 267 页。另据夫马进研究,江南综合性善堂中都有施医舍 药的功能,例如杭州普济堂、同善堂,上海同仁辅元堂中都设有施医局(或称施药局、医药局) 。日夫马 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

6、序,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第 468、544-546、566 页。 4施医养病院 ,(清)张焘撰,丁绵孙、王黎雅点校: 津门杂记卷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第 125 页。 5 光绪初年,西医传教士医院陆续在天津出现,例如光绪四年所建马根济医院,也是具有施医舍药功能的医疗机构。但是本文不涉及传教士医院的内容。 6 清光绪三年至五年(18761879),山西、陕西、河南、直隶、山东等五省,遭受极其严重的旱灾,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川北,晋冀鲁豫各省 80%以上的州县干旱无收,饿殍达一千万人以上,史称“丁戊奇 荒”。李文治: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1 辑,北京:三联书店,19

7、57 年,第 917 页。 开办既是对“丁戊奇荒”灾后疫情的应对措施,也是对天津医疗慈善事业的重要补充。因 此对广仁堂医疗机构的研究可以更好的认识晚清国家与社会对疫情的反应状况。 现在天津 档案馆保存有较完整的广仁堂档案, 但是目前对广仁堂的研究都忽略了其中医疗功能的大 量记载。7本文主要利用这些档案,对其中的医疗功能进行探讨。 一 广仁堂概况 1.1 广仁堂建立的历史背景与过程广仁堂建立的历史背景与过程 中泽嗷嗷听惨吟,老谋抚养费艰辛。 仁风籍解斯民愠,暖日能回大地春。 千古穷台兴活计,万间广厦庇流氓。 道山归去应无憾,善果培成证夙因。 这是郑观应的一首金苕人观察在津创建广仁堂工艺所奉寄8,

8、诗中附注: 公同办直赈所存南省解款,禀请直督创建善堂,招抚穷民,各习一艺,实获我心。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广仁堂建立的历史背景。 “丁戊奇荒”中,郑观应等一些江南善士 通过在南方劝捐获得了一笔资金,然后请求直隶总督建立善堂。 据江苏绅士、原陕西藩司王承基9在光绪四年(1878)调查, “河间府署自遭灾歉,卖儿鬻女,无处无之,本年二三月间甚至不必化钱,只须有人领去,聊予啖粥,已觉欢天喜 地。维时京都津门开窑,匪徒舟车络绎,无非广收子女” 。10不仅京津之地卖儿卖女、开办妓院的现象蔚然成风,而且“直省灾区妇女被奸徒乘危略贩,由津沽搭船南来,并有影 借营照,捏造婚书,凌逼诱骗,沦入下贱,冤惨莫名” ,可

9、见灾害不仅扰乱了北方社会秩 序,而且这种影响已经扩展到了江南。王承基认为“欲清外鬻之源,必先筹收恤之法” ,117 目前对广仁堂已有不同角度的研究。朱浒认为广仁堂经营模式为江南善堂模式的移植,并称这种现象为“流动的地方性” 。朱浒: 跨地方的地方性实践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的移植 ,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5 年。 罗芙云 (Ruth Rogaski) 对广仁堂作为慈善机构所体现出来的 “公共性” 进行了探讨。 Ruth Rogaski: From protecting the body to defending the nation: the emergence of public heal

10、th in Tianjin,1859-1953.Ph. 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History, Yale University, Conecticut: 1996.她的另一篇文章强调广仁堂作为妇女避难所的功能,从性别史角度探讨男性精英对待妇女福利问题的态度。Ruth Rogaski: “Beyond Benevolence: A Confucian Womens Shelter at Treaty-Port China”, Journal of Womens History , Vol.8 No.4, (WINTER),1997. 舒绣文(Vivienn

11、e Shue)探讨了广仁堂业务扩展与现代城市工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Vivienne Shue: “The Quality of Mercy: Confucian Charity and the Mixed Metaphors of Modernity in Tianjin”,Modern China,Vol. 32. No. 4,October 2006,p 411-p452. 吉泽诚一郎以广仁堂为中心探讨了清末天津社会救济事业运营理念。日吉泽诚一郎:天津近代-清末都市政治文化社会統合 ,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2年。 8 郑观应: 罗浮待鹤山人诗草 , 金苕人观察在津创建广仁堂工艺所

12、奉寄 ,见夏东元主编: 郑观应集(下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年,第 1335-1336 页。金福曾,字苕人,浙江秀水人。官至知县,光绪 初河南山西大祲,吴人谢家福等倡义赈集四十余万金,推福曾董其事。四年秋至河南分赈洛阳等十二州县, 创立善堂。五年赈山西虞乡等十县。事竣移赈直隶,时直隶水患方急持以工代赈之策。其传记可参阅赵尔 巽撰:清史稿卷四百五十一,列传二百三十八,中华书局,第四十一册,第 12568-12570 页。 9 王承基,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字竹侯,晚号竹鸥。道光十七年(1837 年)选贡。初为员外郎,办事于热河(今河北承德),后督海运江浙漕粮,叙劳选授广西平乐知府,改

13、派陕西任道员,寻简陕西督粮道。旋 擢按察使,署布政使。镇压太平军和回民起义军。后办陕、甘、黔、皖军饷及直、豫、陕、晋、闽、粤、 鲁、皖等省义赈。倡导修文庙礼乐、校刊邑乘、整理书院、举办善堂及筹积谷、浚城濠、兴蚕桑等。卒年 八十九岁。引自吴成平主编: 上海名人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第 35 页。 10 天津河间广仁堂章程 ,国家图书馆藏。不分卷。 11 李金镛禀李鸿章 (光绪四年七月二十五日) ,在天津河间广仁堂章程 ,国家图书馆藏。不分卷。 因此与郑观应、 经元善12等募捐洋银一万元, 禀请直隶总督李鸿章创建善堂招抚贫穷百姓。 光绪四年(1878),李鸿章深感“河间各属被灾最

14、重,待赈户口甚多,人力财力皆有 不及”,于是命候选知府李金镛“即于南省劝捐,酌带司事来直助赈”。13李金镛是江苏无锡绅士,曾投効淮军。光绪二年时淮安、徐州大灾,他就与浙江绅士胡光镛募集了十余 万金前往赈灾,此为义赈之始。之后李金镛又到直隶、山东赈灾。14光绪四年(1878)春,李金镛航海抵津,与太仆寺卿吴大澄15,道员盛宣怀16分赴灾区办理赈务。在李鸿章委托下,李金镛、吴大澄负责在天津东门外南斜街暂设一堂,收养天津河间两府的遗弃子女和 贫苦节妇,此即为广仁堂。名曰“广仁”,取“推广皇仁”之意。17盛宣怀负责商议并筹划长久之策。待经费筹集到位,便在西门外太平庄卜地建立新堂。 广仁堂建立初始,主要

15、意图在于收养节妇, 申报还专门发表评论,对此“保节” 之举大加赞赏: 广仁堂者,天津新近创设以收养嫠妇者也。昨读其所刊章程及王前司之禀词,各大宪 之批札,与夫李丞之禀请裁定条例,无不井井有条,尽善尽美。自有此堂,而青年妇女均 无失节之虞,诚莫大阴功、无疆之善举也。李丞本属干练之员,又以各大宪委以重任,益 复感激思奋,以仰体朝廷旌节之至意,各善士保节之苦心,于精明强干之中,寓仁慈恻隐 之意,固已虑周思密,毫无遗憾矣。18 光绪六年(1880) ,广仁堂新址竣工,共盖有房屋280余间,收养750多人,每年赈粮 300石。19仲冬二十二日,南斜街旧堂收留之妇幼迁往西门外新堂之中, 申报对那天的搬迁情

16、景有详细报道: 堂中各所人等陆续而行, 进东门出西门, 鱼贯整齐咸循规范, 先是蒙养所生徒三十名, 次则工艺所,幼童十余名,继又慈幼所幼孩一百余名,后一董士押送其节妇幼女均坐车计 数十余乘,人共一百余名,车声辚辚,道旁观者如堵墙,而廉幕密遮无从窥见,即此规模 严肃,想见当事者经理之善、教导之周也。20 从报道中可知当时搬迁的人数大约有 240 多名, 其中蒙养所、 工艺所、 慈幼所幼童 (男 孩)大约 140 多名,节妇幼女则坐车而行,大约有 100 多名。男孩数量占大多数,而节妇 数量只占有小部分,似乎“全节堂”的名称已不能涵盖广仁堂的实质功能。 1.2 广仁堂的组织形态与功能广仁堂的组织形态与功能 新建广仁堂分中、左、右三院,中院建屋三十间,为客堂,账房,管事房,仓房,卧12 经元善,浙江人,清同治四年(1865 年)继承父业经营钱庄,并从事慈善事业。由此结识郑观应、谢家 福等洋务企业活动家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