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四年科学上册复习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688562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四年科学上册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苏教四年科学上册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苏教四年科学上册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苏教四年科学上册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苏教四年科学上册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四年科学上册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四年科学上册复习题(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科学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第一课 空气的性质空气的性质一、知识要点:一、知识要点:1、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2、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能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4、能做简单的压缩空气探究性实验。二、实验探究:二、实验探究:(一)实验名称:(一)实验名称:探究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水槽、玻璃杯、纸、水等。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操操 作作 要要 点事项点事项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1、水槽里装适量的水水槽里的水高度要超过玻璃杯。 2、把纸团成团,紧塞在杯 底,

2、并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 水中。玻璃杯口一定要垂直向下。3、然后取出杯子,观察纸 团湿没?取出杯子时杯口仍然垂直向下。纸团没湿。4、然后再将塞纸团的杯子 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玻璃杯口一定要垂直向下。5、让杯子倾斜,观察看到 了什么现象?杯子倾斜角度逐渐加大。有气泡从 杯子冒出。 6、重新取中杯子,观察纸 团湿没?取出时杯子让杯子仍然垂直向下。纸团湿了。6、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第一次纸团没湿,因为水没有进入到杯子中,第二次杯子有气泡冒出,空气从杯子里冒出来,水进入了杯子,纸团才会湿,说明空气要占据空间。(二)实验名称:(二)实验名称: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3、。实验器材:实验器材:针筒注射器、橡皮等。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操操 作作 要要 点点1、抽一针筒空气。1、左手抓住针筒,右手把活塞向后拉。 2、活塞的前端到达针筒的最大刻度即可。2、封住针筒注射器头。1、将橡皮平放在桌上。 2、将针筒注射器头用力顶在橡皮上,要漏气。3、推活塞。1、慢慢推动活塞。 2、要仔细体会手上的感觉。 3、推不动时停止。 4、观察现象。仔细观察活塞的运动。 5、重复 3、4 步骤。反复推动活塞,并观察活塞的运动。 5、记录。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6、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三、拓展与应用三、拓展与应用

4、1、今天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性质,其中有一种在我们的生活重使用的非常多,就是压缩空气,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压缩空气?2、他们是怎样应用的? 3、试做一个压缩空气的玩具。第二课第二课 热空气和冷空气热空气和冷空气一、知识要点:一、知识要点:1、知道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及风的形成。2、继续学习借助其它物体觉察空气的认识方法。3、知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及热空气上升的原理。4、知道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5、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应用,初步知道一些科学发展史。二、实验探究二、实验探究实验名称:实验名称: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实验器材: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

5、槽、线香、火柴等。3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操操 作作 要要 点点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1、将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 分别放在冷、热水槽中使之 变热或变冷。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 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香,立 即用玻璃片将瓶子盖上。操作时动作要快,瓶口要对准。3、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 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 的流动。注意力集中在白烟的位置变化上。烟会向上升4、重复 1、2 步骤,将冷瓶 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 察烟又会如何流动。5、观察现象。烟的位置没有变化 6、记录。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7、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热空气会向上升,形成对流。三、拓展与应用三、拓展与应

6、用1、空调出风口和取暖器位置的选择。2、猜测风的形成的与什么有关。第三课第三课 空气中有什么空气中有什么一、知识要点:一、知识要点:1能够用观察试验的方法探究空气的成分。 2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 3知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4实事求是,重证据。二、实验探究二、实验探究(一)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一)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透明去掉底的饮料瓶、水槽、红色水、火柴等。4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操操 作作 要要 点点 1、将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放入有 红色水的水槽中。2、点燃蜡烛。火柴梗放在铁盒或培养皿中

7、。 3、将饮料瓶罩在蜡烛上。由右上方向下罩。 4、观察现象。蜡烛一点点熄灭时,红水会同时渗进饮料瓶中。 5、向水槽内加水使水位与瓶内一 样高。防止打开瓶盖时瓶内水位下降。6、把燃烧的火柴伸入饮料瓶内。伸入火柴时,将瓶盖掀起一点即可。 7、观察现象。燃烧的火柴伸入杯中就会立刻熄灭。 8、记录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9、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两种气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二)实验名称:(二)实验名称:认识二氧化碳。实验器材: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的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等。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操操

8、 作作 要要 点点 1、在锥形瓶中加醋,放入小苏打。小苏打不能太多。 2、把塞子塞紧瓶口,通过管子把气体引 入另一只集气瓶。收集 2 瓶气体以备用。3、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 子,摇晃,观察现象。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要少。4、将长、短蜡烛分别点燃,放入瓶中。 5、将二氧化碳沿着杯壁慢慢倒入瓶中。倾倒二氧化碳一定要慢,并要沿杯壁倒。 6、观察现象。7、记录。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8、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三、拓展与应用三、拓展与应用1、你知道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应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么?2、

9、学生做介绍。 3、 教师对书上图比较难理解的做介绍。5第四课第四课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一、知识要点:一、知识要点:1、能够用简易的方法考察当地空气污染的情况。2、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3、了解空气污染的含义、原因、危害及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4、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并能提出保护空气的建议。二、调查研究二、调查研究调查内容:调查内容: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否受到了污染。所用材料:所用材料:三面干净的小镜子,凡士林等调查步骤调查步骤调调 查查 要要 点点 1、找三面干净的小镜子,在镜子中间涂 上相同面积的凡士林。凡士林涂得要均匀。2、把三面镜子放在不同的地方。镜子放的位置上面要露天。

10、 3、一天或几天后比较黏在镜子上灰尘的 多少。 4、记录。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8、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别伤手。调查结论:调查结论:哪个镜片上黏的灰尘多,哪个地方的空气污染就比较重。三、拓展与应用三、拓展与应用1、空气被污染了,而且还在不断污染着。我们能做什么呢?2、净化空气,我们还能做些什么?3、出一份保护、防治空气污染的小报6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题复习题一、填空题:(一、填空题:(2525 分)分)1、空气是气体,具有_、_ 、_ 、_等性质。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_。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_;热空气会_,冷空气会 _ 。4、热气

11、球是利用_的原理制成的。5、空气总是在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_。6、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_,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 。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大约占空气体积_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_ 、_和少量的 _ 、_等。9、 _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0、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制作_。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有害物质,空气就被_了。12、森林有_ 、_ 、_ 、_等美誉。二、判断题。(二、判断题。(3030 分)分)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2、空气很轻,但可以占据空间。 ( )3、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

12、充满着空气。 ( )4、空气和水都可以被压缩。 ( )5、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6、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 )7、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 )8、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9、空气污染只对人有害,不危害其他的生命。 ( )10、早晨大雾弥漫时最好不要到室外锻炼。 ( )7三、选择题。(三、选择题。(1515 分)分)1、冬天,厨房里烟雾弥漫,这些烟雾总是先聚集到( )。A、窗边 B、地面上 C、天花板上 D、门口2、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可以制成( )。A、孔明灯 B、竹蜻蜓 C、风筝 D、氢气球3、( )相遇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A、醋和铁 B、小苏打和醋 C、水和小

13、苏打4、下列物品中,没有利用压缩空气的是( )。A、篮球 B、空气枪 C、轮胎 D、热气球5、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饮料罐上有小水珠,那是因为空气中有(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三、问答题。(三、问答题。(1818 分)分)1、空气和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3、人类可以为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做些什么?四、实验回答:四、实验回答:(1212 分)分)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了( ),水( )。2、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

14、,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这边( )。说明空气有( )。 8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冷冷 和和 热热第一课第一课 冷热与温度冷热与温度一、知识要点:一、知识要点: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3知道什么是温度。4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二、实验探究:二、实验探究: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等。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等。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操操 作作 要要 点点 1、预测热水降温的速度。2、倒大半杯热水,将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