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自评表(张小红)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87141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7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自评表(张小红)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自评表(张小红)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自评表(张小红)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自评表(张小红)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自评表(张小红)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自评表(张小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自评表(张小红)(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2编号: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 专业自评表专业自评表学 校 名 称:江苏省江阴职业教育中心校专 业 名 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负责人姓 名: 张 小 红 联 系 电 话: 13222895056 电 子 邮 箱: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制表二一年 四 月 二十八 日填填 写写 说说 明明一、本表是材料评审和现场考察的基本材料,应如实填写所有信息与数据。二、页面规格统一为 A4 纸双面打印,内容一般用 5 号宋体;电子文本一律用 word 文件制作。三、各类数据统计口径,如无特别说明,均按照学年初基层单位报表、年度财务报表和“江苏省职业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统计口径执行。四、所有表

2、格中涉及到的名称应填写全称,不要简写或缩写;五、填表时,请注意表格下方的“注”,按要求填写。六、学校须在封面“学校名称”正中加盖公章。七、封面“编号”由省教育评估院统一编号。目目 录录一、专业基本情况表1二、专业自评报告2三、分项自我评价9(一)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9(二)基础能力建设13(三) 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22(四)质量与效益33(五)特色或创新项目39四、主要量化指标达成情况41五、其他有关内容43(一)课程开设情况43(二)主要实验、实训项目情况44(三)专任专业教师情况47(四)主要校企合作情况50(五)主要教学仪器设备情况表51- 1 - 专业基本情况表(本表信息截止时间:200

3、9 年 12 月 31 日)专业在校学生数 专业 (含专业方向)总数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35859727271843585972727184 合计 另:中职学生数 185 人;其他类型学历教育人数 0 人。专业毕业生情况专业连续办学年数近三年累计毕业生总数当年度毕业生人数当年度毕业生就业率当年度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上年度毕业生人数上年度毕业生就业率上年度毕业生对口就业率68787100%72.4%专业近两年毕业生主要流向主要就业企业名称就业人数主要就业岗位(工种) 名称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维修、检测员江阴长仪集团有限公司7维修员、装配工江阴浚鑫科技有限公司15装配

4、工江阴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2装配、检测员专业近三年社会培训情况07 年培训人次08 年培训人次09 年培训人次308318370专业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情况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专业藏书数量专业期刊种类422.29 万元16000 册18 种专业主要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成果名称鉴定部门、级别 及时间主 要 成 效涂片台 压片机 浸酸三合一机国家专利局2004 年 8 月本机是综合涂片台、压片机、浸酸槽 3 个工艺流程为一体的极板生产设备。虚拟电子实验系统学校科研部门用于学生实验,教学效果好法尔胜集团拉丝机电气控制柜法尔胜集团泓昇公司 2010 年 3 月本电气控制柜控制更加可靠、快速、灵活,拉丝均

5、匀,成品率大大提高。本专业教师情况专任专业教师总数其中高级职称人数副教授及以上人数高校讲师数研究生数双师型教师数17801313- 2 -二、专业自评报告一、专业概况与人才需求分析一、专业概况与人才需求分析(一)专业概况(一)专业概况我校中职电子信息专业始建于 1984 年,并于 2004 年招收五年制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首批高职电信专业毕业生的电子装接工、电子 CAD 中级工考证通过率达 100%。目前,本专业已由 04 年最初的 2 个班级,87 名学生,发展到目前在校生 10 个班级,358 名学生。专任专业教师 17 人,外聘教师 5 人,生师比为 24.7:1,毕业生 87

6、 人,就业率达 100%,实验实训设备总值 422.29 万元。电子信息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教学设备配置齐全,硬件设施先进,专业建设成效逐渐彰显,已成为江苏省示范专业、无锡市课改实验点。(二)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二)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近年来,江阴市一直把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一项重要举措,并在江阴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建设了 2 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是电子行业中发展最活跃、最迅速的技术。电子产业正在成为江阴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给我校电子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江阴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大力发展,经调查分析,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

7、需求具有以下特点:1.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需求最大 目前企业急需的人才中,层次为专科最高,达 55%以上,以下依次为中专约 21%,本科约 18%,硕士约 2.5%,初中以下约 3.5%。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更多把目光盯在高职毕业生上;2.用人优先考虑的因素为“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岗位技能”。也就是说,企业急需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专科层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电子信息类企业中从事产品研发辅助工作,从事生产一线电子产品的生产、检验工作和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的多层次高技能复合人才。我校电信专业设置基本思路是:立足江阴,面向无锡、苏州、常州,辐射长江三角洲地区,瞄准区域经济和产业结

8、构调整的特点,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应用型电信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二、本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果与经验体会二、本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果与经验体会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按照“思想先进、目标明确、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的要求,开展专业建设工作,构建“以学生为根本,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 ”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办学实践和探索,目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师资队伍精良,教学条件好,发展势头令人鼓舞。本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的成果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3 -(一)深化课改,彰显职业教育特色(一)深化课改,彰显职业教育特

9、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组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育才规律,深入开展调研,分析经济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趋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技能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与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相适应的“三创”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 2005 年开始启动课程改革,成立了专业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施课程开发。我们邀请了华东师大,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专家来校讲学,对教师进行培训,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出台了相关文件,从组织、机制、经费、设备投入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

10、程体系凸现出以下特点:1课程结构模块化我们积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组建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专门化课程平台,既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拓宽和更新,又注重实践应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构建了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一条主线两个方向三个层面”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一条主线”是指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两个方向是指通信技术与电子维修方向, “三个层面”为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应用能力训练。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教学内容采用“大平台、分层次、活模块、多接口”,设置能力链节,使基础课教学面向专业、服务职业。我们遵循“边研

11、究、边实验、边推广”的原则和“问题设计研究实践”的思路,按照“理论先导,点上实验,总结经验,面上推广”的步骤,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了专业建设组,选拨了专业负责人,组织骨干教师组成专业课程改革团队,依据省厅提出的课改指导性计划,结合江阴电子行业人才需求情况,邀请合作企业老总、工程技术人员,让他们提供一线岗位技术要求、产品结构调整后科技含量变化等信息,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拟定了本专业课程方案,制定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撰写了专业主干课程课程标准,整合了 5 门专业课程,编制了 5 本校本教材。开发电子技术课程的系列虚拟实验,填补了有些实验无法开出的空白。课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2课程实施

12、前沿化在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中,我们采用融合教学、案例教学、合作教学等模式;在专业技能教学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项目教学、环境陶冶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模式。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多媒体课件比赛,对优秀课件实行网上资源共享。在面向苏南地区公开教学中,推出项目式教学研究课,在兄弟学校中引起强烈反响。3课程评价多元化我校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构建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从基本知识、基本技 能、- 4 -应用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进行测评。对专业基础知识,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试题测验为评价形式予以评价;对基本技能、专业技能采用项目式教学,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以

13、项目报告等项目成果作为评价形式给予评价;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则以教师、实习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学习者个人等为评价主体,通过专业技能考工鉴定、岗位技能测定等形式进行评价。4专业技能职业化我校积极推行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证准入制度。2000 年 6 月,经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我校成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依托校实训中心承担学校及兄弟院校的技能考工。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从 95 级开始推行“双证制”的教学模式,依据职业资格准入规定,制订专业技能计划,将部分鉴定内容直接纳入教学计划,学生毕业均可获得两张证书,即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近二年,本专业学生参加无线电装接工、电子 CAD 中级工通过率

14、100%。(二)名师引领,打造一流师资团队(二)名师引领,打造一流师资团队根据教师队伍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师资培训工作,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抓好专业骨干教师梯队建设,注重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抓好青蓝工程建设和外聘教师队伍。目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17 人全部达本科学历,具有高级职称教师 8 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 47.1%,3 名硕士研究生(4 名在读) ,占 40 岁以下专任专业教师的 22.2%(含在读达 66.7%) 。有高级技师 2 名、技师 3 名、高级工 8 名,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6.5%。拥有市级学科带头人 1 名、县级以上教学能

15、手 3 名,90%以上教师参加过省级以上培训,有 3 位教师参加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 名教师曾经出国进修,均有参与企业实践的经历。外聘教师 5 人,其中 3 人高级职称。本专业专任教师承担省、市级、校级科研课题 4 项,开发校本教材 5 本,专任教师有 20 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上发表,教研教改论文 10 多篇在省市比赛中获奖。本专业师资结构较为合理,专业教学水平较高,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专业负责人张小红老师,本科学历,获工学士学位,2005 年评为高级讲师,2007 年取得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2005 年被评为我校电子电工专业学科带头人,2007 年被评为无锡市电子学科教学能手,能胜任该专业电工基础 、 电子线路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主干课程的教学。08 年成为江阴市电子电工中心组成员,担任制定江阴市中等职业学校 2010 年五大专业教学计划中电信与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