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中的营销策略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5684955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13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中的营销策略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中的营销策略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中的营销策略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中的营销策略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中的营销策略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中的营销策略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中的营销策略精选(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第二章第二章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历史演变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历史演变 2.1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 2.1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简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是和传统普通高等教育有着不同性质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早在清末 1902-1904 年的“壬寅癸卯学制”中,就规定了“高等实业学堂”和“高等师范学堂”,这两种高等学堂就

2、是我国最早的高职院校。1949 年后,我国的高职院校除了高等师范院校真正是在继续走高等职业教育之路外,其他的高等职业教育几乎没有或是名存实亡。 直到 1980 年, 天津职业大学创办,这是 1949 年后在中国大陆出现的第一所师范院校之外的高职院校,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85 年颁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明确提出: “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决定颁布以后,全国先后建立起 120 余所职业大学,举办高职教育。 1996 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通过“三改一补”

3、: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成人高校改革;中等专业学校办高职班作为补充,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同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使职业教育走向了依法治教的道路。1998 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该法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下来。 2006 年,我国开始实施被称为“高职 211 工程”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力争到 2020 年中国大陆出现 20 所文化底蕴丰厚、办学功底扎实、具有核心发展力且被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界广泛认可的世界著名高职院校;重点建设 100 所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在全国起引领示范作用的高职院校

4、;重点建设 1000 个技术含量高,社会适应性强,有地方特色和行业优势的品牌专业。截至 2008 年,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已经正式遴选出了天津职业大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 100 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和 8 所重点培育院校。自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历史时期。 2.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历史演变 2.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历史演变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随着国情的不断变化,也随之而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42.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模式 从建国初期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就

5、业制度是“统包统分、包当干部” ,即由国家统一招生,统包学生所有费用,统一分配工作的毕业生分配制度。这种就业模式,与我国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学校按国家计划招收学生;毕业时,学生按照分配计划到单位就业,用人单位按计划无条件接收。 这种“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而产生的特定的就业模式,符合当时国家的国情,有其进步的一面。新中国成立后,整个国家百废待兴,为了平衡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实行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的制度,这样能够通过计划经济来满足新中国经济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同时,这种就业模式也

6、有利于国家对人才流向进行宏观调控,弥补国民经济发展和高等学校及其专业设置分布不均衡而造成的人才分配不均的状况,有利于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的协调发展。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深入,这种“统包统分”制度的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最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均无自主选择权,容易造成人才浪费,且难以有效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对学生来讲:在这种分配制度下,学生“一进大学门,就是国家人” ,学好学坏一个样,毕业时反正由国家统一分配,不用担心毕业后工作没有着落。所以,学习缺乏动力和压力,在大多数学校里, “60 分万岁”的思想比较普遍。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叫做: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豪迈中透

7、出了无奈。 对学校来讲:在这种分配制度下,学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学校的办学也缺乏动力和压力。因为学校办学质量好坏,教学水平的高低,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是否相符合,都无法受到社会的检验,学校也不需要主动去收集社会对这方面的反馈信息,因而缺乏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机制。 对用人单位来讲:在这种分配制度下,要大学生比招工还容易,又带指标性质,有的单位就抱着“不要白不要”的思想,被动地接受被分配的学生,而其所接受的学生往往和需要不一致,使得人才积压,不能合理地使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各种形式的承包制、租赁经营责任制纷纷出现,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自负盈亏。在用人方面他

8、们也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挑选和聘用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也可以拒绝接受自己不需要的人才。以前那种指令性计划分配形式,逐渐行不通了。1987 年出现的少数用人单位“退学生”的现象,实际上是对“统包统分”制度的一次冲击。这方面的问题,只有通过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才能真正解决。 52.2.2 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就业模式 1983 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计委、教育部、劳动人事部关于 1983 年全国毕业研究生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的报告 , 决定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的就业办法,即“供需见面” ,使培养、分配与使用更好的地结合起来。于是,清华大学等一批高校率先开展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的活动,同时实

9、行了“三公开三允许”的做法,即分配政策分开、学生情况公开、需求计划公开;允许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直接见面、允许用人单位查阅毕业生档案、允许用人单位不接受学校推荐的毕业生。随后,很多高校纷纷效仿。这种供需见面、政策分开的做法,打破了多年来就业政策、就业计划的神秘性,使毕业生不再感觉被蒙在鼓里,解决了用人单位“隔山打牛”的弊端,从实质上已经接近于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 1985 年,经国务院批准,把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学校,实施新的毕业生分配办法。同年,教育部向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计委、主管毕业生分调配部门、高教(教育)厅(局)及教育部直属高校转发了清华大学和

10、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分配改革试行办法,推广两校实行的“招聘、推荐与考核录用”相结合的办法。 1985 年 5 月 27 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文件明确指出,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生,其毕业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相结合的制度。 “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就业模式从此开始。该制度的推行,一方面改变了过去由政府部门少数人编制分配计划的办法,采取了由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相结合的办法来编制分配计划;另一方面,在落实计划的办法上,实行了“供需见面” ,使分配计划尽可能合理、科学、符合实际。 “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政策顺应了教育体制改革对毕业生就业制度

11、的新要求,适用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全过程。 “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政策实施的结果,对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等都带来了诸多好处,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扩大了用人单位选才的自主权,有利于用人单位择优录用,从而促进用人单位尊重知识、珍惜人才风尚的形成;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了高校的教学改革,增强了高校适应社会需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大学生而言,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的自主权,有利于毕业生发展成才并发挥自身的素质优势;转变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就业理念,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从而打破了过去在单一计划分配体制下,大

12、学毕业生那种“包当干部”的思想,使在校大学生有了危机感,为了能成功就业,就必须去获取真才实学。 62.2.3 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 以“双向选择”为主要特征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只是过渡性的就业政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逐渐地建立起以“自主择业”为主要特征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1995 年国家教委在关于 1995 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各普通高校对“并轨”后所招学生毕业时原则上在本系统、本行业范围内自主择业,在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并在 2000 年基本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1997 年 3 月国家教委发布了

13、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教委、国务院有关部委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职责分工、工作程序,明确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和毕业生的权利和义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向规范化奠定了基础。1997 年 9 月,十五大召开,明确了非公有制企业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高校毕业生到各类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提供了政策依据。 1998 年,首批招生“并轨”改革后的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政策进一步放宽,供需市场的调节对学生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实现了自主择业,少数定向生、少数民族生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就业,在毕业时仍不能落实就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回生源地由当

14、地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就业。 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受社会需求影响而呈现适当波动的市场化发展特点日益明显。1997 年国务院各部委机关人员精简,转变了以往多数文科类院校毕业生以各级国家机关为主要就业方向的趋势。同时,伴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2000、2001 年国有企业走出发展的低谷,在加入 WTO 等一系列有利因素的带动下,毕业生就业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深化就业制度改革,2002 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 (国办发200219 号)的文件。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市场导向

15、、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工作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机制,加快调整人才结构,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等重要思想。该政策的出台,真正实施了“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人才资源配置新机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推向了市场。这时高校必须改变过去“闭门造车”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提高对社会需求的反应灵敏度,加快内部信息的高效流动,加强内部的合作与协调,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多样化的、不断变化的需求的毕业生。这就要求高校要有竞争意识,要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来分析和掌握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以及其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

16、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培养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社会整体来看,高校相当于一个企业(表 2-1) ,肩负着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任务,其生产者就是高校的教师,原材料就是高中毕业生,产品就是大学毕业生,顾客就是用人单位。 表 2-1 企业与学校对比表 企业 学校 企业产品 毕业生 企业品牌 学校声誉、学校品牌 经营宗旨 办学宗旨 采购部 学校招生部门 多元化经营 不同专业设置 产品差异化 专业个人差异化、专业特色、个人特长 新产品开发 新专业设置 生产管理 教学管理 优等品 合格毕业生 次等品 不合格毕业生 产品价格 毕业生工资 市场营销部 就业指导中心 买方 就业单位 卖方 学校或毕业生 分销商 中介机构 产品销售率 毕业生就业率 根据企业与学校十六个方面的比较发现,学校与企业一样,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构成要件和具体特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类似于企业销售产品, 而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来参与市场竞争。那么对于高校也一样,要想培养合格的人才,并顺利将其投放到社会上去也必须运用市场营销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