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教育机智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84554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的教育机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班主任的教育机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班主任的教育机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班主任的教育机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班主任的教育机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的教育机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的教育机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的教育机智班主任的教育机智作者: 王仁才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数:328 发布时间:2010-5-26 16:32:45我是一名初中教师,在十几年的班主任教学生涯中,既有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又有失败的苦恼和自责。我深深地懂得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工作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具有个性而且生动活泼的孩子。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这就要求班主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教育艺术。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应变能力呢?总结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一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教育机智是班主任主要

2、的心理品质,突出表现在为对突发事件的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和灵活,机智,巧妙的处理。无论发生什么事 ,班主任都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调整原定计划,灵活地处理好一切问题。我是教数学的,一次上课走进教室后,发现黑板上画着一幅漫画像,我意识到,这是某位对自己有意见的学生故意搞的恶作剧。但我并没有因自己的受辱失去理智,而是不动声色地说:“不知这是哪为同学画的像,头部这个圆画得很不规则,我替他修改一下。”说着,不慌不忙地擦去五官,用圆规把椭圆改成圆,然后开始讲课:“这是一个圆,再加上一个圆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探讨两圆之间究竟有哪些关系。这样,我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听课上

3、,使棘手的问题得到冷处理。所以班主任应努力使自己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临事不乱,巧妙灵活地处理问题。二要有教师的职业道德二要有教师的职业道德班主任对工作,对学生的态度,不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机智的形成。如果一个班主任不热爱教育事业,不尊重学生,就不会形成教育机智,仅仅是小聪明的灵机一动,不能算是教育机智。记得小的时候,我遇到一个这样的班主任,他强调学生应讲究卫生,让两个个人卫生较差的学生站起来说:“如果都像这两个学生不讲究卫生”同学们才注意到站起来的两个同学个人卫生很差,禁不住哄笑起来。那个班主任的这种做法不但使这两个学生当时感到很难堪,也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所以只

4、有从内心深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产生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当时情境需要的教育机智。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有爱心,我觉得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对于我而言,爱我的学生,不用过多的言语,只要从日常的相处中多以实际行动来关心爱护他们即是最好的。还记得 06 年我们班有位叫马悦的学生从小失去父母,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境十分贫寒。当严冬来临时,学生们早就穿上了轻松保暖的棉衣,可马悦进到教室却冻得脸色煞白。我仔细一看,那么冷的天气,马悦还没穿上棉裤。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中,默默对自己说:“假如她是我的孩子,我能眼看着她挨冻吗?不能!”父亲的慈爱心,教师的责任感促

5、使自己不顾工作的劳累,利用星期天到商店买来新的棉裤,送给马悦。当看到马悦穿在身上的棉裤十分合体时,我心中充满了喜悦,而此时的马悦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下子扑进我的怀里,大哭起来。三要遵循教育规律三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是门艺术,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只有了解教育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记得有一年我又接了一个新班,我让学生做自我介绍,有个女同学却一言不发。我并不认为这是对自己尊严的挑战而动怒,而是诙谐地微笑着说:“你不想说一定有什么原因,不会是对我有意见吧?”那位女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排除了故意与老师作对的原因,我再亲切的诱导:“同学和老师都希望对你有

6、所了解,也许你还没有想好,那你就想好了再开口。”耐心的等待使这个女同学终于开口说话了。我当时掌握了此女生害羞想马上坐下的心理,才出乎意料地取得了好结果。既没有“不开口就坐下”的走过场,也没有“师过顶牛”的过犹不及的情况,而是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可见只有正确把握学生心理,才能形成教育机智。四要有丰富的知识四要有丰富的知识班主任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产生教育机智。肚里空空是毫无机智可言。例如,有一学期,和我搭班的外语老师个子较矮,有一次和一个学生发生争执,学生讥笑她是个矮墩炮,班长找我,我立刻到班,我不是因科任老师被揭短而

7、恼羞成怒,而是面向全体同学说明矮人也有自己的优点,像鲁迅,拿破仑个头并不高,也都做出了丰功伟绩,可见身高不是和品德学识成正比的。我的这段话获得了全体同学的好评,也缓解了和学生的矛盾,比强制压服好得多。所以作为一个班主任,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各种知识,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经验,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在各种偶发事件时恰当地运用教育机智。以上几点,是我在十几年来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心得,要正确做好班主任工作,尚须更大努力,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吸取经验,接受教训,把班主任工作搞得更好,百尺竿头更上一层转载转载】教育机智案例教育机智案例 2009-06-16 07:58:2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8、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案例一:案例一:班主任去上厕所,发现里面烟雾缭绕,很明显,有学生抽烟.班主任立即上前.学生很警觉地将烟头扔掉装作没事人一样.“你抽烟!马上跟我去办公室!“我没有“-学生开始抵赖“明显的事实,还不承认!“你凭什么说我抽?“这里有烟雾,有烟头,你身上有烟味“这也不能证明就是我抽的啊“-学生无赖之极了.“那你就证明身上又有烟味,地上又有烟头,此处没有其他人,你却没有抽烟,“学生哑然,低头承认了事实.该教师智慧之处在于巧妙地将举证转移了.案例二:案例二:我在刚刚担任三年一班语文科任教师的时候,遭遇了一次“奇遇”。 那一天,我走进这个新的教学班,学生对我有一中新鲜和好奇的心理。刚刚

9、开始讲课,后排一位高个子男学生站起来发问:“老师,我能提一个问题吗?”我回答:“可以”。他问:“老师,你有男朋友吗?”话音刚落,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并且紧张地注视着我的表情和举止。这突如其来的问题使我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因为我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从来没有设想和遇到这样的情况。但我转念一想:现在是上课时间,一切以教学为主,即使是要教育这名学生也要在课下进行。于是,我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并沉稳地说:“下课后我单独给你解答这个问题,好吗?现在我们上课。 ”那个男同学表示同意,没有再说话,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课下,我找了这名同学谈话。首先了解到他问这个问题的初衷是对我感到好奇,是关心我的,也就是他不

10、是故意想在课堂上给老师难堪。其次,我教育这名同学这个问题属 于 老师的私人问题,与教学无关,不必向全体同学公布。如果他确实真心想知道,可以私下与我沟通。最后,我对他说,对于类似别人隐私问题最好不要在公众场合提出。只有这样做才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因此,这名学生表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我对他的教育。 通过上面这个案例,我学会了如何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或意外情况。也就是说要达到最佳的教学组织状态,每一个教学过程乃至教学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机智。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情况迅速作出判断并付诸行动以求迅速调整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做到如果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要临变不慌,尽

11、量“冷处理”,不能乱发脾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行为,抑制过激的情绪,并且需要运用机智的语言或机智的措施。不能硬要批评训斥学生,那样往往容易碰壁,有时还会给学生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甚至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要将“热问题冷处理”,化大为小,化不利为有利,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偶发事件”,使课堂教学转入正轨。 案例三:案例三: 【案例】有一次,李老师组织班集体外出活动,在马路上他们看到一个个儿高大的小男孩,按住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拼命乱打,被打的那个又哭又叫。老师正要上去劝阻,突然从班级队伍中窜出一位身体结实的男同学,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拳头便把那个高大个男孩打倒在地,博得了一片喝彩声

12、。对这种过失行为,经验丰富的李老师并没有冒然地加以训斥与批评。他思索了片刻,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的这种做法是出于高尚动机的野蛮行为!”这位同学听到老师这样恰如其分的评价,心理十分激动,同时感到十分内疚,脸刷地一下红了。接着,李老师诚恳地向他提出:“希望你能够用高尚的行为来体现高尚的动机!”这位男同学不时点头,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老师的意见,表示今后不再打人了。李老师又具体教会这位同学,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头脑冷静下来,然后将矛盾的双方劝开,把情况了解清楚,分清谁是谁非,最后发表自己的意见,以理服人。千万不能靠拳头去解决问题,否则只会激化矛盾。实事求是的分析,真诚恳切的态度,

13、使这位同学深受教育,不仅提高了认识,也学会了正确的行为方 式。【评析】 对学生的过失行为李老师没有冒然地训斥与批评,也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头脑清醒,情绪镇定,在冷静、客观分析之后,辨明了情况,作出“高尚动机的野蛮行为”的判断,然后,大胆肯定学生正确的道德动机,满足他们“想做好人好事”的道德需要,以此强化他们正确的道德动机;在此前提下,严肃地指出他们行为方式的差错,这就容易激起他们思想矛盾和斗争:为什么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却得不到好结果呢?于是就产生内疚、悔恨、不安的心情,从而推动他们提高认识、改正错误。最后再教给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就很容易被他们接受了。李老师能巧妙地处理这一打人事件,是他掌握

14、了少年儿童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脱节的心理特点,然后采取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方式,取得了最佳的教育效果。案例四:案例四:对症下药,分寸得当摆在班主任冯老师面前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起人数众多,性质颇为严重的作弊事件。语文科代表为了帮助其他同学掌握语法知识,征得任课老师的同意,在自习课上组织们学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冯老师汇报“一切正常”。冯老师正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感到高兴,准备给全班同学一次嘉奖。岂料课后学生反映,测验时看书的人不少,连班长也在内。怎样处理这起作弊事件呢?在全班同学面前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责令作弊者自动坦白,要求知情者检举揭发,把嫌疑分子一个个叫来办公室审问这样的办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呢

15、?第二天上课时,冯老师神情自若,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他在黑板上写上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肯定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 ”接着又给学生讲了一个人在回忆自己三十年前一次考试作弊时的懊悔心情。讲完故事;冯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记下麦考莱的名言,同时要求他们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的答卷 。冯老师平静、沉着的态度,大大出乎学生们的意料,而麦考莱的名言则深深地震动了学生们的心灵。第二天,每个同学都交出了惭愧、悔恨的“心灵答卷”。 【评析】冯老师在处理这次作弊行为时,没有采用严厉批评追查责任的惯用方法,而是依据学生做了错事心里不安,知错欲改的心理,采取了一个足以震动学生心

16、灵的措施要求每个学生记下麦考莱的名言并写出心得体会,巧妙地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束的情境中,把教师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使学生把这种教育要求当作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执行。这样,学生既接受着教师的教育,又不感到自己是教育对象。冯老师在处理这起作弊事件中,根据学生当前心理状态对症下药,分寸得当,采取的“宽恕”态度激起了学生自我谴责、自我教育,这种宽恕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要强烈得多。冯老师运用教育机智的精当和巧妙,确实令人赞叹。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突发事件,如何利用突发事件因势利导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教师处理突出事件的能力是教师综合运用教育手段的能力的表现,是教师灵活运用教育原则临场应变的技巧,这种能力教育学称之为“教育机智“。具体的讲,教师的“教育机智“就是指教师面临新的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并因势利导地采取恰当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不是天赋,而是靠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的磨练和经验的总结中逐渐形成的教育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