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王姓名人汇编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68092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90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今王姓名人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古今王姓名人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古今王姓名人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古今王姓名人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古今王姓名人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今王姓名人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王姓名人汇编(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古今王姓名人汇编 家族网编辑部整理(简单版) 王翦,战国末年秦将。频阳(在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少从戎,喜兵事。秦始皇归政后,任命翦为大将。始皇十九年(前 228),督军攻破赵都邯郸,灭掉赵国。次年,又大败燕军,杀燕太子丹,全部占领燕蓟之地。始皇二十四年(前 223),率秦军六十万,全歼楚军主力,杀项燕,俘楚王,一举灭掉楚国。还师后,以老辞归,后卒于家。 王贲,战国末年秦将。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王翦子。秦王政时与其父同为秦将,举兵击楚,大败楚军。返击魏,魏王降,以魏地为郡县。后又率军与李信攻取燕国辽东,灭燕,攻代,虏代王嘉,灭赵。接着率兵南下灭齐。秦终于统一六国。封通武侯。 王陵

2、(?-前 181),西汉臣。沛县(今属江苏)人。始为县中豪强。秦末陈胜起义,他聚众数千人据居南阳。楚汉战争中,以兵归刘邦,转战各地。汉朝建立,封安国侯。曹参死后,继任右丞相。因反对吕后封诸吕为王,被罢相,迁为太傅,谢病不朝,后病死。 王昭君, 西汉元帝时宫女。 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 名嫱, 字昭君, 晋避司马昭讳, 改称为明君或明妃。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前 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她自请嫁匈奴。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成帝又命她从胡俗,复为后单于阏氏。在匈奴几十年,结束了长期以来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局面,起到安定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的进步作用。她的故

3、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 王褒,西汉辞赋家。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七岁能文。博综文史,工于草隶。仕梁起家秘书郎。梁元帝召至江陵,为左仆射。劝帝还建康,未准。随帝降西魏。字文泰称为舅氏,位仪同三司。周明帝、武帝引置左右,论诗讲玄学,皆敬其才学。建德时,常参议朝政,书写诏令。为太子少保,出为宜州刺史。原有集五卷,已散佚,明人辑有王谏议集。 王莽(前 45-23),新王朝的建立者。8-23 年在位。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西汉末,以外戚掌握政权,成帝时封新都侯。元始五年(5),毒死平帝,自称假皇帝。次年立年仅二岁的刘婴为太子,号“孺子”。初始元年(8)称帝,改国号为新,

4、年号始建国。命令全国民间的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都禁止买卖,还实行五均六筦,企图以此缓和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统治期间,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经济混乱;恢复五等爵,经常改变官制;法令苛细,赋役繁重,阶级矛盾激化。天凤四年(17),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更始元年(23),新王朝在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他也在绿林军攻入长安时,被商人杜吴所杀。 王凤(?-前 22),西汉臣。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字孝卿。妹王政君为元帝皇后。初为卫尉,袭父爵阳平侯。成帝时,以外戚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其弟五人亦同日封侯。他专断朝政,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辅政十一年病卒。王氏掌握朝政

5、由他开始,后其侄王莽代汉,建立新朝。 2 王凤,新莽末绿林起义军领袖。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天凤四年(17),与王匡等在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东北)率饥民起义。后领部分起义军北入南阳(今属河南),号“新市兵”。昆阳之战时,他坚守危城,歼灭莽军主力。王莽政权被推翻,刘玄封他为宜城王。 王匡(?-23),新莽时将领。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王莽侄。任太师,与更始将军廉丹率军镇压赤眉起义,所过之处奸淫掳掠,蹂躏百姓。不久大败于成昌(今山东东平西),军溃逃走。在防守洛阳时,为绿林军击破,被俘杀。 王郎(?-24),西汉末割据者。亦称王昌,赵国邯郸(河北邯郸)人。精星历,以卜相为业。宣称河北有天子气。

6、又自称为汉成帝子刘子舆。后被西汉宗室刘林和富豪李育等拥立为汉帝,都邯郸。旋被刘秀击败,死于逃亡途中。 王匡(?-25),西汉末绿林军领袖。新市(湖北京山)人。天凤四年(17)、他与王凤聚饥民数百人在绿林山起义。后率起义军北入南阳,号称“新市兵”。更始元年(23),攻占洛阳,推翻王莽政权,被封比阳王。后与刘玄内讧,率部归属赤眉军。继而降刘秀,为秀部将杀害。 王景,东汉水利家。字仲通,琅玡不其(山东即墨)人。少学易,通天文术数,多技艺,善治水。显宗时,修浚仪渠,清除水害。平帝时,黄河决口。他与王吴率数十万人治理黄河,使黄河在以后的八百多年中没有大改道,景以功封河堤谒者。后任庐江太守,兴修孙叔敖所起

7、的芍陂,推广牛耕,境内丰给。著有大衍玄荃。 王充(27-约 97),东汉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少时受业洛阳太学,师事班彪。历任县、郡功曹,州从事、治中等职,后辞官家居。汉章帝曾特诏公车征聘,因病未行。晚年生活潦倒。王充在哲学上认为物质性的“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否定天人感应说。在伦理思想上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主张人性有善有恶,但强调人性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王充是先秦以后对中国古代逻辑有贡献的思想家,他较全面地阐述了论证问题,提出基本论证规则是:切忌“失之所对”,偷换概念,转移论题;不能“首尾相违”,自相矛盾;要文显言明,“言无不可晓,指无不可睹”。著

8、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仅存论衡。其思想对以后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很有影响。 王符(约 85-162),东汉哲学家。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年少好学,出身寒微,与马融、张衡等友善。性耿介,与世俗不合,不得升进。愤懑不平,终生隐居,发奋著书三十余篇,因不愿显名于世,故书名潜夫论。思想观点深受王充影响,怀疑天命,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文章朴素无华,笔锋犀利,对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豪门贵族的贪婪残暴,社会风气的败坏,作了揭露和批判。 王逸,东汉文学家。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字叔师。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作有赋诔书论等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

9、,今多亡佚。为哀悼屈原而作的九思,存于楚辞章句中。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叔师集。 王延寿,东汉辞赋家。字文考,一字子山,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王逸子。少时游山东曲阜,作鲁灵光殿赋,对宫殿的结构、雕刻、绘画作了生动描写,故文心雕龙称其“善图物写貌”,“合3 飞动之势”。当时蔡邕亦作此赋未成,及见延寿之作,甚为赞赏,遂为之辍笔,辞载文选。后渡湘水溺死,仅二十余岁。另有梦赋、王孙赋,见艺文类聚。原有集三卷,今不传。 王允(137-192),东汉臣。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字子师。初为郡吏,曾捕杀宦官党羽。灵帝时,任豫州刺史,镇压黄巾起义军。献帝初,任司徒,后与吕布密谋诛杀董卓。不久,被卓部将李

10、傕、郭汜所杀。 王粲(177-217), 东汉文学家。 字仲宣。 时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人。 初随汉献帝迁都长安, 后避地荆襄,依附刘表,然不被重用。后归曹操,为侍中。长于诗赋。其诗刚健慷慨,反映了汉末离乱,军阀割据,人民痛苦的情景。尤以登楼赋最著名。为“建安七子”中成就较大者。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侍中集。 王祥(184-268),西晋臣。字休徵,琅邪临沂(属山东)人。 晋书载其“性至孝”,早丧亲,事后母“笃孝纯至”。民间流传有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汉末,隐居庐江(安徽舒城)三十余年。后任温令,累迁大司农、司空、太尉。晋代魏,官至太保。 王修(?-218),三国魏臣。字叔治,魏国营陵(今

11、山东昌乐东南)人。汉献帝初平中,孔融召为主簿。曾为袁谭别驾,劝谭尚兄弟和睦不从,为曹操所灭。后从曹操,为大司农、郎中令、奉常等。好学不倦。修笃行义,又以知人称。著有文集三卷传世。 王肃(195-256),三国魏经学家。字子雍。东海(今山东郯城)人。曾任中领军,加散骑常侍。善贾逵、马融之学,是继东汉郑玄之后著名的经学家,但在学说观点上与郑玄对立。曾不分今文、古文,遍注群经。所注诗、尚书、论语、三礼、左传等书,在晋代立有博士传习,号称“王学”。其注各书均佚,清马国翰五函山房辑佚书中有辑本。 王恺,西晋将领。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宇君夫。王肃子。司马昭妻弟。性豪侈,而不拘细行。曾与石崇斗富。惠帝

12、时,除杨骏有功,位至后军将军。 王叔和,魏晋间医学家。高平(今山西高平,位晋城北)人。名熙。曾任太医令。他精研医学,重视诊脉,收集前代诊脉之文献,结合自己之体会,编成脉经十卷,是我国现存最早之脉学用书。又辑集散佚之汉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并加以整理,使这些医学文献得以保存。 王濬(206-285),西晋将领。弘农(今河南灵宝西)人。字士治。博学有大志,官益州刺使。受命伐吴,造楼极坚钜,发自成都,吴人以铁锁横江拒之。濬作大筏火炬,烧毁铁镇,直抵石头城下,孙浩穷蹙出降。晋遂灭吴,官至抚军大将军。卒谥武。 王浑(223-297)西晋将领。字玄冲,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魏司空王昶子。初仕魏为曹爽掾,

13、后依附司马昭,官至散骑常侍。晋武帝时,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领兵平吴,以功升征东大将军,封公。累迁司徒,加侍中,录尚书事。元康七年死,谥元。 王弼(226-249),三国魏玄学家。山阳(今河南焦作)人,字辅嗣。曾任魏尚书郎,少年即享高名,卒时年仅二十四岁。好谈儒道,辞才逸辩,与何晏、复侯玄等同开玄学清谈风气,世称“正始之音”。以“无”4 为万物本体,认为“道者无之称也”,”凡有皆始于无”,肯定名教(有)出于自然(无)。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等。 王戎(234-305),西晋臣。字濬仲,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好清谈,与阮籍等同为“竹林七贤”。后依司马氏, 参与伐吴, 仕路通

14、显。 惠帝时, 累官尚书令、 司徒。 “在职虽无殊能, 而庶绩修理”( 晋书 )。贪吝好货,广收八方园田,积钱无数,犹未知足。及“八王之乱”,死于出奔途中。 王济,西晋诗人。字武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少有逸才,文词俊茂。年二十,任为中书郎,后以母丧去职。再任骁骑将军,累迁至侍中。因触怒武帝,曾降为国子祭酒,数年后又为侍中,位终太仆。年四十六卒,追赠骠骑将军。钟嵘诗品云:“王武子辈,诗贵道家之言”。其诗皆亡。原有集二卷,已佚。今存残篇槐树赋等,见初学记。 王衍(256-311),西晋臣。字夷甫,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好老庄玄言,崇尚“贵无”之说,常执玉柄麈尾,清谈虚无,遇义有理有所不当

15、,随口更改,时称“口中雌黄”。“八王之乱”中,他夤缘附势,连任中书令、尚书令、太尉等职。“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晋书)。后为石勒所俘杀。 王弥(?-311),十六国前赵臣。东莱(山东掖县)人。晋书载其“有才干,博涉书记”,“多权略”,“弓马迅捷,膂力过人”,时号“飞豹”。从刘伯根起义。伯根死,据青、徐二州。永嘉二年(308),率军进逼洛阳,为晋军所破。后归刘渊,任征东大将军。光兴二年(311)与刘曜、石勒攻破洛阳,纵兵大掠。在回师青州途中,为石勒所杀。 王如(?-315),西晋流民起义军首领。京兆新丰(陕西临潼)人。初为州武吏,遇乱流移至宛(河南南阳)。永嘉四年,西晋政府

16、勒令流亡南阳一带的雍州流民还乡,他领导流民举行武装起义,袭击官兵,攻下襄城。雍州流民也起义响应,一时拥众五万。遂自封大将军,与晋军转战于汉水。后因连年大饥,内部分裂,降于晋将王敦。后为其所杀。 王敦(266-324),东晋臣。字处仲,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王导从兄。晋武帝之婿。两晋之际,官至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与堂弟王导等拥护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升任大将军、荆州牧。后以司马睿抑制王氏势力,于永昌元年(322)起兵攻入建康、杀刁协等人。后谋纂司马氏政权。明帝乘其病危,发兵讨灭之。 王导(276-339),东晋臣。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字茂弘。出身士族。西晋末为琅琊王司马睿献策移镇建康(今江苏南京)。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司马睿称帝,任相。时王敦拥有重兵,镇守长江上游,称为“王与马共天下”。历辅元、明、成三帝领导南迁士族,联合江南士族,以稳定东晋在南方的统治。 王羲之(321-379,一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