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9871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析)1.关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主要来自( ) A.对电磁波的研究 B.对地震波的研究 C.对声波的研究 D.直接观察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所以 B正确。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2.神舟飞船在距离地球 343 千米的高空飞行时,位于大气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基本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的平均

2、高度为 12 千米,平流层的高度大约为 50 千米以下,50 千米之上基本为高层大气。考点:大气受热过程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3.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4.下列关于图 1 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C 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A 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 - 2 -C.B 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E 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5.结合图 2(图中 A

3、 表示横波、B 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图 1 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通过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 B.在 D、E 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 C.地震波通过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 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答案】3.D 4.A 5.A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如下图)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6.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A.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深 B.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 C.图中的水体一定是海洋 D.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处 7.下列关于图中辫

4、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比较稳定 B.河道较浅 C.河流不易改道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 【答案】6.D 7.B 【解析】试题分析:6.根据材料,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冲积扇是山间河 流在流出山口,流入水体时,携带的砾石和泥沙随着水体地势落差减小,沙石在水体里堆积而成的,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浅,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粗、大、重的物质先沉积,所以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从图上看,河流流入水体,地势落差小,没有推动 冲积物由高处向低处的动力,形成扇三角洲,所以,扇三角洲一般不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也有可能是湖泊 或其他的水体。 7.辫状河流出现在扇

5、三角洲上,扇三角洲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河道分叉且较浅,由于扇三角洲是水体中的冲积扇,地表沉积物疏松,易受河流流水的冲刷侵蚀而改道,流量也较易 发生变化,图中冲积扇主要是山区提供的沉积物,所以河流的补给不会是地下水补给,因为地下水补给量较小,不能提供足够的水源。考点:河流地貌的发育8.下列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C.该层中的 CO2可吸收大量紫外线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平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故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较稳定,平流层中有臭氧层,能强烈吸收紫外线,使本层大气升温。

6、考点:大气受热过程9.月球上白天温度高达 127,夜晚温度低至-183,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主要因为其( ) 缺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缺少大气对月面的保温作用 体积、质量较地球小 自转周期较地球短 A. B. C. D. 【答案】A 【解析】- 4 -试题分析:月球上没有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多,气温高,夜晚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考点:大气受热过程10.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的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岩层受到强烈碰撞

7、和水平挤压,岩层发生弯曲,所以 B 正确。考点:地质构造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12.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 【答案】11.B 12.C 【解析】试题分析:11.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所以 B 正确。12.据观测,南极附近上空臭氧含量明显减少,出现臭氧空洞,所以 C 正确。

8、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下左图)很多只露出“腰身” ,干旱地区丹霞地貌(下右图)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13.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 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 “腰身”陡峻挺拔 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 “腰身”耸立 14.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气温日较

9、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答案】13.C 14.A 【解析】试题分析:13.由图片可知,湿润地区丹霞地貌的“腰身”处没有植被,读左图可知, “腰身”山体地势陡峻,土壤难以附着,因此植物难以生长,所以 C 正确。14.干旱地区降水少、风力大,对岩石进行破坏的外力作用以物理风化和风 力侵蚀为主,所以 A 正确。考点:地质构造1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 ) A.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降低 B.夜晚的最低温度降低 C.白天的最高气温降低 D.气温日较差减小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不会太高,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10、作用使地面热量散失较少,最低气温不致太低,因此气温日较差减小。考点:大气受热过程16.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6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中,地面热的地方,大气上升,冷的地方,大气下沉, 造成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再促进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乙图中,白天同海拔的山谷 上空的空气与山坡的空气气温相比,山坡附近的空气更接近地面,增温快,温度高,气流上升,而相对而言 山谷中的空气温度较低,气流下沉,形成谷风,丙图中,白天陆地的温度比海洋的温度要高,气流是上升的,形成顺时针的大气环流圈,丁图中,城市形成热岛效应,温度高,气流是上升的,与郊区之间形

11、成城市环流。考点:大气运动17.多云的夜晚近地面气温通常比晴天的夜晚高,原因是 A.多云的夜晚大气辐射强 B.多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强 C.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D.多云的夜晚大气尘粒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所以气温低;多云的夜晚,云量多,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强,大气保温作用强,因此气温比晴天高。考点:大气受热过程18.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主要是因为此时 A.强 B.弱 C.弱 D.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诗句的意思是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因为阴天,大气逆辐射强

12、,所以霜下得也晚了,是大气逆辐射,诗人庆幸留下了干枯的荷叶,可以听到雨- 7 -打荷叶的声音,与图示内容无关,是太阳辐射,是云层的反射作用,是地面辐射,对霜来的晚无影响。考点:大气受热过程2013 年 1 月l1 日,北京被大雾笼罩,造成首都机场多次航班延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9.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20.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

13、原因之一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答案】19.D 20.B 【解析】试题分析:19.深秋初冬时节,北京受亚洲高压和寒冷的西北季风影响,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温度较高,而夜晚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温度低,故昼夜温差大,水汽易凝结;加上城区扬尘、颗粒多,促进水汽凝结,因而多雾。20.大雾是大量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粒子或液态小滴,增加了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作用,影响人的视线距离,因而使空气能见度降低,大雾削弱了太阳辐射,而不是地面辐射,大雾不能改变太阳辐射的波长,大雾增强了大

14、气逆辐射,影响的是温度,而不是空气能见度。考点:大气受热过程“血迹石”是约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 “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 A.花岗石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 22.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

15、”中一定会有化石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 8 -【答案】21.C 22.A 【解析】试题分析:21.结合材料判断“血迹石”属于沉积岩, “千人石”属于岩浆岩。花岗岩、 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石灰岩与砂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与片麻岩属于变质岩。22.“血迹石”为沉积岩,故其形成是受外力作用的结果, “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 “千人石”属于岩浆岩,是岩浆经冷凝作用形成的,没有层理构造 和化石,没有经历了变质作用。考点:地质构造读“太平洋局部洋底地层等年龄线分布图(数字单位:100 万年)” ,回答下列各题。23.海岭的大致位置是 A.ab曲线之间 B.bc曲线之间 C.de曲线之间 D.cd曲线之间 24.据相关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B.海岭是板块碰撞挤压地带,深度大 C.海沟是生长边界 D.海岸山脉是火山喷出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答案】23.D 24.A - 9 -考点:地质构造 25.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是该层( ) A.气温相对下高上低,大气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