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出效应的阻碍机制——以中国汽车市场为例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78652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溢出效应的阻碍机制——以中国汽车市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溢出效应的阻碍机制——以中国汽车市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溢出效应的阻碍机制——以中国汽车市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溢出效应的阻碍机制——以中国汽车市场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溢出效应的阻碍机制——以中国汽车市场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溢出效应的阻碍机制——以中国汽车市场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溢出效应的阻碍机制——以中国汽车市场为例(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he logic of spillover interception: The impact of global supply chains in ChinaAuthorAuthor:FaithFaith HataniHataniTranslatorTranslator:SuSu ZhaodongZhaodongStudentStudent No.:11191017No.:11191017目录目录一、导论 .1二、由 FDI 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 .2三、研究背景 .43.1 政策环境.43.2 全球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 .5四、方法论 .6五、溢出效应抑制所产生的逻辑 .85.1 新兴市场的环

2、境.85.1.1 技术缺口.115.1.2 高速的竞争.125.2 跨国公司的全球联系.135.2.1 全球配送.145.2.2 全球同盟.145.2.3 企业间采购.16六、推论 .186.1 观点的普适性.186.2 政策建议.19七、总结 .201溢出效应抑制的发生机制:全球供应链对中国的冲击溢出效应抑制的发生机制:全球供应链对中国的冲击摘要:摘要: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析以及 institutional 的视角解释了“溢出效应抑制” 的作用机制,而这种“溢出效应抑制”是新兴经济体内的一种结构性障碍,它 会对技术溢出效应产生抑制。本文的研究认为,在新兴经济体的环境中,过多 的输入型 FDI

3、 将会成为技术溢出的结构性阻碍,即使在供应层面的较低层次上, 也会有这种阻碍发生,而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普遍认为 FDI 会产生大量的中 间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将中国的汽车产业作为一个考察案例,在此基础上分析 了全球供应链的净冲击,并提出了综合政策协调建议。一、导论一、导论国外直接投资(FDI)通常被认为会对本地公司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而这种技术溢出通常产生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产生在那些快速增长的中等收入国家,也就是所谓的新兴经济体。然而跨国公司(MNES)对投资指向国的本土企业所产生的技术外溢并不会自动产生。在不同的国家以及不同的地区,跨国公司的分公司所能产生的技术外溢会有不同的结果。尽管新古典

4、主义的理论以及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貌似在一点上达成了一致,即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遭遇了一个现实: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技术优势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个问题在新兴经济体内更加严重,尤其是在那些国际贸易全球竞争较为激烈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内,全球竞争者的快速涌入形成了本土企业的进入壁垒。尽管学者对溢出效应进行了许多的实证研究,但跨国公司(MNEs)与溢出效应的联系、跨国公司的动机仍然没有被充分的解释。FDI 在技术溢出中所起到的作用仍然需要在更深层次上给予分析,例如将分析集中于全球供应链的作用机制以及跨国公司对2institutional 限制的反应。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为了

5、解释“溢出效应抑制”的形成逻辑,而本文中所谓的“溢出效应抑制”是指新兴经济体内大量 FDI 带来的对技术溢出的结构性阻碍。本文的研究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以及 institutional 视角下,对溢出效应给出了一个观点。本文抛开了与技术溢出相关的大量因果联系,并以中国的汽车产业作为研究的案例。中国的汽车产业为检验跨国公司的冲击以及由他们所带来的溢出效应的程度提供了十分合适的样本,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中国拥有一个快速发展的汽车市场,许多跨国公司在那里运营;其二,汽车产业是国际市场上份额较大的部门之一,并且汽车正日益成为一个技术密集型产品。因此中国的汽车工业部门对于分析由跨国公司涌入所导致的“溢

6、出阻碍”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可以分析出国际供应链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减少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由此对垂直链条上技术溢出的限制。通过这样的研究,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引起研究者以及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希望他们能够注意到新兴经济体内全球供应链对本土产业结构的冲击。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章回顾了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第三章给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第四章勾出了一个研究方法的轮廓,第五章通过对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解释了“溢出效应抑制”的逻辑,第六章对相关概念给出了解释并进行了归纳,第七章给出了本文研究的结论。二、由二、由 FDI 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被定义为:技术在地理层面上的扩散可

7、以提高输入国的人均3资本水平,并且能够提升本土公司的生产力。工业化国家的跨国公司是全球市场中先进技术的主要来源,它们的技术一般通过下属几种渠道被输送至输入国:(1)跨国公司在输入国运营所带来的示范效应;(2)跨国公司与输入国公司的前向、后向联系;(3)由跨国公司为输入国雇员提供的培训以及技术援助;(4)市场中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与输入国本土公司的市场竞争。为了研究 FDI 对产业层面的冲击,本研究主要关注技术溢出的第二种途径,尤其是垂直的后向联系,这也是溢出效应最后可能发生的一种方式。为了使得技术溢出更容易发生,新兴经济体的本土公司必须保持与跨国公司密切并且持续的往来。如果本土公司能够参与到跨国公

8、司的供应链中来,那么技术溢出很容易通过垂直联系作用于本土企业,这也会对本土供应产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如果这种情况能够持续,那么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之间的联系将会日益紧密。然而,许多的调研考察都表明,跨国公司与输入国的本土企业之前的后向联系却十分有限。先前的研究都强调技术接受企业能够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即对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跨国公司同输入国本土企业之间联系的消极结果可以归因于区域的低吸收能力。输入国的本土环境对此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是因为企业层面的吸收能力是在一个公共环境中存在的,这种环境中,企业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企业间的接触以及密集的知识共享在汽车产业的供应链中尤为重

9、要,这是因为应用于最终产品的技术融合了其他诸多部门的协同运作。在下一个章节里,我们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汽车产业,该产业可以代表那些运作于很大的产业链之上的产业。同时汽车产业也是被许多发展中国家视为支柱产业的部门,它被4认为可以引领国家其他产业的发展,并能推动经济的腾飞。三、研究背景三、研究背景3.1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同许多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将汽车产业视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部门。自 1979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鼓励国外公司于国内企业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在七五期间(1986-1990),中国政府将汽车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并引进了“技术交换市场”战略,这一战略旨在促进技术转移。在 19

10、94 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一个新的规章,限制国外汽车制造商的普通股持股比例不得高于 50%。与此同时,鼓励来自国外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 FDI,这是为了发展本土的零部件制造产业。中国 90 年代初之前的发展进程可以被描述为“怠工”政策。随后,中国的FDI 政策逐渐开放化,这一点在汽车产业尤为明显。这一系列 FDI 政策致力于吸引全球汽车制造业巨头以及其零部件供应商来中国本土发展。在 2001 年,国外公司的技术许可证发放限制被放宽。当中国加入 WTO 之后,包括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在内的的进口关税大幅削减。此外,在 2002 年,中国政府开始允许股份公司部分为外企所拥有。中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对吸引跨

11、国公司进入本土汽车产业所表现出的巨大热情,与日本、韩国这样的亚洲工业化国家在其数十年前所采用的发展计划表现出了截然的不同。53.2 全球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全球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距离中国政府实施本土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中国的 FDI于 2003 年达到了 5014.7 亿美元,这一数据是发展中国家里最大的。与大量的FDI 一起产生的,还有全球供应链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渗透以及汽车产业各级产品的迅速扩张。然而,尽管中国的本土汽车制造商都在主动与外国公司进行合作,但他们仍然在努力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所形成的竞争力,而本土供应商的发展则更加迟缓。尽管培育本土零部件制造产业是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计划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是直至 2005 年,全球 OEM 供应商排行榜的钱 100 强中没有任何中国供应商。如表一中所展示的,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主要由分布于北美、日本以及德国的企业所主导。考虑到全球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所面临的困境显得无法逾越。跨国公司在本地市场的大量存在能否帮助中国制造商达到参与全球技术竞争的水平?如果再本土环境中存在一定的障碍,那么这种潜在的困难是如何产生的?下文将会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6四、方法论四、方法论研究溢出效应的标准途径需要涉及到本土产业的总量数据。然而,本研究采用对案例的定性研究方法,这是为了准确地追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