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8528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含解析)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1. 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跨越亚热带、暖温带及中温带B. 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C. 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D. 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 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A. 甲地区以旱地为主B. 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

2、要C. 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D. 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答案】1. C 2. 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区域资源分布比重差异,区域地理特征。- 2 -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跨国企业曾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完成下列各题。3. 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A. 耐克制鞋 B. 可口可乐饮料 C. 通用汽车 D. 波音飞机制造4. 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

3、施是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 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A. B. C. D. 【答案】3. A 4. D【解析】试题分析:技术支持,错。B 对,A、C、D 错。【考点定位】企业指向类型,“哭泣曲线”原理,我国今后发展措施。【名师点睛】读图理解,哭泣曲线形成是因生产成本提高,利润下降的结果。特别是劳动力、土地成本的提高,所以最可能撤离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土地价格不会下降,所以只能是自主创新,自主设计研发,培育品牌。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

4、。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5. 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A. B. C. D. 6. 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A. 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 冬季风势力增强C. 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 降水减少,雪线升高【答案】5. B 6. C【解析】试题分析:水减少不明显,D 错。学*【考点定位】流动沙丘分布条件,土地沙漠化及绿洲分布,沙漠向南入侵的原因。【名师点睛】流动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是风力,风速大小直接关系到流动沙丘的形成。干旱区绿洲要分布在水源较充足的山麓地带。绿洲边缘沙漠化,主要受绿洲地带水源的变化影响。结合绿的分布位置,北部

5、沙漠向南入侵。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气候及水域条件影响了浮岛的成本和效益。读图“人工浮岛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7. 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 4 -A. 遮蔽阳光,抑制水体温度剧烈变化 B. 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C. 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 D. 提高水域景观的观赏性8. 以下水域中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是A. 北美五大湖 B. 亚马孙河 C.太湖 D. 里海【答案】7. B 8. 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湿地的主要功能、环境效益。【知识拓展】湿地价值分析,生态价值主要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抑制气候变暖。调蓄洪水、减轻灾害、防止海岸侵

6、蚀、海水入侵。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包括提供农副产品、原料、水资源。提供航运、水能资源。具有旅游观光价值。社会价值主要是教育与科研价值。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小题。9. 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B. 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C. 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地多D. 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200 米10. 当地为发展旅游业修建一条直达山顶(492m 处)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A. 从乙处到山顶 B. 从甲处到山顶C. 从丙处到山顶 D. 从丁处到山顶【答案】9. D 10. B【解析】

7、试题分析:- 5 -9 题: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南向北再向东北;甲地东南方有山脊阻挡,确。【考点定位】等高线图的判断【知识拓展】观光索道的修建要有足够长度的游览距离,两点之间地形落差不能太大,两地之间不能经过凸出的地形如山脊。正屋正脊是指主屋屋顶最高处的一条屋脊。下图示意海南岛东北部山地地区的某乡村正屋正脊线与等高线的关系,图中乙地为该区域最高点,等高距为 25 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 海南岛乡村建筑不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坐北朝南的布局,受地形影响较大,一般背山面河。冬至日前后的清晨,站在甲处背正对房门口能看到A. 太阳从右方山头处升起 B. 太阳从后方山头处

8、升起C. 太阳从左方山头处升起 D. 太阳从前方山头处升起12. 该乡村建筑的排列是正屋沿等高线平行或与等高线有一定角度排列,这样排列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 方便整个村落的通风散热 B. 便于采光C. 地面较为平坦 D. 缩小房屋间的相对高差【答案】11. C 12. B【解析】试题分析:11 题: 海南岛乡村建筑不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坐北朝南的布局,受地形影响较大,一般背山面河,故甲处正屋朝向西南方向,房门朝向西南方向。夏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方位为东北方向,日落方位为西北方向,故站在正屋房门口不能看到日出,只能看到日落,看到太阳从有前方落下。故答案选 A 项。- 6 -12 题:

9、海南岛位于热带地区,夏季气候湿热,房屋沿等高线排列建设,缩小房屋的相对高差,地面较为平坦,且方便整个村落的通风散热。海南地区纬度低,光线好。且由图中房屋排列可以看出房屋朝向并不固定,并没有全部朝向光线更好的方向。故答案选 B。【考点定位】考查等高线图及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判读以及自然环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房屋背山面河可判断,甲处房屋朝向为西南,夏至日可看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因此可看到太阳从右前方山头落下;海南地区纬度低,光线好。且由图中房屋排列可以看出房屋朝向并不固定,并没有全部朝向光线更好的方向。下图示意我国陕西、新疆、青海三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图,读

10、图完成下列问题。13. 图中、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A. 青海、陕西、新疆 B. 新疆、陕西、青海C. 陕西、青海、新疆 D. 新疆、青海、陕西14. 省区在 6 月份日照时数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 深居内陆 B. 海拔高 C. 白昼长 D. 晴天多15. 影响、两省区日照时数冬季差异大的因素是A. 纬度位置 B. 昼夜长短 C. 天气状况 D. 海拔高度【答案】13. D 14. C 15. D【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7 -【知识拓展】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影响因素纬度地势天气日照时数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

11、冬季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我国南方某市(纬度约 21.5 N)的小明家准备在某楼盘中间位置买房,楼高 42 米,楼层高 3米,楼间距 30 米,北楼正后方有一停车场。读图,完成下列各问题。16. 小明爷爷不想买太高的楼层,又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那么小明家最好买A. 10 楼 B. 8 楼 C. 5 楼 D. 2 楼17. 小明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个停车位,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

12、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A. 甲车位 B. 乙车位 C. 丙车位 D. 丁车位【答案】16. C 17. B【解析】试题分析:- 8 -长,最好选择 乙车位,B 对。A、C、D 错。【考点定位】正午太阳高度,楼高与影长,日出日落方位。【名师点睛】熟悉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结合楼高,判断影长。影长大于楼间距的长度,遮挡在后面的楼层上。结合楼层高度,计算出遮挡层楼。停车场位于楼后面,中间位置日照少。考虑到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南方向,停车场 北侧在日出、日落时会照射到。下图为 2016 年 1 月 29 日 20:00 亚洲部分区域天气形势图,未来几天大陆上的天气系统明显转弱,

13、我国东部地区日平均气温上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 图中气压中心地气压低于地,则地与地气压差最大值可能是( )A. 18 B. 15 C. 10 D. 219. 我国东部地区日平均气温上升的最可能原因为( )A. 天气持续晴朗,太阳辐射使气温上升B. 高压中心南移,气流下沉使气温上升C. 受低压控制,地面温度升高D. 阴雨天气出现,大气逆辐射增温【答案】18. B 19. A【解析】- 9 -使气温升高,所以 A 正确。学*【点睛】两条等压线之间的闭合等压线圈,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较小值。图示意

14、某山地 1 月等温线呈同心圆分布,且等温线间距相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 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大陆内部,则图中四地海拔最高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1. 若该山地位于南半球,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 )A. 丙坡降水少于甲坡 B. 乙坡风力大于丁坡C. 该山地有终年积雪 D. 该山地位于低纬度【答案】20. D 21. 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等值线圈,阴坡、阳坡的差异及原因。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22. 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陆性特征最突出的是甲 B. 只在亚洲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乙C. 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15、丙 D. 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丁23. 形成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有 ( )太阳辐射因素 大气环流因素 下垫面因素 人类活动因素A. B. C. D. 【答案】22. A 23. C【解析】试题分析:响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错。C 对,A、B、D 错。学*【考点定位】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影响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某地 5 月 5 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24. 这次降水形成过程是A. 气流下沉形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11 -25. 此系统易造成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答案】24. D 25. B【解析】试题分析:24 题: 读图,图中曲线气温下降,气压升高,说明是冷锋过境,所以这次降水形成过程是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D 对。A、B、C 错。25 题: 此系统是冷锋天气,易形成华北、东北地区的夏季暴雨,B 对。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准静止锋形成,A 错。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