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8495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江西省南昌市五校江西省南昌市五校 2015-20162015-2016 学年高一语文学年高一语文 5 5 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月联考试题(含解析)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春节民俗艺术 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在春节这个“全民欢乐总动员”的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

2、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

3、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 。的确是这样。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

4、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可谁又能阻止生活的流变,让年节艺术一成不变地恪守老套路呢?其实,随生活潮流而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和改变,本来就是民间艺术的精神和发展状态。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 ,我们与其在怀旧中抱怨现实,不如在“俗而礼,礼而俗”的互动中建设与时俱进、魅力依旧的当代年节艺术,以至让大家真的想过年、过好年。 因为交通受阻,时下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的倡导。这当然是想为政府排忧解难,- 2 -也是为了避免同时出行所造成的种种麻烦。不过,面对民族

5、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面对民族文化记忆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感召,这种倡导显然是无力的,也不契合国情。 其实,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今天,要想有力地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切实地解决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安民于本土,就可使得乡村的老百姓都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其积极的社会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春节才会越过越火,春节的民俗艺术才会越来越繁荣。(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民俗艺术

6、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在春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B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的创作活动,年节的味道比现在浓。C如今,年节的文化空间已经被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充斥,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D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及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的主要原因。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间艺术比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更健康,因为后者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而前者则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B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在生活中发挥

7、着广泛的社会作用,如南方许多地区耍“板凳龙”的习俗,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C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在春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D有人提出的“今年过年不回家”的倡导显然是无力的,因为它很难对抗民族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和民族文化记忆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感召,也不契合国情。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间艺术的创作构思是极具想象力的,在造型上,它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B虽然现在的年味淡了,但“春节回

8、家过年”在民族文化记忆中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这也是民族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C作者认为,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老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就一定会让传统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D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 3 -艺术” ,我们也应该学会与时俱进。【答案】1D2A3C【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 项, “主要原因”无依据。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

9、级为分析综合 C。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A 项,原文说的是“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 ,这里扩大了范围。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C 项, “一定”绝对化,原文说的是“有可能”

10、。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黄贞麟,字振侯,山东即墨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十八年,授安徽凤阳推官,严惩讼师,州郡懔然。值大旱,祷雨未应,贞麟曰:“得无有沉冤未雪,上干天乎?”于祷雨坛下,立判诸大狱,三日果雨。江南逋赋案兴,蒙城、怀远各逮绅民百余人系狱候勘。狱不能容,人皆立,贞麟以彼逋赋皆未验实,不忍令死于狱,悉还其家。及讯,则或舞文吏妄为注名,或误报,悉原而释之,保全者五百家。河南优人朱虎山,游食太和,发长数寸,土猾范之谏与昝姓有隙,诬以藏匿故明宗室朱虎山谋不轨。事发,

11、江宁推官不敢问,以委贞麟。贞麟力白其诬。逮至京师复勘,刑鞫无异,贞麟乃释昝姓而治之谏罪。颍州民吴月以邪教惑众,株连千余人,贞麟勘多愚民无知,徒坐月及为首者。捕人索财于水姓,不得,指为月党,追至新蔡杀之。乡人来救,并诬为月党。- 4 -抚镇发兵围之,系其众至凤阳。贞麟廉得实,惩捕而尽释新蔡乡人。其理枉活人多如此。旋以他事解官,后得白。康熙九年,授直隶盐山知县。地瘠而多盗,立法牌甲互相救护。有警,一村中半守半援,盗日以息。清里役,逃亡者悉与豁除,不期年,流民复业数百家。十二年,旱,谓父老曰:“勘灾者至,所需惟官是责,不费民一钱。 ”及秋征,吏仍以旧额进。贞麟曰:“下输上易,上反下难。待准蠲而还之,

12、反覆间民必受损。 ”立令除之。又永革杂派陋例,民皆感其惠。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选自清史稿 ,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值大旱,祷雨未应 值:遇到B土猾范之谏与昝姓有隙 隙:隔阂C徒坐月及为首者 坐:犯罪 D不期年,流民复业数百家 期年:一整年5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B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C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

13、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D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贞麟疾恶如仇。在任安徽凤阳推官时,严惩了为非作歹的讼师,使州郡风气纯正。后来又惩治了诬陷他人的“土猾”范之谏。B黄贞麟善于断案。在吴月一案中,捕快因索要钱财不得而诬陷百姓为吴月同党,黄贞麟查得实情,惩治了捕快,释放了被诬陷的人。C黄贞麟爱护百姓。任直隶盐山知县时,因发生旱灾而下令免除部分赋税,又永远革除不合理的摊派,并请求减免山西闻喜邑的徭役。D黄贞麟处理政事有方。盐山多盗贼,黄贞麟就制定牌

14、甲互相救护制度,一旦有警报,全村人就“半守半援” ,使偷盗现象一天天减少。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贞麟以彼逋赋皆未验实,不忍令死于狱,悉还其家。(2)勘灾者至,所需惟官是责,不费民一钱。- 5 -【答案】4C5A6C7 (1)黄贞麟认为他们拖欠赋税都没有审验查实,不忍心让他们死在狱中,就让他们全部回家。(2)查看灾情的官员来了,所需要的只要求官府供应,不应耗费百姓一文钱。【解析】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 项,应解释为“定罪” “判罪” 。

15、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读文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又被提升为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人丁徭役重,黄贞麟极力请求减免。担任京左、右翼仓的监督,因为被盗而失察被罢免职务,后来在家中 去世。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16、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C 项, “请求减免山西闻喜邑的徭役”发生在黄贞麟任户部山西司主事时。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1)句中,关键词“逋”译为“拖欠” 、 “验实”译为“审验查实” 、 “悉”译为“全部” 。 (2)句中关键词“勘”译为“查看” 、 “惟官是责”译为“只要求官府供应” 。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参考译文:- 6 -黄贞麟,字振侯,山东即墨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十八年,被授予安徽凤阳推官,严厉惩罚为非作歹的讼师,州郡风气很正。遇上大旱,祈祷上天降雨没有灵 验,黄贞麟说:“难道是有旧冤未能申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