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亿元时代_的到来及应有的冷反思_浅谈当今艺术品交易现象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678309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亿元时代_的到来及应有的冷反思_浅谈当今艺术品交易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_亿元时代_的到来及应有的冷反思_浅谈当今艺术品交易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亿元时代_的到来及应有的冷反思_浅谈当今艺术品交易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亿元时代_的到来及应有的冷反思_浅谈当今艺术品交易现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目共睹,当今艺术品收藏已进入了亿元时代。去年7月19日,随着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收槌,2010年全国文物与艺术品春季拍卖会已全部结束。中国境内成交额超过10亿的拍卖公司出现了六家:北京保利为33.09亿元,中国嘉德21.28亿元,香港佳士得20.2亿元,香港苏富比17.51亿元,北京翰海13.16亿元,北京匡时10.81亿元。这六家拍卖公司总共成交额为116.05亿元,远超2009年同期63.75亿元的成交额。然而1993年,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上海“朵云轩首届字画拍卖会”上,155件拍品在海内外买家踊跃竞投下,最终成交额仅为835万元;可叹的还有北京文物市场的2188件拍品,总共

2、才拍得300万元。可是有谁会想到,短短17年时间,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竟有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况且,香港佳士得、苏富比成交额,居然落在北京保利和中国嘉德后面,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总体上来说,2010年秋拍表现强劲,例如,北京保利成交额52.8亿元;中国嘉德成交额过41亿元;北京匡时也达15.6亿元,均创历年最高单季成交纪录。据近日的AMRC市场分析报告的初步统计,这六大拍卖公司秋拍总成交额达183.13亿元人民币。从数据所反映出的业绩来看,艺术品市场形势喜人。拍卖行原本就是寻宝场所20多年来,笔者集得古瓷一千余件,大多数系地摊上觅得。最近五六年,为充实品种或当教材,每年要在拍卖行买上一些。这些

3、拍品若转手,都可翻上一、二倍(图1雍正青花西番莲葫芦瓶,系2009年于某拍卖行购得,包括佣金在内计6600元人民币)。由此可见,适合各种层次需求的拍卖行,原本就是个觅宝好场所。须正视的是,参拍者一定要有相关知识和实战经验,千万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摆谱,否则会闹笑话。笔者曾见识过几位穿着时髦者,他们把一件市面上习见的普通的晚清日用器皿,举牌至5万多元。这勇气和高出物品市场价数十倍的竞价,理所当然地赢得了满场的喝彩。有关收藏品的来源,笔者认为,拍卖行以及一些诚信度较高的古玩店,都属于藏家觅宝的好场所。尤其现在,艺术品市场的真品率,已明显高于前两年。以前,国内艺术品市场由于价格普遍低廉、藏家惜售,致

4、货源奇缺。在征集不到拍品的情况下,一些拍卖机构为生存或受利益驱使,会对赝品采取视而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针政策,甚至还有意让赝品上拍。这样,艺术品市场的真品率,长期以来呈恶性循环,不是很高。可这种局面,随着这一两年市场行情的突然火爆,发生了根本改变。近几年,文物市场上的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源源不断,有来自境外的,亦有国内的,主要为三个方面:境外的,即回流瓷,系以前一些世界强国掠去的,量比较大、且保存完美。这在多年前,有实力和远见的个人,已陆陆续续从国外买进不少,现不断成为中小型拍卖会和一些古玩店的亮点。国内的货源,部分来自投资者,部分系出自以前的大户人家,尤其后者,本是不想出手或者还想作观望的

5、,只是国内拍卖行近年屡屡创出天价,让他们开始有了自信,便不失时机地亮出了家底与库底。境外的,多数系欧美日本等国的藏家,他们知道了中国的行情世界第一,踊跃送拍。这些拍品不乏珍品,其实,亦有不少赝品。比如,来自日本的回“亿元时代”的到来及应有的冷反思浅谈当今艺术品交易现象上海 高阿申图3 作者参观天民楼藏瓷, 并聆听葛师科先生讲解元青花EAST COLLECTIONS123资讯流瓷,主要为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仗着有钱,从我国卷走的那部分器物,内中,真真假假都有。两三个月前,笔者花了不足5万元,便从来自日本的这批器物中觅得一件正德官窑的白釉暗花涩胎龙纹盘(图2)。这件中国瓷器,釉泽肥腴、工艺精湛,实

6、为不可多得的明代精品。由此证实,拍卖行,其实和地摊一样,都可以捡到漏,都可能用较少价钱买到珍品。当然,亦可能用昂贵的真品价位收进赝品。同是那场拍卖,一件显然为赝品的“回流瓷”,从无底价争抢到数十万元。自然,对于欧洲的回流瓷,亦不能想当然地掉以轻心,一些品貌俱佳的所谓“外销瓷”,很可能其“留洋”的经历仅有数月或数年,有的属“出口转内销”,根本没出过国门。这真真假假的辨别,需要眼力。收藏充满风险,当然,乐亦在其中。我们不能只有钱亿元时代的突然到来,特别是陶瓷艺术品收藏亦进入了亿元时代,这是确实的。在2009年以前,国内艺术品流通市场上没有一件单件是过亿元的。然而,2009年10月至11月,中贸圣佳

7、、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的秋拍,有4件拍品单件成交额过亿元。2010年春拍,过亿元的又有4件(注:上述8件拍品皆为字画)。让人尤为兴奋的是去年10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长颈葫芦瓶,经过足足45次叫价后,将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世界纪录改写为2.5266亿港元。另一件拍品清乾隆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捶瓶,则以1.4066亿港元落槌,亦大大高出估价。一个月后的11月11日下午,在英国伦敦郊区的米德尔塞克斯县,Bain-bridges拍卖公司又爆出新闻,一件乾隆时期的粉彩镂空开光青花鱼纹套瓶,被北京藏家以4300万英镑竞

8、得,加上佣金共5160万英镑(8300万美元),折合约5.5亿元人民币,创下新的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世界最高纪录。针对2010年春拍以来中国艺术品的火爆状况和不断爆出的亿元纪录,国人于惊喜之中亦有冷静。笔者认为,自家人在国外争斗、砸钱,让人家赚得盆满钵满,实属不应该。起码,这不是真正的爱国。笔者主张国人把目光投向拍卖行以及一些诚信度较高的古玩店,并非怂恿国人用大把钱去斗狠、逞强。说穿了,那是猛士的表现。笔者的意思是,利用现有的大好时机,藏友们尽可用不太烫手的价位,在小拍上显能,或者到不太显眼的中小型拍卖会去拾遗,甚至到各地古玩城古玩市场淘宝。即:用低价位买进自己喜爱的有升值空间的文物。这一切,靠的

9、是文化知识。或许,大拍上拥有质量绝对顶级的珍宝,但不能因此而有勇无谋缺乏理性。关于那件以2.5266亿港元成交的乾隆洋彩长颈葫芦瓶,笔者耳边经常回荡起一个月前两位前辈在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上的讲话。张宗宪说,那件葫芦瓶“我从1500万开始举牌的,到6500万我就不叫了”;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600位华人藏家,同为收藏大家的葛师科先生则更坦诚:那件葫芦瓶, “不要说2.5亿元的成交价,就是2500万元,我们也不举牌。我更看好的是明代器物、永宣器物”。他们的话语显露出见仁见智的聪慧,更多的则是各自的功底(图3)。收藏充满乐趣,这乐趣来自于寻寻觅觅的缘分,来自于真真假假的判识,来自于文化知识的享受。钱,或许能买到世上许多珍贵的东西,却未必能买到文化及由文化所带来的乐趣,这大概就是收藏的奥秘。图1 雍正青花西番莲葫芦瓶图2 正德官窑白釉暗花涩胎龙纹盘EAST COLLECTIONS124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