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8134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镇江市江苏省镇江市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选择题:本大题共 2020 题,每题题,每题 3 3 分,共计分,共计 60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合题目要求。1.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 周易家天下 ) ,该句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君主专制 D宗法观念2. 汉书贾谊传载贾谊上疏曰: “今淮南地远者数千里,越两诸侯,而县(悬)属于汉。其吏民徭役往来长安者,自悉而补,中道衣敝,钱用诸费称此,其若属汉,

2、而欲得王至甚,逋逃而归诸侯者已不少矣。其势不可久。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三公九卿制3.“内阁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皇权的腐化,维系明代政治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内阁的发展实际上是内阁重新宰相化的变型发展。 ”以上材料表明内阁的设立A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有利于政治稳定 B协调了君相矛盾,是对抗皇权的文官代表C名义上是皇帝的幕僚,实质上等同于宰相 D是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无实权4.下图是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月五日武殿试大金榜。由兵部举榜,榜张贴于西长安门外。由此图可以看出清代科举考试A程序更加公正 B武举受到重视C文武交叉考试D形式日益僵化5.

3、 清朝霞林院侍读奎华等一百五十五人联名上书反对某条 约,认为该条约中“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四夷入侵,各示所欲 ” 。这个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 下表中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战争名称时间战争的结果或影响A鸦片战争18401842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2B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C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清政府被迫开放沙市、苏州等地为商埠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导致义和团

4、运动爆发7. 1945 年 4 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同发起旧金山会议,共商建立联合国。右图是出席旧金山会议前,美、英、苏、中四国代表举行非正式会议,讨论全世界安全机构宪章。右起第一位是中方代表宋子文。作为历史的见证,这张照片最有助于说明A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B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C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D抗战取得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8.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迫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

5、空想性 B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C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9.马克思评价某运动:“一开始就带有宗教的色彩。 ”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 “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陋万状的破坏来对立停滞与腐朽。 ”该运动是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0. 1919 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

6、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A未能联系广大民众 B由部分团体发动参加C推翻了封建帝制 D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11. 下图反映了 20 世纪初期某场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的情况。这种状况的出现,在当时所起的作用主要是A加速了清朝统治的瓦解 3B有利于北伐取得阶段性成果C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D导致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12. 从文明进步和近代化这一角度分析,下列属于资政新篇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的是A政治上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经济上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C文化教育上都提倡设立新式学堂 D社会生活方面都提倡“自由” “平

7、等”13.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 ”该电文称赞的军事行动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14.粟裕针对某场战役的设想:“三野突破江防后,第一步是包围歼灭南京、芜湖、镇江之敌,周密组织东线(东集团)四个军由三江营至张黄港段突破江防成功,切断京沪铁路,楔入京沪敌人之间,对于协同西线(中集团)合围南京地区之敌,至关重要,对整个战役极为有利。 ”该设想针对A.徐州会战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5.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8、会的开幕式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 1949 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里程碑”表现在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 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D.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16.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C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17. 非洲岛国圣多美

9、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断交,这是自 2000 年以来第 11 个国家与台湾“断交” 。最近巴拿马“驻台湾代表”即将卸任,但并没有宣布新任人选。这表明A国际社会通力促成中国统一 B台湾当局谋求同大陆的和解4C “一个中国”的认同度增加 D两岸关系迎来了更大的进展18. 1950 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上述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A. “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另起炉灶”19. 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总方针是:争取扩大世界和平统一战线,促进民族独立运动,并

10、为建立和加强我国同亚非国家的关系创造条件,力求会议取得成功。这次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万隆会议20. 1950 年 2 月 14 日,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B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3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020 分,

11、共分,共 6060 分。分。21.(20 分)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所谓士人政府者,即整个政府由全国各地之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所组成。 钱穆国史新论(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推动“士人政府”出现的具体措施。 (6 分)材料二 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 ,容易造成门闽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

12、,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2)材料二中的“前期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存在的弊端。 (5 分)5材料三 宋史常安民传载:熙宁中以经义取士,一般举人纷纷效法王安石的学说,但常安民却特立独行,不随大流。当他在太学考试中考得第一名,试卷启封后,主考官见其年少,欲改变其名次,判监常秩(监察官员)不同意,指出:“糊名较艺,岂容辄易?”(3)根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度的特点。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5 分)材料四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

13、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摘自钱穆国史大纲(4)根据材料四中钱穆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研究古代选官制度时需注意哪些原则?(4 分)22. (20 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1921 年 7 月)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

14、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1923 年 6 月)(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9 分)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6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

15、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冶,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2)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 材料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6 分)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 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 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 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1982 年 7 月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