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794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 20172017 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试题(含解析)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春节期间,小明的表哥一家去非洲旅游。图 1 是表哥回国前通过微信与小明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 请你帮小明推算一下,表哥

2、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A. 13 日 10 时 B. 12 日 10 时C. 12 日 19 时 D. 13 日 19 时2. 此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 此季节开普敦温和多雨B. 此季节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C. 此季节我国沿海台风多发D. 此季节亚欧大陆主要受低压控制【答案】1. A 2. B【解析】21. 表哥位于开普敦属于东 2 区,北京位于东 8 区,当地 12 日 13:40 起飞,北京时间为 12日 19:40,飞行时间 14 小时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12 日 33:40,即为 13 日 10 时,所以选 A。2. 春节期间,为北半球

3、冬季,南半球的开普敦为夏季,炎热干燥,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我国沿海在夏秋季节台风多发,亚欧大陆主要受高压控制。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为“一年中南京市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示意图” ,甲丁、ad 代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 图中各点中,北半球白昼最长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4. 我国传统上所说的春季是立春到立夏之间。在图 2 中是A. ab 之间 B. 乙丙之间 C. bc 之间 D. 丙丁之间【答案】3. D 4. C【解析】3. 读图可知,丁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白昼最长。4. 我国传统上所说的春

4、季是立春到立夏之间,b 为立春,c 为立夏,所以春季是 bc 之间。.下图是 2013 年 7 月 13 日武汉市部分地区气温分布示意图。7 月上中旬,武汉一直维持这种高温晴热天气,且几乎无风。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5. 武汉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原因A. 从城区向四周降低;城市地区地面状况与乡村地区的差异B. 从城区向四周降低;城市地区获得太阳辐射与乡村的差异C. 从城区向四周升高;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城市周边地区D. 从城区向四周升高;城市中心地区常住人口低于周边地区6. 这段时间武汉高温晴热天气形成的原因以及 M 地受温差影响可能产生的风向是A. 受准静止锋影响;M 地多偏北风B. 受气旋影响;M

5、 地多偏南风C. 受反气旋影响;M 地多偏南风D. 受暖锋锋后暖空气影响;M 地多偏北风7. 图中 N 是武汉市区最大的湖泊,它对武汉城市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会增加城市出现内涝可能 会调节局部地区气候 有利于新鲜空气进入城市 阻碍城市空间的北扩A. B. C. D. 【答案】5. A 6. C 7. B【解析】试题考查城市热岛效应、常见天气系统、湖泊生态效益5. 根据图中的等温线可读出,气温从城市向四周降低,原因是城市的热岛效应,A 正确。6. 反气旋控制下多晴天,气温高,C 正确;准静止锋、气旋、暖锋影响下多降水天气。7. 湖泊可调节径流、调蓄洪水,不会增加城市内涝可能;会调节局部气候,有利

6、于新鲜空气进入城市;N 湖位于城市东部,不会阻挡城市向北发展,B 正确。【点睛】冷锋过镜时常会形成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暖锋过镜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高压4(反气旋)控制下多晴天,低压(气旋)控制下多阴雨天;准静止锋影响下多阴雨天。下图为“1 月份低纬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图中近地面风向为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9. 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其景观最可能表现为下列的A. B. C. D. 【答案】8. A 9. B.【解析】试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和对气候的影响8. 1 月份赤道低气压带向南移,图示表示南半球,南半球低纬度是东南信风带,风向为东

7、南风,A 正确。9. 图中甲地位于 203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景观为热带荒漠,B 正确。10. 低纬环流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合理的说法是A. 在高低纬度与海陆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传递与交换B. 进行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塑造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C. 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淡水更新和碳氧平衡D. 进行水热传递,是促进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主要动力【答案】A【解析】低纬环流可在高低纬度与海陆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传递与交换,A 正确;会塑造5地表形态,但不是各种形态都能塑造,如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会促进淡水更新,但不会促进碳氧平衡;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主要动力来自地球内部。下图为“

8、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左图中 M 处岩石类型及 N 处岩石形成过程分别对应于右图中的A. a B. b C. c D. d 12. 有关左图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 B. 乙处地质构造适合寻找地下水C. 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D. 丁处地质构造适合修建水库【答案】11. C 12. C【解析】11. 左图中 M 处岩石是位于岩浆活动通道附近,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所以 M 处岩石类型为变质岩,N 处岩石形成过程是通过岩浆活动形成的,右图

9、中 a 位于岩浆岩,b 为沉积岩,c 为变质岩,所以可知 M 处岩石类型及 N 处岩石形成过程分别对应于右图中的 c和。12. 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向斜山,乙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合储油;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丁处地质构造为断层,不适合修建水库。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3. 有关图中洋流的判断,正确的是6A. B. C. D. 14. 关于图中水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环节没有季节变化 B. 乙环节是衡量水资源丰歉的指标C. 丙环节受人类影响最大 D. 丁环节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答案】13. B 14. C【解析】试题考查洋流分布规律和水循环的意义.13. 洋流流向等温线

10、弯曲方向一致,可排除 CD;图示植被为常绿硬叶林,说明该地是地中海气候,位于 3040大陆西岸,洋流自北向南流,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水温向北递减,B 正确。14. 图示地区为地中海气候,甲环节为降水,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乙环节是水汽输送,衡量水资源丰歉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丙环节是地表径流,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C 正确;丁表示地下径流。【点睛】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11、,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寒流。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赤道附近,山顶有终年不化的积雪。由于气候变暖,有人预言“赤道雪山”奇观将消失。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5. 根据自然带更替的规律,图中甲自然带最可能是A. 热带季雨林带 B. 热带草原带 C. 落叶阔叶林带 D. 常绿硬叶林带16. 某一地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主要原因是7A. 太阳辐射较弱 B. 到达高空的地面辐射少C. 高空气压低、空气密度大 D. 大气逆辐射弱17. 一旦山顶冰川积雪消失,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A. 山顶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B. 山坡森林上线下降C.

12、 山顶冰川侵蚀地貌消失 D. 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答案】15. C 16. B 17. A【解析】试题考查山地垂直分异规律、大气受热过程、全球变暖的影响15. 山地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根据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带,可推测出甲是落时阔叶林,C 正确。16.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某一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原因是到达高空的地面辐射少,B 正确。17. 山顶冰川积雪消失,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山顶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A正确;影响林线的因素是降水,不是降水;冰川侵蚀地貌不会消失;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但不是对当地的影响。下图为某省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

13、其中抚(扶)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数之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据图推测该省 2020 年老年人口总数最接近A. 3190 万 B. 790 万C. 1040 万 D. 250 万19. 该省人口变化的特点是A. 2013 年和 2020 年的少年人口数量基本一致B. 总人口最大峰值出现在 2016 年C. 人口总抚养比持续上升,增长先快后慢8D. 老年人口扶养比持续增加,养老压力渐增.【答案】18. B 19. D【解析】试题考查人口题18. 从图中看该省 2020 年劳动年齡人口约为 3160 万人,老年人口抚养比约为 25%,根据材料可知,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抚

14、养比,可算出老年人口数为 790 万,B 正确。19. 从图中可看出,2013 年和 2020 年的少年抚养比基本一致,但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可知少年人口数量下降;从图中看,劳动年龄人口最大峰值出现在 2016 年;人口总抚养比持续上升,增长先慢后快;老年人口扶养比持续增加,养老压力渐增,D 正确。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0. 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A. 雨热同期 B. 地形平坦C. 植被丰富 D. 市场广阔21. 近三十年来,东北稻米种植界线不断向北推移,主要原因有气候变暖 科技进步劳动力向北迁移 南水北调A. B. C. D. 22. 与东南沿海优势

15、区相比,东北稻米优势区的特点有A. 科技水平低 B. 小农经营C. 机械化水平高 D. 单产高商品率低【答案】20. A 21. A 22. C【解析】20. 本题考查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东北平原优势区、长江流域优势区、东南沿海优势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共同的区位条件是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A 正确;东9南沿海为丘陵地形、植被丰富对水稻种植影响不大,东北平原,地广人稀。故 B、C、D 错误。故答案选 A。22. 与东南沿海优势区相比,东北稻米优势区的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东南沿海地区,以小农经营为主,机械化水平低,故 C 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 C。浙江小商品生产曾经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困扰着小商品生产的发展。2014 年浙江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图是杭州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3. 从杭州特色小镇发展中可以看到,这里产业发展的方向是24. 该地产业升级的有利条件有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科技发达、交通便利 资源丰富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