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7791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南京市南京市 201620162017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高一语文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高一语文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8 8 页。满分页。满分 160160 分。考试时间为分。考试时间为 150150 分钟。分钟。2.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基础知识和名著阅读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濒临(bn)

2、戛然而止(ji) 卓有成效(zhu)B. 镌刻(jn ) 缄口不语(jin) 咬文嚼字(jio)C. 菲薄( b ) 雕阑玉砌(q) 纷繁芜杂(w)D. 恫吓 (dn ) 命途多舛(chun) 呼天抢地(qin)【答案】B【解析】B 项中镌刻(jun) 雕刻的意思。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点睛: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由于生活中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往往也就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归纳出误读的常见类型对我们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同时针对每一种误读类型,我们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掌握好字音这个考点。字音的误读

3、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把多音字的甲音误读成乙音。 (2)形声字类推偏旁引起误读。 (3)习惯误读字,如“玫瑰”中的“瑰” , “ 气氛”中的“氛” 。 (4)生僻字。生僻字,因其不常见而容易被忽略,易误读。考生平时要做有心人,注意积累。2.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社稷 甘拜下风 慢条斯理 B. 愧怍 和盘托出 中石没镞C. 部署 残羹冷炙 钿头云篦 D. 陷阱 良晨美景 毁家纾难【答案】D【解析】D 项中“良晨美景”应为“良辰美景” 。解释为:良:美好;辰:时辰。良好的时刻,美丽的景色。点睛:要辨析字形正误,一切当从字的意义下手、考虑。在这里,我想提供两个据义别形的技巧

4、:字形结构分析法。汉字当中,有若干是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等,它们的表意性很强。剖析字形特点,或者说是剖析汉字的造字方法,推知汉字的意义,从而为我们辨析别- 2 -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词语结构分析法。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联合式的词语,对这类词,可根据前后位置的关系,推知相对应的字词的词义,从而帮助我们辨析字形。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炙手可热,刷新了近年的收视纪录,很多人茶余饭后都在谈论精彩剧情。B. 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演讲比赛中,选手们口蜜腹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赢得观众阵阵掌声。C. 勒索病毒全球大面积爆发,攻击各国政府、学校、

5、医院的网络,说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绝不是危言耸听。D. 第 89 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巴里杰金斯执导的月光男孩当仁不让地获得了最佳影片奖。【答案】C【解析】A 项中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B 项中口蜜腹剑: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C 项 中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这使用正确。D 项中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一般答题的经验:1、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

6、信息。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要准备作答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搞清成语意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在具体作答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这些重点: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 。4.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B. 明月不谙离

7、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C.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 )D.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答案】B- 3 -【解析】A 项、C 项、D 项都是比喻的修辞。5. 下列语段衔接最自然的一组是( )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 、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 , , 。 。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 ,又要有所“选择” 。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 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心态去审视它 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 而不是用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

8、“欣赏”它A. B. C. D. 【答案】D6. 下列对名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 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坚信,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但他与鲨鱼搏斗后最终认为自己被打败了。小说表现了“命运无常、难以抗争”的主题。B. 茶馆以北京裕泰大茶馆为中心,展示了清末、民国初年、抗战期间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每一幕敲响一个时代的丧钟,表现了旧中国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C. 红楼梦中能充分表明贾府“讲排场费用高,又不肯将就省俭”的主要情节是秦可卿丧礼和元春省亲两件事。D. 红楼梦中“怡红院群芳开夜宴” ,黛玉抽中了“风露清愁”的芙蓉花签,在她死后,宝玉写了芙蓉女儿诔以示伤悼之情。【答案】

9、C【解析】A 项中“命运无常,难以抗争”错误;B 项中“抗战期间”错误,应为“抗战胜利后” ;D 项“宝玉写了芙蓉女儿诔以示伤悼之情。 ”错误, “芙蓉女儿诔是为祭奠晴雯写的” 。点睛:文学常识面广量大,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多积累。积累可以采用分门别类记忆- 4 -法,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以考点为分类标准,如:(1)时代国别,可以借鉴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方法,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2)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 “边塞诗派” “婉约派” “豪放派”等。(3)地位评价,如“四大名著”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等。(4)文

10、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5)题材人物,如范进中举 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形象。(6)作家作品,如苏轼的诗、词及文等。(7)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太史公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张敞,字子高,河东平阳人也。是时京师浸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敞既视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尽行法罚。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其治京兆,略循赵广汉之迹。然敞本治春秋 ,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以此能自全,竟免于刑戮。为京兆九岁,坐与光禄勋杨恽厚善,后恽坐大逆诛,公卿奏恽党友

11、,不宜处位,等比皆免,而敞奏独寝不下。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舜以敞劾奏当免,不肯为敞竟事,私归其家。人或谏舜,舜曰:“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敞闻舜语,即部吏收舜系狱。舜当出死,敞使主簿持教告舜曰:“五日京兆竟何如?冬月已尽,延命乎?”乃弃舜市。顷之,宣帝崩。元帝初即位,待诏郑朋荐敞先帝名臣,宜傅辅皇太子。上以问前将军萧望之,望之以为敞能吏,任治烦乱,材轻非师傅之器。天子使使者征敞,欲以为左冯翊。会病卒。初,敞为京兆尹,而敞弟武拜为梁相。是时,梁王骄贵,民多豪强,号为难治。敞问武:“欲何以治梁?”武敬惮兄,谦不肯言。敞使吏送至关,戒吏自问武。武应曰:“驭黠马者利其衔策,

12、梁国大都,吏民凋敝,且当以柱后惠文弹治之耳。 ”秦时狱法吏冠柱后惠文,武意欲以刑法治梁。吏还道之,敞笑曰:“审如掾言,武必辨治梁矣。 ”武既到官,其治有迹,亦能吏也。 (选自汉书张敞传 ,有删节)注:柱后惠文,官员帽子名,是执法官和御史的代称。7.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然敞本治春秋 治:治理- 5 -B. 而敞奏独寝不下 寝:搁置C. 不肯为敞竟事 竟:完成D. 审如掾言 审:果然8. 与“后恽坐大逆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 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D.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9. 下列对文意理解

13、有误的一项是( )A. 张敞上任之初,长安的治安一片混乱,偷盗横行,商人深以为苦,张敞的治绩得到了皇帝的称许。B. 张敞治理京兆,不专用诛罚,以经术为辅,兼采儒道,所以老百姓常常能保全性命,免于刑罚。C. 萧望之认为张敞是有能力的官吏,堪任治理烦乱,但是其资质轻浮,不是做师傅的材料。D. 张敞的弟弟张武认为对待官民凋敝的梁,就如同驾驭狡猾的马要善用马衔和马鞭,要用刑法弹压管理。10. 翻译下列句子。(1)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答案】7. A 8. C 9. B 10. (1)我为这个人出力多了,现在(他)只能当五天

14、的京兆尹罢了, 怎么能再查办案子 呢?(每句 1 分,大意对 1 分)(2)注重学校教育,反复强调孝敬长辈、友爱兄长的道理, (那么)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东西了。 (“谨” 、 “申” “悌” 、 “颁白” 、状语后置句各 1 分。 )【解析】7. A 项中 治,研究点睛:此类题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 “乞骸骨”(告老还乡)、 “下车”(官员刚到任)、 “春秋”(年龄)、- 6 -“结发”(男子成年)等。(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

15、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 (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 (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8. C 项为被动句点睛: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9. B 项中免于刑戮的是张敞本人 点睛:假设法和代入法是解答此类题最好的方法,即假设这些选项的内容都是正确的,用来加深理解原文,然后再用代入法,一一与原文比照验正,就会发现与原文内容不符的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