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讲话精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67375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2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要讲话精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要讲话精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讲话精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责任编辑 喻文杰 版式编辑 刘也2016年7月18日星期一02要 闻同志们: 今天, 我们召开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座谈会, 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 话精神,交流学习体会,分析形势任务,研究 部署工作, 群策群力推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 事业繁荣发展。首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 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 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 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 持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及文艺工 作、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些重要讲

2、话, 涵盖了宣传思想工作主要领 域,抓住了意识形态工作关键部位,布局之完 整、衔接之紧密、立意之高远、影响之广泛,都 是前所罕见的, 构成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 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 为推动哲学社 会科学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 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从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 以贯通古 今中外的气魄和视野, 系统阐述了哲学社会 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深刻回答了“为 什么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如何构 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等一系列根本问 题, 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 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 抓好贯彻落实。 刚才

3、,4位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有的谈了 学习心得体会,有的谈了研究所思所得,发言 都很有见地、很接地气,思考很深、质量很高, 听了很受启发。从大家的发言中,我深切感受 到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我省哲学社会 科学界产生的巨大反响, 感受到了全省广大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空前高涨的学术热情, 感受到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春天正在 来临。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就深入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我省哲学 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讲四点意见,同大家交流 和讨论。一、 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 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进一步 增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责 任感使命感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 世

4、界的重要工具, 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 步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 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 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 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 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 哲学社会科学 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这“两个取决 于”、“两个不可替代”、“两个重要”,深刻阐述 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我 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正确把握,站在战略全局 高度, 增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和 行动自觉。 省委、 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

5、学工作,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 一系列政策措施, 有力推动全省哲学社会科 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 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日益提升。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 入研究和回答党和国家以及我省发展中面临 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推出了一批重要研究成 果,在理论普及、学术研究、决策咨询等方面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促进 “三量齐 升”、“五化同步”提供了智力支持、作出了积 极贡献。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哲 学社会科学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 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 一元化指导思想遇到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 战,不同程度侵蚀人们对

6、的认同; 二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 总体不高,存在“阐释多、原创少,智库多、智 慧少,出书多、出彩少”等问题;三是内部管理 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存在学用 “两张 皮”和“贫血”的现象;四是学风作风不够扎 实,存在有理论缺实践、有数量缺质量、有高 度缺温度、有高原缺高峰等问题;五是人才队 伍总体素质不高,存在专家多、大家少,人员 难流动、人才难留住等问题;六是不同程度存 在对哲学社会科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问题,重理轻文、重器轻道、重 技轻德等社会现象还比较普遍。对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 加以解决。 新形势下, 哲学社会科学的

7、地位更加凸 显、作用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习近平总 书记用“五个面对”,突出强调了新形势新实 践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就我省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 将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五位一 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湖南 的实践, 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在 这个过程中, 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不可替 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有可为。第一,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三湘人民的物质和精 神追求,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决胜全 面小康、 增进人民福祉提供强大的智力支 持。第二,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 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各类 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

8、,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在 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凝聚社会“最大公约数” 等方面发挥作用。第三,全面依法治省的重 要内容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以文 化人、以理服人的作用,培植人们的法律信 仰和法治观念。第四,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 要阶段,提高全省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 力,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有针对性、学理 性和说服力的研究阐释。另外,当前世界范 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激烈,人们 的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活跃,面对意识 形态领域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需要像抢夺 制空权一样抢夺“制脑权”,大力发展哲学社 会科学,加快建设理论高地,更好发挥哲学 社会科学理论引

9、导、解疑释惑、正本清源、团 结鼓劲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是一个需要 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 这是一 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 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 和传统,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 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著述立说、建言献 策,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努力做到不负 历史担当、不负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二、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 研究导向, 巩固提升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政治方向和研究导向问题带有全局性、 根本性、原则性,事关哲学社会科学的

10、发展道 路、前途命运和现实价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 工作者要始终保持高度清醒,站稳政治立场、 理论立场, 自觉把正确的政治方向、 价值方 向、 学术导向贯彻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各方 面和全过程, 确保哲学社会科学始终朝着正 确方向、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1、 在指导地位上必须做到始终毫不动 摇。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 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 就是旗帜鲜明地坚持 以为指导。 不坚持以 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 向。 在坚持指导地位这个根本问 题上,必须坚定不移,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近 些年来,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交锋,思想文化多 元多样, 对指导地位带来了一定 冲击,“”、“过

11、时论”、“说教 论”等错误认识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蛊惑人 心。比如,有的人断章取义、舍本逐末,机械地 用语录生硬 “裁剪” 活生生的现 实, 看到马克思的某些判断没有完全成为现 实或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 就极力鼓吹马克 思主义失败了、破产了、终结了;又如,有的人 罔顾历史、无视现实,偏激地认为 是外来学说、西方学说,不适合东方文化和中 国土壤,有的还抛出了“国学高于党学”等歪 理谬论。诸如此类观点,既不客观,也不理性。 要看到,是科学,但它没有也不可 能提供有关当代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正如 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并没有 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马克 思主义本质上永远是当代的,

12、随着实践变化 而不断发展, 这正是的魅力和活 力所在。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从 本质上去认识,真正知其要义、懂 其精髓,掌握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坚持好、维护好、巩固好的指导地 位。 2、 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做到真学真懂真 信。深刻揭示了自然界、 人类社 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伟大的认 识工具”、“有力的思想武器”, 为人类社会发 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迄今依然占据着真理和 道义的制高点。坚持以为指导,首 先要学懂弄通。 广大哲学社会科 学工作者要沉下心来,坚持真心实意学、深入 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 原理,深入学习经典作家著作、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3、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 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 义, 全面系统学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 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世界观,掌 握方法论,练好“看家本领”。坚持以为指导, 关键要将其内化为坚 定的政治信念、清醒的理论自觉。姓“马”容易 信“马”难。要把坚持以为指导内 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不移地在教学和研究 中高举旗帜, 自觉把正确的政治 方向和学术导向统一起来,寓“道 理”于“学理”之中。坚持以为指 导,还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发力。 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群体, 把作 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党校干校培 训的主干课程;抓好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坚持 “”、“”、“信马用马”,推动马

14、 克思主义占领思想舆论主阵地; 抓好青年学 生这个群体, 推动进课堂、 进讲 坛、进教材,将其作为大中专院校教学的主要 科目和各类考试政治理论科目的主要分值, 决不能让在学科中“失语”、教材 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3、 在研究导向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人民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历史的“剧 中人”。坚持以为指导,最核心的 是解决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的问题, 做到 为人民群众做学问、为人民群众拿笔杆子。英 国哲学家罗素讲过一段话, 大意是历史不只 是为历史学家写的, 诗歌不能只应由诗人朗 诵,音乐不能只应由作曲家聆听。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决不能局限于为个人服务、 为精英服 务,决不能搞

15、脱离人民的“小圈子”和孤芳自 赏,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没 有感染力、吸引力、生命力。全省广大哲学社 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 究导向,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 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 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 起,努力在为党和人民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 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出书斋、扎根人民,到实 践中去用脚丈量土地, 到人民中去用心体察 民情,从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汲取智慧营养,面 向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出研究成果, 努力把论 文写在大地上、写在群众中,使研究成果始终 保持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4、 在实践运用上必须做到坚持问题导 向。以为指导,不能“只重形式不 务实”、“光喊口号不出招”, 关键是要坚持问 题导向、面向实践需求,用好、发 展。新的时代条件下,哲学社会科 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要解决好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继续发展21 世纪、当代中国。解决 “三化”问题,最重要的是把坚持 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落 到研究改革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 论和实践问题上来, 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 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 工作者要切实深化理论研究,积 极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推进 话语体系的建构,不断提升的理 论解释力、实践说服力,更好发挥马克思主 义在哲学社会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