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374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山东省菏泽市山东省菏泽市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 B 卷)卷) (含解析)(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2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8 分)分)1.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奠定于A. 夏商西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魏晋南北朝时期【答案】B【解析】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对我国传统文化做出的贡献就有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诸家诸子在春秋战国的大舞台上各

2、展风采,百家的争鸣构成了思想文化上的冲突,正是在这种冲突中百家文化相互交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故答案选 B。ACD 三项均不符合历史事实。2. 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掉大半。你认为被删掉的部分最有可能是A. “人性本善”说 B. “民贵君轻”说 C. “先义后利”说 D. “浩然之气”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主专制,被删掉的部分应该是不利于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的内容,A 符合题意,对君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BCD 都是强调个人的道德修为,而不涉及君臣关系,不会被删

3、掉,排除。所以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3. 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A. 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 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C. 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 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这是因为处在我国小农经济的产生阶段,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黄宗羲是生活在我国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故选C。A 项错误,两者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B 项错误,两者都谈不上对社会规律的把握;

4、D 项错误,二者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思想的类型,而是是否适应当时的形势的问题。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与韩非子比较。4. 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2 -A. 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B. 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 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 D.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理解。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由此可知他们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故 A 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他们的思想都反对君主专制,与宋明

5、理学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不符,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他们的思想不仅是对民本思想的复兴,还包括了唯物思想,故 C 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该项思想兴起于清末,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A。点睛: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尽管激烈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成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但是他们仍然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儒学)重新焕发生机。5.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B.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

6、事C.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火药在唐代末期开始应用于军事,北宋时代得以推广,故 B 项正确符合史实;“蔡侯纸”是指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所生产的纸张,目前已发现西汉时期的灞桥纸,排除 A;“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排除C;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宋代,排除 D。所以答案选 B,ACD 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6.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 王羲之 B. 张旭 C. 颜真卿 D. 柳公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杜甫的

7、这句诗可看出是描述唐朝的一位草书书法家,A 不对,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时间不符;CD 不对,颜真卿与柳公权虽然是唐朝书法家,但擅长楷书。所以答案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唐朝书法艺术7. 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3 -A. 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 B. “异端”思想影响广泛C. 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 D. 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窦娥冤是元代杂剧,水浒传是明清小说,从时间上看,A 项并不是两者的共性,排除;B 项“影响广泛”说法错误;C 项是两则故事的共性,符合题

8、意;D 项材料中无从体现。所以选 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元代杂剧、明清小说8.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 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古代戏曲对人物的脸谱化处理,导致人民形成对历史人物的固定认识。故答案为 B 项。古代戏曲把人物脸谱化,显然没有真实再现历史,没有正确评判历史人物,排除 AC 项;脸谱化的结果可能提升也可能贬低即歪曲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 D 项。9.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9、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主要强调了A. 人与万物的关系 B. 人创造了万物C. 人的价值 D. 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智者学派的作用。A 项错误在于智者学派强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B 项和 D 项的错误在于扩大了人的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主要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故答案选 C。点睛:智者学派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智者学派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10.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

10、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 反对人们的私欲膨胀泛滥 B. 反对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C.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D. 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答案】C- 4 -【解析】略11.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A. 君主制 B. 君主专制 C. 共和制 D. 君主立宪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结合所学,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反对君主专制,希望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统治。伏尔泰、孟德斯鸠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并不反对君主制。故答案为 B。其他三项均不符合历史事实。点睛:学生容易

11、混淆这四个概念。君主制和共和制是两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君主制包含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指君主个人独裁,君主立宪制指君主的权利受到宪法的制约。共和制(或称“民主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管理形式。12. 人们由举起人文精神的旗帜到进入理性时代,其根本原因是A. 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 B.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C. 仁人志士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D. 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人文主义的发展,故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故答案为 B。

12、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原因13. 有人说,17 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 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这段话理解有误的是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牛顿的经典力学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都否定了神创论,正确。项只符合牛顿,项只符合达尔文,科学战胜神学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迅速战胜说法错误,排除。故 D 项正确。- 5

13、-14.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动力革命包括牛耕的出现蒸汽机的改良电动机的出现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牛耕的出现蒸汽机的改良电动机的出现以上都是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动力革命;但是,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并不是动力方面的革命,而是通信领域的革命,故此题应选 B 项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两次工业革命成就15.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平均时间18851919 年19201944 年19451964 年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30 年16 年9 年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7 年8 年5 年A. 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程

14、度越来越紧密B. 财富的追求驱使这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C.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D.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答案】A【解析】本题材料以表格形式反映了不同时期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851919 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451964 年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从生产技术到投入市场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因此选 A。BCD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16. 下列对贝多芬的音乐评价正确的是:将声乐与器乐相结合他是法国著名的音乐家开创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先河- 6 -成功

15、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错误;既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符合历史事实,故答案选 C。17.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曾谈到他的创作时说:“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为路的东西不过是彷徨而已。”其创作风格属于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理性主义 D. 现代主义【答案】D18.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撅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A. 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 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 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D. 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仅摭拾泰西皮毛”即仅仅学习西方(泰西)的皮毛,“遂乃自足”即自满自足了,这符合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技而忽视其政治制度的特点,这是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故选 B。19. 1923 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 27%,不欢迎者占 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 76%,不赞成者- 7 -占 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A. 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 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 渴望公正公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