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3615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山东省淄博市山东省淄博市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333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666 分)分)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回答下列各题。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22018 年我国将发射嫦娥 4 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

2、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答案】1.D 2.C 【解析】试题分析: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没有大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过大,地球表面的大气和水加剧了土壤的形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岩石主要是物理风化形成月壤,不同于地球土壤。2.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损石撞击密集,对人类威胁大,地球的大气层可以抵挡直径小的陨石,月球却没有这层屏障,于是任何一颗陨石也会造成伤害。考点:宇宙中的地球美国国家海洋与

3、大气管理局空间中心发表公报说,太阳活动将逐渐增强,黑子数将于 2011年或 2012 年达到峰值。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 )A维持地表温度 B促进大气运动和水循环C产生潮汐现象 D可能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4在“黑子峰年”(黑子数达到极大值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的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2 -C清除“宇宙垃圾” ,保持太空清洁 D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答案】3.D 4.B 【解析】试题分析:3.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

4、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4.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有限,不足以应对大自然的力量,所以人们只能选择提前防范,未雨绸缪;增加电信网络建设,在太阳活动面前我们的损失会更大,因为根据以前的经验,凡太阳黑子活动峰年,通讯设施一般会受到影响,严重的则会被损坏,所以建设更多的电信网络基础不能解决问题。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借鉴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人们通常以 0、38N 为极点,将其所在半球称为“陆半球”(如图) ,另一半球称为“水半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水半球”的极点应

5、为( )A180,38S B0,38N C180,38N D0,38S6. 下列四地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W,89S B80E,40N C10E,1S D180W,71N- 3 -【答案】5.A 6.C 【解析】试题分析:5.人们通常以经度 0、38N 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 ,另一半球为“水半球” ,水半球的极点应与陆半球的极点对趾,故判断其极点为 180,38S。6.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公里,也就是八万里,身处赤道上时,地球自转一圈正好是它的周长,所以就是“坐地日行八万里”了。考点: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右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

6、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7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 )A质量在三颗行星中最小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C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不同D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的行星8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答案】7.D 8.A 【解析】试题分析:- 4 -7.地球的普通性表现为其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与太阳系的七大行星相比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而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地球是目前一颗存在高智能生命的星球。8.地球生命存在原因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

7、水,图中三行星的距太阳位置分析,距离太阳远近影响温度,过近温度高,过远温度低,而地球距太阳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考点:宇宙中的地球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9在地球由 D 向 A 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10在地球由 B 向 C 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答案】9.B 10.B 【解析】试题分析:- 5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1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

8、 B C D【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左图河流位于北半球,河流向右偏,小岛会与岸相连;右图河流位于南半球,河流向左偏,小岛会与岸相连。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2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 15 天。淄博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A谷雨与立夏 B立冬与立秋 C雨水与处暑 D小满与大暑【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中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可以判断,小满与大暑位于夏至两侧并对称分布,昼长时间最接近。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下列各题。- 6 -

9、13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A调快 1 小时 B调慢 1 小时 C调快 24 小时 D调慢 24 小时14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 )A长 B短 C一样 D无法判断【答案】13.D 14.B 【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5.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下图中各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

10、互余的基本原理判断,该地位于 40N,春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50,故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 40,所以 D 图错误。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6读赤道附近区域图,M 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若 23.5,则此日为( )- 7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此时晨昏线与经线相交且夹角为 23.5,说明此时为二至日M 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综合以上条件可判断,此日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7图示季节分配自

11、上而下依次为(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18下列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答案】17.D 18.C 【解析】试题分析:- 8 -1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最上面的城市夏季很长、春秋季相连,为纬度最低、热量条件最好的广州;第三个城市冬季漫长、夏季短促,为纬度最高的哈尔滨;第四个城市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因此其纬度也较低,是武汉;第二个城市春秋季较短,冬季较长,故其为纬度比哈尔滨稍低的

12、北京。18.高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小,因此冬季漫长夏季短促,季节更替不明显。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回答下列各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60504019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20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答案】19.D 20.C 【解析】试题分析:19.由资料可知

13、,在连续 3 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 1 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 2 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 3 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选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20.第 1 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 2 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 3 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说明第 2 次测量时是当地的秋分日。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21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22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14、C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答案】21.B 22.B 【解析】试题分析:21.根据两图的地理位置,可以得出甲位于 90W,30N 附近;乙位于 31E,31N 附近,故判断甲位于乙地的西南。22.甲图跨经纬度较乙图大,故甲图表示的实际范围较乙图大,故判断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考点:地图的基本知识广东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该省一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3兴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方法测定该岛经纬度,(当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与竹竿长度已知)必须观测和记录的数据是( )A北京时间、最短竿影长度 B最短竿影长度、竿影方位C最短竿影方位、北京时间 D白昼长度 、太阳高度- 10 -24一个月后,兴趣小组再次登岛,发现该日的日落时刻与上一次相同。那么,该日的日期可能是( )A5 月 21 日 B6 月 7 日 C7 月 8 日 D12 月 7 日【答案】23.A 24.C 【解析】试题分析:23.兴趣小组必须要记录最短的竿影长度,这样才能根据竹竿和竿影的长度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进而计算出当地的纬度;此外,还要记录最短的竿影出现的北京时间,这样才能根据当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值,计算出该岛的经度。24.日落时刻与上次相同,即太阳直射点仍位于上次所在的纬线上,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可知,任何一地,一年内总有两天的日出日落时刻相同,这两天关于二至日对称。根据“一个月后”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