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腔颌面部影像诊断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669176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腔颌面部影像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空腔颌面部影像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空腔颌面部影像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空腔颌面部影像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空腔颌面部影像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腔颌面部影像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腔颌面部影像诊断(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头颈部头颈部 第五节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口腔颌面部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一、正常影像学表现(1) 平片 口内片:牙片、咬合片、咬翼片 口外片:上、下颌骨正、侧、斜 全景 口腔体腔摄影 曲面体层摄影 造影检查 涎腺造影 正常腮腺造影(图)正常腮腺造影(图)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一、正常影像学表现(2) CT 扫描范围自下颌骨下缘至颞颌关节 横轴、冠状 层厚3mm5mm 重建图像(HRCT配合牙科软件): 二维曲面、矢状、三维 MRI 头线圈 常规T1WI、T2WI,层厚 3mm5mm;三维显示;脂肪抑制 增强检查 正常腮腺、颌下腺正常腮腺、颌下腺CT(图)(图) 正常腮腺正常腮腺MR

2、I(图)(图)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二、异常影像学表现 牙齿的萌出、牙齿的形态、牙周组织 上、下颌骨形态及骨质结构改变 颞颌关节结构、功能改变 涎腺形态、密度/信号、腺管改变 口腔黏膜、舌形态、密度及信号改变 三、观察、分析和诊断三、观察、分析和诊断 X线照片明确检查目的,投照体位及技术条件 CT观察牙齿、牙槽骨及其周围组织、腮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分析病变的部位、范围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MRI显示解剖结构清晰,可很好地观察颌面部病变的大小、形态、部位、范围 四、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四、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X线: 用于牙齿及牙周病变、颌骨和颞颌关节病变的观察 腮腺造影检查:显示腮腺导管及腺泡

3、的情况 CT:涎腺病变的诊断 MRI: 是检查口腔颌面部肿物时的首选检查方法 可对颞颌关节病变提供可靠的信息 疾病诊断疾病诊断 五、牙源性囊肿 六、牙源性肿瘤 七、非牙源性肿瘤 八、牙龈癌 九、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十、涎腺疾病 五、牙源性囊肿五、牙源性囊肿 颌骨囊性病变的成因 颌骨的胚胎发育 牙源性上皮的引入 面裂融合线上皮残余 炎症 外伤 颌骨囊肿的分类(颌骨囊肿的分类(1) 上皮性(真性) 牙源性 非牙源性 非上皮性(假性) 单纯性骨囊肿(出血外渗性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颌骨囊性病变的分类(颌骨囊性病变的分类(2) 牙源性囊肿 发育性 含牙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始基囊肿) 炎症性 根

4、尖囊肿 残余囊肿 非牙源性囊肿(面裂) 发育性 鼻腭管囊肿 球颌囊肿 腭正中囊肿 下颌正中囊肿 颌骨囊性病变的分类(颌骨囊性病变的分类(3) 颌骨囊肿依生物学特性即有无囊壁角化 非角化囊肿 根尖囊肿、残余囊肿 部分含牙囊肿 面裂囊肿 其它 角化囊肿 绝大部分始基囊肿 部分含牙囊肿 多发角化囊肿基底细胞痣(癌)综合征 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1) 非角化囊肿 无侵袭性、复发率低 根尖囊肿、残余囊肿 最常见 50%70% 牙髓炎症扩展到根尖周或根侧 肉芽肿刺激牙周韧带内的残余上皮增生 上皮衬里囊样腔隙形成 囊壁为无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2

5、) 含牙囊肿 包绕牙冠,附着于一个未萌出牙牙颈 造釉器星网层出现液化 一个牙胚(一个牙)、多个牙胚(多个牙) 23层非角化上皮细胞衬里及薄层结缔组织 早期为牙胚内冠周间隙增宽(2.5mm) 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3) 牙源性角化囊肿 高复发率(13.762.5%) 、局部侵袭性 来源于牙板残余或原始牙滤泡 囊壁为不全角化或正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囊内含大量浓稠、干酪样蛋白角化物 纤维囊壁内见有牙源性上皮岛和微小囊肿 上皮增生活跃,呈不典型增生 蕾状或芽状生长 部分可转为鳞癌或造釉细胞瘤 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4) 基底细胞痣(癌)综合征(Gorlin S

6、yndrome)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家族史 上、下颌多发角化囊肿,有时呈“H”型分布 皮肤基底细胞痣或癌 大脑镰、床岩韧带钙化 肋骨分叉 脊柱畸形 其它 非角化囊肿非角化囊肿CT表现表现 好发于上颌前牙区 均为单房型 类圆形、边缘光滑 邻近骨皮质变薄,周围常有连续的细硬化缘 均一低密度 牙根吸收不明显 根尖囊肿有肉芽组织形成时,可见软组织密度 非角化囊肿非角化囊肿MRI表现表现 平扫 纯囊性(根尖囊肿可呈囊实混合性) 均一长T1、长T2信号 均一薄壁,光滑(根尖囊肿可呈均一薄壁或不规则厚壁) 增强 无或轻度强化(感染囊壁及肉芽组织团块明显强化) 根尖囊肿(图)根尖囊肿(图) 根尖囊肿伴感染(

7、图)根尖囊肿伴感染(图) 根尖囊肿伴感染(图)根尖囊肿伴感染(图) 含牙囊肿(图)含牙囊肿(图) 含牙囊肿含含牙囊肿含2牙(图)牙(图) 角化囊肿角化囊肿CT表现表现 好发于下颌磨牙区 多房型 占15.6%30%(11.2%),边缘小囊肿,不 完整骨性和纤维性分隔 单房型分叶状,长轴生长特性 骨质缺损常见,可有硬化缘 (依囊内容物性质)可呈略低甚至等密度,且常不均 匀 牙根吸收多为斜面状 含牙或不含牙,含牙率(57%) 角化囊肿角化囊肿MRI表现表现 平扫 常为纯囊性病变 软组织团块影,似囊实混合性上皮团块 信号复杂且不均一 均一薄壁,光滑,(继发感染)不规则厚壁 增强 (除非继发感染)囊壁无

8、或轻度强化 软组织团块无强化,可与肿瘤实体鉴别 多房角化囊肿(图)多房角化囊肿(图) 多房角化囊肿(图)多房角化囊肿(图) 角化囊肿(图)角化囊肿(图) 六、牙源性肿瘤六、牙源性肿瘤 牙源性囊性肿瘤 牙源性上皮来源 造釉细胞瘤(63.1%) 牙源性腺样瘤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牙源性钙化囊肿 牙源性间叶来源 牙源性粘液瘤 牙源性纤维瘤 化牙骨质纤维瘤 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 牙源性上皮及间叶来源 牙瘤 造釉细胞牙瘤 骨源性囊性肿瘤或肿瘤样 病变 骨巨细胞瘤 骨化性纤维瘤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一)造釉细胞瘤(一)造釉细胞瘤(1) 占牙源性上皮肿瘤的80% 良性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多形性肿瘤 来源于造釉器、牙

9、板、牙源性囊肿上皮 多呈囊-实混合性 单房或多房 腔内黄色或褐色液体,胆固醇结晶、继发出血 (一)造釉细胞瘤(一)造釉细胞瘤(2) 内壁乳头状突起,外壁穿出包膜芽状突起 易造成邻近骨质破坏 可穿破周围骨皮质造成周围软组织侵犯 部分瘤细胞分化不良,具有潜在或低度恶性 术后易复发,复发率高达55%90%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CT) 80%位于下颌磨牙及升支区 60%多房型 ,完整及不完整骨性分隔 单房型 分叶状 低-等混杂密度软组织密度(特征) 明显的骨质缺损,骨皮质穿破,无硬化缘 含牙或不含牙,常为下颌第三磨牙 牙根吸收多呈截断状或锯齿状 邻近重要结构侵犯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MRI)

10、平扫 囊-实混合性,囊壁软组织信号结节特征 囊液多呈均一长T1、长T2信号 不规则厚壁,壁结节、乳头状突起 增强 实体部分、壁结节、乳头状突起、软组织囊壁 多房造釉细胞瘤(图)多房造釉细胞瘤(图) 多房造釉细胞瘤(图)多房造釉细胞瘤(图) 多房造釉细胞瘤(图)多房造釉细胞瘤(图) (二)牙(二)牙 瘤瘤 生长于颌骨内,牙胚组织发育异常形成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病理分型: 混合性牙瘤:为排列紊乱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形成的硬性团块,无成形的牙 齿 组合性牙瘤:由大小多少形状不等的牙齿聚集而成 囊性牙瘤:牙瘤周围形成一个囊肿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颌骨膨胀、致密团块、牙齿、囊肿等

11、等 混合性牙瘤 组合性牙瘤 牙瘤(图)牙瘤(图) 七、非牙源性肿瘤七、非牙源性肿瘤 (一)颌骨血管瘤 (二)颌骨骨化性纤维瘤 (一)颌骨血管瘤(一)颌骨血管瘤 较少见,多见于下颌骨中心部 好发于20岁,为颌骨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 X线:线:颌骨局限性膨大,呈囊状密度减低区,其内可见网格或蜂窝状结构或放射状骨 隔 CT: 不均匀囊状透光区,可见无数细小的骨隔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MRI: T1WI低信号,可含有脂肪呈高信号,T2WI呈非常高信号,可见低信号纤维隔 增强后明显强化 (二)颌骨骨化性纤维瘤(二)颌骨骨化性纤维瘤 较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颌骨内成骨性纤维组织 常见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12、多为单发,常见于下颌骨 X线:线: 颌骨局限性膨胀,皮质变薄 含骨组织较多者呈较致密影,团块状钙化或骨化 无明显骨膜反应,局部牙齿受压倾斜或推移 CT:等、高密度软组织肿块,有菲薄完整的骨壳, 内可见斑点状骨化影 MRI: T1WI呈低或中等信号,T2WI呈中等或略低信号 骨化或钙化灶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 骨化性纤维瘤(图)骨化性纤维瘤(图) 牙骨质化纤维瘤(图)牙骨质化纤维瘤(图) 八、牙龈癌八、牙龈癌(gingival cancer) 颌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下颌磨牙区多见,多为分化较高的鳞癌 多见于40岁60岁,男性多于女性 可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下颌牙龈癌多转移至患侧颏下及颌下淋巴

13、结 上颌牙龈癌多转至患侧颌下及颈淋巴结 CT:牙龈肿胀,软组织肿块,邻近骨质吸收、破坏,局部淋巴结转移 MRI: 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病变若侵犯牙槽骨,T2WI低信号的皮质骨被高信号的肿瘤组织所替代 牙龈癌牙龈癌 九、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九、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亦称costen综合征 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 临床:开闭口时疼痛、发生弹响或摩擦音和运动受限, 多属功能紊乱,也可为器质性破坏 发展过程: 功能紊乱期:关节区的神经肌肉功能紊乱 结构紊乱期:关节盘移位及关节囊扩张,关节松弛等 器质性改变期:髁状突的骨质和软骨及关节盘的退化性改变, 以及关节盘的破坏和穿孔 X线:线

14、: 功能紊乱期:只有髁状突运动的变化,前移、后移或轻微上下 移位 结构紊乱期: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 器质性改变期:骨质改变,主要表现为髁状突硬化 CT:软组织窗可观察关节盘移位情况 MRI: 横断面有助于观察关节盘向内或向外移位 冠状面可见关节盘侧移或旋转移位 矢状面则有利于显示关节盘前移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 十、涎腺疾患十、涎腺疾患 (一)腮腺良性肿瘤 (二)腮腺恶性肿瘤 (三)Sjgrens 综合征 腮腺解剖腮腺解剖 腮腺(parotid gland):是涎腺中最大的一对,左、右各一,两侧对称 呈三角楔形,位于外耳道前下、咬肌后缘和下颌后窝处,后邻胸锁乳突肌及二腹肌后腹 被面神经丛分为浅深

15、两部,浅部位于外耳前方,深部位于下颌后窝 腮腺管自腺前缘上份发出,约在颧弓下方一横指处越过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处弯转向内侧,穿过颊肌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牙冠的黏膜处 副腮腺的出现率约为20%,多位于腮腺管起始部上方附近,导管汇入腮腺管 颈外动脉和面后静脉在升支后方穿越腮腺 腮腺腮腺CT(图)(图) (一)腮腺良性肿瘤(一)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混合瘤(mixed tumor)又称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大体:圆形或类圆形灰白色实性肿物,包膜完整或厚 薄不一 镜下:其“多形性” 更多地表现为组织结构的多形性 而非细胞本身,常于上皮及变异肌上皮细胞成分间混有 粘液样或软

16、骨样组织 约占腮腺良性肿瘤的7080% 好发于腮腺的浅叶,仅约7%的肿瘤位于腮腺深叶,少 数肿瘤可发生于副腮腺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CT) 形态呈多样性,可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形,边缘光滑多为等密度,与正常低密度腺体分界清楚 中心可为低密度,提示肿瘤有囊变 偶尔,多形性腺瘤可出现点状钙化 增强扫描呈均匀或环状强化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 MRI ) 肿瘤较小时信号较均匀,T1为等信号,T2为等或略高 信号,周边常可见低信号的包膜影像 肿瘤较大时,中心可出现坏死囊变区,囊变区呈长T1 低信号、长T2高信号 T2高信号瘤体内一些低信号常认为瘤体内纤维间隔和 条索,为特征性表现 当肿瘤位于腮腺深叶时可向咽旁间隙突入,造成咽旁 脂肪间隙向内侧移位。这种表现可区别于咽旁间隙肿 块 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为轻中度强化,囊性部分无 强化 腮腺混合瘤(腮腺造影腮腺混合瘤(腮腺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