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与肥料绪论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66296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植物营养与肥料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植物营养与肥料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植物营养与肥料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植物营养与肥料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营养与肥料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营养与肥料绪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营养与肥料植物营养与肥料绪论绪论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营养与肥料的基本任务植物营养与肥料的基本任务植物与人类、动物的关系 肥料与植物生产 饲料与动物生产 食物与人类生存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体与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 换过程,即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能量的转化过程的科学。 肥料学:研究肥料性能及其积制、施用等理论和技术的科学。包括研究肥料对作物营养和土壤肥力的关系,各种肥料的成分、性质和用法,积肥、造肥、保肥、种植绿肥以及施肥的原则、施肥制度、各种作物的施肥方法等。 植物营养是肥料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施肥的直接目的。 一、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肥料(肥料(fer

2、tilizerfertilizer): : 是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 肥料包括无机肥料(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作为粮食的”粮食”肥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掌握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植物营养的基本规律,进行合理施肥,在作物增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发展中国家施肥可提高粮食作物单产 55%57%,总产 30%31%(FAO1989)。全国化肥试验网的大量试验结果也表明,我国 19861990 年粮食总产中有 35%左右是施用化肥的结果(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1986)。世界范围的经验证明,施

3、肥,尤其是使用化肥,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最快、最有效、最重要的增产措施(金继运等,1995)。中国有限的耕地资源和过多的人口压力这一事实决定了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特殊性和艰巨性。一方面,中国必须在有限的耕地上不断增加投入,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又必须保护耕地资源,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化肥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过去和现在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来仍然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过去肥料结构 1993 年肥料生产及消费氮磷钾比例为:生产, 世界 N:P2O5:K2O1:0.40:0.26中国 N:P2O5:K2O1:0.27:0.008使用,

4、世界 N:P2O5:K2O1:0.40:0.26中国 N:P2O5:K2O1:0.43:0.15 根据近代知识的理解,肥料使用的积极作用在于: 1. 能促进和改善土壤植物动物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平衡、交换和 循环。 2. 提高土壤肥力,以致土地生产力,即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农、牧 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使土壤这一非生资源获得永久使用,以满足 世界人口不断增长所需要的各种产品与数量。从某种含义上来讲, 有人认为没有化肥,就不会有任何文明社会的存在。 3. 使作物生长茂盛,提高地面覆盖率,减缓或防止土壤侵蚀,维护了地表水域水体的洁净,不受污染。 4. 改善农副产品的品质,保护人体健康。然而大量研究结果与生产

5、实践却已证实,肥料使用或处理不当,会污染生态 环境,导致人体健康受到威胁。 通常有下列情况: 1、氮素肥料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有: 1)氨的挥发和反消化脱氮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氮素的淋失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3)氮素引起的农产品、尤其是食品中硝酸盐的富集。 2、磷素肥料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有: 1)磷素随地表径流造成地下水的富营养化。 2)磷素生产过程中引起的大气氟污染,而施用时可能带来 重金属镉的污染,放射性核素污染。 3、肥料施用不当,降低了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包括抗病虫、抗倒伏、抗旱、抗寒等,以致减产和产品品质恶化。 4、肥料施用不当恶化了土壤的理、化及生物学性状;破坏了土壤中营养

6、元素的正常平衡比例,导致土壤肥力下 降与作物减产。 5、农业、工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引起环境、尤其是水域的污染。不少的农业、工业废弃物含有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应当 合理收集,作为肥料施用。若任意排放扔弃,势必对环境产生压 力如畜、禽粪便引起氮素污染,食品加工业的有机废水,城镇的 生化污水、污泥引起的有机成分与氮、磷污染,工、矿产生的三 废引起的重金属、酸碱盐等污染。 总之,肥料是人类生产实践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宝 贵的资源,人们应自觉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为人类生存创造最 佳生化条件的作用,防止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根据我国土壤主要养分含量,耕地土壤普遍缺氮,约有 1/3 左右 的耕地土壤

7、缺磷,1/4 左右耕地缺钾. 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营养与肥料的发展概况植物营养与肥料的发展概况肥料的施用已有 5000 多年的历史,从无意识的提高土壤肥力,至 少有万年的历史了,古代文明发达地区(尼罗河.两河(幼.底)流域.印 度.中国.南美等)应用一些天然物质作为肥料 如: 厩肥和堆肥 植物、动物废弃物(包括茎杆、畜血等) 人和动物排泄物。 鸟粪堆积物(鸟粪磷矿) 江、河、湖、泊的淤泥 森林的枯枝落叶和表土层 海草和海生动物的废弃物 绿肥 含盐表土 灰(草木灰.血灰.骨灰.焦泥灰) 石灰、石膏和泥灰岩风化物等。从世界范围来看,植物营养和肥料学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Arnold Finck 1

8、982 年划分的; ( (一一).). 萌芽时期(萌芽时期(18401840 年以前)年以前)尼古拉斯(Nicholas,14011446)是第一个从事植物营养研究 的人,他认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与吸收水分的某些过程有关。 200 年后,海尔蒙特(Van Helmont,15771644)于 1640 年提出了 水的营养学说水的营养学说,他做了一个试验如下图,结论是:柳树只靠水营养.以后有人用泥土水、污水浇灌效更好。19 世纪初,法国学者索 秀尔用含有 CO2的空气做试验,发现 C、H、O 来自空气和水,而灰分 来自土壤。1809 年泰伊尔(Von Thaer,17521828)提出了腐殖质

9、营腐殖质营 养学说养学说,他指出:土壤肥力完全依靠腐殖质,因为除了水分,只有腐 殖质才能供应作物营养,而矿物质只是起间接作用,即它可加速腐殖 质的转化和溶解,使其变成易被植物吸收的物质。这一学说当时在欧洲曾风行一时,但 柳树枝马口铁板 5 磅(5 年后)164 磅用雨水浇陶土盆1 磅453.6g 干土 200 磅 1 盎司28.35g 5 年后减少了 2 盎司(56.7g)以后有人用泥土水、污水浇灌效更好。19 世纪初,法国学者索 秀尔用含有 CO2的空气做试验,发现 C、H、O 来自空气和水,而灰分 来自土壤。1809 年泰伊尔(Von Thaer,17521828)提出了腐殖质营腐殖质营

10、养学说养学说,他指出:土壤肥力完全依靠腐殖质,因为除了水分,只有腐 殖质才能供应作物营养,而矿物质只是起间接作用,即它可加速腐殖 质的转化和溶解,使其变成易被植物吸收的物质。这一学说当时在 欧洲曾风行一时,但片面性很大,又过于武断,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法国农业化学家布森高(Boussingault,18021887)是采用田 间试验方法研究植物营养的创始人。1834 年,他在自己庄园里创建 了世界上第一个农业实验站. ( (二二).). 矿质肥料开始发展时期矿质肥料开始发展时期(1840-1920)(1840-1920)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 1840

11、 年在伦敦英国 有机化学学会上发表了题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的著 名论文,提出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的唯 一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植物生长所起的用,并不是其中所含 有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他还进 一步提出了养分归还学说。1840 年以后,陆续发展并生产了化学肥料。 例如 Example: 1830 年 硝石由智利-英国作肥料 1843 年 第一个人造肥料过磷酸钙在英国投产 1890 年 第一个人造氮肥硫酸铵在德国制成 1905 年 石灰氮在德国制造成功. 1913 年 合成氨在德国制造成功,日产量 27 吨. 192

12、1 年 尿素在德国制成.化肥大面积施用,产量提高,由 1840 年的 800 公斤/公顷,到1880 年的 1400 公斤/公顷.由鲁茨 1843 年创立的英国洛桑实验站至 今已有 155 年的历史了,试验工作仍在继续中。俄国化学家门捷列 夫于 1869 年在四个省建立试验站,这是肥料试验网的先驱。中欧和 德国在化肥工业的发展是在前面的. ( (三三).). 矿质营养概念的延伸时期矿质营养概念的延伸时期(1920-1960)(1920-1960)20 年代和 30 年代是肥料的大发展时期,许多不同类型的化学肥 料施用于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土壤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作物产量几 乎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而

13、直线上升,但由于过量施用氮肥而产生许多 问题: A、施肥达不到预期的产量. B、施用量过大而造成肥害. C、肥料的报酬递减 D、农产品品质下降. E、病虫害加剧.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许多农业化学家的重视,加快了植物营养和 施肥问题的研究.从而导致了肥力方面新的认识和微量元素的发现. Fe(1860) Mn(1922) B(1923) Zn(1926) Cu(1931) Mo(1938) Cl(1954)pH 测定 1913 年开始的,1920 年人们才把施用石灰引起土壤 pH 的改变与施肥问题联系起来。从此,土壤性质和肥料之间的相互关 系开始受到重视。1939 年 Arnon 和 Stout 提

14、出了高等植物必需营养 元素的三条标准三条标准:1. 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2. 必须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营养元素代替;3. 必须营养元素直接参入植物代谢作用.在植物养分吸收理论方面,E.Epstein 应用酶动力学的原理,根 据米凯利斯-门腾(Michaelis Menten)方程式,求出酶促反应的速率 (v)、最大反应速率(V)和米氏常数(Km)V(s)V=- (s)代表底物浓度Km(s)当 v1/2 V 时 Km(s)Km 值越小,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愈大,酶促反应速度越快,底 物转变违产物也愈快,酶对底物有一定的专一性,正如植物质膜上的 载体对离子吸收也具选择性一

15、样,酶促反应的快慢正如植物吸收养分 的快慢,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愈大,正如载体对养分的亲和力高,从而创 出植物吸收养分的载体学说载体学说.( (四四) )、生长因子综合协调学说时期、生长因子综合协调学说时期(1960(1960 年以后年以后) )这一时期有如下内容:1.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或对它有益的物质和其它生长条件;2.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及其诊断测定);3. 土壤肥力特性(及其诊断测定);4. 不正确或过量施肥的危害;5. 评价肥料作用(产量和质量等)的可信赖的方法;1843 年李比西在一文第三版上 就提出了最小养分律.威连斯(Willance,1984)认为,下一次农业革命是多学科性的

16、 综合应用革命,包括作物育种、经营管理、土壤改良、土壤肥力、杂 草防治、植物生理、土壤微生物、昆虫、农业机械及其它等学科的 综合应用。 ( (五五) )、当前世界肥料问题和动向、当前世界肥料问题和动向存在问题: 1. 能源紧张: 制造肥料的能量占农业总耗能量.发达国家 35% 。发 展中国家 64% 。全球平均 45%,发展中国家更感到能源不足。 2. 磷钾资源日益枯竭: 三要素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 1:0.65:0.64(日本 1:1:1)我国 1:0.4-0.46:0.36-0.50 发展中国家 PK 不足, 影响氮肥肥效发挥,据估计:P 资源足能用 500 年,钾可用 1000 年,且分布不平衡. 3. 肥料利用率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