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现史《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6459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现史《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现史《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现史《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现史《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现史《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与演变复习教案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与演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等。2、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重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和“匈牙利的改革”难点: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教学过程(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1)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 年,斯大林逝世, ( )上台,并开始实施改革;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 ,但未根本改变( ) ,反而使各种矛盾的日益突出, ( ) ,他黯然下台,改革失败。(2)勃涅日涅夫的改革:赫鲁晓夫之后上台的( )经济改革的重点是(

2、) ,但他的改革仍然没能突破( )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解体:( ) ,戈尔巴乔夫上台,他的改革首先以( )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之后又把改革重点转移到( ) ,导致政治体制由一党制向( )急剧转换, ( )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 ) ,苏联解体。(二)东欧剧变(1)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影响和匈牙利改革:二战结束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按照( )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它们先后进行了改革,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其中( )成效较为明显,在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未突破“( ) ” 。(2) “布拉格之春”:( ) ,试图摆

3、脱苏联控制的( )改革,被( )镇压。(3)东欧剧变:从( )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各国社会主义执政党纷纷失去政权, ( )随之发生改变。东欧剧变以后, ( )一分为五和一分为二, ( )与( )合并,实现( )统一。二、合作探究:(1)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 。回顾我国历史在同样的这一时期进行了改革,但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说:波兰的变化用了 10 年,匈牙利用了 10 个月,民主德国用了 10 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 10 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 10 个小时。请说出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应该怎样正确看待

4、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挫折?2三、归纳总结:学生试着系统总结四、拓展延伸:探究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出现不同的结果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探究二:东欧剧变的实质是指东欧国家短期内共

5、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曲折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念,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等。五、达标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二 从 1989 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材料三 东欧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邓小平(1)材料一中“苏联僵化的模式”是指什么?(2)结合材料谈谈,东欧剧变的时间、原因和实质分别是什么?(3)谈谈社会主义国家从东欧剧变中应吸取什么教训?答案材料题(1)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2)时间:1989 年下半年。原因: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出自内部,具有必然性。没有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人民不满,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策略等。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3)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等(言之有理就可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