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64161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量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质量对课堂教学秩序起着巨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作为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务必自我反思,努力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做起。 一、 爱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源泉。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纽带。爱学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动力,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源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不敢想象,没有爱的力量,又怎么能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呢?教师有了爱学生的情感,就会把爱无私的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学生对教师有了爱的感知,师生间才有可能亲密无间,师生交流沟通才会畅通无阻,学生才会把

2、对教师的爱转化为接受教师教育的行为,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如果教师用真诚纯洁的爱叩开了学生的心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爱的恩泽,从而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他们会因不遵守课堂纪律而自责和羞愧,会因成绩不好而感到对不起真心关爱他的人,有了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会自觉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二、民主的教学作风,利于提高课堂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行为对课堂教学气氛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重视集体的作用,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用民主的方式讨论问题,教学气氛自然和谐、积极、友好。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

3、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转变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重心的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角色。教师上课应当和颜悦色,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充分利用面部表情和姿态非语言传递建康的情绪、积极的情感,做学生尊敬与喜爱的教师。 三、只有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课堂上除了教师的高度投入外,还需要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无疑会增强教师的自信心,激励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以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情绪状态,由此形成一种良性的教学循环。假如学生课堂上神情冷漠,无精打采,心不在焉,一问三不知,教师的情绪就会大受影响,产生挫折感,良好气氛的形成就

4、会成为一句空话。如果教师能够探索出一些很好的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变学生学习的被动为主动,那么教学就比较轻松,课堂氛围就会非常和谐,而且还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四、师生互动,高等交流,促进课堂教学。要想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还应该进行互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竞争中去。在课堂上,还应该经常鼓励学生质疑,欢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甚至对教材提出疑惑,在课堂中形成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与共同研讨的民主氛围。正是因为有了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的思维才会像江河之水无拘无束地奔涌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会有思想碰撞,才会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质量永远是教学的生命线,而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