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实践和认识+范文赏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66410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0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政+实践和认识+范文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时政+实践和认识+范文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时政+实践和认识+范文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时政+实践和认识+范文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时政+实践和认识+范文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政+实践和认识+范文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政+实践和认识+范文赏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考通网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扫码听免费课程)公考通网校www.chinaexam.org时政+实践和认识+范文赏析www.chinaexam.org1时政时政1.十九大报告中的大国重器悟空号悟空号【考点清单】(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点名了一批大国重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点名了一批大国重器,原话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天宫、蛟龙蛟龙、天眼天眼、悟空悟空、墨子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继问世。”(2)悟空是 2015 年 12 月 17 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暗物质粒子探

2、测卫星。它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测量能量范围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强等优势,将中国的暗物质探测提升至新的水平,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探测卫星。(3)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2016 年 12 月 29 日通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近两个月内频繁记录到来自超大质量黑洞 CTA102 的伽马射线爆发。这是暗物质卫星科研团队自卫星上天后首次发布观测成果。“悟空悟空”观测到的现象表明,黑洞观测到的现象表明,黑洞 CTACTA102102 正经历新一轮活跃期正经历新一轮活跃期。(4)暗物质是 20 世纪 30 年代初

3、,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兹威基第一个发现,宇宇宙中可见物质远远不足以把宇宙连成一片宙中可见物质远远不足以把宇宙连成一片,如果不是存在一种神秘而不可见的物质如果不是存在一种神秘而不可见的物质,星系早就分星系早就分崩离析。科学家把这种看不见的神秘物质称为崩离析。科学家把这种看不见的神秘物质称为“暗物质暗物质”。(5)暗物质和暗能量被科学家们称为暗物质和暗能量被科学家们称为“笼罩在笼罩在 2121 世纪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世纪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目前,中国和世界各国已着手筹建或实施多个暗物质探测实验项目,其研究成果可能带来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2.生态保护红线【考点清单】(1)2012 年

4、 3 月,环境保护部召开研讨会,对生态红线的概念、内涵、划定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只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才能构建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3)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

5、的监管要求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4)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具体来说,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自然资源利www.chinaexam.org2用上线用上线。(5)2012 年底,环境保护部召开生态红线划定试点启动会,确定内蒙古、江西、湖北和广内蒙古、江西、湖

6、北和广西西被列为红线划定试点。(6)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是保障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粮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是保障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粮食食、维护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需求的安全线维护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需求的安全线,包括环境质量达标红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红线和环境风险管理红线。环境质量达标红线要求各类环境要素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常识积累: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积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和认识实践和认识一、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二、认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

7、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认识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等)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而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的初步认识初步认识。(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重要阶段,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事物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3)实践是

8、认识的最终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把人引向歧途。【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避免教条主www.chinaexam.org3义(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常见的哲学谚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百闻不如一见;要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久病成良医。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9、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事实胜于雄辩。正确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趁水和泥,趁热打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切从实际出发:出门问路,入乡随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识时务者为俊杰。【真题回顾】(20122012 浙江浙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这是因为:时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时间目标的确立,需要认识的指导对实践手段、方法、道路、步骤的取舍,需要认识的指导对实践结果的评价,需要认识的指导认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实践提供动力A.B.C.D.

10、【解析】B。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得到答案。第“认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实践提供动力”表达的是实践对认识的作用,而没有体现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A、C、D 选项中皆有,予以排除,只有 B 是正确答案。故正确答案为 B。相关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已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这种指导左右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我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左右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前,既确定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www.chinaexam.org4步骤和措施,对实践

11、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观的需要。所以,我们认为,理论是对实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时间的前头,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遇见未来,端着实践的方向。(20132013 吉林吉林)传说大禹治水时,左手执“准绳”,右手拿“规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所由生也”。这个传说说明:A.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D.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解析】A。A 项正确:此题考查对认识论的理解。大禹通过不断地观察山川

12、河流走势,用“准绳”和“规矩”不断实践测量,最终发现勾股定理(“此数”指勾股定理)。体现出通过实践的不断变化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和规律,说明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故选 A。(20102010 湖北)湖北)实践高于理论的原因是因为实践有:A.普遍有用性B.主观能动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现实性【解析】C。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范围内的精神的观念的活动,而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直接现实性是实践所特有的品格。实践,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活生生的物质活动,它能给人们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

13、着的现实成果。而理论只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反映在头脑里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它不能直接引起客观现实的变化。理论、思想是主观的东西,要使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首先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所以说,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故正确答案为 C。相关知识点: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马克思哲学观点认为,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20122012 深圳深圳)“实际上,理论之所以区别于实践,就在于它从实践中提炼出某一原核性范畴后,就可以用人们

14、业已形成的思维手段和业已通过验证的思维规则对这个原核性范围进行理论加www.chinaexam.org5工,从而产生区别于客观存在的第二存在。”这句话强调的重点是:A.理论与实践的关系B.理论与实践的联系C.理论与实践的区别D.理论与实践的提炼【解析】C。通读文段,首句“实际上,理论之所以区别于实践”为总括句,以下内容都是对首句的进一步阐释。故可知这句话强调的重点为“理论与实践的区别”。“关系”、“联系”二词过于宽泛,不能明确表达文段重点,排除 A 项、B 项;D 项所述并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20122012 北京北京)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

15、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A.B.C.D.【解析】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认识反过来进一步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的说法是正确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的说法错误,应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技术手段制约,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所以“人类

16、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说法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 B。(20152015 北京多选北京多选)十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几十种疾病的致病原因是基因突变。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的疾病的病因与基因突变挂上钩,但尚未完全搞清基因突变与疾病病因的关系。这是因为:A.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B.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认识对象的本质www.chinaexam.org6C.客观世界总在不断地变化中D.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解析】ACD。A 项正确,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在不断发展进步,因此可以和基因突变挂钩的疾病越来越多,但是又由于认识的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没完全搞清楚病因和突变之间的关系。B 项错误,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可能被认识的事物。C 项正确,事物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正是由于变法的复杂性,才导致不能完全搞清楚二者的关系。D 项正确,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一个过程的。故正确答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