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指导原则》全员参与培训课件1.doc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66261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223 大小: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指导原则》全员参与培训课件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3页
2016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指导原则》全员参与培训课件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3页
2016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指导原则》全员参与培训课件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3页
2016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指导原则》全员参与培训课件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3页
2016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指导原则》全员参与培训课件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指导原则》全员参与培训课件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指导原则》全员参与培训课件1.doc(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飞云岭医药有限公司(全员培训)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 GSP认证指导原则条款详解龙正富 2016年12月*00201 企业应当在药品采购、储存、销售、运输等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 控制措施,确保药品质量,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建立药品追溯系统,实现药品 可追溯。本条已将第二条修改为:“本规范是药品经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准则。”为进一步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保障药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日公布并开始施行修改后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范明确,企业应 建立药品追溯系统,实现药品可追溯。删除了药品电子监管的条款。药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过程中的采购、储 存养护、

2、销售流向、运输、退货、售后服务、票 、帐、货、款各环节都要有有效的控制措施,实 施药品的可追溯。总 则(三条) *00401 药品经营企业应当依法经营。1药品经营许可证(含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含分支机构)正 副本原件均在有效期内。 2实际经营活动(如票据、记录、在库药品等)不得有以下行为: (1)零售经营;(无资质证照经营) (2)超范围经营; (超出核准的经营范围) (3)挂靠、走票,为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经营药品提供场所、资质证明文 件、票据等;(不得有未经本企业计算机系统外的其他经营情况) (4)购销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等其他情况; (5)无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定点批发资质,购销蛋白同化

3、制剂、肽类 激素; (6)不具备经营某类药品基本条件(质量制度、机构人员、设施设备等) ,或近1年内连续6个月不经营或累计9个月未经营某类药品。 3不得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条例、规范性文件等规定的应进行 处罚的违法经营行为。 *00402 药品经营企业应当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 行为。1企业提供资料不得有虚假、欺骗的行为。2诚信等级评定为不诚信的。3不得存在执业药师挂证。4不得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条例、规范性文件等规定的应进行处 罚的虚假、欺骗行为。 *00501 企业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1有质量管理领导

4、组织任命文件,及时更新。组织成员至少应包括:企业 负责人、质量受权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采购、储存、销 售、运输、财务、信息等业务部门负责人。 2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架图,应明确质量管理、采购、收货、验收、储 存、养护、销售、出库复核、运输、财务、信息管理等部门、岗位的职责、 权限和相互关系,注明相关负责人员的姓名,机构、部门、人员的设置与安 排应合理,符合企业实际,及时更新。 3有与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部门和岗 位职责、操作规程、记录与凭证、档案等,及时更新。 4企业人员(资质、知识、经验、职责)、厂房(布局、面积、容积)、 设施设备(空调、车辆、

5、温湿度自动监测设备、温度记录仪)、计算机管理 系统(信息平台软件、电脑、服务器、网络、不间断电源、无线基站、RF 系统、手持终端)等应符合贵州省药品批发企业新开办许可验收、许可换证 验收及GSP规范(2013年)的相关要求,与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相适应。 质 量 管 理 体 系(11条) 00502 企业应当确定质量方针。 我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 “质量为先,诚信为本,规范经营, 客户至上” 1有全员参与质量方针制定的相关文件或记录。2有由企业负责人签发的质量方针正式文件,并按文件控制要求对其制订、 批准、评审和修改等予以控制。 00503 企业应当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开展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

6、、质量保证、质量改进和质量风险管理等活动 。老条款: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开展质量策划、质量 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和质量风险管理等活动。1应按照GSP规范(2016年)第二章第四节的规定,应当制定质量 管理体系文件。2有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和质量风险管理等活 动的相关记录。 *00601 企业制定的质量方针文件应当明确企业总的质量 目标和要求,并贯彻到药品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老条款:质量方针文件应明确企业总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并贯彻到药品经营活动的全过程。1有正式的质量方针文件,文件内容中有企业总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 2质量目标应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展开和落实,可以是年度的,也

7、可 以是阶段性的;质量目标应当由上而下展开,对企业的相关职能和各 层次上分别制定部门目标、岗位目标等;在作业层次上质量目标必须 是定量的,提出的要求应具体、可操作。 3所有企业人员均应知晓和理解质量方针,并按规定贯彻实施质量 方针。 4有质量方针培训记录。 5有质量目标的量化值、目标的展开图、目标实施方案、进度检查 、评价记录。 6相关质量记录内容应符合质量目标的定量指标。 *0070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应当与其经营范围和规模相适应,包括 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应的计 算机系统等。老条款:*00701质量管理体系应与企业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包括企业组 织机构、人员、

8、设施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应的计算机系统等。1、应按00501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2、应按照GSP规范(2016年)第二章第四节的规定,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机构、人员、库房、设备、制度规程与记录、计算机系统等应符合本规范及其他 法规文件的规定。 4、应依据经营范围,加强对特殊管理药品、疫苗、中药材、中药饮片、含麻黄碱 类复方制剂、终止妊娠药品等专门管理类药品的管理,应建立相应的专门质量管 理制度和质量监控、追溯措施。 5、不得出现机构设置与企业实际不一致的情况;部门职责、权限必须界定清晰,不 得相互交叉,不得有职责盲区。 6、不得出现人员资质不符、能力不胜任、未履行职责的情况,兼

9、职不得违反规定。 7、不得出现库房布局、面积、容积与经营规模不匹配的情况。 8、不得出现空调系统功率与库房面积、容积不匹配的情况。 9、计算机系统操作权限设置应合理,与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相一致。 *00801企业应当定期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审。老条款:*00801企业应定期组织开展内审。1、有成立内审领导小组的文件,领导小组组长应为企业最高负责人。2、有内审制度、计划、方案、标准。3、应明确规定内审周期,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4、内审应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现场检查,相关管理部门及业务单位(部 门)应共同参加。5、有内审记录,包括内审现场评审记录、问题汇总记录、问题调查分析记录 、纠正与预防意见

10、、问题整改记录、整改跟踪检查记录等。6、应由质量管理部门汇总现场评审记录形成内审报告,并经企业负责人签字 批准。7、内审标准至少应包括GSP规范(每年至少一次)的全部内容。有质量关键 要素发生变化的,要有专项评审。 *00802 企业应当在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时 ,组织开展内审。老条款:*00802 企业应在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时, 组织开展内审。1、内审制度应明确规定哪些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开展 内审(专项内审),应规定内审在重大变化发生后多长时间内完成。2、有以下情况,应进行专项内审: 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发生变更; 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

11、质量机构负责人变更; 经营场所迁址; 仓库新建、改(扩)建、地址变更; 空调系统、计算机软件更换; 质量管理文件重大修订。 *00901 企业应当对内审的情况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论 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质量控制 水平,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老条款:*00901企业应对内审的情况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论制定相应的 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水平,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 有效运行。1、有内审问题调查分析记录,记录中应有问题纠正与预防意见。2、有纠正与预防意见下发的文件。3、有质量相关管理部门及业务单位(部门)的问题整改记录。4、有问题整改后跟踪的检查记录、整改效

12、果评估记录。5、整改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应继续调查分析,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 01001 企业应当采用前瞻或者回顾的方式,对药品流通过程 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 老条款:01001企业应采用前瞻或者回顾的方式进行质量风险管理,对药品流 通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1、应明确规定采用前瞻方式进行质量风险管理的情形。2、应明确规定采用回顾方式进行质量风险管理的情形。3、质量风险的控制措施应纳入质量体系内审范围。4、有成立质量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的正式文件。5、有单独的质量风险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明确规定风险管理程序、职 责。6、有风险管理计划,并确保风险管理政策的

13、执行和风险管理被嵌入组织 的实践和流程中。风险管理计划可以集成到其他组织计划,如战略计 划。7.质量风险管理应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相关管理部门及业务单位( 部门)应全员参与。8.质量风险管理采用的风险管理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与存在 的风险级别相适应。9.有质量风险评估标准、风险接受标准。10.有风险管理记录,包括风险鉴定记录、分析记录、评价记录(是否可接 受)、评价结果的评估记录(含风险控制与预防意见)、消除或降低风险 的处理措施实施记录、控制报告等。11.在质量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过程中均应有信息(存在、性质 、形式、可能性、可探测性、严重性、可接受性、控制、处理或质量

14、风险 的其他方面)沟通的相关记录,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与监管者、企业与客 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沟通记录。12.应结合新的知识和经验对风险管理结果进行审核或回顾总结,并基于风 险大小确定风险管理实施的频次(定期回顾、必要时回顾),以便于持续 改进质量管理。 01101 企业应当对药品供货单位、购货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进行评价,确认其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信誉,必要时进行 实地考察 老条款:01101企业应对药品供货单位、购货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 ,确认其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信誉,必要时实地考察。1、有外部质量体系审计制度或规程。 2、有外部质量体系审计标准,应明确规定对药品供货单位、购货单位的

15、 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的具体项目和内容。 3、有外部质量体系评价记录、评价结论。 4、外部质量体系评价结论应经批准。 外部质量体系评价相关资料应及时更新,按规定存档。 5.外部质量体系审计制度应明确规定需要进行实地考察的情形。发生药品 质量问题的、质量公告上被公告的、有信誉不良记录及其他不良行为 的,应进行实地考察,重点考察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发生质量问 题的原因及纠正措施是否有效。 6.实地考察应有考察记录。 7.考察记录应有全部考察人员的签名,并经被考察方负责人签字或印章确 认。 *01201 企业应当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各部门、岗位人员应当正 确理解并履行职责,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老条

16、款:*01201企业应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各部门、岗位人员应正确理解 并履行职责,承担相应质量责任。1、质量管理培训计划应覆盖全体员工。2、应有全体员工质量管理培训档案。3、部门、岗位职责中均应有明确的质量职责。4、全体员工均应熟悉自己的质量责任。5、有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并明确相应的质量责任。6、培训计划、记录、档案中应有各部门、岗位职责的内容。7、各部门、岗位相关质量记录中人员签名应与其职责权限一致。8、应有对部门、岗位职责履行情况的考核检查记录。 *01301企业应当设立与其经营活动和质量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机构 或者岗位。老条款:*01301企业应设立与其经营活动和质量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或 者岗位。1、有设置组织机构、岗位的文件。2、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架图。3、有质量管理、采购、储存、销售、运输、财务和信息管理等部门。4、有质量管理、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养护、销售、出库复核、运输、 财务、信息管理等岗位。5、机构、人员的设置应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