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理学原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5662328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6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的心理学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的心理学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的心理学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的心理学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的心理学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的心理学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的心理学原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系史(19512005) 19 三、发展中的心理学系(三、发展中的心理学系(19851995) 进入八十年代中期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已初具一定规模,在 全国有较大影响, 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给学校正在进行的改 革增添了新的生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系在教学、科研、对外交流 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各项事业逐渐进入创新发展阶段。 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已是大势所趋。 (一)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 (一)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 从 1985 年开始,为了使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基础,充分发挥自己 的才能,我系在课程设置方面作了较大调整,具体措施有以下几

2、点: 更新教学内容。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发展是文理渗透、纵 横交错的。 过去的教学虽然注意到这一点, 作了一些努力, 但远远不够。 因此增开了一些介绍边缘科学的课程。比如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三 论的基础知识,人工智能心理学等。此外,认知心理学由选修课列入必 修课。编写教材与国际接轨。 教师们体会到教材编写工作要以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为指导, 了解我国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和当今国内外心理学研究的 动向,不断吸收教育科研的新成果。部分教师直接教授英文原版资料。 这期间我系教师编写的教材如教育心理学等都先后获得奖项。1987 年 10 月 24 日 我校首批课程标准化建设通过验收, 管理心理学 、

3、 教 育心理学等为在建设中的第二批标准化课程。1989 年 1 月,教育心 理学教学小组获得一九八八年优秀教学成果奖的集体奖。1991 年 12 月 2 日,校部办公楼小礼堂召开课程建设优秀教材总结颁奖大会,心理学 系邵瑞珍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获得国家教委一等奖。1992 年 6 月,我校八五规划期间文科科研课题中,我系邵瑞珍领导的 “学与教 的心理学原理”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为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 重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训练。 为克服学生中存在的高分低能 这一弱点,我系教学重视学生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科研 能力,加大实验心理学教学力度,着重实验方法的训练、培养,而不

4、是 简单以传授知识为主。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我系虽有选修课,但内容很少,学生无 选择的余地。规定学生入学后的三年内争取学完必修课程,到四年级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系史(19512005) 20 本全是选修课,初步决定设置四组选修课:一组是共同选修,例如西 方心理学派别等,而其余三组分别偏重于儿童教育、医学心理、工业 心理。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爱好任意选择,同时鼓励学 生到其他系选课。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 80 年代初,课程建设尚不完整,有许多学科缺乏研究和教学人员, 于是我系先后聘请其他院校知名教授进行密集型授课。如 1984 年聘请

5、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王甦教授讲授认知心理学, 后又聘请北京大学心理学 系孟昭兰讲授情绪心理学。此后,我系师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 从 1995 年起建立了教学档案,系主任亲自监管教学,我系已在课 程设置上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博士学位专业的增设博士学位专业的增设 博士学位专业的增设是一个学科发展和成熟的标志, 历届国务院批 准的博士生导师都有我系教授。1985 年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 过了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 我系曾性初教授为教育学与心理学学 科评议组的召集人之一。 1985 年 11 月我校计划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38 名,当时,我 系已经有了两个博士学位专业。普

6、通心理学招生 4 名,方向分别为普通 心理学,实验临床心理学和实验工程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招生 1 名,方 向为“语言在认知中的作用” 。 1986 年 4 月 5 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同意我校试办研究生院。6 月 27 日,学校举行了研究生院成立大会。同年 9 月 25 日,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批准第三批博士生导师,教育心理学为新增博士点,邵瑞珍教授为 新增博士生导师。 这样我系在全国同期成为博士学位专业最多的心理学 系之一,共有三个博士学位专业: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 学。 1986 年 4 月 22 日国家教委审核同意,普通心理学曾性初、发展心 理学朱曼殊等教授可接受访问学者。 1

7、989 年 5 月我校确定了 5 个博士点 15 个硕士学科。根据国务院学 位委员会 (89) 学位字 004 号文, 我校有权自行审批硕士学位授予专业。 我系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能自行审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的 15 个一级学科中 的一个。 1990 年,国务院批准第四批博士生导师,我系杨治良为新增博士 导师。1993 年 12 月 11 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第 五批国务院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 新增博士生导师有我系普通心理学专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系史(19512005) 21 业俞文钊教授、发展心理学专业缪小春教授。此后我系博士生导师改为 学校自行审批。 特殊教育专业的增设特殊教育

8、专业的增设 文革后,尽管国家对特殊教育有了足够的重视,各种特殊教育学校 相继建立。但师资仅靠以老带新,短期培训来解决,高层次特殊教育师 资和科研人员主要靠外国专家和派员出国学习来提供。当时,全国只有 北京师范大学有特殊教育专业,国家教委认为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只有 一所高校有特殊教育专业是不合适的, 也应该在南方有一所学校同时相 对应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特殊教育人才, 满足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师资 的需要。1987 年,我系响应国家教委的这一动议,系主任缪小春和汤 盛钦到国家教委申请这个专业。1987 年,11 月 16 日经国家教委批准, 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增设特殊教育专业,学制 4 年。19

9、88 年 10 月 我系成立特殊教育教研室,刚刚成立的特殊教育专业从全国部分省、市 招收了 15 名学生。该专业将实行四年制学制,前两年学习心理学基础 理论,并穿插开展盲文、哑语教学,后两年学习专业知识,所学专业知 识盲哑弱智三者兼顾。毕业论文、实习各有所侧重,以适应社会需要。 我国在一南一北分别开设了两个特殊教育专业: 北京师大特殊教育 专业和华东师大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学系发挥学科专长和师资优势,建 立特殊教育专业, 补充了我国自己培养高层次特殊教育师资和科研人员 的紧缺状况, 为国家各省市特殊师范学校和特殊教育研究机构输送师资 和专门研究人才。也填补了国内特殊教育专业某些领域的空白。后在

10、1997 年 9 月该专业从我系脱离,独立为特殊教育系。 (二)科学研究(二)科学研究 1985 年作为全国仅有的四个心理学系之一,我系不仅是心理学教 学中心, 也同时是心理学科学研究的中心。 在学校科研环境的大背景下, 我系的科学研究呈现出蓬勃的景象。1985 年 11 月我校获得国家教委博 士点专向基金的 30 项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心理学系发展心理学方向的 左任侠教授、 普通心理学方向的胡寄南教授和实验应用心理学方向的曾 性初教授。这项基金为这一时期的科研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科研成果科研成果 从 1985 年到 1995 年十年间,我系教师在科研上取得诸多成果。 在教育心理学方面,198

11、6 年 9 月 19 日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 理被评为上海市 19781985 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邵瑞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系史(19512005) 22 皮连生、吴庆麟的教育心理学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1988 年) 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理论著作奖(1989) 、国家教委第二届优秀教材奖 (1992) 。1992 年,我校八五规划期间文科科研课题中,我系邵瑞珍领 导的 “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属于全国 教育科学重点课题。1993 年教育心理学为我校首批特色课程。 在发展心理学方面,1986 年朱曼殊申请的心理语言学项目,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989

12、 年朱曼殊申请的句子理解 项目,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987 年李丹申请的我国 青少年智力诊断的有效规范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992 年我系缪小春负责申请的句子和语段理解中的代词加工项目,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我系发展心理学专业还获得国家教委博士点科 研基金 3 项资助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 项资助。 这些资助催生了一批科 研成果的产生,并在心理学报 、 心理科学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等刊物上发表了许多研究报告。1995 年 1 月,一九九四年上海市第二 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揭晓,我系朱曼殊教授等的心理语言学 获得著作类二等奖, 我系杨治良教授在中国最早

13、开始了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 1983 年 8 月到 1984 年 12 月杨治良教授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时,便对内隐记忆的研究发生兴趣。回国后,从 1986 年开始正式进行 内隐记忆的研究,1992 年 1 月到 1994 年 12 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学习和记忆机理的实验研究” ,1991 年 1 月到 1995 年 12 月主持 国家教委八五重点项目“学习过程研究”。先后发表相关论文有: 内隐 记忆的初步实验研究 ( 心理学报1991 年 2 月) 、 记忆研究新方法 间接测量评介 ( 心理科学1992 年 5 月) 、 记忆研究新领域内隐记 忆介绍 ( 湖北大学

14、学报1992 年 6 月) 内隐学习三高特征的实验 研究 (杨治良等心理科学1993 年 3 月) 、 汉字内隐记忆的实验研 究(I)棗内隐记忆存在的条件 (杨治良等心理学报1994 年 1 月) 、 汉字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 (II) (杨治良等 心理学报 1995 年 1 月) 。 1995 年 1 月,一九九四年上海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揭晓, 杨治良的针灸与情绪获得论文二等奖。1995 年 10 月,国家教委一 九九五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揭晓,我系杨治良、叶阁蔚和 王新发的 汉字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 获得二等奖。 同时, 俞文钊的 管 理心理学获得二等奖。 同期在工业心理

15、学和老年心理学等方面都有长足发展。 心理学研究所成立心理学研究所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系史(19512005) 23 到 1984 年,心理学系就已经有教师 50 位左右了,而此时系里只有 一个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系领导及教师们感觉专业研究和师资力量已经 较有实力,单单一个研究室对于从事心理科学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建立心理学研究所。1984 年 10 月 26 日校长办公会议决定,并经 教育部批准,发展心理学研究室扩大为心理学研究所,系主任缪小春兼 任所长,下设发展心理、实验心理、教育心理、医学心理、社会与管理 心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室和心理科学通讯编辑部。我系组建的 心理学研究所

16、当时在全国高等院校中还是第一个。 心理学研究所的成立 是我系科学研究走上成熟稳定的一个标志。 为我系心理学工作者进行科 研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标志了我们已经具备了一支较雄厚的科研力 量。 我校按照教委下发的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评估方案的要 求,自 1990 年 10 月至 1991 年 1 月开展了文科研究机构的评估工作。 1991 年 8 月,收到教委发来的关于通告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评估情况的通知 ,了解到我校有关科研机构评估的得分情况和名次。 按总分排序,心理研究所以 79.92 分排名第 45 位;按学科排序,心理 研究所在教育类心理类中排第 4 位。 圆形实验楼的落成圆形实验楼的落成 八十年代初,学生实验主要在学校巴甫洛夫实验室进行。该实验室 空间狭小、设备陈旧,学生们常挤在一个实验室内实验,互相干扰。因 此我系开始考虑筹建自己的心理学实验室。 1986 年 12 月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