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综合测试试卷(答案)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565987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阶段综合测试试卷(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阶段综合测试试卷(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阶段综合测试试卷(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三阶段综合测试试卷(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三阶段综合测试试卷(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阶段综合测试试卷(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阶段综合测试试卷(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阶段综合测试试卷试卷说明:全卷满分 120 分,共 5 大题,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 基础知识及应用(10 题,每道 2 分,共计 20 分) 。1、文章题目的作用有:概括内容 ;揭示主题;提示线索2、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3、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 ,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5、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分类别、 下定义、作引用。 6、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2、(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3)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6)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7)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8)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7、缩句的原则是:留下主、谓、宾的中心词,去掉定、状、补,兼及句子基本意思不变和完整性。8、六种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4)前后矛盾 (5)语序不当 (6)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9、学会刻画人物:(1)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

3、物性格的一种方法。(2) 语言描写 有对话和独白两种。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3) 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为、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4)心理描写: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是无声的语言。10、.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 病句修改(5 题,每道 2 分,共计 10 分)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 应为 生产的棉花)2、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 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 精神改为形象 )3、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

4、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4、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5、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 到底是指接受,还是 反对,交代不清。)三、 缩写、扩写、仿写(15 题,每道 1 分,共计 15 分) 。(一)缩写:1、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缩句:麻雀拍打着翅膀。2、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缩句:焰火构成了图案。3、一队队穿着整齐的少先队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雄伟壮观的长城。缩句:少先队员参观

5、了长城。4、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缩句:设计是创举。5、观众的目光一起投向那位身穿“5”号背心的运动员。缩句:目光投向运动员。(二)扩写:1、兵马俑吸引了参观者。扩写: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2、我们将看到船舰。扩写: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的使用原子能推动的巨型船舰出现在海洋上。3、这是礼物。扩写: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4、江泽民同志接见劳动模范。扩写:江泽民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5、太阳挂在天空。扩写: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三)仿写: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

6、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1、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 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长江东流奔腾不息,那是在启示我们为理想奋斗。2、仿照下列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意义相关的句子。 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 钱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钱能买到钟表,不能买到时间;钱能买到礼物,不能买到友谊 。3、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春天从人们中间款款走来,化作了姑娘身上的丝巾和裙衫 。 4、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用恰当的词语

7、完成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 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_毒品 ,你也就选择了_死亡_。5、仿照所给例句,用下面的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 例: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风筝:你是我飞向蓝天的梦想,放飞你,就是放飞心情。_友情:你是冬天里的一盆火,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献上你的温暖。 四、 阅读理解(3 篇,共计 25 分)(一)按要求完成 1-3 题。(7 分)时值冬季,正是甲流肆虐的季 节,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是做好 预防甲流措施的重要场所。各班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要求,准备开展 “预防甲流”的活动。1

8、请你为这次“预防甲流”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要求内容相关、形式对称。(2 分)参考示例: 你我勤洗手,甲流纷纷走。 2班里准备邀请疾病防控中心的李主任来作“预防甲流”的专题讲座。班里一致推荐你打电话来邀请他,电话拨通后,你将怎样说?(出现学校名、班名、人名,分别用 A、B、C 代替)(2 分)参考示例: 李主任:您好!我是 A 学校 B 班的 C 同学,我班将开展“预防甲流”的专题讲座,想邀请您前来主讲,您能在百忙中抽空出席吗?3班里还准备出一期以“关注健康”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为本期的黑板报拟三个栏目的标题。(3 分)示例:甲流症状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二)按要求完成 9-11

9、题。(7 分)“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 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 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 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 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 伞 慢慢走着的人,地里 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

10、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4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从哪一感觉来写?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3分)答: 从触觉来写。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5在写春雨的段落里,作者为什么要写“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4 分)答:侧面写出了春雨细密、迷蒙、轻柔的特点,同时烘托春雨给人们带来安静而和平的氛围。6文中有两处画线的句子,请选择其中一处品味其妙处。 (4 分)(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

11、和着。(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答:选( A )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鸟儿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柔和的春风中,鸟儿发出悦耳的鸣叫,愉悦了人们的心情。 (三)夏之韵(一)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

12、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二)_。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发红叶,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时的瓜秧,无不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署气的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三)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

13、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四)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7、 读第(一)段,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D ) (2分)A、第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从触觉的角度,写出夏天草木的丰茂。B

14、、第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从视觉的角度,写夏天恼人的蝉鸣。C、第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从触觉、视觉等角度,写出夏天炎热的气候和夏收的紧张气氛。D、第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从从视觉、触觉、嗅觉等多个角度,写出夏天是充满希望的。8、第(二)段开头的横线上与下文衔接最为恰当的语句是(C) (1分)、夏天是充满生机的。、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夏天的旋律是富于变化的。9、 第(二)段的方框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组是(A) (1分)、标志迸发蒸腾冲刺、象片爆发蒸气冲击、标志爆发蒸气冲刺、象征迸发蒸腾冲击10、 第(三)段中连用四个“快”字,叠用“听听” “看看”两个动词,在表达上各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连用四个“ 快” 字突出了 农活的繁忙和农民的紧张 。“听听”“看看”两个动词的叠用,突出了人们对 气候变化的密切关注。11、最后一段作者说文人笔下多是“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并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答:这句话衬托的作用。用文人笔下的春花秋月衬托浸满苦涩汗水的夏季,用文人的闲情逸致衬托农民劳动的紧张。文中引用的话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热烈赞美的思想感情。五、 作文(30 分)请以“我感受到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叙述要清楚;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 6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