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开放大学的论述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5959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开放大学的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有关开放大学的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有关开放大学的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有关开放大学的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有关开放大学的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开放大学的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开放大学的论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志坚:深刻领会继续教育新内涵杨志坚:深刻领会继续教育新内涵 5 月 19 日,2011 年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道论坛暨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大会举行,中央电大校长杨志坚出席大会并就继续教育及开放大学建设发表讲 话,他强调,要深刻领会继续教育的新内涵,推动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杨志坚表示,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目标和社会教育目标之 间的融合和联系,赋予了继续教育新的内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就是在过去继续教育 的理念实践发展基础上,明确了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成员的教育, 特别是成人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

2、部分。教育规划纲要把继续教育 纳入了整个目标教育体系进行规划,对继续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 度,并提出,要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谁在追求继续教育?杨志坚认为,从宏观层面来看,一是国家的追求,二 是大众的追求。国民素质是综合国力判断里的一项重要指标,崛起的中国需要 各种各样的人才支撑,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们都要提升素质以满足现今社 会的需求。此外,人们要追求幸福的生活,必须要提高幸福生活指数。在调研 中我们发现,人们对各类继续教育的需求非常旺盛,有对职业培训的需求,有 对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有对保健教育的需求,有对家政教育的需求,有对休 闲教育的需求等。可以说,

3、社会公众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指数,从一个意义 上讲就是在追求继续教育。杨志坚说,正在筹建的国家开放大学就是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 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并重,把优质 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及特殊人群身边,包括残疾人、部 队士官,让全社会成员共享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杨志坚指出,再经过十年努力,把国家开放大学建成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当 中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新型大学,把国家开放大学建成富有中国特色的,充满 活力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巨型大学,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中央电大自 1993 年起与用友公司共同建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合作 19 年来,

4、 双方实现了强强合作,优势互补,逐渐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办学优势。杨志坚强 调,产学相结合将有利于推进继续教育发展,助力开放大学建设。面临新的形 势和挑战,用友与国家开放大学的合作将会开创一个美好的新局面。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 “办好开放大学” ,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 ,是国家对教育提出的具体任务之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在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 。这个“方案”已经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和教育部党组审议通过。从此,拉开了国家开放大学筹备、建设的序幕。开放大学是一种新型大学。它强调思想的开放,模

5、式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对象的开放,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开放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满足经济社会和社会成员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英国开放大学成立以来,它就日益受到了世人重视和关注,得到各国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并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国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大国正在全面崛起。而大国的崛起,需要教育的支撑,人才的支撑,需要通过教育来提升国民的综合

6、素质。一个国家国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国民受教育的程度。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央强调,强国必须先强教,并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明确提出,到 2020 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三大战略目标。而一个具体任务,就是要“办好开放大学” 。从我国国情出发,就是要建设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集聚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并输送到广大基层、农村、边疆、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满足全民终身学习及其多样化需要的国家开放大学。建设这样

7、一所国家开放大学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因为它有一个经过 30 年积淀的现实基础。这个现实基础,就是包括中央电大、44 所省级电大、929 所地市级电大、1852 所县级电大、3000 多个教学点和 6 万多个教学班,办学网络覆盖全国城乡的庞大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如郝克明先生在给中央领导的一份报告中就明确提出, “在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整合相关教育资源,组建覆盖城乡的开放大学,是中国推进终身学习的重大战略措施” 。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国家开放大学,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更名或翻牌,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

8、和技术发展趋势,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选择的战略转型。在本质上,国家开放大学与普通高等学校有所不同,它强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强调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强调没有围墙、超越时空限制、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建设这样一所新型大学,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开放灵活、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探索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必须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主要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活动;必须以改革为动力,促进事业的不断发展,并在发展中解决种种历史和现实问题,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

9、战,实现新跨越,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要,促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理想目标实现。最能体现国家开放大学价值取向的基本理念有五个,即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和国际化。所谓开放,就是强调教育观念的开放、办学方式的开放、学习对象的开放、培养模式的开放、管理方式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开放,一切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百姓需要的思想、方法、模式、行动都可以选择和实践。所谓责任,就是强调关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关注基层、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与发展,关注残疾人等弱势社会群体,以及部队士官的教育需求与发展,在国家层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所谓质量,就是

10、强调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同时,把质量放在首位,视质量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贯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确立开放大学的质量标准和保证体系。所谓多样化,就是强调要适应学习主体多样化和学习需求多样化趋势,为不同学习主体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教育服务,满足学习主体在职、在校、在家,以及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所谓国际化,就是强调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与相关国际组织、大学和机构开展针对性、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国家开放大学是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有着伟大而崇高的历史使命,这就

11、是:通过自身努力和发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其战略发展目标在于: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巨型大学;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根据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发展目标,其改革发展任务主要有四个,即积极稳步地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促进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 。积极稳步地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是

12、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刚刚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仅 26%,在学总规模 3105 万人。虽然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 50%,但很多省份仍然在平均线之下。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北美、欧洲的几十个国家的毛入学率早已超过了 50%,进入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亚洲的日本、韩国的毛入学率也超过了 50%。中亚五国近十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也比我们快。高等学历需求仍有相当空间。从宏观供求情况看,虽然目前大学不少,但面对迅速增长着的百姓需求,尤其是对优质学历教育需求相比,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 2020 年,高等教育在

13、学总规模要达到 3550 万人,毛入学率达到 40%。因此,国家开放大学必须积极但要稳步地发展学历继续教育,要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充分利用其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目前,我国拥有 7.69 亿从业人员,1.2 亿左右需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还有数以千万计新增劳动力和 1.6 亿老龄人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全民终身学习需要,人民群众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需求特征。包括各行各业社会成员对以提升各种职业

14、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社区教育、干部培训,以及个性化、旨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兴趣爱好等需求。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 2020 年,从业人员接受非学历继续教育人数,要从现在的 16600 万人次增加到 35000 万人次。因此,国家开放大学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改革办学模式,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社区等深度合作,充分利用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共同开展各种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多样性学习需求,促进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

15、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有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在教育领域所追求的战略目标。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 2020 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等。国家开放大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整合开发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并将这些优质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边疆和

16、少数民族地区,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机会,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引领者和先行先试者。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 ,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 “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国家开放大学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一大任务,就是要适应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需要,借鉴货币银行功能特点,建设具备学分认证、转换、存取等功能的学分银行系统。通过学分银行系统,为每个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提供学习跟踪记录服务和学分认证、转换与存取服务。学习者可以按照学分累积规则,零存整取并申请获取对应的课程结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层次的学历证书。逐步消融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界线。 三国家开放大学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