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565926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株洲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株洲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省株洲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省株洲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株洲市 2015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卷时量:90 分钟 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镇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吴涛整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分)1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卧薪尝胆”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D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2右图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里心南移的史实时制作的历史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

2、一处是( )CA B C D3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 、 “三国鼎立” 、 “人口南迁”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B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4识图析图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右图清时期全图中字母所示区域是( )BA海南岛B南海诸岛C台湾岛D库页岛5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 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B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C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6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

3、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D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7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土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转向以资本输出方式为主,下列各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南宋时,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西汉时期,南方经济赶上北方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不属于资本输出方式的是( )DA设立银行 B兴修铁路 C开矿办厂 D勒索赔款8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楼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 ”对此材料的解

4、读,不正确的是( )AA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D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9下列年代尺中属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B10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全国性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CA发动辽沈战役 B发动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解放南京11在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为了不暴露日标,他忍受烈火烧灼

5、的剧痛,坚持在原地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是( )BA黄继光 B邱少云 C罗盛教 D12流行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小鲜肉,互联网”成为时下流行的热词, “放卫星、全民炼钢”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史实则发生在( )AA “大跃进”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C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D “文化人革命”时期131978 年以后 ,我国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一政策的评述,准确的是( )CA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革C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D是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全盘否定14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55 年、 周恩来、求同

6、存异”几个关键词,你可以搜索到哪次会议的相关内容?( )DA日内瓦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D万隆会议15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其中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CA古代印度 B古代刚果 C. 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16小军和小勇准备编辑主题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历史手抄报,他俩可以在下列哪一文献中查找索材?( )BA 天方夜谭 B 荷马史诗 C 神曲 D 汉漠拉比法典17.“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引文出自( )B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共产党宣言18他的作品

7、表现的是英国的现实生活,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直至今天还显示出较高的情感价值和艺术借鉴价值。他是( )DA列夫托尔斯泰 B凡高 C贝多芬 D莎士比亚19 “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 ”苏联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政策弊端”不包括( )CA经济计划统得过死 B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C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 D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20下表中各项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A史实 结论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

8、峙局面的形成B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稳定了社会秩序C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D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21有人认为:曾国藩是事业功名和持家教子的成功典范,下列活动与他有关的是( )D创办福州船政局 创办湘军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A B C D22茶陵自古盛行吟诗作赋之风,明代的“茶陵诗派”从现论到实践都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该诗派的哪一核心人物一度成为明中期文坛领袖?( )CA谭希思 B谭廷闿 C李东阳 D谭思聪23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口口。 ”诗中的“口口”是中国人民接受侵华日军投降的旧址所在地。 它是( )B

9、A淑浦 B新化 C隆回 B芷江242015 年 5 月岳麓书院发起了“湖湘文化十杰”评选活动,追踪溯源,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是( )CA蔡伦、张仲景 B贾谊、王夫之 C屈原、贾谊 D杨昌济、宋教仁25湖南某地公交车上有“雷锋家乡学雷锋,学习雷锋为人民”的宣传语。雷锋的家乡在( )BA宁乡 B望城 C浏阳 D湘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26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材料一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 ,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说,郡县制推行到如何程度,

10、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 127 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 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美】 全球通史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一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郡县制推行的历史作用。 (2 分)(2)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

11、法令的影响。 (4 分)(3)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他的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4 分)(4)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2 分) 26 (1)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等等,答出两点即可。(2) “推恩令” ;有效地削弱了各封建王国的势力,使汉代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稳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因为这一建议对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统治有利。 (4)加强了中央集权,巩

12、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7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时间 历史事件1898 年 戊戌变法1911 年 辛亥革命1945 年 46 月中共“七大”召开(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报告,强调要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7 年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随后,广西、新疆、宁夏、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 )1949 年 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1954 年 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根据岳麓书社中 国历史 (八年级上、下册)整理 根据材料提供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主题,并任意选取其中的两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对提炼出的主题加以阐述说明。 要求:主题立意

13、明确精炼,史实阐述符合主题。 ) 27主题: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阐述和说明要结合史实,必须使用历史事件两个进行说明,符合主题即可。28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两次工业革命中,动力的变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材料一图一 蒸汽机 图二 电灯泡材料二 株洲高新区制定株洲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年行动方案 ,拟以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重点,以着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打造“中国动力谷” 。株洲日报 (2013 年 9 月 10 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你可以

14、得到哪些历史信息?(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使用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4 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株洲着力发展动力产业的目的。 (2 分)(3)动力的变革推动了交通运输的发展。请你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运输工具(海、陆、空各一例) 。 (3 分)这些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给人类生态带来了什么问题?(1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动力变革的认识。 (2 分)28 (1)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 (2)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动力谷” 。(3)轮船、汽车或火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