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带队维护隧道、车站数创纪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65588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1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她带队维护隧道、车站数创纪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她带队维护隧道、车站数创纪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她带队维护隧道、车站数创纪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06联系我们 617公里, 运营里程数世界 第一; 2016年, 全网客流达33.97 亿人次, 跃居世界第二; 上海地铁 在 20 年间飞速发展, 目前还有 216公里轨道交通新线在建, 到 2020年将形成超过800公里的地 铁网络。在地铁规模不断扩大的 同时, 维护城市地下交通的安全 运营, 也变得越发艰巨和重要。 凭借高超的专业技术和严 谨的专业服务, 何小玲和她的团 队多次避免了重大隐患事故的 发生, 项目部也因此声名大振, 应邀参与南京、 无锡、 杭州、 宁 波、 哈尔滨、 天津等地的重点工 程的施工和抢险。8 年、 8 座城 市、 887公里、 554座车站, 何小玲 和她的团

2、队守护了一座又一座 城市安全, 也创下了维护隧道里 程数最长、 维护车站数最多的世 界纪录。 而作为上海市指定的轨道 交通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队, 何小玲和她的团队肩负着上海 “十三 五” 期间在建的 140 多个车站、 150 多个隧道区间、 170 多座联 络通道的建设安全重任。 上海属于软土地基, 隧道在 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渗漏 水很正常, 但渗漏水长期存在, 带走了泥沙, 形成水土流失, 不 及时治理就会存在严重的隐 患。何小玲的团队负责的工作 就是, 对隧道渗漏水进行 “治 疗” 。此外, 一些周边基坑开挖 会带来土地扰动, 造成隧道变成 “横鸭蛋”本来圆形的隧道 变成扁的, 说明两

3、侧土体侧向压 力变小, 需要通过两侧的注浆加 固把隧道恢复成圆形。还有一 些局部下沉也是不允许的, 需要 他们通过一些施工手段把隧道 抬起来。 “除了这些常规工作, 上海 还有些隧道, 在造的时候可能会 有一些金属管预埋在里边, 时间久了管子有些锈蚀, 也会造成一 定的渗漏水。如果出现比较大 的渗漏, 应急队就要第一时间前 去抢险。 ” 何小玲告诉记者, 有些 隧道内一些道轨底部渗水是看 不见的, 越江隧道的结构上面有 一些装饰层, 也是看不到真正漏 水点在哪里, 这都是抢险中的难 点。 随着地铁建设的不断推进, 上海越来越重视对地铁防渗漏 堵的前期检视。“像我们现在是 要求有事随叫随到, 2

4、个小时内 必须要到现场。 ” 何小玲说。她 的手机更是24小时开机, 因为有 时候一两点也会打来电话。 “我是要求不管有什么事必 须当天和我说, 常规的是我们的 人下地铁之后, 没有和我打电 话, 我才能安心睡觉。 ” 不做夜班 了, 她也要等到来了电话报好平 安了之后才能睡, 12点之前不会 睡已成为她的习惯。习惯了每天等来平安电话才睡觉24小时待命, 365天夜班, 维护城市的 地铁安全, 这就是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地铁维 保应急救援队的工作。而这支队伍的技术 负责人何小玲是一名基层的普通党员, 此次 也光荣当选为十九大代表。正是这位行业 中著名的 “女汉子” , 带领着一群硬汉时刻维 护着上

5、海的地下交通安全。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8年、 8座城市、 887公里、 554座车站 她带队维护隧道、 车站数创纪录何小玲在地下隧道。受访者供图转眼, 何小玲进入隧道股份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已 有20个年头, 20年来, 她从一名 普通技术员成长为高级工程 师。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 作室成功首创 “微扰动” 技术工 法, 将微扰动注浆工法应用于地 铁隧道收敛变形治理。 隧道沉降需要通过注浆进 行抬升, 但有的注浆可能会导致 扰乱土体平衡, 形成空洞, 反而 导致隧道越来越下沉, 而何小玲 的 “微扰动” 技术工法则能保证 在减少周边土地基本不动的情 况下达到抬升的要求。 说起来容易, 做

6、起来难。“比 如要控制浆液在多少时间内扩 散到多少半径, 我们做了很多次 实验。土质不一样, 浆液扩散半 径不一样, 凝固时间也不一样, 还要找不同的土层。 ” 何小玲说, 这个科研的实验时间就做了差 不多一年。他们还曾模拟隧道 底部十几米的地方, 做俗称 “千 层饼” 一样的注浆。“看它的扩散 半径, 要正好跟隧道管片也一 样, 比如隧道管片是1.2米一块, 我们扩散的半径是60厘米, 就正 好。扩散太大压力大, 土地扰动 就大; 扩散太小, 管片当中碰不 到。这个精确度很难把握。 ” 别人要求快, 而她更注重精 准。“每一次注浆只做17公分一 节, 浆液凝固时间约40秒, 施工 工艺相当于

7、垫纸, 一张张往里 塞, 土地基本上是不动的, 但高 度会慢慢抬起来。这种精准的” 微扰动 “工艺正式使用是在二号 线东延伸段, 之后在上海多条地 铁隧道的整治中取得成功, 也解决了软土地基地铁隧道沉降的 世界性难题。 “我们的工作相当于施工当 中的 绣花 , 很少有大型设备, 靠的就是人的技术。 ” 队伍中200 多人, 一个晚上要被分到不同的 地铁、 隧道区间里, 有的在路面 做收敛, 有些在区间里做巡视, 有些在隧道里做堵漏。 和普通工人不一样, 这些工 人干的都是 “绣花” 活。要知道 哪里有水, 水是从哪里来的; 判 断打孔位置在哪、 深度多少; 封 孔要封到什么样, 封得稀稀疏疏

8、的, 压浆会崩掉; 封好后用什么 材料去做, 有的材料补漏, 有的 补强的; 要考虑材料的凝固时 间, 还要学会掌握材料的配比。 最开始的时候项目部只有十 来个人, 何小玲就带着这些工人手 把手地教。不少农民工通过实践锻 炼, 成功由原先单一的劳务型人才 转变为技能型人才, 并成长为企业 的带队骨干。如今, 她先后培养出 了3个项目经理、 12个项目副经理、 15个带班骨干。“有两个真的是从 18岁开始跟着我, 从什么都不懂到 现在可以独当一面。 ” 她手下的得力 干将王广志, 不仅第一个成为项目 经理, 还被评上了上海市农民工先 进个人, 何小玲也觉得很欣慰。 从最初只有三四个人开始做堵 漏

9、这块工作, 如今成长为接近200 人的大团队。见证了这一切的何 小玲说, 这是时代赋予的机会, 而 她只是站在了最需要的地方。“我 有两个家, 救援队也是我家, 作为 家长 ,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 我应 该用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 把工 作做得更好。 ” 她说。从最初的三四个人到如今200人团队凌晨00: 30, 灯火次第熄灭, 城市渐渐睡去, 何小玲的工作才 刚刚开始。地铁维保必须在列 车结束一天的运营后进行, 工人 们要走进隧道区间对轨道进行 巡检、 拾遗补缺。有时, 一晚上 有好几个车站需要维保, 何小玲 桌上就会铺满密密麻麻的排班 卡, 静待她排兵布阵。 行业里, 他们被称作 “破解

10、地下密码” 的人, 上海的地铁、 隧 道, 何小玲差不多都用脚丈量 过。每晚零点到三点, 地铁运营 结束后, 他们就会散落在不同隧 道里, 消除隐患, 确保第二天地 铁正常运行。 “我们的维修都靠人, 现在 维保常态化了, 一般地铁所有线 路一个月整条隧道一定要走一 遍。 ” 为了不给站台环境和运营 带来影响, 所有施工材料和设备 都得靠双手搬进搬出。“经常是要10个人左右抬两三吨防水材 料下去, 因为安全关系, 我们不 能乘坐地铁里的电梯, 都要自己 走着抬下去, 最多的一次一天抬 了5吨材料下去, 抬完人就瘫在 地上了。 ” 何小玲说。 隧道里长年闷热, 穿着工作 服在里面稍微动一动就汗如

11、雨 下。氧气比正常环境少, 作业就2 个多小时时间, 为了赶时间往往走 路得有一定速度, 有时候走的时间 长了也容易呼吸不畅。为了安全, 地铁轨道里作业后不能遗留任何 东西; 为了效率, 2个多小时里不 能喝水、 不能上厕所。 正因为是个苦差事, 所以多 年来从事维保任务的大多是男 人, 在何小玲之前, 隧道里几乎 看不到女子的身影。但在兄弟 们的眼里, 何小玲从没半分娇 气, 对于常年的 “倒时差” 她也习 以为常, 维修时一样爬脚手架、钻地道、 上夜班。 近年随着地铁的延时, 工人 们的施工时间随之缩短, 地铁每 条线路一个礼拜进入两次, 一次 只能走 1-2 个区间, 作为 “总 管” , 何小玲还需要每天安排工 人们走哪个区间。“每个地方需 要的人不一样, 每天下午两三点 开始排, 4点前要把名单调好。 ” 碰到大修, 何小玲经常需要白班 连着夜班做, 凌晨 0 点到 3 点出 来, 到家 4 点多, 8: 30 又要再上 班。也正因为这样, 同行的硬汉 们提到这位 “隧道女汉子” 都啧 啧称奇。维保行业中难得一见的 “女汉子”20172017年年1010月月1818日日 星期三星期三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 赵一智赵一智 美术编辑美术编辑 陆轶陆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