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基层总结交流1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47364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部下基层总结交流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干部下基层总结交流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干部下基层总结交流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干部下基层总结交流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干部下基层总结交流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干部下基层总结交流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部下基层总结交流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经验交流材料_新文秘网千名干部下基层 助农惠民抓落实 为了进一步深化“页岭南北创大业、杜水两岸党旗红”百组进百村,共建新农村党建主题活 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麟游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活动载体,在全县 开展“千名干部进百村、包万户助农增收”活动,把干部分散下去,逐户定计划、帮发展、从 工作深、细、实三个层面夯实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基础,构建了全县抓落实,工作到基层的上 下联动平台,为各项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落实和跃进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提供了机制保障 和载体支持。一、做法及特点一是工作安排严谨细致。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研、专题讨论,依托市委、市政府开展的 “

2、三带三进三促”活动,紧贴县情实际,制定了麟游县“千名干部进百村、包万户助农增收” 活动实施方案 ,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 组建了10个包抓乡镇工作队, 100个包村工作组,从县乡干部职工中抽调1000名干部,包抓全 县2万多户农户,从4月初开始,建台帐,定目标,提措施,搞调研,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 活动,活动的开展,既改进了作风、锻炼了干部、又加深与群众的感情,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 实。二是活动载体新颖务实。围绕“服务中心、深入基层、转变作风、助农增收”活动主线,扎实 开展“五 (新文秘网http:/省略91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和问题。县委、

3、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特色产业示范(园)点,走访慰问困难群 众,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确保了活动不走形式、不走过 场。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生产一线,协调解决问题17个,发放化肥 25吨、 地膜 10吨,帮助解决资金200多万元。二、取得的成效一是激发干事活力,促进了科学发展。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这一中心,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 部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工作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在做好本职工作、 服务中心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认岗定诺,把全县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践科学 发展观、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任务上来。目前,全县已确定

4、各类重点建设项目50个,开工建设 36个,郭家河煤矿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地面设施建设按计划推进。崔木煤矿以井筒建设、矿 区道路、电力供应、生产生活辅助设施为主一期工程已顺利完成。县财政列支800万元,全力 支持特色产业开发、龙头企业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 好势头。二是掌握社情民意,理清了发展思路。全县上下广开渠道,开门纳谏,从推动科学发展、解决 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基层组织、改善干部作风等多方面,广泛征求到基层和群众意 见建议 200多条,梳理归纳为 50条。在此基础上,县委常委班子重新审视县情,准确定位, 优化了发展思路,提出一个赶超、两个翻三番、三

5、个上台阶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强、文 化强、生态强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用三至五年时间跃进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为建 成和谐、富裕、秀美的新麟游指明了方向。三是改善民计民生,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开展“千名干部进百村、包万户助农增收”活动, 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使大批社会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 关系。今年实施的民生八大工程已开工54个基本建设项目,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加 大,新农合、新农保全面覆盖,符合政策养老保险全面发放到位。各包村工作队、工作组、包 村干部为基层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0万元,捐款捐物2万元。四是转变工作作风,推动了工作落实。深入基层搞调

6、研、抓落实、办实事解民忧成了全县各级 各部门党员干部的行动准则,遇到问题不再“绕着走” ,而是千方百计“解疙瘩” ,关键时候有 人站出来、顶上去,让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逐步解决了,全县上下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的 可喜局面,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截止目前,种植地膜玉米6万亩,发展中小蔬菜大棚200 座,栽植优质核桃3万亩,抓建农业示范园点19个,劳务输出2万人次,助农增收成了各级干部 的实际行动。三、体会及思考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访民苦、察民情、助民富活动是县委、县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三 农”工作的重大举措,是改进干部作风、转换干部角色、锻炼年轻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促进 工作落实的最佳平台

7、。目前工作队、工作组、包户干部力量已全部到位,包抓目标措施响亮宏 伟,如何实现这些计划设想,关键就是落实的问题。1、凝心聚力抓落实。抓落实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者不仅是决策的主体,更是抓落实的主体。 因此,要充分发挥各包乡镇工作队在抓落实中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 管领导各负其责,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干部群众通力协作。一要做到“四个支持”:中心工作 全面支持,重点工作全力支持,日常工作主动支持,棘手工作热情支持。二要做到“四多四少” :多一分尊重和信任,少一点轻蔑与猜疑;多一分支持和帮助,少一点消极与排斥;多一分理 解和宽容;少一点挑剔和苛求;多一分坦诚和关心,少一点掩饰与冷漠。

8、三要做到“四个不因” :不因工作忙而忽视下基层,不因工作干得好而提过分的要求,不因困难多而影响工作,不因 年龄大而摆老资格。唯有扬长避短,精诚团结,协助所包乡镇跑项目、争资金、发展产业,才 能真正服务群众、构建和谐、造福一方。 2、带着感情抓落实。要树立艰苦奋斗的意识,端正谋事干事思想,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抱着对历史的敬畏之情,真正把老百姓当做自己的衣食父母,才能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 带着感情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为民造福,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的升迁铺路,追求表 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 “政绩工程” ,要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 夯实基础、谋求发展,而不是盲

9、目攀比、急功近利。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善待百姓是干好工作、 抓好落实的基础, (未完,全文共4302字,当前只显示239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本文来源于新文秘网:http:/ 本站为您免费提供“一站通服务” (即帮您下载其它任何收费网站的文章!)余心声文章:论风气要正、工作要实、干部要干 -录入:办公室 2011-3-9 人气:242 近几个月来,贵州高原新风扑面、热潮涌动。从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到全省工业发展大会、铁路建设大会、旅游发展大会、教育发展大 会、省直机关作风建设大会,到刚刚闭幕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 会议一系列谋划

10、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会议相继召开。从倡导“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 ,到确立“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总要求、 “两 加一推”主基调、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 “十二五”发展目标一整套促进贵州科 学发展的新思路相继推出。从确定十大民生工程,到开展“三个建设年” 、 “四帮四促” 、 “创先争优”活动一条条 扎扎实实推动贵州和谐发展的新举措相继出台。这一切,把准了贵州省情的“脉搏” ,抓住了贵州发展的关键,反映了全省人民的心声。广大 干部群众心潮澎湃、激情满怀,抢机遇、谋发展、促跨越的浓厚氛围正在全省上下形成。我们欣喜地看到,人们工作动力加大了、上班脚步匆忙了、加班时间增

11、多了、生活节奏变快 了“风气要正、工作要实、干部要干” ,省委书记栗战书同志在十届十次全会上强调的这 一要求,正在成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成为贵州当前最真切最动人的变化。二“十二五”蓝图催人奋进,开局之年至关重要。目标的实现、任务的落实,关键在人,关键在有一支风气正、工作实、奋力干的高素质干部队 伍,关键在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风气要正,是群众所盼、发展所需。风气虽无形,而人人有感知,它体现的是党风、政风、行 风,形成的是软环境,发挥的是硬作用。风气如空气,空气不好,会影响身体,伤害健康;风 气不好,则会影响发展,伤害民心。好的风气可以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激发百舸争流的创业 热情

12、,形成赶超进位的强大动力,带来“一花引来万花开”的示范效应。工作要实,是群众所想、事业所求。工作实,才会“眼睛向下” ,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帮助 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才会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发展“慢”的症结,找到发展 “快”的措施,抓住突破口和切入点;才会做出实绩、取得实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凝聚 群众的智慧力量,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干部要干,是群众所望、使命所系。在我省更好更快发展中,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机遇稍纵 即逝,容不得见事迟、行动慢,容不得徘徊观望、懈怠折腾。抓不住机遇,用不好有利条件, 解决不好发展中的问题,贵州就没有出路,人民群众不会答应。形势逼人!我们必须有条件要

13、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只要努力去干,就算没有区位优势也能“借船出海” ,就算资 源不足也能“借鸡生蛋” ,就算环境欠佳也能“借力发展” 。“风气要正、工作要实、干部要干” ,是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保障,也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必须融为一体、互动提升、共同推进。三历经实施“西电东送”工程、交通水利建设大会战、 “两基”攻坚和抗击雪凝灾害、特大旱灾 等无数场大仗硬仗的严峻考验,事实证明,贵州有一支能够在艰苦条件下敢打善拼的干部队伍, 在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骨干和先锋模范作用。无数个像何元亮、李彬、朱昌国、 秦祖德这样组织信赖、群众认可的好党员、好干部,在全省

14、各条战线兢兢业业工作,默默无闻 奉献甚至献出生命,为贵州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在极少数干部身上存在的诸多不良倾向,我们也绝不能忽视。有的风气不正。不谋事,只谋“位” ,做出一点成绩就急于要“回报” ,刚刚提拔职务就开始盘 算“更上一层楼” ;不琢磨事,只琢磨人,为一己之私,在单位里搞内耗、闹不团结;部门利 益、个人权益至上,公权“私有化” , “吃拿卡要”严重有的工作不实。只会“眼睛向上” ,搞“形象工程” ,不惜杀鸡取卵,使个人“政绩”成了几代 人的包袱;热衷于标新立异,一门心思搞“轰动效应” ,结果“寅吃卯粮” ,劳民伤财;贪图安 逸、不思进取,惯于迎来送往,乐于觥筹交错;

15、抓工作停留于听汇报、看材料,下基层身入心 不入、走马观花,作决策“拍脑袋” 、想当然有的干部不干。缺乏解放思想的勇气、干事创业的激情、扎实苦干的韧劲,更没有开拓进取、 争创一流的精气神;工作不用心、不专心、不尽心,沉不下心;办事效能低下,工作拖拖拉拉, 一天能干完的事,几天甚至几十天都干不成;该管的事不认真管,该抓的工作不主动抓,该负 的责任不担当,该完成的任务不抓紧干,遇事“难”字当先,遇难“退”字当头,浑浑噩噩, 甘于落后,满足于当“太平官”这些问题,如果不痛下决心解决,必然影响我省发展的速度、转型的力度、跨越的程度,最终 损害的是发展、失去的是群众、危及的是政权,这绝非危言耸听!全省各级

16、干部特别是领导干 部只有自觉把省委“风气要正、工作要实、干部要干”的要求内化于心、外成于形,躬身践行、 奋力作为,我省“十二五”奋斗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才会顺利实现。四风行草偃,从令如流。风气要正,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要大兴共谋发展之风。 “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 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 ”我们要深刻理解高举“发展、团结、奋斗”三面旗帜对于 贵州的特殊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心思和力量统一、集中、凝聚到发展上来,在全省广大党 员干部和群众中形成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风气;形成崇尚务实、真抓实干,先行不争论、先 试不议论、先干不空论的心气;营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